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艳 李殿平 王 健 蒋昆炜 崔月峰
(铁岭市农业科学院 辽宁铁岭 112616)
辽北地区气候温润,水资源丰富,种植水稻历史悠久,所产稻米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是水稻栽植的优生区。 但目前水稻生产上存在推广品种表现参差不齐的现象,有些品种丰产性及抗倒伏性较好,但蒸煮食味品质一般; 有些品种适口性好, 但抗倒伏性差、出米率低[1]。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将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推上一个新高。 优质米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2]。 目前由于人口数量增长、环境恶化、耕地面积减少等因素,培育优质、稳产、多抗、综合性状好的水稻品种是水稻育种工作者的重要任务[3-4]。 铁岭市农业科学院2022 年新育成的中早熟水稻新品种铁粳1743 兼备高产稳产性、米质优良、抗性好等多种特性,能够给广大稻农带来较高的收益[5]。
铁粳1743 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2007 年以辽星1 号为母本、以松02-218 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早熟水稻新品系。 2008-2011 年F1~F4代在铁岭市农业科学院院内试验田按组合混合种植、 秋季按组合混收;2012 年春季F5代按组合单株插秧,秋季决选出7 个单穴;2013 年种植单系,秋季决选出编号986 号的单系进入下一年的院内预试;2014 年院内预试, 秋季决选出编号102 号的单系进入下一年院内品比试验。 2015-2016 年分别送编号品比46、品比43 号进行院内品比试验。 参加院内预试、院内品比试验的同时在开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作自然诱发稻瘟病抗性鉴定。2016 年决选出编号43 号进入下一年辽宁省联合品比试验。 2017-2018 年定名为铁1743,参加辽宁省联合品比试验,2019 年定名为铁粳1743, 参加辽宁省中早熟组预备试验,2020-2021 年参加辽宁省中早熟组区域试验,2021 年同时进行辽宁省中早熟组生产试验。 2022 年8 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 辽审稻20220003)。
发芽能力强、出苗快而整齐;秧苗健壮、叶色绿;抗低温能力强,根系发达,移栽发根力强,返青快。
株型紧束,分蘖力较强,平均每穴18.3 穗。 株高106.8 cm,主茎14~15 片叶,剑叶直立,叶色绿。 茎秆抗倒伏性好。
半直立穗型,穗长15.4 cm,穗粒数116.4 粒,有效穗数30.5 万穗/亩, 结实率88.8%, 千粒重21.4 g(表1)。 颖壳色黄、稀芒、熟相好。
表1 铁粳1743 的主要农艺性状
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表2),糙米率83.1%,精米率74.2 %,整精米率73.7%,粒长5.3 mm,籽粒长宽比2.2,垩白粒率8%,垩白度0.6%,透明度1 级,碱硝值7.0,胶稠度70 mm,直链淀粉17.6%,蛋白质6.4%,米质优。 品质各项指标达到部颁《优质稻谷》标准一级。 经品尝鉴定,蒸煮米饭香味浓郁、适口性好。
表2 铁粳1743 的米质检测结果
铁粳1743 生育期149 d, 属粳型常规中早熟水稻品种,需≥10℃活动积温3 000~3 100℃。 在铁岭地区一般4 月11 日育苗,5 月19 日插秧,8 月1 日左右抽穗,9 月中下旬成熟。 铁粳1743 抗寒性强,灌浆速率快。 茎秆抗倒伏能力强,田间试验调查期间无倒伏现象发生。 经沈阳农业大学稻瘟病课题组定点调查,其2 年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分别为1.7、4.3,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3 级,中抗穗颈稻瘟病。
2017-2018 年参加辽宁省联合品比试验,10 个点次,不设重复,平均亩产562.4 kg,比对照沈农315(平均亩产534.8 kg) 增产5.2%;2019 年参加辽宁省中早熟组预备试验,3 个试验点平均亩产544.4 kg,与对照沈农315(CK)(平均亩产544.3 kg)产量一致,增产点比例33%;2020 年参加辽宁省中早熟组区域试验,6 个试验点平均亩产597.3 kg, 比对照沈农315(平均亩产555.9 kg)增产7.4%,增产点比例100%;2021 年继续参加辽宁省中早熟组区域试验,5 个试验点平均亩产588.3 kg,比对照沈农315(平均亩产542.3 kg)增产8.5%,增产点比例100%。 2 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2.8 kg,比对照沈农315(2 年平均亩产549.1 kg)增产8.0%;2021 年同时参加辽宁省水稻中早熟组生产试验,5 点平均亩产581.1 kg, 比对照沈农315(平均亩产539.5 kg)增产7.7%,增产点比例80%。 具体产量表现见表3。
表3 铁粳1743 省区试、生试产量结果
俗话说“秧好半年粮”,水稻秧苗素质直接关系到其移栽本田后的生长发育、 群体形态建成直至最终产量[6]。 培育壮秧是获得高产的基础,铁粳1743 分蘖力较强, 稀播种育壮秧对发挥其生产潜力特别关键,稀播种个体秧苗所占面积大,根群发育好,吸收养分充足;个体所占空间大,则受光条件好,光合作用就旺盛。 因此,不论何种育苗方式,稀播种都是培育壮秧的关键,播量过高,通风透光条件差,秧苗素质较低[7]。 在管理不当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立枯病,适当减少播量有利于提高秧苗素质[8-9]。 普通旱育苗播种量为200 g/m2, 大棚育苗每盘播种量为90~100 g,播前种子用杀菌剂浸泡4~6 d。 秧田本着“不干不浇,浇则浇透,见绿放风”的原则,播种后适时通风炼苗,培育带蘖壮秧,使秧苗根系发达、苗株粗壮、抗逆力强、栽后发根力强、成活快。 结合应用除草剂、调酸剂、杀菌剂或壮秧剂等,可有效控制秧田立枯病死苗和杂草。 根据辽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及水稻品种特性,铁粳1743 于4 月中旬播种、5 月16-28 日移栽最为适宜,秧龄30~35 d。
水稻栽培密度与水稻分蘖质量、分蘖的有效性,最终穗数及穗的大小密切关系。 从优质米水稻品种角度来看,密度适宜程度将直接影响水稻结实率、整精米率、精米率、穗粒重、垩白度[10]。 稀播种培育出秧苗素质好的壮秧是稀植的前提条件, 精耕细作达到田面平坦是稀植的基础, 做到科学的水肥管理是稀植的保证。 铁粳1743 分蘖力较强,插秧适宜密度为中等肥力土壤30 cm×13.3 cm、高等肥力土壤30 cm×16.5 cm, 每穴栽3~5 株苗, 基本苗约为7 万株/亩。移栽时如过多的增加插秧苗数, 造成夹心苗, 易导致生长不良, 移栽后缓苗慢, 既浪费了稻种又增加了育苗成本。
氮素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仅次于水,水稻对氮素的需求贯穿于其生育期的始终[11-12],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氮素的施用尤其重视[13]。根据地力情况,化肥使用原则遵循“前促、中控、后补”。 中肥地亩施农家肥2 000 kg、亩施标氮化肥45~50 kg,氮肥施用比例底肥∶蘖肥∶穗粒肥为4∶4∶2,其中施蘖肥2 次。氮肥在各时期的施用量应依据苗情长势、叶色、天气等情况灵活掌握。 穗粒肥依照苗情遵循“宁早勿晚、宁少不多、可施可不施则不施”的原则[14]。
磷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小于氮、略大于钾,应根据水稻品种特性、产量目标、土壤肥力等合理追肥。 磷肥的施用有助于提高水稻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结实率、 千粒重, 但过量施用磷肥会阻碍水稻生长发育,不利于水稻获得高产,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铁粳1743 亩施磷肥50~55 kg,水稻苗期吸收磷肥多,占整个生育期吸收总磷的一半,故磷肥常作底肥施用。
钾是水稻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 钾元素与水稻生长发育的代谢过程和水稻抗逆性的增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每亩施钾肥10~12 kg,钾肥随蘖肥施入。老水田还要注意施用适量微肥。在水稻抽穗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可以补充磷肥、钾肥,能促进水稻结实,使籽粒饱满,提高产量。
采用浅、湿、干相结合的浅水间歇灌溉原则,花达水插秧,深水扶苗返青,浅水促分蘖[15]。培养健壮的根系非常必要。 俗话说“旱长根”,即适当适时的控水、搁田晒田,能增进土壤中的氧气含量,有效地促进根系的发育[16]。 在水稻生长的后期控水,能有效地增强稻秆的韧性, 增强抗病力。 水稻移栽后的半月内,浅水灌溉,保持半寸水深即可;水稻移栽转苗分蘖开始后进行干湿交替管理。在11.5 叶时,即水稻封行后进行晒田, 晒田程度要结合苗情和土壤情况而定,一般达到地面龟裂、田面发白、叶色褪淡,这样能够促进壮秆和根系发达。 施肥后1 d 适当的搁干,一方面能促进养分的有效吸收, 另一方面也能减少青苔的产生,提高肥料利用率。 水稻拔节期生长量大,需要供给充足的水分, 后期断水不宜过早,以确保活秆成熟。
铁岭地区草害方面以化学除草为主, 人工拔草为辅;用浸种灵等药剂浸种4~5 d,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病虫害[17]。铁岭地区最常见的水稻虫害是水稻二化螟。 二化螟又称钻心虫,对水稻的危害主要是蚕食水稻根茎,以在抽穗期、乳熟期为害为主,导致水稻出现枯心苗、白穗等现象。 常见的水稻虫害还有稻水象甲等。 可结合多种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通过多元的治理手段达到最好的效果。 综合防治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3 个方面。 物理防治:主要指利用一些物理技术对水稻秧苗进行处理,增强其抗虫害的能力,还要投入绿色防控技术,如杀虫灯、性诱剂。 水稻田内放置干式飞蛾诱捕器诱杀成虫。生物防治的特点是不用化学药品, 在生态层面对害虫实施消灭。 对水稻二化螟来说,捕食天敌有蜻蜓、青蛙等。 化学防治:传统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为6 月末至7 月初,用稻丰灵250 g/亩兑水10~20 kg 喷雾防治二化螟。 大田中后期要综合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二化螟、稻飞虱等。 关于稻瘟病的防治,栽培措施方面可采用配方施肥,避免氮肥用量过多、施用过晚;增施有机肥和硅肥;控制灌水量。 化学防治方面,用25%适乐时、80%强氯精、10%浸种灵等严格进行种子消毒;移栽时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或40%富士一号乳油,或40%稻瘟灵乳油等,按说明兑水喷雾,能很好地抑制叶瘟发生;在破口始穗期和齐穗期各施药1 次可防治穗颈瘟;稻瘟病严重的地区,在抽穗前和齐穗期用富士一号乳油进行特殊防治。
在水稻籽粒发育最饱实、养分积累最多、千粒重最大,且在稻穗籽粒成熟度和含水量适中时采收,有利于实现水稻高产和优质[18]。
铁粳1743 适宜在辽宁省中早熟稻区种植,凡有效积温在3 000℃以上的相似生态区均可引进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