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张文文
(山东华宇工学院,253034,山东德州)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政府特别重视粮食安全工作,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1]。山东省政府、农业农村部在2021 年发布了《共同推进现代农业强省建设方案(2021—2025 年)》,明确提出支持德州市创建“吨半粮”市。2021 年,德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积极做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德州市政协原副主席马传先提出,通过开展“吨半粮”(即小麦玉米两季667 m2年均生产能力达到1 500 kg,其中小麦产量650 kg、玉米产量850 kg)生产能力示范区建设,做好高标准推进粮食安全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作为全国重要粮食主产区,开展“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的第一个城市,德州市生产粮食面积常年稳定在106.7 万hm2,产量75 亿kg 以上,占全国的1%,全国有5个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市,德州市成为了其中之一,德州也是全国第一个“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的地级市。粮食总产量占全省的1/6,扛牢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义不容辞。2021 年德州启动“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严格落实“书记抓粮、党政同责”,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落实书记“指挥田”,力争用5 年时间创建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经测产,2021 年全市8 万hm2核心区60%以上的地块667 m2产量超过650 kg,“吨半粮”核心区创建实现首战告捷。德州从2021 年开始,力争在5 年内,建成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为黄淮海地区提供“德州经验”。
开展“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工作,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具体实践,是提高粮食产能、应对粮食生产压力的必然要求,是完善农业全产业链、打造“食品名市”的基础工程,对发挥粮食生产优势、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推动现代农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对“吨半粮”发展内涵的理解,结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3],在指标选取上应该具有代表性,又要保证数据方便获取。构建德州市“吨半粮”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资源禀赋水平、要素投入水平、粮食产出水平、可持续发展水平4 个维度进行生产能力综合评价,见表1。
表1 德州市“吨半粮”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到目前为止,权重的确定目前使用最多的是专家主观赋权法,先对数据进行适当处理,这种方法含有的主观成分太多,在信息的利用程度上是有限的。本文选用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4],在评价上会更客观和更具权威性。
(1)设定数据矩阵,假设矩阵为
(2)数据标准化。因为各个指标的计量单位是不同的,所以在计算综合指标得分前,需要先对数据进行一个标准化处理,把它们的绝对值转化为相对值,解决不同质指标值的同质化问题。数值代表的含义是不同的(正向指标数值越高越好,负向指标数值越低越好),所以,在算法上,它们是不一样的。将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进行不同的数据标准化处理。
正向指标:
式(1)、(2)中:min(x1j,…,xnj)和max(x1j,…,xnj)分别表示全部年份第j 个指标观测值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为了方便起见,归一化后的非负数据记为xij。
(3)使用下面公式计算出指标xij的比重pij,即计算第i 年第j 个指标经标准化处理后的值在所有被评价对象第j 个指标经标准化处理后的值总和中的比例。
(4)利用下面公式算出第j 项指标的熵值,可证明,ej∈[0,1]。
式(4)中:n=7。
(5)利用下面公式计算出第j 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它的值越大,那么这一指标在综合评价中就越重要。
(6)采用这一公式算出每个指标的权重ωj:
经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如表1 所示。
(7)计算第i 年的“吨半粮”综合生产能力评价值ui:
根据ωj*pij和公式(7),2014—2020 年德州市各一级指标和综合生产能力水平如表2 所示。
表2 2014—2020 年综合生产能力和各一级指标的年际变化情况
(1)资源禀赋水平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资源禀赋水平得分在2017 年达到顶峰水平为1.87 分,这一水平保持2 年后,在2019 年迅速下降,2019 年得分仅为1.16 分,因此这一指标,已经成为影响德州市“吨半粮”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原因。然后对二级指标进行具体分析,虽然粮食产出水平逐年上升,但受到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播种面积逐年下降影响,资源禀赋水平的得分仍呈下降趋势[5]。因此,保障好人均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仍然是德州市“吨半粮”生产能力提升的关键。
(2)要素投入水平呈现先下降而近年稳步提升的趋势,2014—2018 年德州市的要素投入水平得分逐年下降,但2019 年有所上升。从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德州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深入推进,标准农田达到1.56 万hm2,新增水肥一体化面积0.533 万hm2,“放心农场”达到67 家,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91 个,其生产主体达到453 家、面积达到50.8 万hm2,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
(3)粮食产出水平呈V 型波动。2014—2020 年间,粮食产出水平得分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2016 年下降至谷底,后来粮食产出水平逐渐上升。自2017 年起,粮食总产量、粮食生产稳定度大幅提升,带动了粮食产出水平的恢复和增长,2020 年达到峰值。
(4)可持续发展水平逐年下降并趋于稳定。2014—2016 年间,可持续发展水平得分呈逐年下降态势,2014 年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得分(3.36 分) 是2017 年(0.59) 的近5 倍。从肥药双减情况进行分析,德州市2014—2017 年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整体一直在减少,因此化肥使用强度和农药施用强度也逐年下降,但“吨半粮”单位面积化肥折纯用量呈现出上升趋势,因此“吨半粮”的化肥和农药的双减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强化。要坚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提高资源利用率,改良耕地土壤,科学施肥用药,不断提升抗灾能力,从而实现“吨半粮”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德州市“半吨粮”综合生产能力在2014—2019 年呈下降趋势,最主要的原因是资源禀赋水平呈下降趋势,政府部门对此要高度重视。要素投入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增长态势良好,粮食产出水平在波动中也不断增长。可持续发展水平得分逐年下降,因此“吨半粮”化肥和农药的双减工作仍然需要进一步强化。
(1)德州市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持耕地面积,加强“吨半粮”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持续缓解资源禀赋约束[6]。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吨半粮”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加强资源整合,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条件,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推动农机农艺融合,从而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促进粮食精深加工,做大做强粮食安全产业链,努力建设“吨半粮”示范区,将德州打造成为全国粮食绿色高质高产高效发展样板。
(2)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吨半粮”要素投入水平。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市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推进“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工作,以县级投入为主,市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品种筛选与推广、新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科研经费投入、现代农机装备投入、基础设施投入等。整合涉农资金向“吨半粮”示范区倾斜。发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省农业农村厅、市政府联创共建优势,争取更多项目、资金、政策支持。将“吨半粮”示范区创建工作列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及省级重大项目库,建立政府支持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不断加强宣传引导,市县对“吨半粮”镇、“吨半粮”村、“吨半粮”户和达到“吨半粮”产能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进行奖励,不定期地组织开展“粮王”比赛。加强“吨半粮”示范区创建宣传,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营造良好氛围,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3)提升完善“吨半粮”供应链,提高粮食供应保障能力。努力完善粮食生产、采购、储存和销售体系,通过增强粮食供应链的供应能力来不断抵御风险[7]。域外打造一个强大的粮食生产“飞地”,并进一步优化“吨半粮”区域布局,改善“吨半粮”物流链,健全“吨半粮”储备体系。建立确保“吨半粮”综合产能的风险管理体系,减少与粮食供需平衡有关的病虫害、自然灾害和其他意想不到因素的不良影响,迅速提高德州市“吨半粮”综合生产能力。
(4)以促进标准化生产来保证“吨半粮”的可持续发展[8]。通过利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源,开辟培训渠道,向农民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快转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思想观念。推进灾害控制行动,加强耕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农业资源保护。确保生产稳步增长,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加快推广粮食生产加工先进技术,实现粮食产业标准化生产管理,满足消费者需求,确保“吨半粮”产业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