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智”作 写好“融”文

2023-05-20 02:06丁建雄高建华
传媒 2023年8期
关键词:甘肃总书记融合

丁建雄 高建华

2023年,“扎实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足见媒体融合的重要性。随着媒体融合的逐步深入,各媒体的工作重点已经从最初的“如何融合”转向需求端的“如何触达”,而全国两会的报道活动则是对这一思考的最佳回应。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做好全国两会报道,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甘肃广电”)提前谋划,不断增强产品意识,探索报道“新”思维,从前期策划到内容呈现,创新运用融媒技术,丰富报道形态,精心“智”作,写好“融”文,在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中展现了新作为,彰显了媒体融合发展成果,有力提升了全国两会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媒体人常说“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说突发新闻考验的是记者的现场处理能力,重大主题报道则更考验“预判”和策划能力。全国两会是高端舆论场,也是特殊舆论场,其选题和报道方向相对比较明确,因此,在认真研判新闻报道背景的基础上,从策划入手,要尽可能做到“顶天”。“顶天”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是指新闻报道要高站位、高“声量”,在完整准确领会党中央精神的前提下,强化思想引领,传播主流价值,并以此为整体报道定调,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彰显媒体特色。

为喜迎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做好预热报道,甘肃广电早谋划、高起点、精制作,3月3日在《甘肃新闻》头条重磅推出了《十年两会·总书记和陇原人民在一起》特别报道,以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7日来甘肃代表团审议切入,点面结合,夹叙夹议,充分运用珍贵的影像资料,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甘肃,三次面对面为富民兴陇把脉定向、指路领航,以及陇原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展望了全省上下对标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阔步新征程,实干兴陇原的奋斗历程。

好的策划除了“顶天”,还要做到“立地”。具体地说,就是要在保留主题高度和深度的前提下,挖掘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事实为报道的由头,以小见大,通过生动鲜活的讲述,巧妙地将“点”与“面”的比例和次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推出贴民生、接地气、有分量的报道,让宏大的议题“立地生根”。

同样是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甘肃广电精心策划,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并作出“八个着力”重要指示十周年之际,在《甘肃新闻》头条采制播出了《牢记总书记“八个着力”嘱托·陇原十年铸辉煌》三期系列报道,标题分别为《温暖的回响》《实干兴陇原》和《阔步新征程》。《温暖的回响》报道的开篇,以总书记视察过的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同吃一桌饭、共叙党恩情”活动为“新闻由头”,通过“热气腾腾的饭菜”“洋溢在村民脸上的幸福笑容”等镜头语言将牢记殷殷嘱托、感恩深情牵挂这一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期系列报道站位高、节点准、呈现好,从选题策划、前期拍摄采访,到后期剪辑、配音,每个细节都精细化操作,通过大量的动态采访、生动的记者现场出镜,配合珍贵的总书记视察资料画面,让整个系列报道采制时间把握精准、点面结合制作精良、视觉元素丰富呈现,既是对陇原大地非凡十年巨变的展示,也是甘肃省委省政府对总书记深情嘱托交出的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报道播出后社会各界反响非常好,被央视频、学习强国等多平台采用转发。

“融合發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每年的全国两会都是一个新闻的富矿,也是各大媒体创新呈现表达、检验融合成果的舞台。

随着媒体数智化的发展,在新技术、新手段的支撑下,“场景建构”正成为各级媒体可视化表达的一个重要创新路径。甘肃广电把数据驱动作为深度融合的关键,在内容“守正”的基础上,力求可视化呈现的“创新”表达,推出了原创融媒体产品《“甘”出精彩》:内容上,涵盖科技创新、民生保障、生态文明、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两会热点;形式上,科技赋能,采用Vizrt(维斯)虚拟演播室系统、三维实景和虚拟现实技术(VR),通过沉浸式的场景搭建,丰富了视域空间,让观众在主播视角引导下,一步一景,增强了融合产品的互动感、时空感和纵深感,给人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

在《“甘”出精彩|“甘肃画卷”的幸福密码》这期作品中,构建了山水写意画、湿地公园、鸣沙山月牙泉、杏花雨林四个虚拟场景,并加入了千里陇原画轴、绿水青山、大熊猫、天鹅等丰富的3D模型,主播通过“小船”“直升机”等游览道具为转场线索,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场景类体验式新闻结构。沉浸式场景搭建增强了观众体验感,超越了日常审美经验的视角表达,为观众带来差异化、陌生化的审美体验。

为了让《“甘”出精彩》专栏内容呈现更直观生动、技术赋能更“有机”,编导在前期稿件准备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到内容的可视化呈现,让“导演思维”为叙事结构提供指引。在《“甘”出精彩|“甘肃造”到底有多强?》这期节目中,编导通过对2023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和《甘肃省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中“强工业”内容的学习领会,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双轮驱动”为灵感,将“甘肃工业”比作一辆车,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比作这辆车的前后轮,科技创新比作动力引擎,用个体化的叙事手法为抽象的概念赋予具象的可视化表达,强化内容与技术的有机联系,技术赋能让内容呈现更直观、更生动。在全国两会新闻宣传协调通气会上,中宣部为《“甘”出精彩》通过沉浸式场景构建,增强两会报道的感染力和传播力点赞。

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发展,在全国两会报道中,传统宏大的叙事方式已无法适应社交平台的传播需求,个性化、立体化、微观叙事的传播模式成为主要表达手法。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中,甘肃广电借助新技术,丰富社交化、智能化、移动化的产品矩阵,以触发用户情感共鸣为导向,在内容上强调故事化、情感化、个体化的叙事特征,用微观视角将严肃的政治议题与普通百姓的“吃穿住行”等民生实事勾连起来,增强了融合作品的黏度,让更多受众有了转发分享的意愿。

《数说两会》报道运用MG动画的形式,以信息图形化为手段,以“虚”补“实”,对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方面热点数据和高频词进行梳理,通过多元化的人物造型和情景再现进行生动有趣的解读,追求视觉效果和交互设计,不同场景的串联让叙事更具节奏感,增强了报道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让融合产品更适应社交媒体的传播特性。

在全媒体传播语境下,传播主体和用户之间不再是单向的传与受的关系,而是彼此影响、多元交互的关系网络,在节点化的传播网络结构中,任何用户都有成为主体的可能性。为满足年轻人个性化的需求,提升全国两会的关注度,甘肃广电视听甘肃客户端和视频号推出了《AI播·两会“网”这看》专栏,将智能化和虚拟数字人技术结合并应用于两会报道中,其中元宇宙虚拟数字主播成为最大亮点。全面升级的虚拟主播,探索了数字虚拟人播报新样态,以可视化动态数据推送两会最新快讯,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甘肃实践,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交互体验,也让“两会”这一类严肃的新闻内容也具有了“创意感”和“亲和力”,吸引了更多年轻群体的观看。

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肩负着对党和国家政策方针解读和宣传、对时代热点报道和剖析的重任。顺应“扎实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需要,在类似全国两会这样的主题主线报道中,广播电视媒体必须积极大胆创新,在策划、呈现、叙事等多方面进行有益探索,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手段,为受众打造立体化、多品类、高声量的两会融合报道产品,以实际行动高质量践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作者丁建雄系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电视新闻中心策划部主任

高建华系甘肃卫视副总监

【编辑:陈琦】

猜你喜欢
甘肃总书记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