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苗苗:童书是最好的家庭助教

2023-05-19 07:19陈苗苗李华锡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3年5期
关键词:童书育儿儿童

陈苗苗 李华锡

采访对象

陈苗苗,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青年教育艺术研究所国内研究室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博士后。科技部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获奖者,童书育儿法创建者,中国儿童中心家长服务智库专家。

心理标签

以童书为工具,以阅读为载体,促进孩子的发展,优化家庭教育。

童书是高效育儿的神器

作为一名家庭教育研究者,我一边在大学搞科研,一边做讲座和咨询,接待焦虑的爸爸妈妈们。

琪琪妈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位。她经常问我:“我的儿子在各方面都比别人慢半拍,怎么办?在集体活动中总是缺乏自信,怎么办?我想把他转到更好的幼儿园,但是名额满了,怎么办?”每一个“怎么办”都透露着琪琪妈妈的育儿焦虑。她名校毕业,事业有成,但面对3岁的儿子,却总觉得力不从心。

0~6岁是个体一生成长的关键期,孩子在这个时期更容易掌握某种技能,发展某种品格习惯。最要紧的是,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谁也不能重新来过。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送孩子去高价早教班、天价幼儿园,就是担心错过6岁前的关键期。可是,投入高昂的教育成本,就一定能把握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吗?我觉得未必。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差异非常明显。而早教班和幼儿园几乎都是统一授课,很难顾及每个孩子的性格特征。父母要多观察、多互动。

了解孩子成长所需和困惑,才能给予最恰当的引导和帮助。

而且,幼儿关键期的成长不仅是智力因素方面,更多是非智力因素方面,比如品格、习惯等。它们是孩子成长的根基,甚至是推动智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耐挫力、毅力、责任、勤奋等。而这些往往不是拼教育成本就能手到擒来的。

其实,每位父母都握有开启自家孩子潜能的钥匙。这把钥匙就是童书育儿法。童书育儿法是在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儿童文学、出版学等多学科视野下,以童书为工具,以阅读为载体,干预儿童发展及家庭教育的育儿方法。

童书育儿法与亲子阅读都是以阅读为载体,不同之处在于:亲子阅读的目标是让阅读更加高效科学,实现亲子陪伴;童书育儿法是借助童书与亲子阅读,干预儿童发展,帮助父母开展家庭教育,解决育儿中的实际问题。对欠缺儿童心理学知识的父母来说,童书育儿法是别具一格的儿童心理学课程,结合童书跟父母分享儿童心理学,好懂、好用、好操作。从家庭教育视角来说,它以亲子阅读为载体,教父母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和孩子聊天,帮助孩子成长。

我之所以创建童书育儿法,从个人职业生涯的角度来说,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缘分。我读过儿童文学博士,获得了教育学博士后,还做过童书出版工作。这让我从专业工作者的角度掌握了各个年龄段、各种个性的孩子适合看什么书,怎样通过童书让他们的成长迈上更高的台阶。不过,我创建童书育儿法的真正动力,是想把这个方法推荐给深陷育儿焦虑中的家长们。

我把童书育儿法分享给数以万计的家长。家长们在线上或者线下通过《1000天阅读效应》家庭阅读指导书、阅读指导师培训课程、家庭指导师课程,以及直播咨询等形式,成为童书育儿法的学习者。

而父母学习直接的受益者是孩子。比如一位爸爸跟我分享说:“我跟孩子阅读了故事书《大卫,不可以》后,遇到孩子任性的时候,就模仿书里的语气和动作对孩子说‘不可以,最后再补充上一句‘宝贝,我爱你。刚开始好像不太管用,但实践了几回后,孩子开始明白我的意思了,不仅停止不该做的行为,还像故事中的小朋友一样,在我的脸上左亲右亲。”

童书育儿法不仅能帮助孩子理解规则和爱,而且在培养孩子耐挫力、自信心、情绪管理能力、好习惯、好品格、学习力,以及帮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开启社会交往等方面,都有取之不尽的招数。刚开始,父母可能仅仅模仿童书中的招数,逐渐地发现自己越来越有方法,不知不觉就成了育儿专家。

在少儿出版业有一句名言:引进最优秀的儿童书,让全世界的孩子同步阅读。同步,意味着孩子们在精神成长上站在同一起跑线。即使我们身处不同半球,即使你在一线城市、我在农村,你遇到名师,而我没有,但一本好童书能让我们在幼儿阶段享受共同的教育资源,接受同样先进的教育理念。

童书是最好的家庭助教

童书,不仅是一个平面出版物,更是一位充满教育智慧、深谙浪漫童心的家庭助教,给予孩子成长所需的帮助和引导。

这位助教很懂儿童心理学,特别知道怎么调教孩子的坏脾气。我家老大两岁多时,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变脸、耍赖。我和他一起读了一本故事童书《我会有话好好说》。故事讲的是,一个坏脾气的小朋友,一不好好说话,头顶就会出现乌云。如果持续时间长,乌云还会下雨。后来,儿子一不好好说话,我就看着他的头顶,让他去照照镜子,看看是不是乌云来了。这个方法特别奏效,孩子还觉得妈妈很有趣,无形中促进了亲子关系。

这个助教还是一个习惯养成的好伙伴。在童书《根本就不脏嘛》里,有个小孩特别不爱洗手,因为感觉自己刚摸完水或白兔,一点儿也不脏。大人拿出显微镜,让他看到无数小细菌在手上活蹦乱跳的样子,他才认识到自己得去洗手。

在这个故事的启发下,遇到儿子不想洗手的时候,我就假装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显微镜,在他的小手上细细端详,然后说:“你看,这只细菌正在你手上刷牙呢。”他马上就会认真地说:“好恶心啊!”然后使劲儿去洗手。

童书育儿法之所以能发挥育儿功效,在于对童书的多元利用。这种利用不仅是文学式的,更多是心理学式、教育学式和脑科学式的。

以腦科学为例,儿童大脑发育并不是均衡的,情绪脑比理智脑先发育成熟。我们可以借助脑科学的这些研究成果,通过情绪主题绘本开展童书育儿。比如绘本《杰瑞的冷静太空》中,妈妈引导孩子用手工创建了一个冷静太空,这样,孩子再发脾气时就可以去冷静太空里待一会儿,让自己冷静下来。我们可以启发孩子思考,能让他变冷静的地方是什么样的。等情绪脑主导的时候,他可以想象或者真去手工搭建一个冷静太空。从脑科学角度来说,这也刺激了情绪脑和理智脑的联结。

再比如《儿童阶梯益智系列:天才!儿童IQ训练100题》,作者儿玉光雄是脑开发方面的权威。书里的游戏设置非常新颖,孩子玩儿起来会感到很兴奋,就像在做大脑体操一样。

当我们为身边缺乏优秀教育资源而苦恼时,可以把这位家庭助教请回家。但是,一定要注意童书类型的多元化。有一次,一个师范院校附属幼儿园邀请我去做童书育儿讲座。讲座开始前,我跟现场的爸爸妈妈做了一个小调查:你给孩子买过哪种类型的童书?结果,大家的选项几乎都集中在故事类。而且在故事类童书中,他们的选项也比较单一,多集中在良好品质养成方面。

童书当然是一位非常棒的幼儿品德助教,但它可不是只有这一种身份!它还是专业的幼儿心理学、脑科学、教育学和艺术学助教。这就好比我们给孩子准备食物,会有个食物金字塔:蔬菜、水果、蛋奶等,种类丰富。给孩子选童书,种类丰盛也非常重要,不光要有故事类,还要有科普类、历史类、艺术创意类、益智类、手工类、英文类等。孩子需要丰富的精神营养。

好策略让童书发挥功效

即使家里童书堆积如山,但如果使用方法和策略不够科学、智慧,也是一种浪费,在教育效果上会有不小的差别。童书育儿法之所以能发生功效,不光因为童书本身的功能,更在于它能让我们和孩子之间借由这一载体发生高质量互动。高质量亲子互动是影响家庭早期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特点是父母和孩子都全身心投入,且身份平等,都是参与者。

比如益智启蒙书是分级读物,依照不同年龄和难度级别划分。这一点提示父母要循序渐进,努力调动孩子的学习欲,一步步拓展孩子的认知能力。

我见过一位爸爸跟孩子一起玩儿一本益智书,游戏题目是找找目标物在哪里。孩子找不到想放弃,爸爸说:“你有点儿耐心,认真看看!”孩子把头低下去,心却飘得更远了。

作为旁观者,我发现,这个小朋友是第一次读这本书,能把眼睛放在上面,就已经是迈出很大一步了。爸爸可以给孩子一个过程评价:“宝贝,你的眼睛盯在书上了,这么认真啊!”孩子一定会心花怒放,反应自然更加敏捷,注意力也更集中了。爸爸要把自己视为孩子的同伴,说些类似“我还得找找,到底在哪儿呢”的话。然后适当放点儿水,比如手指不经意划过目标物体的大概方位,降低难度,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最后再给他鼓鼓劲儿:“你看,你坚持下来就找到了!真是太有耐心了!”这样,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科普童书虽然为儿童而创作,尽其所能的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但毕竟包含不少科学现象,有时候需要我们做点儿二次加工,比如加入游戏。

有一次,我和孩子读完《埃及古墓》,顺手玩儿了一个木乃伊游戏。根据书里的木乃伊制作流程,我们一起“洗一洗、消毒、喷上香料”,互相把对方做了一遍木乃伊。玩完游戏后,孩子对埃及的探索欲更强了,心心念念想了解更多关于金字塔的知识。

在咨询中,有的家长问我,孩子对科普书不感兴趣,怎么办?其实,孩子对各种类型的书籍并不排斥,但是可能更喜欢某种讲述方法。孩子为什么都喜欢听故事呢?因为故事生动、形象、幽默有趣,要是科普被讲得枯燥又抽象,他当然会退避三舍了。

如果我们把孩子平时好奇的问题以游戏的方式解释给他听,像讲到地球自转又围绕太阳公转时,全家表演一下自转、公转的场面,是不是更能加深孩子對科普知识的理解,激发他的探索欲望呢?

陪孩子玩儿手工书的时候,爸爸妈妈也要参与其中。针对幼儿园孩子的立体纸模书,不仅能增强孩子对书的兴趣,还能锻炼其手部精细动作。比如有一套《男孩立体纸模》,里面包括恐龙、飞机等50多款立体纸模型。小朋友拿到书就能动手操作,难度比拼图要低很多。在玩儿的过程中,大人要注意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孩子感到累、想放弃,我们一方面要鼓励他继续坚持,另一方面作为同伴,要及时帮他降低难度,多给孩子一些过程性评价。当孩子累得满身是汗,小手也因为折、叠、拆等各种精细动作累得颤抖时,他发现自己的成果—恐龙、飞机全立体出现了,会有一种“我真行”“我成功了”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提升他的自我效能感。这比我们空洞地夸奖他“你真棒”要更有说服力。

在益智类童书中,我比较推荐《视觉大发现(I SPY系列)》这套书。它是由美国著名摄影家和儿童教育专家联手打造,是畅销近20年的全球视觉益智游戏的经典之作。每本书都包含让人目眩神迷的上万件物品,这些物品分布到不同的神秘场景中,每个场景都设置了神秘的寻宝任务—包含数字的小童谣。所以,儿童寻找起来既感到欢乐有趣又激动神秘。

以这套书举例,我曾在很多培训中做过实验,当孩子和父母一起全身心投入做大侦探完成寻找项目时,孩子的专注力、观察力都被调动起来。当孩子遇到困难想放弃的时候,父母的鼓励、引导能进一步培养他的抗挫力。这比我们枯燥地讲一番大道理的效果要神奇很多。毕竟,你和孩子一起玩儿这些游戏时,孩子正在兴头上,哪怕有点儿苦味的“忠告”,听到他的耳朵里也会变得甜蜜很多。

亲子间围绕故事类童书聊天,还能帮我们了解孩子的心理。孩子常会把平时生活中遇到的不开心和困惑投射到故事主人公身上加以发泄。和孩子围绕故事聊天,用角色语言跟他对话,你会听到很多藏在他心底的话。

迄今为止,童书育儿法已经创建10年了。我们针对中国家长的育儿生态、心理不断推陈出新。这也是童书育儿法的初心所在,帮助中国家庭缓解育儿焦虑,寻找育儿资源,创新育儿方法,提升育儿效能。

这些年在开发幼儿园、小学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把童书育儿法的课程分解成儿童版、家长版、教师版。在儿童版中,附加与阅读相结合的心理学、教育学游戏;在家长版和教师版中,附加心理学微课堂,希望帮助父母和老师共同成长。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把新出版的好童书送给亲戚、朋友拿回家给孩子看。想象这些孩子沐浴着同一片书香,享受世界最优秀的教育资源,离梦想更近一步,我就觉得很兴奋。而这正是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梦想。

猜你喜欢
童书育儿儿童
二手童书交换会
新东方童书
偷偷摸摸育儿
AR童书热的冷思考
英文原版童书推荐(0~2岁)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育儿神器
育儿Q&A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