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锤体蛋白、锌指转录因子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023-05-20 06:36:18张子杭成元华李小梅
安徽医药 2023年6期
关键词:胃癌情况病人

张子杭,成元华,2,李小梅

作者单位:1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贵州 贵阳 550004;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贵州 贵阳550004

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居消化道恶性肿瘤之首[1-3],每年死于胃癌的病人达16 万人[4]。胃镜的普及应用使许多早期胃癌病人得到了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而获得了长久的生存[5]。但在国内早期胃癌检出率不足10%,大部分病人被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即使施行了胃癌根治术,5 年生存率仍低[6],预后仍差。肿瘤转移和复发是预后差的主要原因[7-8],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是肿瘤发生转移的重要原因[6]。纺锤体蛋白(SPIN1)是新近发现的癌基因[9],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且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而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为锌指转录因子(Slug)的下游基因[10],其三者共同参与了EMT 的调控,与胃癌发生转移的原因密切相关,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故本研究旨在分析胃癌病人癌组织中SPIN1、Slug 和Claudin-1 三种蛋白的表达情况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确诊并收治的胃癌病人中抽取病人作为实验对象,在早期胃癌病人和晚期胃癌病人中按照性别进行1∶1 分层抽样,各抽取50 例,共计100 例,排除其中不愿参与研究病人与合并其他癌症病人,余下的84例病患按照胃癌分期分为对照组(早期胃癌)和实验组(晚期胃癌)两组。对照组男20 例,女22 例,年龄范围30~73 岁,年龄(50.48±9.51)岁;实验组男23 例,女19 例,年龄范围35~74岁,年龄(55.16±10.43)岁。所有病人均符合胃癌诊断标准。病人或其近亲属知情同意,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方法ELISA 检测肿瘤组织中SPIN1、Slug 和Claudin-1 三种蛋白表达:新鲜肿瘤组织磨碎的匀浆5 000g离心5 min,上清液使用ELISA 试剂盒检测(上海康朗生物科技公司),标准孔各加50 μL 不同标准浓度;分别设置待测空白孔和样品孔。稀释后,样品的最终稀释度为5 倍。加入100 μL 酶标试剂,密封避光,37 ℃孵育60 min,弃去液体,洗涤5次,显色后在450 nm 波长处测量各孔的吸光度,比较标准曲线从而计算出各组蛋白含量。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Graph pad 8.0.2 和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独立t检验用于两组比较,计数资料以例数(%)形式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病人在性别、吸烟史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饮酒史、胃部疾病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早、晚期胃癌病人一般资料比较∕例(%)

2.2 两组病人SPIN1、Slug 和Claudin-1 蛋白表达情况实验组SPIN1 蛋白表达情况为(784.19±16.42)ng∕L,对照组SPIN1 蛋白表达情况为(397.46±14.29)ng∕L。实验组Slug 蛋白表达情况为(876.84±17.78)ng∕L,对照组Slug 蛋白表达情况为(412.34±16.08)ng∕L。实验组Claudin-1 蛋白表达情况为(324.03±16.77)ng∕L,对照组Claudin-1 蛋白表达情况为(918.95±19.46)ng∕L,实验组Claudin-1 蛋白表达程度低于对照组(P<0.001)。

2.3 两组胃癌病人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两组胃癌病人组织学分级、肿瘤长径、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早、晚期胃癌病人临床病理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1],其发生发展涉及多信号、多基因的调控,而EMT 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12-14]。研究表明,细胞间连接丢失是EMT的重要标志之一[15-16]。Claudin-1作为一种紧密连接蛋白,可调节小离子在相邻细胞之间的转运,保持细胞极性,在联系细胞间通信和维持上皮屏障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Claudin-1 的缺失会大大增加胃癌细胞远处转移的概率[17],而过表达Claudin-1能抑制黑色素瘤的侵袭和迁移,同时能够减弱裸鼠成瘤能力[18-19]。

Slug 蛋白作为EMT 的重要转录调节因子,可诱导E-cad 蛋 白表达下降从而促进EMT 发 生[20-21],SPIN1 表达情况与Claudin-1 成反比,而Claudin-1 本身是上皮细胞中Slug 转录因子的直接下游靶基因。推测SPIN1、Slug 与Claudin-1 三者间通过某种方式促进了EMT 的发生,从而调控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导致肿瘤发生远处转移。

本研究观察到晚期胃癌病人SPIN1、Slug 蛋白表达情况较早期胃癌病人明显升高,而Claudin-1 蛋白表达明显下降。结合两组间临床病理情况后发现,相较于早期胃癌病人,在SPIN1、Slug 蛋白高表达而Claudin-1 低表达的晚期胃癌病人中,肿瘤体积较大且多见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型多为高、中度分化,可看出SPIN1、Slug 蛋白表达情况与胃癌恶性程度成正比,而Claudin-1 蛋白表达情况与胃癌分期成反比,Slug 和SPIN1 蛋白可能通过抑制Claudin-1蛋白表达从而促进EMT 的发生。E2F1 是参与调控细胞周期的重要因子[22],在胃癌中可上调胃癌病人体内SPIN1 的表达,研究表明,SPIN1 可以促进胃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23],也可以促进细胞周期进程。这些结果表明SPIN1 在胃癌中充当潜在的癌基因,通过促进胃癌细胞生长和远处转移从而带来不良预后,相关研究发现,SPIN1高表达时Claudin-1表达情况会显著降低[24],其二者之间的作用关系目前仍然未知。Slug 蛋白作为EMT 上游的重要转录因子,与CDH1启动子结合后可诱导E-cad蛋白表达降低,从而激活EMT 发生,并导致远处转移和较差的预后。Claudin-1 是上皮细胞中Slug 家族因子的直接下游靶基因,通过Slug 与近端E-box 区域的直接结合而被抑制其转录[25],Claudin-1 作为参与构成紧密连接结构的密蛋白,当其表达收到Slug 转录因子的抑制,紧密连接的结构和功能即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细胞间黏附的丧失。因此当Slug蛋白高表达,E-cad和Claudin-1 表达均收到抑制,从而导致细胞正常极性和组织结构完整性降低,引起癌细胞侵袭性和转移能力增加,恶化病人预后[26]。

综上所述,在胃癌病人中,SPIN1、Slug蛋白高表达而Claudin-1 蛋白低表达往往提示发生淋巴结转移且预后较差,能够作为判断胃癌分期较好的临床指标。

猜你喜欢
胃癌情况病人
谁是病人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病人膏育
故事大王(2016年4期)2016-05-14 18:00:08
新情况新举措
工会信息(2016年4期)2016-04-16 02:39:21
新情况新举措
工会信息(2016年1期)2016-04-16 02:38:49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特殊情况
小说月刊(2015年6期)2015-04-23 08:48:48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我帮病人“走后门”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