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为简朴的方式告诉世人,何为战争、何为博弈以及普通人如何在战争和博弈中用自身的智慧去应对最为极端和困难的局面
在中国历代兵法中,《三十六计》或许是最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今天,即便是不通兵事的普通人,也会将“瞒天过海”“笑里藏刀”等词语挂在嘴边。
那么,这样一部在中国脍炙人口的兵法著作是如何出现的,它的传播又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走为上计”的真正含义
谈及《三十六计》,活跃于东晋末年至刘宋初期的檀道济是无法绕开的人物。按照《南齐书·王敬则传》的记载,早在南北朝时期,“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便已然成为一句人尽皆知的兵学典故,并在后世演化为那句人尽皆知的“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檀公三十六策”是否便是后世流传的《三十六计》呢?
按照《宋书》《南史》等相关史料记载,檀道济的家族本生活在兖州高平郡(今山东菏泽)境内,只因中原深陷八王之乱和五胡入华的战乱,才选择衣冠南渡,因此当檀道济出生时,其祖辈已在扬州晋陵郡的京口地区(今江苏镇江)扎根近80年。
作为漂泊无依的北方移民,檀氏家族想要在南方崭露头角,自然只能依附豪门。檀道济的叔父檀凭之投靠了东晋权臣司马道子,并一度当上宁远将军。不过此时的东晋王权已然风雨飘摇,随着桓玄公然逼迫晋安帝司马德宗退位,以刘裕为首的北府兵少壮派将领也怀着“兵强马壮者为天子”的野心,打着光复晋室的旗号与桓玄对抗。
作为手握兵权的实力派,檀凭之主动投效刘裕帐下,虽然其本人不幸倒在了进军建康的路上,却为檀氏家族在刘宋政权中争取了极大的“政治资本”,只是檀凭之的亲生儿子檀和之年纪尚幼,刘裕才选择将檀氏家族应有的“政治遗产”分给檀凭之抚养长大的檀韶、檀袛、檀隆和檀道济这四个侄子。
元兴三年,三十岁左右的檀道济被刘裕任命为参军,并在此后近20年跟随刘裕南征北战,加官晋爵。
然而,永初三年刘裕病逝,刘宋政权内部随即爆发一系列惨烈的政治内讧。檀道济虽然为刘裕的第三子刘义隆击败了谋反的荆州刺史谢晦、抵抗了北魏的入侵,却也因功高震主,最终在元嘉十三年被刘义隆诛杀。
那么,所谓“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指的是不是檀道济善于敌前转进呢?事实上后人也的确在《南齐书·王敬则传》中加上了“盖讥檀道济避魏事也”的注释。王敬则是不是真的用“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来讽刺檀道济无能呢?结合王敬则的人生阅历来看,答案似乎也是否定的。
作为南齐的开国功臣,王敬则的人生履历与檀道济相仿,同样崛起于王朝迭代之时,同样在军中颇有威望,同样曾在与北魏的战事中落败,只不过王敬则败得更难看。齐建元二年,北魏军队入侵淮、泗地区,身为南兖州刺史的王敬则竟畏惧北魏军势选择不战而逃、一股脑地跑回建康。
王敬则与檀道济最大的共同点在于,他们同在一个王朝的开创者病故后面对新君的猜忌。王敬则作为齐高帝、齐武帝的旧臣,齐明帝萧鸾对他极为猜忌。
与檀道济不同的是,王敬则没有坐以待毙,他选择挥师建康,与意图谋害自己的君王展开殊死一战。永泰元年,借助迅速的动员和高速的挺进,王敬则所部抵达建康时,齐明帝萧鸾、太子萧宝卷一度惊慌失措。有人将宫中乱象以及齐明帝父子意图外逃的消息告知王敬则,于是便有了那句著名的“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在没有前后文的情况下,后世很难理解王敬则这句话的真实含义。但回首檀道济生命的最后时光,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帮助。
元嘉十二年,北魏南侵刘宋边境,病榻之上的刘义隆急召檀道济入朝。但檀道济抵达建康后,刘义隆的病情有所好转,檀道济又返回边境镇守。可就在檀道济上船欲行之际,刘义隆再度下诏将其召回。檀道济刚刚下船,便被廷尉当场逮捕。
由于檀道济一案牵连甚广,并在此后不断被刘宋政权提及,因此在南北朝时期,这句“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或许是说檀道济虽然具备出众的军事才能,并总结了诸多策略,却在关键时刻没有果断乘船离去,以至于连累整个家族倒在刘义隆的屠刀之下。王敬则在兵临建康城下之际提及檀道济,或许是为了说明此刻的局面已然到了君臣之间不死不休的境地,最终王敬则死于乱军之中。
在南北朝纷乱的历史上,无论是檀道济还是王敬则都只能算是乱世群雄中相对出色的将领而已。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句“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极大提高了两人的历史地位,令他们成为后世提及《三十六计》时无法绕开的两个关键性人物。
《三十六计》的成书年代
檀道济生前是否有将戎马半生的行伍心得编撰成书,史料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可以肯定的是,在此后漫长的岁月中并没有任何一部史书提及有《三十六计》或《三十六策》这部兵法著作。
今天可以追本溯源的《三十六计》最早被发现于1941年甘肃邠州(今陕西彬州)的一个旧书摊上。根据当时记载,这本《三十六计》的题下注称“秘本兵法”。由于是手抄本,因此年代、作者、以往公私藏书目录均无从考证。这样一部来路不明的“三无作品”,却很快由成都兴华印刷所用土纸翻印,由成都瑞琴楼发行,并开始在大江南北流行。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三十六计》中虽然并无时间信息,但从其内容还是大致可以推测出其成书年代。
《三十六计》全书不分卷,共分“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六套。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每计又有三个组成部分:序号和计谋名称、解语、按语。其中大多数计谋名称,多来自元、明以来流行一时的小说、评书、话本等通俗文学。
如第一计“瞒天过海”出自《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引用的是唐初名将薛仁贵用幔帐将船只伪装成房屋,诱骗对波涛心怀畏惧的李世民渡过渤海的典故。
而其中的第十九计“釜底抽薪”、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中分别出现了北宋薛长儒迅速平定州兵叛乱、狄青假借祷告鼓舞士气最终击破地方割据势力的故事。足以证明《三十六计》的成书时间应该晚于唐、宋。
而“败战计”中的“空城计”“苦肉计”和“连环计”虽然讲述的是汉末三国时代的故事。但计谋名称却都出自元杂剧和成书于元末明初的小说《三国演义》。可见这部兵书的成书年代最早是在元末明初。
除了计谋名称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外,《三十六计》中的“解语”部分更充斥着明代兴起的“以易演兵”。
所谓“以易演兵”,指的是将《易经》相关内容与兵法相糅合。如《三十六计》中的第三计“借刀杀人”,其“解语”便是:“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这里的“以《损》推演”,指的便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一卦“损卦”。
有趣的是,还有学者在民国时代出版的《洪门志》第十四章《各种考录》中发现一份题为《三十六着》的“洪门哲学”。与《三十六计》的计谋名称逐一比对后,便可发现二者几乎一模一样,区别不过是有些地方二者分别用了不同的同义词。《洪门志》的编纂者还在注释中写道:“三十六着,又称三十六计,即三十六种计策,用兵处世,无往不利,所谓‘神机妙算,故称之为洪门哲学。”
“洪门”是一个在清代初叶出现的以“反清复明”为己任的地下组织。虽然被其奉为“洪门哲学”的“三十六着”究竟是该组织原创、还是从其他兵书中照搬而来并不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三十六计》和“三十六着”于清代早已在诸如“洪门”这样的地下组织中蔚然成风,成为一套秘不外传的“民间兵法”。
许多人对《三十六计》评价不高
作为一部“民间兵法”,许多人对《三十六计》评价不高。比如有学者认为《三十六计》作为一部军事著作,其理论基础并不扎实。为了迷惑读者,书中有大量故弄玄虚之言,导致许多语句不通,以至于有读者表示很多时候看到计谋的名称时,对其内容是很清楚的,看了“解语”后反而一头雾水。
也有读者指出《三十六计》的第六计“声东击西”与第八计“暗度陈仓”,第五计“趁火打劫”和第二十计“浑水摸鱼”,内容上其实相差不大。只是为了凑够“三十六”这个数字,《三十六计》作者只能努力在“解语”部分对其做出分别。
一些历史爱好者则诟病《三十六计》所引案例,许多属于“小说家言”。
比如第三十三计“反间计”的按语便有“又如周瑜利用曹操间谍,以间其将”的说法,指的是周瑜利用蒋干盗取自己伪造的书信,让曹操杀死蔡瑁、张允。但这个故事是《三国演义》杜撰的,历史上的蔡瑁与曹操有旧,降曹后封汉阳亭候;张允降曹后结局未知。又比如“连环计”的按语里说,“庞统使曹操战舰勾连,而后纵火焚之,使不得脱”。但这个故事同样出自《三国演义》,《三国志》中并无记载。
有人认为《三十六计》吸收了太多的封建糟粕,要以批判的眼光予以扬弃:“在这些计谋中,充满了封建统治者的乘人之危、损人利己、尔虞我诈、兼并掠夺等卑劣手段和道德观。对于这些阴谋权术,我们既要批判,但又不能书生气十足,一概闭目不见,因为,这些诡谋权术,既是历史上的事实,又是当今世界上反动势力在政治军事斗争中惯用的伎俩。因此,在批判的同时,我们还要把它当成反面教材来借鉴。”
作为一部“民间兵法”,《三十六计》从来都不是为了指导具体个体的成功而书写的。而正是因为《三十六计》所蕴含的启发民智的科普性,才令其在数百年的历史中长盛不衰,并在现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拥有着其他兵法无法企及的传播能力
《三十六计》并不完美,却拥有着其他兵法无法企及的传播能力。
这首先体现在其计谋名称的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上。为便于记忆,有人甚至编成了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全诗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度陈仓、走为上计、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此类打油诗还不只这一首,另一首有关《三十六计》的打油诗是这样写的:下策金玉借,以指劫擒贼;草鱼海间笑,山羊桃中击;树暗痴故走,釜空苦远客;屋梁连人尸,隔魏虢国灭。同样是去掉全诗头尾的“下策”“国灭”各二字,余下三十六字,分别对应《三十六计》的一计。
除了计谋名称容易记忆外,《三十六计》在“按语”部分引用大量战例,也极大丰富了每一条计谋的应用场景。
特别是一些脱胎于演义、评书的历史故事更消除了普罗大众的阅读障碍。因此,作为一部“民间兵法”,《三十六计》拥有极强的生命力。自明代中后期出现以来,《三十六计》虽然遭到清政府的封禁,却仍然能够以手抄本的方式流传数百年之久。
1941年被发现后,今本《三十六计》之所以能够迅速刊印成册,很大程度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如火如荼的抗日烽火之中。面对日本军国主义集团,怀着拳拳报国之心的四万万同胞,渴望能够从古籍中汲取智慧,从而凝聚起更为强大的力量,去保卫自己的祖国。
1979年,由无谷译注的《三十六计》出版,并很快为广大历史和军事爱好者所接受。此后解放军报社高级编辑李炳彦少将改编的《三十六计新编》更在全国掀起《三十六计》的热潮。《三十六计》的故事不但被绘制成连环画,还被拍成电视系列片,如1992年6月由中央电视台“军事天地”推出的《三十六计古今谈》,播放后收视率极高。
这本小册子不但中国人研究,外国人也研究。瑞士的汉学家胜雅律经过潜心研究后,于1988年编著了《智谋:平常和非常时刻的巧计》,引起轰动。他认为,西方人无论计谋怎样花样翻新,大抵都跳不出中国人高度概括的计谋范围。日本有学者称《三十六计》是“运筹帷幄的诀窍”,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工商企业经营和相互之间的竞争上。
就理论基础而言,《三十六计》无法与《孙子兵法》等兵法经典等量齐观,但作为一部军事、历史科普读物,它的出现却有着无法忽视的时代意义。
《三十六計》以最为简朴的方式告诉世人,何为战争、何为博弈以及普通人如何在战争和博弈中用自身的智慧去应对最为极端和困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