不同播种期对敦玉735制种玉米性状和效益的影响

2023-05-21 06:12:42樊廷录陈绍江刘兴斌闫治斌王学马世军闫富海马明帮
种子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性状

樊廷录 陈绍江 刘兴斌 闫治斌 王学 马世军 闫富海 马明帮

摘    要:在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东洞乡小庙村二社,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5个不同播種期对敦玉735制种玉米性状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与敦玉735制种玉米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同播种期性状和经济效益变化顺序为4月24日>4月27日>4月30日>5月3日>5月6日,敦玉735制种玉米适宜播种期为4月24—27日,最佳播种期为4月24日。研究结果为敦玉735制种玉米全面丰收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敦玉735;制种玉米;性状;经济效益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05-0019-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甘肃省河西走廊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区位优势,是杂交玉米制种的最佳区域,近年来吸引了美国杜邦先锋、美国孟山都、登海先锋、中国种业、辽宁东亚、北京德农、奥瑞金、敦煌种业等国内外种业集团,建立杂交玉米制种基地10万hm2,年生产玉米种子6.5亿kg,是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

玉米制种产业在产业化经营、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1-3]。在制种玉米产业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的问题是新品种较多,相应的配套技术滞后,导致制种玉米产量低而不稳,影响了制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4-13]。

文章以敦玉735制种玉米新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对敦玉735制种玉米经济性状和效益的影响,以期推动玉米制种产业发展。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6年在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东洞乡小庙村二社连续种植制种玉米12年的基地上进行,试验地海拔为1 605 m,东经99°38′63″,北纬38°29′33″,年均温7.0 ℃,年均降水量81 mm,年均蒸发量2 400 mm,无霜期150 d,土壤类型是灌淤旱作人为土[14],0~20 cm耕作层有机质含量22.46 g/kg,碱解氮含量45.32 mg/kg,速效磷含量12.47 mg/kg,速效钾含量145.23 mg/kg,pH值8.45,全盐含量1.83 g/kg,土壤质地为轻壤质土,前茬作物是制种玉米。

1.2 试验材料

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七水硫酸锌以及敦玉735(GS692×DSQ4,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甘肃省敦煌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联合选育)。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处理

播种期设计为4月24日、4月27日、4月30日、5月3日和5月6日5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

1.3.2 种植方法

小区面积36 m2(8 m×4.5 m),播种深度为5 cm,父母本株距为22 cm,父母本行距为50 cm。播种前将磷酸二铵600 kg/hm2、硫酸钾300 kg/hm2,硫酸锌60 kg/hm2施入0~20 cm耕作层作肥底。玉米大喇叭口期结合灌水各追施尿素325 kg/hm2,开花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650 kg/hm2,追肥方法为穴施,分别在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开花期、灌浆期、乳熟期各灌水1次。

1.3.3 测定指标与方法

玉米收获时,在每个小区随机采集15株,测定农艺和经济性状。

1.3.4 数据处理方法

经济性状和产量采用DPS V13.0软件分析,差异显著性采用多重比较,LSR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种期对制种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知,播种期与株高、穗位高、茎粗、生长速度、穗长和穗粗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7 6、0.983 9、0.986 8、0.836 1、0.998 8和0.943 0。不同处理株高、穗位高、茎粗、生长速度、穗长和穗粗变化顺序为4月24日>4月27日>4月30日>5月3日>5月6日。4月24日与4月27日比较,茎粗增加11.11%(p<0.01),穗粗增加5.57%(p<0.05),株高、穗位高、生长速度和穗长增加3.35%、4.37%、0.38%和2.55%(p>0.05);与4月30日比较,茎粗、穗长和穗粗增加17.65%、13.36%和20.83%(p<0.01),株高和穗位高增加6.15%和6.47%(p<0.05),生长速度增加0.44%(p>0.05);与5月3日比较,株高、穗位高、茎粗、穗长和穗粗增加16.74%、12.94%、33.33%、15.68%和26.41%(p<0.01),其生长速度增加4.16%(p>0.05);与5月6日比较,株高、穗位高、茎粗、穗长和穗粗增加23.82%、16.48%、42.86%、19.39%和31.47%(p<0.01),其生长速度增加7.09%(p<0.05)。

2.2 不同播种期对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播种期与行粒数、穗粒数、穗粒重、百粒重和产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4 3、0.874 1、0.974 9、0.995 2和0.987 9。不同处理行粒数、穗粒数、穗粒重、百粒重和产量变化顺序为4月24日>4月27日>4月30日>5月3日>5月6日。4月24日与4月27日比较,穗粒重和产量增加12.39%和12.46%(p<0.01),百粒重增加7.84%(p<0.05),行粒数和穗粒数增加4.16%和4.22%(p>0.05);与4月30日比较,穗粒数、穗粒重、百粒重和产量增加9.57%、26.77%、16.62%和27.02%(p<0.01),行粒数增加8.70%(p<0.05);与5月3日比较,行粒数、穗粒数、穗粒重、百粒重以及产量增加了13.64%、12.27%、34.02%、23.30%和38.45%(p<0.01);与5月6日比较,行粒数、穗粒数、穗粒重、百粒重和产量增加25.00%、26.16%、38.25%、36.46%和48.14%(p<0.01)。

2.3 不同播种期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处理產值、利润和投资效率变化顺序为4月24日>4月27日>4月30日>5月3日>5月6日。与4月27日比较,4月24日产值、利润和投资效率增加了12.31%、23.68%和23.15%(p<0.01);与4月30日比较,4月24日产值、利润和投资效率增加了26.93%、58.94%和58.33%(p<0.01);与5月3日比较,4月24日产值、利润和投资效率增加了38.22%、93.53%和92.75%(p<0.01);与5月6日比较,4月24日产值、利润和投资效率增加了48.20%、131.69%和129.31%(p<0.01)。

3 结论

播种期与制种玉米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同播种期株高、穗位高、茎粗、生长速度、穗长、穗粗、行粒数、穗粒数、穗粒重、百粒重、产量、产值、利润和投资效率变化顺序为4月24日>4月27日>4月30日>5月3日>5月6日。敦玉735制种玉米在海拔高度1 605 m的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东洞乡小庙村适宜播种期为4月24—27日,最佳播种期为4月24日。

参考文献:

[1]苏建东,张东昱,杨勇.推动张掖玉米种子品牌战略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4(22):18-20.

[2]李志荣,王托和.浅谈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21(6):13-15.

[3]闫治斌,秦嘉海,王爱勤,等.保水型专用肥对制种玉米田土壤蓄水量的影响及最佳施肥量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3,33(4):200-205.

[4]李栋,闫治斌,王学,等.多功能改土剂配方筛选及对河西内陆灌区制种玉米田的改土培肥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通报,2017,37(2):89-95.

[5]秦嘉海,王爱勤,闫治斌,等.多功能专用肥对河西内陆灌区制种玉米经济性状及效益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11(2):26-28.

[6]马世军,闫治斌,秦嘉海,等.功能性肥料对制种玉米田物理性质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及最佳施肥量的研究[J].土壤,2013,45(6):1076-1081.

[7]秦嘉海,王爱勤,闫治斌,等.固体活性有机肥对河西内陆灌区玉米田理化性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30(3):130-135.

[8]马宗海,闫治斌,王学,等.葡萄酒渣复混肥对制种玉米田改土培肥效应研究[J].中国种业,2015(10):55-56.

[9]张春梅,赵静,闫治斌,等.生物活性肥配方筛选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14,34(6):43-53.

[10]秦嘉海,王爱勤,闫治斌,等.有机营养改土肥对河西内陆灌区玉米制种田理化性质和玉米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0,24(6):185-194.

[11]师伟杰,裴晖平,秦嘉海,等.制种玉米多功能复混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最佳施肥量的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3,31(2):66-72.

[12]马世军,闫治斌,赵芸晨,等.适于甘肃张掖土壤玉米制种田的豆粕有机生态肥研究[J].土壤与作物,2015,4(3):131-139.

[13]雷玉明,闫治斌,郑天翔,等.河西走廊制种玉米病害名录[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12(21):4-7.

[14]秦嘉海,吕彪.河西土壤与合理施肥[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

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21ZD10NF003);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YF3NF035);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21ZD10NF002);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专项(BJLJRC2000);酒泉市科技重大专项(21JQZD001)。

作者简介:樊廷录(1965—),男,汉族,甘肃临洮人,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作物栽培。

通信作者:闫治斌(1968—),男,汉族,甘肃酒泉人,硕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种子工程。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性状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宝铎草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研究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休闲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19:54
9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真伪鉴别
对提高煤矿经济效益措施的探讨
对“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改进
中学生物学(2016年8期)2016-01-18 09:08:21
围封禁牧对退化草原土壤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