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写好观察日记

2023-05-17 09:47徐浩楠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3年12期
关键词:爬山虎日记叶子

徐浩楠

在部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写作练习中,同学们要按要求写观察日记。要写出合格的观察日记,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下面以《爬山虎的脚》为例,介绍如何写观察自己。

一、观察日记的格式

观察日记的格式与普通的日记相似,要先写日期、天气,然后是正文部分。由于观察日记的核心是记录人、事、物的变化,所以不需要在日记的格式上耽误功夫,简单扼要即可,以便于按时间顺序写作。

在《爬山虎的脚》这篇观察日记中,作者连续观察了爬山虎叶子的生长变化,从嫩红色的新叶到叶片逐渐长大变成嫩绿色。这些详细记录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写观察日记的目的之一是积累写作素材,因此,在观察一件事物时,应记录下观察的起始和结束,并根据对象和类别编号,以便清晰地知道从何时开始观察以及何时结束。保持观察的连续性对于查阅和参考观察日记的内容至关重要。

二、观察日记的原则

观察日记的核心在于真实性和原创性,应当基于个人亲历的观察和感受记录,不能抄袭,也不能胡编乱造内容。

《爬山虎的脚》的作者对生活中常见植物的细致观察,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使植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运用了突出植物特征的技巧,使说明更加生动和具体。写观察日记,不仅可以积累写作素材,还能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写作技巧。例如,巧妙地将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融入文本,提高作品的表现力。

三、观察日记的对象

观察日记是日记体裁中的一个特殊类别,要求作者选择特定的人、事、物作为观察对象,并进行持续观察和记录,直至得出观察结果。在一篇观察日记中,可以选择一到三件事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记录和描述这些对象的变化,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但建议不超过三个,以避免过分追求观察数量而牺牲了观察的深度和质量。在写观察日记时,应当注意观察内容的质量和数量之间的平衡。

例如《爬山虎的脚》,作者以爬山虎作为观察对象,记录了爬山虎的生长周期,详细记录了从嫩叶的萌发、叶色的变化、脚部的生长,到脚部的枯萎或持续成长等各个阶段。

四、观察日记的内容

观察日记的观察对象可以是多样的,包括人、事、物等,观察时应采用适当的观察方法和技巧,以确保日记的内容具有价值和意义。

在《爬山虎的脚》中,作者细致描写爬山虎这种植物及其脚部,将爬山虎描写得生动有趣,从而达到了科普教育的目的。

写观察日记时,应对观察对象进行分类,如人、事、物等,进行定量和定性描述。如果观察内容涉及数据,应记录相关的定量和定性数据;如果观察的是时间,应记录时间的长度;如果要写观察区域,应描述区域的范围和具体位置。明确观察对象的分类,并认识到写观察日记的价值和意义,对于提高日记的质量至关重要。

五、观察日记的写作技巧

在选定写作对象之后,运用观察和记录的技巧尤为重要。有时在生活中,我们虽然“看到”了许多人、事、物,却缺少深入观察。通过持续训练,专注于对不同类别的人、事、物进行细致观察,能够逐步提升观察技巧。

1.写观察日记要有面

在观察人、事、物的时候,要从整体出发,先说明人、事、物的大致印象,然后再深入具体细节,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对具体事物的描述。

在《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中,作者首先描述了“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这样读者就能对爬山虎的整体印象有所了解:它是一种能够覆盖墙壁和屋顶的植物。这种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方法,使读者能够对事物形成整体认识,再逐步深入了解其局部特征和细节。

2.写观察日记要有点

在观察事物时,对观察事物进行分类是关键,这样可以使对人、事、物的描写更加细致,并且能够更有条理地展示说明方法。

在《爬山虎的脚》中,作者对爬山虎生长的环境、叶子的特征、脚的特殊性进行了分类说明。在“以前……这就是爬山虎的脚”这一段话中,作者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爬山虎脚上的细丝与蜗牛的触角放在一起,进行类比。对事物进行分类别描写,不仅可以让写作内容更加精细和有条理,还便于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使描述更加具体和生动。

3.写观察日记要抓住特点,突出重点

在观察人、事、物时,要记录下它们的特点,这要求在观察的时候必须清晰、细致。在写观察日记时,应把握详略,简略的描述为详细的描写打下基础,而详细描写则用来突出简略部分的内容。合理安排详略,可以使观察日记的内容层次分明。

在《爬山虎的脚》中,作者对爬山虎的生长地点进行了简略描述,并对叶子和脚的特点进行了详细描写。例如,以叶子的特点而言,作者写了新叶时期的嫩红和娇嫩,大叶时期的嫩绿和引人注目,以及叶面的朝向和铺展的均匀性,这样的分类描写得对爬山虎叶子的描述非常细致。观察的细致程度决定了观察日记的描写質量,在观察的时候,应根据需要去观察。细致地观察是详细描写的前提,只有观察得足够仔细,才能在写作时有丰富的内容可写。因此,在写观察日记时,应通过训练提高观察的细致程度。

4.写观察日记要有顺序

在观察人、事、物时,无论是要描写何种对象,都应遵循一定的观察顺序,比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或者从里到外。

在《爬山虎的脚》中,作者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进行了介绍。从纵向来看,作者对爬山虎从诞生到凋落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了描述。从横向来看,作者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了介绍,包括爬山虎的生长地点、叶子的特征以及爬山虎脚的特点。通过有序的描写,文章更加符合生活的逻辑。在观察过程中,按照生活中的逻辑顺序进行观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描写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大多数人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5.写观察日记要有角度

观察角度是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不同的观察角度会产生不同的观察效果,而观察角度的选择往往受到观察目的的影响。在开始写观察日记之前,应当选择一个合适的观察角度,比如采用仰视、俯视,还是平视的角度观察。

在《爬山虎的脚》中,作者选择了平视的角度观察并描述爬山虎的生命周期,向读者普及了爬山虎这种植物的特性及其名称的由来。平视的角度,即采用第三人称的视角观察事物,非常适合写说明文,因为这一视角相对更客观、中立。在写关于社会事物的观察日记时,可以采取俯视的角度表明态度;在写人物,特别是自己崇拜的人物时,可以采用仰视的角度表达敬仰之情;在描述物品时,则可以采用平视的角度客观地说明事物。

猜你喜欢
爬山虎日记叶子
爬山虎
想当粉刷匠的爬山虎
叶子
最后一片叶子(节选)
爬山虎
南大百岁爬山虎令人神往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一见倾心的优雅——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