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 刘忠华 梁柏 余文兰
摘要 为提高实验动物学教学质量,增加课程趣味性和实用性,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结合农业院校的特点,系统分析了实验动物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提出了以培养从业人员为导向的实验动物学课程改革方向,归纳了具体的改革内容、方式、评价手段及实施效果,以期培养具备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的学生,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在为农业院校科研做好支撑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新的就业方向。
关键词 实验动物学;兽医;从业人员;农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 Q95-4;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3)04-0174-03
实验动物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交叉学科,集成了生物学、兽医学、生物工程、生命医学、材料分子学等大部分专业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为生命科学及医学等领域提供系统性生物学材料和评估手段[1]。随着生物医学及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Pubmed网站检索2016—2020年的SCI论文中,平均每年有近20万篇的论文使用了实验动物开展研究。为了规范实验动物的使用和管理,国家及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1988年国务院2号令颁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中提出,申报科研课题或鉴定成果应当把使用合格的实验动物作为基本条件,应用不合格实验动物取得的鉴定或安全评价结果无效[2]。1998年卫生部规定,自2000年起,所有科研必须使用二级以上实验动物,否则申请的课题不予受理,结果不予鉴定[3]。目前,我国北京、上海、黑龙江、云南、广东等省市都相继颁布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法规或规范,实现了实验动物生产的标准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将我国实验动物管理纳入法制化的管理轨道。然而,随着生物医学的快速发展,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却远远不能满足科学实验发展的需要。据统计,截至2019年全国获得实验动物使用或生产许可的单位共有2 094家,而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仅有几万人,其中获得实验动物从业上岗证书的不到50%。特别是农业院校对实验动物的认识往往与传统动物养殖相混淆,没有建设专门的实验动物人才队伍,对实验动物的生物安全不够重视,导致高校内生物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具备实验动物管理及操作等专业知识的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是保障科学研究质量和科研人员安全的必要条件。结合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内容,改革实验动物学课程是高校生物领域教育改革非常重要的部分。
1 培养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必要性
实验动物从业上岗人员是经专门培训且考核合格,具有较高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实验动物人才,能满足实验动物生产、动物实验技术或管理等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4]。实验动物是“活的分析天平”,是实验过程中人类的替难者,同时也是学科成果向应用生产转化的重要评价工具。规范实验动物操作及培养高素质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是保障科学研究质量的前提。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培养体系不够完善,远不能满足社会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为响应国家关于高等教育本科阶段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号召,华南农业大学鼓励在校本科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而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缺乏却成为很多学生开展研究的阻碍[5]。中国农业大学、扬州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高等院校率先开设了实验动物学(比较医学)专业,满足生物背景相关专业本科生对动物实验知识的迫切需求[6-7]。2014年,华南农业大学也成立了实验动物中心,对实验动物进行专门的管理,在兽医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等学院开设了实验动物学选修课,但课程内容偏重宠物及兽医理论专业,没有将实验动物学专业知识系统融入,特别缺乏对常见实验动物管理、生物安全防控、标准操作技能的培训及考核,远远无法满足实际科研工作需求。目前很多医学院校、医疗机构对实验動物人才的需求量大,就业平台及待遇好,但华南农业大学缺乏专门的实验动物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及方案,无法输送足够的相关人才。
为了适应实验动物行业迅速发展的需求,国内多个省市开始建立实验动物从业上岗的教育培训体系,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也定期组织实验动物上岗人员考核活动。因此,本文通过结合实验动物上岗证培训改革实验动物学课程,在课堂上融入实验动物管理及实验动物实操培训知识,使学生掌握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和科学研究方法。
2 实验动物学课程内容的设置
在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应综合考虑课程的逻辑系统性、趣味性和有效性,彻底将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概念分来,纠正传统农业院校“动物即实验动物”的观念。目前开设的实验动物学选修课主要涉及宠物、生产动物的养殖和诊疗等内容,与实际意义上标准实验动物的概念和核心内容相去甚远。因此,结合实际中对实验动物人才的需求,可参照广东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考核要求,将课程分为实验动物理论知识和实验动物学基本实验技术,理论知识内容包括实验动物法规知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实验动物设施、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实验动物伦理等相关知识,实验动物学基本实验技术实验课内容应设置屏障设施的进出规范、动物的保定给药采血操作、实验动物的麻醉及安死术等。这样课程内容的改革更贴近实际从业内容,能提前做好实验动物人才的储备,有利于学生拓宽就业渠道。
3 实验动物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以“2+3”模式即“线上与线下”+“教+学+研”结合,通过线上视频、线下实操、课后实践及科创实验等方式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为了解除学生对实验动物的恐惧心理,首先在进行动物实验操作之前,由教师操作并先录制标准实操视频,配有解说注意事项及操作要领,重点对实验动物安全保定进行详细说明,对保定动物非常害怕的学生必要时可使用仿生动物模型替代动物进行练习。其次,转变学生角色,在分组学习中选择操作娴熟的学生作为组长,由组长对组员进行指导,通过学生间的帮扶减轻学生操作中的心理压力。第三,也可以通过增加现场实践的方式提高学生兴趣,适当增加相关行业的实践交流,参观不同高校实验动物中心,使学生对实际运行的设施及行业发展有进一步了解。最后,可以引导本科生参与研究生动物实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如通过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作为奖励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动物实验。
4 实验动物学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
为科学引导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全面发展,契合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已不能有效评价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因此,在结合《广东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教材》的基础上,依照广东省实验动物从业上岗证考试要求,对学生的理论和实操分别进行考核,将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专业度,对于促进实验动物行业人才发展、推进生物科学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学生课程培训合格后即可参加上岗考试,做到课程培训与从业上岗无缝对接,勿需再次参加其他培训即可顺利获得从业人员证书。课后,学生可通过问卷调查、网上评教系统、座谈与访谈等形式对指导教师进行评价,学校也可对学生的广东省实验动物从业上岗证通过率、申报大学生科创项目立项情况、学生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定量与定性2个方面评价课程改革效果。
5 課程改革实施成果
通过统计2017—2020年的选修和评教情况,发现自实验动物学课程改革以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明显提高,课程受到更多学生推荐,选修人数明显提高,由2017年的36人次增长至2020年的81人次(图1)。同时,通过分析学生评教系统反馈数据可知,2017年学生评教分数90~100分的学生只有69%,而2020年评教分数90~100分的学生达到67人,占比达到82%,表明改革后学生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图2)。为进一步分析改革成果,获取并统计了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4次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证考试情况,共有66人次参加考试,其中获得从业上岗证人次达60人,通过率达到90%以上。
实验动物学是一门对操作和实践性要求较高的课程,需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实操演练,旨在培养一批同时具备实验动物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专业人才。由于实验动物学偏重于比较医学,对动物质量、设施环境及动物伦理的要求很高,无论教学内容还是考核方式都与传统兽医内容不同,故在农业院校推广实验动物知识非常重要。结合实验动物从业上岗证要求对实验动物学教学进行改革,有针对性地提高农业院校学生的实验动物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并有效减少动物实验过程中生物安全事件的发生,是值得在农业院校推广的改革方式,也使学生提前适应社会岗位需求,提高学生岗位竞争力和农业院校教育综合水平。
7 参考文献
[1] 秦川.中国实验动物学科发展40年[J].科技导报,2017(24):20-26.
[2] 贺争鸣,李根平,徐平,等.在《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发布实施三十周年[J].实验动物科学,2018(4):1-13.
[3] 赵德明,何诚.农业部实验动物工作调查组关于全国农业实验动物工作调查报告[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0(3):54.
[4] 徐增年,李兴琴,刘军须,等.河北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资质培训工作探讨[A].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九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2010新疆)论文集[C],2010.
[5] 刘爱丽,刘迢迢.《实验动物学基本实验技术》选修课的设计与探讨[J].高教学刊,2019(11):126-130.
[6] 李厚达.实验动物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3.
[7] 何诚.实验动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责编:张 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