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晟彬,郭 勇,黄鹏政
(上杭县中医院,福建 龙岩 364200)
我国现在趋于老龄化,老年性骨质疏松疾病的发病人数也逐年增加,多发生在肱骨、髋骨、脊柱附近,其中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最常见的并发症[1]。脊柱骨折主要在胸腰部出现问题,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脊髓、神经的损伤,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者的骨痛现象逐渐明显,威胁到正常的日常生活[2,3]。目前对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临床上多使用鲑鱼降钙素来缓解疼痛,但是治疗期较长,不能根治骨折后的疼痛感[4]。而近几年微创手术被广泛应用,与常规手术相比,微创手术通过椎弓螺钉内固定术促进椎体恢复,减轻了脊柱骨折患者的手术创伤,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术后消极情绪,促进术后康复[5-8]。因此,本研究从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确诊的老年性骨质疏松伴脊柱骨折患者中选择60例患者来研究降钙素保守治疗与微创手术治疗术后的止痛效果。
研究对象为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的60例骨质疏松伴脊柱骨折老年患者。两组研究对象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微创组,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降钙素保守治疗,微创组30例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含男患者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8.15±5.03)岁;微创组含男患者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9.66±4.26)岁。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内容得到本院伦理学委员会审阅同意(伦理批号:2021-科-011),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下开展。
纳入标准:(1)患者经过CT、X线检查确诊为胸腰部的脊柱骨折;(2)骨折初发;(3)患者不伴有脊髓、神经问题;(4)患者及其亲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者伴有疾病治疗禁忌症;(2)全身出现感染等炎症;(3)患者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异常。
老年性骨质疏松伴脊柱骨折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降钙素保守治疗,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鲑鱼降钙素皮下注射,50 IU/次,先以1次/d进行,2周后1次/2 d注射,同时给予维生素D及钙尔奇D片治疗,1次/d,1~2片/d。治疗1个月为1疗程。微创组患者则进行经皮椎体成型术微创手术治疗,麻醉时采取俯卧位体位,在双C型臂X光机透视下确定骨折线及穿刺点。经皮穿刺,缓慢进针,直至椎体前中部1/3处为止,然后低压条件下将适量牙膏期骨水泥注入伤椎内,后通过侧位成像确定骨水泥量同时术后等待固化。术后常规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等。
由本院护士收集记录两组患者疗程治疗前、手术治疗后及随访观察期间的止痛效果观察:(1)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对患者治疗前、降钙素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后7d及治疗后1个月中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分值范围为0~1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剧烈;(2)依据美国疼痛协会疼痛控制量表[9]对患者出院时、疗程随访6个月、12个月的疼痛情况进行随访评价,该量表包括疼痛程度、疼痛影响、疼痛控制满意度、疼痛信念四个随访评估内容。疼痛程度与影响评分分值越高,提示疼痛影响越严重;疼痛控制满意度分值越高,即与满意度成正比;疼痛信念分值越高,则评价越差;(3)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12个月时对两组患者疗程治疗内止痛药使用情况,进行评估,①不使用止痛类药物,评分分值为0分;②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评分分值为1分;③需口服麻醉止痛药,评分分值为2分;④需定时服麻醉止痛药,评分分值为3分;⑤患者需在静脉或肌肉注射麻醉止痛药品,评分分值为4分。同时由收集两组患者的治疗的满意度评价,分为显著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率=(显著满意+满意)/调查对象数*100%。
两组不同疗法的患者开展治疗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经降钙素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后7d及治疗后1个月的VAS评分均得到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微创组患者在保守/术后治疗7d及治疗后1个月的VAS评分改善情况更优于对照组患者,t=10.955和15.817,P<0.05。结果详见表1。
两组患者出院时疼痛控制量表中疼痛程度、疼痛影响、疼痛控制满意度、疼痛信念四项评分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控制量表每项评分均有改善,P<0.05;但两组患者改善程度比较中,微创组患者随访6个月、12个月的疼痛程度、疼痛影响、疼痛信念评分均更低(P<0.05),同时疼痛控制满意度分值也更高(P<0.05)。结果详见表2、3。
表1 两组不同疗法患者疗程治疗内不同阶段VAS评分结果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疼痛程度与疼痛影响评分比较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疼痛控制满意度与疼痛信念评分比较
两组住院治疗期间止痛药使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治疗后随访第6个月、第12个月的止痛药使用情况评分均有改善,P<0.05;同时经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组在随访第6个月、第12个月末时在止痛类药物使用评分中相对对照组得分显著降低,t值为4.922、6.23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4。同时微创组整体疗程治疗期间的满意度评价更高,χ2=4.812(P<0.05),结果见表5。
表4 两组不同疗法患者不同疗程阶段止痛药使用评分比较
表5 两组不同疗法患者临床治疗满意度评价[n(%)]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在老年人群中是导致致残、生活质量严重受损的疾病负担,随着老年患者年龄的增加,出现骨质、骨脆性、骨结构异常增加,从而使患者的骨折风险系数增大,以致影响到后期的生活质量[10]。当患者脊柱骨折出现后,肿胀、疼痛会伴随产生,影响到患者的正常活动[11]。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中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有药物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等。老年治疗患者因组织器官功能及机体恢复功能较差或是无法耐受手术治疗,多采用药物保守治疗。降钙素保守治疗作为对抗骨质疏松类药物,能够调节磷代谢、钙代谢、骨转换,治疗中对缓解患者疼痛疗效较为显著[12]。而随着医学微创技术的发展,脊柱骨折的经皮微创手术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其手术所需切口更小,并且能够精准掌握进针程度,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从而保证脊柱后方肌群的稳定,维持软组织稳定,减少疼痛感。微创手术过程中能够避开主要的血管神经,减少术中不必要的出血、血管神经的损伤,从而降低了术后腰背部的疼痛,增加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13]。
本研究结果显示,微创组与降钙素保守治疗组患者疗程治疗中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以及疼痛控制量表的评分均表现出改善效果,此结果与既往学者的研究中表现出一致性,同时微创手术确实表现出更好的治疗效果、止痛效果,在骨折纠正过程中,手术后有效提高复位的情况,疗效优于药物的保守治疗的,微创组随访治疗的1月末、6月末、12月末评分结果均更优[14-16]。降钙素保守治疗同时是一种有效的保守治疗方式,但疗程患者服药周期更长,同时止痛药物的使用情况高于微创组,更需要长期的止痛治疗,据此,微创组在治愈效果上更佳,满意度评价也更优。进一步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等其他途径微创手术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的治疗应用,以实现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疼痛结果的减弱同时控制治疗成本、再发率等[17-18]。
综上所述,与传统药物保守治疗相比,经皮微创手术的优势明显,可以最大化获得手术效果,减少患者疼痛感,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