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林 关 涛 高伟政 李艳丽 张 阔 王 玮
(1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佳木斯 154007;2 国家现代玉米产业体系佳木斯综合试验站,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3 铁岭市农业科学院,辽宁铁岭 112001)
玉米是中国第一大作物,“粮工饲”三位一体,品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针对北方早熟春玉米区的市场需求,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作物开发研究所采用常规育种与单倍体育种技术结合,突出对优质、高产、宜机收、高效益、抗倒伏、脱水快的选择[1-2],特别是对水肥利用率高、光合效率高以及宜机收等优良性状的选择,选育出高效玉米新品种垦单1563。该品种于2022 年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宁审玉20220015。
垦单1563 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作物开发研究所以自育系IM21A 为母本、自育系佳069 为父本于2015 年育成的单交种。
1.1 母本IM21A利用单倍体技术从国外杂交种(W1×W2)选育出的自交系(DH 系)。出苗至成熟需≥10℃有效积温2600℃。幼苗期第1 叶鞘紫色,叶片、茎绿色,花丝浅紫色。株高260cm,穗位高110cm,穗近筒形,穗轴白色,穗长17.0cm、穗粗4.2cm,穗行数16~18 行,籽粒橘色、中硬粒型。
1.2 父本佳069甸11 的改良系与K12 杂交后连续自交至稳定选育的自交系。出苗至成熟需≥10℃有效积温2100℃。幼苗期第1 叶鞘深紫色,叶片、茎、花丝均为绿色。株高190cm,穗位高80cm,穗筒形,穗轴红色,穗长16.5cm、穗粗4.2cm,穗行数14 行,籽粒橘黄色、硬粒型。
1.3 选育过程2015 年以IM21A 为母本、佳069为父本育成单交种垦单1563(图1)。2015-2016年在黑龙江省进行产量比较试验,2016-2017 年在宁夏自治区进行产量比较试验。2018-2019 年参加宁夏宁南山区早熟组区域试验,2020 年参加宁夏宁南山区早熟组生产试验。2019-2020 年在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哈尔滨)分中心进行DUS 测试。2020 年在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进行品质分析。2020-2021 年分别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进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
图1 垦单1563选育系谱
2.1 植物学特性生育期135d,较对照吉单27 早熟4d,较对照德美亚1 号晚熟3d,属早熟杂交品种。幼苗第1 片叶呈椭圆形,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67cm,穗位高84cm,全株18 片叶,雄穗分枝数5~10 个,颖壳绿色,花药、雌穗花丝浅紫色,双穗率9.7%,空秆率0,倒伏率0,穗长19.5cm,穗粗5.0cm,穗行数14~18 行,行粒数35.0 粒,单穗粒重178.5g,百粒重36.6g,出籽率84.0%,果穗近筒形,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硬粒型。
2.2 品质分析2020 年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容重780g/L,粗蛋白(干基)含量10.66%,粗脂肪含量4.74%,粗淀粉含量72.25%,赖氨酸含量0.29%。
2.3 抗病(虫)性2020 年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感穗腐病、丝黑穗病、大斑病,高感腐霉茎腐病、瘤黑粉病;2021 年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鉴定,感茎腐病。2018-2020 年在宁夏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田间抗性良好(表1)。
表1 2018-2020 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垦单1563 主要病虫害病级和发病率
2015-2016 年在黑龙江省适应区进行2 年8 点次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890kg,较对照德美亚3号增产5.2%;2016-2017 年在宁夏固原市、西吉县适应区内进行10 点次试验,平均产量948kg,较对照吉单27 号增产5.1%。
2018 年参加宁夏宁南山区早熟组区域试验,4个试验点均增产,每667m2平均产量753.8kg,较对照吉单27 号增产7.4%,居参试品种第1 位;2019年续试,4 个试验点均增产,平均产量698.8kg,较对照德美亚1 号增产8.6%,增产极显著,居参试品种第1 位;2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26.3kg,平均增产8.0%。2020 年参加宁夏宁南山区早熟组生产试验,5 个试验点均增产,每667m2平均产量692.4kg,较对照德美亚1 号增产6.9%,居参试品种第1 位。
4.1 适应地区垦单1563 适宜在宁夏南部山区≥10℃有效积温2300℃以上(海拔1800m 以上)地区春播单种。该品种适应性强、高产、稳产、耐瘠薄、水肥利用效率高,抗倒伏倒折、田间抗病性良好,籽粒脱水快、品质好、容重高。接种鉴定抗病性稍差,建议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处理。
4.2 栽培技术要点
4.2.1 播期4 月20 日左右,土壤耕层10cm 温度稳定通过10℃,采用机械化栽培方式种植,地膜覆盖种植,播深4~7cm,注意保墒。注意提高耕整地及播种质量,保证幼苗整齐度,做到苗齐、苗壮、苗匀。
4.2.2 合理密植采用等行距或宽窄行种植,保苗4500 株/667m2左右。注意茬口,选择前茬未使用对玉米有害长残性除草剂的茬口,可针对上茬残留除草剂施用相应解毒剂和安全剂。
4.2.3 施肥与灌水推荐每667m2施用玉米专用控释肥40~60kg、生物有机肥80kg,注意种肥分离。有条件的地方采用测土配方,精准施肥,分层施肥,叶面补肥;有机肥和复合肥结合,速效与缓释肥结合;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模式,根据土壤墒情及时补灌。
4.2.4 化学除草根据田间杂草种类、土壤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墒情、杂草和玉米叶龄等情况,选择安全、高效、环境友好型的除草剂,适时适量用药,做好杂草防治也可降低病虫害发生。田间除草以封闭处理为主,玉米播后苗前进行除草剂封闭处理,推荐药剂:莠去津+(精)异丙甲草胺,干旱地块要加大水量,覆膜地块除草剂施用需减量;以茎叶处理为辅助,如封闭处理杂草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可施用苗后除草剂,推荐药剂:莠去津+硝磺草酮或苯唑草酮+植物油型助剂。
4.2.5 病虫害防治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防治害虫和病原菌侵染,推荐药剂:噻虫嗪+苯醚甲环唑+精甲·咯菌腈,可防治蛴螬、丝黑穗病、茎腐病等,兼防其他土传病害、地下害虫及蚜虫等刺吸性害虫[3]。病害高发年份及时防治玉米大斑病,在大喇叭口期及时施用内吸杀菌剂,推荐药剂:嘧菌酯+苯醚甲环唑、丁香菌酯·戊唑醇+嘧菌酯、丙环·嘧菌酯、嘧菌酯+苯甲丙环唑,可兼防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锈病、穗腐病等[4-5]。玉米螟防治以化学方法为主,可与大斑病防治同期喷施氯虫苯甲酰胺,兼防棉铃虫、黏虫、草地贪夜蛾等,降低穗腐病发病率。物理(灯光+性诱剂)、生物(赤眼蜂、生物制剂)防治为辅[6-7]。
4.2.6 适时收获收获时间不宜过早,9 月下旬当玉米籽粒乳线消失、黑粉层形成,含水量降为30%~35%时,可用玉米收穗机收获。10 月中旬籽粒含水量降至25%左右时,可以机械直接收粒。
母本先播种,待母本5 叶期时播父本,父母本行比2∶8。母本父本整体保苗密度5000~6000株/667m2。母本要保证幼苗整齐度,做到苗齐、苗壮、苗匀。母本7 叶期、11 叶期喷施胺鲜脂·乙烯利,化控降株高、穗位高。凡不符合父本、母本典型性状的植株(穗)均作为杂株(穗),须在苗期、散粉前和脱粒前至少进行3 轮以上彻底去杂。凡是异常的父母本植株均须在散粉前拔除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