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息烽县推进数字乡村的案例研究

2023-05-20 12:52:54
现代农机 2023年3期
关键词:息烽县数字农村

罗 群

(重庆三峡学院,404020,重庆市)

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越来越先进,具有高水平的技术对任何行业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如何让信息技术深入乡村、深入基层治理,从而建设数字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成为难题。2018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和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大力发展数字农业[1]。2022 年中央1 号文件也再次提到数字乡村,推动农村生活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要加强农民数字素养、数字技能等方面的培训,要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覆盖到乡村。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拓宽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场景。《中国数字乡村建设报告2021:基于媒体大数据的评估》中提到的建议之一是充分挖掘成功建设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建设模板。本文所观察的数字乡村试点地区——贵阳市息烽县,其治理模式取得显著的成效,具有可借鉴性。基于此,本文立足于贵阳市息烽县数字乡村治理模式的具体做法,剖析其如何进行数字化建设。并放眼于整个乡村治理数字化,从息烽经验中获得启示,推动数字乡村发展行稳致远。

1 基础理论

1.1 数字乡村

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2],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1.2 乡村振兴战略

2017 年10 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初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3],该战略规划从2017 年到2050 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农”工作的主要手段,是中国经济发展由优先发展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由优先发展城市到缩小城乡鸿沟的重要体现。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分为七个方面。第一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我国在2020年就已经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取得脱贫的全面胜利。第二是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近年来我国不断发展农村,把政策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等不断投入农村,目的就是为了不断缩小城乡鸿沟,期望城乡发展齐头并进。第三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农村经营方式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现在全国各地都涌现了许多家庭农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收入。第四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不论何时,产业的发展质量是首要的,质量浇筑农业发展的坚实基础。第五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发展不当,会使自然资源的浪费与日俱增,迫使自然资源供不应求。第六是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文化是一个民族最强大的底蕴,要永葆乡村特色文化的精神品质。第七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乡村发展要坚持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相结合,坚持发展与保护双赢,离开经济发展抓乡村治理是缘木求鱼,脱离乡村治理谈乡村经济发展是涸泽而渔。

1.3 数字乡村战略

在信息技术日渐发达的今天,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从凝聚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到筑牢数字社会的共同基础,从打造城乡共同发展繁荣的强劲引擎,到拉紧数字走进乡村的共同纽带,再到共同扩展城乡结合的伙伴网络,数字乡村的发展势在必行。

2018 年明确提出数字乡村战略[4],目标是到21 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数字乡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数字乡村战略的重点任务是在实干中浇筑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坚实基础,在创新中拓宽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阳光大道,为建设智慧绿色农村写下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注脚;竭心尽力深化信息惠民服务,落实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供给政策,加快乡村网络文化培育,探索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推动构建网络扶贫向纵深发展的机制,形成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的良好氛围。

1.4 数字治理理论

曼纽尔·卡斯特开辟了数字治理理论的新境界,数字治理理论蕴藏于治理理论中,它突出用重新整合、以需求为基础的整体主义和数字化变革指导公共部门改革,从而为公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物品与服务,下沉到现代化治理[5]。数字治理理论是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对政府部门实施管理,促进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公民等主体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有效地消除治理主体之间的信息鸿沟,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

数字治理理论对数字乡村的牵引是,数字治理理论在农村数字治理过程中的运用,对标农村数字治理的理论基础,改变基层农村治理模式,有效将科学信息技术运用到农村治理过程中,实现数字乡村。

2 贵阳市息烽县数字乡村案例描述

息烽县作为试点地区之一,其数字乡村建设具有示范性;息烽县对数字乡村的探索具有创新性;其经验适合我国部分乡村,具有可复制性。

2.1 贵阳市息烽县数字乡村转型的时代背景

从2018 年开始国家就提到了数字乡村,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具体见表1。整个大环境都为息烽县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数字乡村建设满足时代要求,有利于促进乡村建设和发展。

表1 有关数字乡村建设的政策文件统计表

2.2 贵阳市息烽县基本情况

息烽县地处黔中山原丘陵中部,地势南高北低,海拔1 000~1 200 m,东与开阳县交界,南与修文县接壤,西北隔乌江与毕节市金沙县相望,北与遵义市毗邻。县城距离省会贵阳66 km。

全县总面积为1 036.5 km2,辖9 镇1 乡1 街道,全县有耕地3.3 万hm2。2021 年完成粮食种植1.265万hm2,产量保持在6 万t 以上。有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267 hm2。水果种植面积为1.526 万hm2,产量达9.3万t。2021 年,息烽县生产总值完成165.82 亿元,同比增长7%,两年平均增长8.4%。2021 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 893 元。

2.3 息烽县信息服务覆盖满足数字化要求

数字治理离不开信息服务的覆盖,信息服务覆盖是基础。息烽县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为数字乡村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息烽县2018-2021 年信息服务主要指标值

2.4 息烽县基础设施满足数字化要求

历年来国家一直在加大力度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息烽县经过多年的改造,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已经具备了发展数字乡村的基础条件,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息烽县2018-2021 年主要基础设施发展指标值

3 息烽县数字乡村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3.1 建立大数据中心,形成“云端开花”

息烽县投资创建了大数据应用中心,汇集了医疗、教育、农业等各领域数据,共计划分为12 个模块,例如乡村振兴、平安息烽、智慧水务展示区等。以大数据应用中心这朵“云”为中心,背后关联着息烽县人民的千千万万利益。

息烽县的云上养鸡项目,其大数据中心的后台涵盖了所有养鸡户,点开任意一家都可看见温度、光照等实时更新数据及视频监控画面,发现不对可立刻通知养鸡户。养鸡户也可以自行在自己的手机上查看养鸡的各种提示,比如喂食、温度过低等。这个云上养鸡项目让大部分原本外出务工者都留在家乡创业,解决了息烽县的部分就业问题。2021 年息烽县养鸡户达到600 户左右,解决了2 000 人就业。

3.2 采取政府引导+公司研发+农民就业的形式

息烽县政府按照数字乡村的发展任务,引导相关公司参与其中,提供政策支持,形成公司发展良好的局面,并且也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息烽县为了实现动物数字防疫,组织了贵州牧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推出“防控管家”软件,养殖户可以通过这个软件知道家里的猪什么时候打疫苗等,实现动物的精准防疫,分内容分模块展示给工作人员和老百姓,从而提高了免疫率、节省了时间。

建立了农产品物流对接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汇总全县所有农产品,再经由该县的电商公司通过直播带货、网上销售等,把息烽县的产销结合起来,增加群众的收入。2021 年网络零售额达到4 200 万元。

引入物流企业与快递企业合作,统一管理,数据共享,建立了54 个物流站,村民在家就可以收寄快递。

3.3 智能化助力乡村治理

联合物流企业打造县级配送中心,采用智能化的手段实行自动分配;打造南山书院,扫码即可通过耳机了解到各种红色故事;村委工作人员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在村里就可为村民办理政务;种植基地的农产品上的二维码信息直接关联到国家物联网平台,能查看关于产品的各种信息;全县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点亮息烽,实现平安治理信息化;全县的垃圾堆放点及垃圾清理车配备数据采集装置,对农村垃圾处理实现数据化。

4 息烽县数字乡村案例带来的启示

通过对息烽模式的了解,认识到发展数字乡村确实对乡村治理提供了很多便利,也为村民提供了很多便利,更能为乡村带来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从而缩小城乡收入鸿沟。要想实现乡村治理数字化变革,首先,要具备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设施,如家家通网通车等;其次,要学会利用数字技术,充分发挥先进的互联网的作用,实现物物互联;最后,精准到点,因地制宜采用数字化手段,把数字生活融进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猜你喜欢
息烽县数字农村
“杀手”老妈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海绵“成仙”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答数字
数字看G20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6:12
息烽县委离退局召开民主生活情况通报会
晚晴(2014年10期)2014-10-24 10:49:01
息烽县开展庆“八一”离退休老干部趣味文体活动
晚晴(2014年9期)2014-09-19 14:02:04
成双成对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