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衣剂防治玉米蚜虫试验研究

2023-05-16 06:19高悦孙嵬赫思聪苏前富潘艺元张秀华周佳春高月波
农业与技术 2023年9期
关键词:棉蚜噻虫嗪衣剂

高悦 孙嵬 赫思聪 苏前富 潘艺元 张秀华 周佳春 高月波

(1.吉林省吉兴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吉林 公主岭 136100;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东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吉林 公主岭 136100;3.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玉米是吉林省第1大作物,种植面积约400万hm2,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0%左右[1]。病虫害是导致玉米产量损失的最重要生物灾害,近年来,伴随气候、品种布局、种植结构和耕作模式等变化,吉林省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日趋复杂,其中玉米蚜虫为害正逐年加重,年发生面积20万hm2以上,发生严重地块可造成玉米产量损失20%以上[2]。玉米蚜虫可为害整株玉米,主要以刺吸汁液为主,使植株丧失水分和养分,导致玉米植株营养不良,蚜虫排泄的蜜露也会影响植株光合作用,扬花期蚜量激增会严重影响玉米授粉[3,4]。

以往研究发现,吉林省玉米蚜虫主要有3种,分别是玉米蚜Rhopalosiphummaidis(Fitch)、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Linnaeus)以及棉蚜Aphis gossypii(Glover)[5]。玉米扬花期是玉米蚜虫为害和防治关键期,但此时玉米植株高大,用药难度加大,防治效果难以保障;将蚜虫的防治期提前,通过种衣剂拌种有效控制蚜虫种群数量前期增长,是降低蚜虫危害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利用5种不同种衣剂进行玉米蚜虫防治试验,以期明确不同种衣剂对蚜虫防治效果,为玉米蚜虫的有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于2021年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区域定点坐标为N43°31′29″,E124°48′57″,茬口为玉米连作,土壤为砂壤土,土质松散,地势平坦,水肥管理良好,排灌方便,玉米长势整齐一致。气候条件属寒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冷夏热,春季多风少雨,夏季热而多雨,秋季晴朗,早晚温差大,冬季寒冷漫长,年平均气温5.6℃,无霜期144d,盛行西南风,历年平均风速3.9m·s-1,年降雨量600mm左右。

1.2 供试材料

供试作物“利民33”(松原市利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1.3 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信息及用量相关信息见表1。

1.4 试验方法

种子处理:4月26日将种子分别放入自封袋内,称取各药剂用量放入自封袋中,使其充满空气握紧袋口摇动,药液与种子充分混合均匀后倒出,编号后阴干。于4月27日将种衣剂处理的种子和对照分别点播在试验地内。

表1 供试药剂信息

试验共设11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每个重复小区面积为50m2,共33个小区。调查时间为播种后65d、播种后85d、播种后100d,每个小区随机5点取样,每点10株,共计50株,分别记录玉米植株上各蚜虫种类数量。

1.5 数据处理

试验所得数据使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初步分析,用DPS软件,进行Duncan新复极差法对处理间的差异进行显著性分析。蚜虫防治效果计算公式:

2 结果与分析

棉蚜的防治效果如表2所示。在播种后65d(大喇叭口期)各种衣剂防治效果较好,数值范围在76.71%~97.93%。其中,15%福克FS 4000g·100kg-1处理与24%氟·噻·戊FS 500g·100kg-1、1000g·100kg-1处理防治效果突出,防效均在96%以上。除35%噻虫嗪FS 400g·100kg-1处理防效为76.71%外,其它种衣剂防效均达到80%以上。在播种后85d(扬花期),总体上看各药剂处理防效较播种后65d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数值范围在34.13%~88.06%,其中600g·L-1吡虫啉FS 600g·100kg-1、35%噻虫嗪FS600g·100kg-1和10%噻虫胺FS 1800g·100kg-1防治效果较好,均在80%以上。

表2 棉蚜(Aphis gossypii)防治效果调查

禾谷缢管蚜防治效果如表3所示。在播种后65d各药效防治效果较好,数值范围在60.86%~98.51%,其中24%氟·噻·戊FS 1000g·100kg-1、35%噻虫嗪FS 600g·100kg-1与10%噻虫胺FS 1800g·100kg-1防治效果突出,均在98%以上。15%福克FS 4000g·100kg-1与35%噻虫嗪FS 400g·100kg-1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表现出较好的田间实用效果。播种85d后,各药剂处理防效与棉蚜相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数值范围在58.85%~92.29%,除15%福克FS 4000g·100kg-1与24%氟·噻·戊FS 500g·100kg-1防治效果在58.85%、59.87%外,其它药剂防效均在80%以上,其中,24%氟·噻·戊FS的2个处理达到92%以上。播种后100d(乳熟期)各药剂的防效数值范围在0.94%~71.71%,24%氟·噻·戊FS 1000g·100kg-1防效较高,为71.71%,600g·L-1吡虫啉FS 600g·100kg-1,35%噻虫嗪FS 600g·100kg-1与10%噻虫胺FS 1800g·100kg-1,防效在50%以上,其它药剂防效均低于50%。综上所述,播种后100d防治效果明显没有播种后65d与播种后85d防效好,这是因为药品持效期有所下降且田间蚜虫数量猛增。

表3 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防治效果调查

玉米蚜虫防治效果如表4所示,在播种后65d各处理药效差异不大,数值范围在70.80%~96.77%,15%福克FS 4000g·100kg-1与24%氟·噻·戊FS 1000g·100kg-1,防效达到95%以上,显著高于其它各药剂处理。播种后85d,各药剂处理防效数值降至58.02%~85.05,其中10%噻虫胺FS 1800g·100kg-1与24%氟·噻·戊FS 1000g·100kg-1防治效果在80%以上。播种后100d防治效果下降较为明显,数值范围在3.04%~64.97%,600g·L-1吡虫啉FS 600g·100kg-1、35%噻虫嗪FS 600g·100kg-1与24%氟·噻·戊FS 1000g·100kg-1防治效果依然在60%以上,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

表4 玉米蚜虫防治效果调查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通过不同种衣剂防治对比,筛选出适宜使用的种衣剂,可实现一次包衣用药对整个生育期的防控,有效控制玉米田蚜虫的为害,对减少玉米产量损失有重要的意义。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玉米蚜虫在播种后65d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棉蚜防效76.71%~97.93%,禾谷缢管蚜防效在60.86%~98.51%,玉米蚜虫防效在70.80%~96.77%,由于种衣剂对玉米蚜虫前期防治效果较好,对玉米蚜虫后期蚜量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对播种后85d与播种后100d,仍有较好防治效果。不同剂量种衣剂防效差别不大,考虑到人畜安全,以及种衣剂的持效期,推荐使用低剂量种衣剂包衣防治玉米前期蚜虫,且几种药剂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也可轮换、交替使用各药剂,以获得更好的防治效果,既保证了防治效果,也降低了用药量及用药成本[6]。

当前,市场上防治玉米蚜虫的药剂种类繁多,大部分药剂在玉米蚜虫发生期利用药剂喷雾防治,不仅费时费力,且蚜虫发生高峰期玉米植株高大不易于田间操作。王昱等利用不同剂量吡虫啉悬浮种衣剂进行防治玉米蚜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药量400~600g·100kg-1种子包衣可有效防治玉米田蚜虫,防治效果是72.38%~77.00%,增产达4.96%~10.50%[7]。王蕾等利用6种种衣剂对玉米蚜虫包衣防治,指出30%吡虫啉FS和30%噻虫嗪FS均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8]。上述研究结论与本文结论基本相同,更加表明了种衣剂具有较高的应用性。植物保护方针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秉承这一理念,本研究采用播种前种子包衣,对玉米蚜虫田间防治效果较为显著。由于试验期间田间天敌大量发生及受温、湿度降雨量等因素影响,田间蚜量的发生降低,导致不能准确反映出药效,需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棉蚜噻虫嗪衣剂
Hap1型棉蚜在5种春季杂草上的生长发育情况
低剂量啶虫脒和双丙环虫酯对棉蚜茧蜂寄生功能的影响
噻虫嗪、吡虫啉灌根防治苹果绵蚜及砧穗组合抗性试验
不同种衣剂在鲜食玉米“申科糯601”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噻虫嗪在农田土壤中环境行为的研究进展①
棉蚜取食被棉长管蚜危害棉花后其相关酶的活性
不同种衣剂处理对青瓜生长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冬枣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不同种衣剂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推广新型农药噻虫嗪防治甘蔗叶部害虫突破14万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