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张家毅
常州市武进书画院
内容提要:运河文化带建设是当今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命题。本文以《康熙南巡图》为例,从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的角度阐述和分析运河主题性美术创作在地域文化的再现和传承、传统语言的当代性、文化内涵提升民族自信等方面的价值。
任何美术创作都有其意在表达的主题,主题是支撑创作者不断推进美术创作的内核,不论美术创作画的是什么都是这个内核的外衣。创作者对色彩、形式、形象、材料、技法等等因素的个人化解读都会直接影响创作主题的选择。因为每个人关注的角度方向和表现方式都不同,所以哪怕是同一个主题,不同的人对它的解读也是不尽相同的。
主题性美术创作要有典型性的创作方法,如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典型事件。通过对入选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的“龙城纪盛——《康熙南巡图》文献研究展”(图1)的研究,笔者发现《康熙南巡图》就是一个典型的运河主题性美术创作,把它当作一个传统源头,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发掘和学习。
图1 2020年常州美术馆“龙城纪盛——《康熙南巡图》文献研究展”展览现场
1684年至1705年,清康熙皇帝为了视察运河等河防堤工、了解各地风土人情、缓和抗清斗争的民族矛盾,六次南巡。为了文载其详、图记其盛,因此宫廷组织画家以康熙二十八年(1689)的第二次南巡过程为本,绘制共十二卷的《康熙南巡图》,进行“起居注”式的记录。[1]各卷分段描绘沿途重要的城郭山川、官民风物,被称为“中华第一长卷”,有着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康熙南巡图》是纪实性绘画作品,画的是几百年前百姓的身边事,是对地域文化的艺术再现,是唤起中国人的乡愁和情感的重要历史文物。画面中舟楫穿梭,城内桥上人来人往、商铺酒肆林立,城外运河两岸阡陌纵横,其间的山川景物、风俗百态、建筑及服饰等丰富的图像信息,为研究大运河文化、运河城市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图像史料。观赏者们通过画的时空置换,与300多年前的皇帝同游,与3000多个古人擦肩而过,赏市井繁华,品山水悠然。古运河就像是一本书,穿城而过的风景线是首页,每一波涟漪都是书中的文字,蜿蜒的河道是书中的波浪线,运河中往来的舟楫如同红细胞流淌在运河的血管之中。以运河为媒,这长达213米的史诗长卷足以让所有见过它的人惊叹。它就像一部清朝宫廷出品的“记录电影”,一部讲述运河历史故事的旅行博客。
《康熙南巡图》由清代著名画家王翚主绘,参与绘制的还有宋骏业、冷枚、王云、虞沅等人,他们以纪实载史的笔法“阅六载而告成”(《康熙南巡图》第十二卷卷首题记)。一幅幅画连在一起构成最美的群像长卷,中国人民的勤劳、拼搏、智慧以一种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在了观者面前。所以,在当下创作主题性美术作品之前,创作者要实地走访、体验生活,到现场去了解,身临其境去感受,让情怀随画笔倾泻而出,让创作的思路深入思想的深处,才有可能使作品的精神随之得到升华,使作品的主题清晰地传达出时代精神。《康熙南巡图》继承了我国长卷风俗画的传统,沿袭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绘制风格,既保留了画面情节的连续性,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卫·霍克尼在《与中国皇帝的大运河一日游》纪录片中曾评价《康熙南巡图》卷轴画“移步换景”独具特色的构图方式是有史以来最凝练的艺术形式,有着极为高超的时空处理方式。温润细密的绢本增加了绘画语言的厚度与深度,有利于绘画语言层层推进式的表现。线条和色块成为画面的骨架,更明确,更有力度,更给人视觉震撼,也成为画面成功的关键。传统绘画中起决定性因素的线只是画面语言诸多因素之一,不是“功力”的代名词,应与面、色、肌理等因素协调共存,可以细致描绘,也可以简约概括,可以是轮廓的线,也可以是窄长的面、图案的色线、两个色块中的留空。每个因素、每种感受相互参照,有机地排列成趣。[2]创作者经过初创的冲动,苦心地设计,大胆地尝试,畅神地泼洒,意外地刺激,耐心地调整,理论研究和技法实践结合,在主题性美术创作中找到一种新的自我,借古开新,守正创新,表现出现代与传统的碰撞,进一步加深对创作主题的思考。
自古以来,“舟”在中华传统文化里有着深刻寓意,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风雨同舟”“同舟共济”……在《康熙南巡图》第十一卷中,画面上江水奔腾翻滚,大小船只护卫康熙乘坐的龙舟顺江而下,仿佛奔腾不息的时代大潮中,中华龙舟乘风破浪向我们驶来。这一画面不禁让人联想到现在每年端午运河上龙舟竞渡、百舸争流的现实图景,青壮男子奋力划桨,岸上妇孺相携,沿河而奔,与舟赛跑,为龙舟赛呐喊助威。古代有女子不登舟的传统习俗,说倘若女子触碰了龙舟就会不吉利,所以女性是不能上龙舟的,只有男性才可以参与龙舟赛活动。有趣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少女性也开始主动参与划龙舟,不仅登船,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今,龙舟竞渡已发展成一项独立的体育竞技活动,而龙舟情结更是深深植根于运河沿岸人民的心中。运河上群龙争渡,惊起片片水花,两岸人群如潮,俨然构成了一幅运河龙舟创作主题的祥和画面。赛龙舟这项集体运动,需要全体队员相互配合、齐心协力。鼓手是龙舟的动力之源,用鼓声的节奏向队员们传递前进的信号。而桡手按鼓手的鼓点划船,一鼓作气,相互配合。这种比赛不仅可以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使命感、忠诚感激发出来,更是促进了你追我赶、永不服输、力争上游、精诚团结集体精神的形成,这也是沉淀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龙舟文化的体现。随着这几年运河水环境的改善,运河水域风光更加优美,京杭大运河穿城区而过,运河两岸人文历史丰富,众多历史街区不断修缮建成,运河文化与体育、旅游等元素多元融合,地域的文化氛围和历史底蕴得以充分展现。比如现在流行的运河皮划艇比赛传承了传统的赛龙舟活动,逐渐成为独特的大运河“新名片”,丰富了运河龙舟文化。人们泛艇河上,尽情体验运河水上之趣、领略大运河之美。中华民族依水而生,因水而兴。一条大运河,贯通古今,虽历经时代变迁,但其孕育出来的文化底蕴却是历久弥新。
从历史时光里的渔火延绵、舳舻千里,到现实图景里的水清岸绿、物阜民丰,大运河传承文脉,生机勃勃。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促进了大运河沿线地区的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这些都可以作为运河主题性创作的表现题材。大运河作为“流动的文化”,既是时间上的流淌,也是空间上的绵延。大运河两岸历史文化遗产众多,重走大运河,依然会给我们带来新鲜生动的感受。例如当年上京赶考的船只到大运河常州段的文亨桥必停靠修整,每当秋夜时分,明月倒映,从文亨桥三个洞环中均能看到,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文亨穿月”;一到晚上篦箕巷家家挂宫灯,个个悬照灯,常常彻夜不灭,晶莹闪闪的灯影倒映在运河里,与岸边船上灯火交相辉映,站在文亨桥上远远看去,运河宛如金色游龙,“篦梁灯火”就由此而来。江南文人对诗地、贾宝玉出家处等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为大运河常州段增添了许多文化气质。正如《康熙南巡图》文献研究展中重点展陈的第六卷第七段(图2、图3),描绘的正是常州府文亨桥篦箕巷一带“太平多盛事,浩荡引春风”的繁华风貌,如今盛景更胜从前!这历史长河中渺渺一粟的画面作为运河主题性美术创作的衍生,既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又是对时代精神的呼应。
图2 清 王翚 等 康熙南巡图(第六卷第七段:从奔牛镇经大运河至常州府) 67.8cm×475.3cm 私人藏
图3 清 王翚 等 康熙南巡图(第六卷第七段局部)
中国大运河作为人类历史的奇迹、活的文化遗产,水韵华彩是它的底色。身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素如心简是创作中的底色。运河主题性美术创作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投身到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拓宽公众的审美视野,展现大运河的时代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