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晓迪,杨 鑫
(1.江西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6)
“现代化”(Modernization)源起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早由该时期相关著作中的“Modern”(现代)一词演化而来,英文中意指“使之成为现代化”。现代化作为世界各国人民对文明形式的追求目标,表征着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鲜明趋势。1979年3月,邓小平在“四个现代化”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1]的基本概念。自此,“中国式的现代化”正式作为政治话语出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多次在重要场合提及“中国式现代化”。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党和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2];同年11月,他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再次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3]。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明确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作为党和人民在新征程上的重大历史使命。在这一演化过程中,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短期内涌现出大批优秀成果,形成了一股研究热潮。为了更聚焦、更深入地掌握党的二十大以来国内学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概况,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为主要搜索引擎,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篇名,时间限定为2022年11月—2023年6月,以“精确”为选项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文献2 863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文献995篇,会议论文11篇,报纸1 591篇。系统梳理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现状和主要内容,不仅能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走向深入提供有益借鉴,更能为如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提供学理支撑。
党的二十大以来,国内学界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发展历程、价值意蕴、推进路径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讨论与探索。
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深入发展的必要前提。当前,学界从不同维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阐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主体维度。大部分学者从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主体维度出发,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现代化,党始终是中国开创社会主义新境界的核心领导力量。李建平等[5]认为,在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中,党始终承担着领航人、动力源和主心骨的重要角色。李琳琳等[6]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承载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是党和人民在一百多年的艰辛探索中开辟出的新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王冠宇等[7]鲜明指出,党的核心领导作用贯穿于现代化新道路形成、发展与完善的全过程,为现代化建设树立了根本政治前提。徐艳玲等[8]同样指出,从大历史观的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发展历经百年,凝聚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周良书等[9]则直接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为推动现代化,进而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奋斗史。
2.本质属性维度。一些学者在界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时,侧重强调其内在规定性,认为社会主义性质是这一新发展模式的本质属性。宫玉涛[10]认为,实现现代化的首要问题在于走何种性质的发展道路,实现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质的规定性。臧豪杰等[11]梳理总结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出场脉络,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以社会主义为本质属性的新发展道路。范春英等[12]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具体构建分析,认为这是一条以社会主义为首要属性的新道路。袁银传等[13]1-10凝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鲜明指出社会主义性质全方位贯穿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归根结底是以实践引领社会变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3.哲学意蕴维度。还有一些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维度出发,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哲学特点。邵士庆等[14]洞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指出其具有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三重意蕴。孟庆龙[15]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开创的现代化是始终坚持和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化,科学认知和价值规范相统一是其基本的建构逻辑。韩升等[16]同样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视角审视中国式现代化,认为其体现出深刻的历史自觉、发展自觉和文明自觉,是引领中国和世界不断向前发展的人间正道。周向军等[17]则从五个方面把握这一问题,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以历史观为基础审视其发生场域、以认识论特征把握其本质特性、以价值观引领阐释其内在规定、以方法论属性剖析其构成要素、以实践目的论本质阐发其实践旨归,具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4.中外对比维度。一部分学者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出发,运用比较视野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次内涵。张远新等[18]以资本主义现代化和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贡献与弊端为切入点,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以多种独特优势实现了对这两种世界现代化典型模式的双重超越。曹亚斌等[19]22-30立足新时代发展实际,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较之于别国的现代化道路,在价值、政治、制度、战略和道路五个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发展优势。余一凡等[20]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苏联现代化及拉美现代化做了对比,指出这是一条高阶段、内生型、世界各国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新路。薛一飞[21]剖析了西方现代化的先天优势与缺陷,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在理论、价值与文明维度上实现了对“历史终结论”“西方中心论”和“文明冲突论”的破除与超越。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及重大原则,精准阐明了实现这一系统工程的时间表,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由于学者们的视角维度、学理背景不同,以上几种观点具有差异性。但是,学界对这一概念的界定在内核表达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必由之路,集中体现着党和人民在一系列非凡征程中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蕴含着多重生成发展逻辑。学界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
1.历史逻辑维度。很多学者从大历史观视域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生成逻辑。王赟鹏[22]从中国近现代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及世界历史三个层面,提出这是一条在超越“资本主义化”、突破苏联模式、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发展的现代化新路。王岩等[23]从近代以来民族复兴的大历史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逻辑,指出其生成发展具有内在的历史必然和逻辑必然。包心鉴[24]则侧重强调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主体力量,认为这一伟大成果的形成是党的历代领导集体不断带领全国人民长期奋斗探索的结果。李健[25]以世界历史为分析视野,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于以资本主义生成方式为主导的世界历史背景下,这一发展新路的形成有效破解了西方现代化的困境。
2.理论逻辑维度。另外一些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发展的理论逻辑进行了深刻探讨,认为马克思主义智慧贯穿其形成发展的全过程,为这一新的发展范式提供了理论奠基。阮博等[26]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提供了正当性依据、奠定了理论根据、指明了实践和前进方向,是其形成的理论基石。王丽华等[27]认为,对人类社会发展统一性和多样性辩证原理的坚持和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成的坚实理论基础。曹亚斌等[19]22-30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人类社会形态更替规律、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原理及构建“意义世界”的相关论述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过程中秉承的理论精髓。熊治东[28]同样认为,马克思一系列现代化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实的理论支撑。
3.文化逻辑维度。一些学者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发展中所继承的优秀文化基因。赵可金[29]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允执厥中、和而不同、执两用中、和合共生的“中和”思想,是中华文明优秀基因结合当下时代条件创新发展的产物。叶小文[30]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归根到底走的是“和而不同”的天下大道,深刻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与守正创新。何爱国[31]则直接指出,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决定了中国人民的现代化之路必然是具有自身发展特色和目标的现代化之路。赖海榕等[32]指出,优秀的文化基因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这一新范式的文化资源。董彪[33]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出发,指出“大一统”的国家观、“天下同利”的利益观、“心物协调”的人生观和社会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等构筑形成了其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
以上学者的梳理侧重点不同,主要观点涉及历史、理论及文化三大维度,较好地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基础。历史逻辑方面,大部分学者将中国发展史与世界发展史相结合,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在历史维度上的研究。理论逻辑方面,学者们围绕马克思主义的诸多思想原理进行了探讨,阐发了其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理论作用。文化基础方面,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进行深挖,探讨了这一新发展范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关系。但总体看来,中国式现代化生成的实践逻辑、现实逻辑研究还相对缺乏,高质量成果更是鲜见。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庞大、跨越时间恒久,是中华民族致力探寻、开创的新发展道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发展过程的研究,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
1.三阶段论。一部分学者从自身长期从事的领域出发,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发展可以简要分为三个阶段。布旻晟[34]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应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其历史进程为:“四个现代化”建设时期(1949—1978年)是其萌芽和探索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1978—2012年)是其第二个演变阶段,党的十八大至本世纪中叶(2012—2050年)是其全面建设和发展阶段。纪亚光等[35]以世界历史为剖析窗口,认为1840—1919年是其效仿欧美、被动开启的阶段,1919—1956年是其以俄为师、奠定基础的阶段,1956年至今是其展现特色、创新发展的阶段。方兰欣等[36]同样从大历史角度出发,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历经“卷入世界历史”“走别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的曲折变迁。
2.多阶段论。还有一些学者则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跨度时间长久、理论体系庞大,变迁历程可以细分为多个阶段。叶路扬等[37]从五个层面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党肩负使命,对其进行局部探索的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党立足国情,对其进行初步创建的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党积蓄力量,对其进行发展完善的阶段;党的十八大以后至二十大前夕则是党大步向前,对其进行持续推进的阶段;党的二十大以来的新发展阶段是党全面进军,对其进行系统深化的阶段。梁伟军[38]则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演进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由“一化”到“四化”的正式开启阶段(1949—1978年),二是由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初步探索阶段(1978—2002年),三是由工业化到新型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2002—2012年),四是“四化同步”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协同发展的推进和拓展阶段(2012年至今)。裴广一等[39]以党的百年历史作为梳理依据,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始于党的成立,历经由农业化转向工业化、把工业化拓展为四个现代化、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四个阶段。
以上观点说明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起点问题和阶段划分的研究远未达成共识。因此,进一步明晰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厘清演进发展历程需学界继续探究。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具有符合本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学界在探讨这一问题时,既立足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实际,注重梳理其形成发展的重要国内价值,又着眼国际社会的复杂局势,深度挖掘其蕴含的重大世界意义。
1.国内价值维度。大部分学者侧重阐释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复兴伟业的内在关联,认为两者存在相互促进、共同实现的密切联系。袁银传等[13]1-10直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基本路径。李景治[40]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因而能够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王岩等[41]则从实现共同富裕的视角出发,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始终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张云飞[42]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历史选择、基本要求、总体特征和保障条件出发,强调只有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建设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事业,才能使这一新范式呈现超越性、永续性、优越性。
2.世界意义维度。还有一部分学者致力于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意义,认为这一新的现代化范式能为世界各国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沈尤佳[43]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倡导和平发展的世界意义是革新了现代化的实现模式、丰富了世界文明的百花园、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和均衡发展、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精神、推动了世界秩序的良好发展。而韩秋红[44]则重点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世界价值,指出其在人与自然关系理解上做出了原创性贡献,也昭示了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还为生态方面的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齐卫平等[45]立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结果,指出这一新道路不仅为世界贡献了摆脱落后贫困的现实方案,也显示出民主平等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张占斌[46]以比较的视野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认为这一新的现代化范式为世界现代化发展引领了新方向,也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带来了新希望,还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不难发现,目前学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内国外价值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应注意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既是实践问题,也是理论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既能解决当今世界的诸多时代之问,也能为诸多理论问题提供破解思路和方法。现有成果倾向于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之维,缺乏对其理论之维的相关探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深入拓展。
当前,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不局限于其本身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发展历程及价值意蕴等基础性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关涉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原则要求与实践路径。
1.原则要求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也是一项极具开创性、探索性的宏伟工程。一些学者立足新时代发展实际,指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拓展须首先满足系列时代要求。康凤云等[47]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出发,提出了必须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人民主体、全局与部分、经济与文化、生态与经济、中国与世界等关系的实践要求。郑敏等[48]则认为,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发展及和平发展的实践要求,才能在历史实践与全球发展中确定现代化的道路方向、丰富现代化的发展内涵及把握现代化的前途命运。薛君等[49]从现实战略的高度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出六条建议:在战略目标上,锚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在战略步骤上,实施“两步走”战略;在战略方向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战略动力上,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在战略手段上,发扬斗争精神;在战略环境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庞金友[50]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须牢牢把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等重大原则。
2.推进路径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实现,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当前,学界对这一领域也进行了多方探讨。杨正权等[51]指出,落实“三新”要求、建设“五个文明”、坚持系统观念、推动共同富裕、引领全球变革是从实践层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路径。王滨等[52]则围绕价值、理论及形态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大践行路径:第一,在价值方面既要实现内环同振,又要实现外环共鸣;第二,在理论方面既要做到内宣化行,又要外宣入心;第三,在形态方面既要以中华传统文明为盾,又要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为矛。詹国辉等[53]则从八个方面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路径:一是在党建方面要全面从严治党;二是在政治方面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三是在经济方面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四是在法治方面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五是在文化方面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六是在社会方面要增进人民生活福祉;七是在生态方面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八是在安全方面要构建国家安全体系。黄群慧[54]着重强调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综上,党的二十大以来,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推进理路进行了较充分的探讨,但多是侧重于对国家领导人相关发言、会议、报告内容的宏观复述,缺乏对微观层面具体推进方式、实践举措的相关探究。因此,结合各个行业特点和当代发展实际,以细处小处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深入挖掘切实可行的推进路径,是当前学界需要进一步发力的方向。
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热度呈极速增长趋势,学者们围绕与其相关的多个领域进行了系列探讨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
1.形成了一定的研究体系。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学者们已形成了基本的研究体系,能为进一步推动这一理论研究走深、走实做足准备。首先,学者们倾向于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学术背景出发,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进行深刻解读,对其内在特征进行深度凝练,加强大众对这一时代性命题的初步认识。其次,学者们结合世界历史、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对这一命题的生成发展逻辑、转化演变逻辑等基础问题进行探索,加深大众的理解。再次,学者们立足新征程上新的发展实际,对其在当今的世界意义及中国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性及重要性。最后,在明晰了一系列基础问题后,学者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与实践进行了探讨,为这一系统性工程的继续实现提供坚强的学理支撑。
2.推动了研究的深入发展。一方面,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学者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讨论涵盖了这一概念的多个相关领域。具体来讲,一些学者从领导主体、本质属性、哲学意蕴及中外对比等多个维度出发,深刻解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也有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发展历程进行深入挖掘,呈现这一庞大理论体系系统逻辑的同时明晰了其发展脉络,推动了这一命题研究的多维化发展。另一方面,自党的二十大以来,国内学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热度迅速高涨,研究成果呈井喷式爆发。学者们也从对其科学内涵、本质特色、生成逻辑、发展历程等基本问题的阐释转向对其价值意蕴、推进理路等重难点问题的深入探索,推动了这一命题研究的纵深化发展。
3.做出了初步的实践探索。学界在厘清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脉络、历史演进及价值意蕴等理论问题的同时,也对这一宏伟工程的实践推进做出了初步探索。例如,研究者们归纳了进一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系列原则要求,在何以实现、以何实现等方面给出了众多意见和建议,为这一宏伟工程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现实支撑。在原则要求方面,有学者立足新时代的发展实际,探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实践原则;也有学者从现实战略的高度出发,探讨切中实际的可行要求。在实践路径方面,学者们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多维度、多视角的分析与讨论,丰富了其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为进一步推动这一命题研究提供了多样的思路借鉴与方法参照。
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更为系统的界定和诠释,为这一命题的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现有成果呈现一定的特点和规律。
1.差异性与共通性相结合。纵览当前的研究成果可知,学者们对一些具体问题的探讨因各自的切入点、着力点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但在一些关键问题的分析上往往能显示出共通性。例如,在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演进的历程时,学者们对其起点逻辑产生了较多见解。有学者以党的百年历史为依据进行梳理,也有学者将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界定为基本起点,还有学者将新中国的成立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真正起步。再如,学界普遍认同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本质、原则等方面的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探讨。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中,学者们普遍从历史、理论、文化三大维度出发进行阐释,认为中外历史发展大势、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化的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生成发展的逻辑基础。
2.整体性与局部性相融通。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既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一环,既蕴含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彰显中国的独特优势和本质特色。学界在研究这一命题的过程中,注意到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例如,在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时,学者们紧密结合近代中国的历史演进和党的百年非凡征程,既从历史的整体维度出发进行系统归纳,也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局部情况进行了具体考察。再如,概括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时,学者们非常重视世界与中国的相互关系,既考虑了世界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也把握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优势。学者们从不同维度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系列问题进行探析,实现了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3.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极具持续性、历史性和发展性的概念,这一新发展范式源起于何时?又在何时得到创新或转化?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厚度和时代高度,是学界探讨的重点方向。学者们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时,注重从大历史视角进行回溯,深度挖掘中国式现代化演进发展的历史依据、历史主题、历史背景及历史条件,为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历史支撑;同时,学者们也注意把握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重点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于中国、世界的价值意义,提出诸多较为可行的实践原则和实现路径,展现出这一命题时代性、现实性的研究旨趣。
当前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已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应看到这一命题研究仍存在进步的空间。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内容同质性高。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的不断推进,其理论研究所涉及的各个领域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同时也出现了研究内容同质性较高、研究主题分布不均的问题。具体来讲,学者们虽然以不同的视角和维度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讨论,但多数文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概念的界定还不够严谨,缺乏一定的思考和主见,甚至存在一些趋易避难、自相矛盾的现象。例如,在追溯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发展的文化渊源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发挖掘其文化底蕴的成果较多,以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为切入点的成果几乎没有。在探究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时,探讨其于世界现代化乃至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用的成果较多,阐释其于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各中微观领域当代价值的成果较少。
2.研究方法单一。当前,国内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所涉及的学科广度亟需拓展和优化。一方面,现有成果缺乏比较视野,学者们更多地将研究重点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个性研究上,且经常囿于同一层次的基础理论问题。大多数文章只是简单地将内涵、特色、原则、价值等中国式现代化的个性要素进行简单排列,并未采用对比研究法实现对现代化普遍规律的总结凝练。另一方面,现有成果主要集中在中共党史党建、历史学、政治学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领域,从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视角出发分析这一命题的研究成果不多,尤其缺乏综合多学科、跨学科交叉方法的应用。例如,在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发展阶段进行探究时,大部分学者从党史党建学科的维度出发,着重分析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凸显了中国共产党这一领导集体在现代化推进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但同时也导致这一理论研究的结论呈现单一性、非综合性。
3.研究思路的实践导向不明显。分析发现,现有成果着重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历史梳理、理论渊源及价值意义等理论性问题,较少涉及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实践问题。一方面,大多数学者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系列成就,重点阐述这一现代化新路的优势及价值,这符合中国社会实际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55],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正在面临、将要面临的阻力和困境的现实性、前瞻性探究不够。另一方面,现有成果虽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做了初步探索,但往往是依托国家领导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相关论述,在理论层面对现代化建设的挑战和问题做出宏观分析,聚焦这些问题的具体形式、时代特点的成果较少,中微观层面的路径措施更是鲜见。例如:众多学者“口号式”的提出要以加强党的领导来推进现代化进程,却缺乏两者之间内在契合度的深度思考;还有学者提出要以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却未能说明如何有效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基于现代化建设发展实践的需要,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应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同时,基于既有成果存在的争论与薄弱之处,未来学界可以继续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该研究:
1.拓宽研究领域。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不断丰富,其研究视野和内容也应不断拓展。一方面,要深化这一命题的基础理论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为基本着力点,从经典著作中挖掘关于“现代化”的基本概念和思想观点,增强这一理论体系的学理性和适用性;同时,也要梳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脉络,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夯实这一理论体系的文化根基。另一方面,要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存在的思想误区与模糊认识,从学理层面讲清楚各个关联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避免“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等概念混淆不清、交替使用,掣肘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深入发展。例如,进一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科学内涵,对其形成的历史因素、发展脉络进行探索,对其理论旨趣、实践意义再度凝练等。
2.改善研究方法。优化研究方法是推动研究走向深入的捷径,学界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应重视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一方面,要坚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基本原则,更多地采用对比研究法,加强这一领域的对比研究。在系统总结中国式现代化内涵要义、优势特色、价值意蕴的同时,也要重视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成功经验,既要在比较中彰显中国特色和内在优势,也要在比较中凝练具有普遍意义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要勇于突破学科壁垒,采用多学科交叉法拓展这一研究的学科广度。例如:以新闻传播学的专业视角挖掘这一命题中具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念,加强这一理论的国际传播研究,能更好地在学理上增强其传播力和信服力;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该命题,可以更精准地突出中国式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进而实现两者相辅相成、双向促进的良好发展。
3.加强实践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实现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实践过程,而是党和人民与各种风险挑战进行顽强斗争的奋进征程。习近平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56]一方面,在未来的研究中,学界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注重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系列新问题、新挑战,梳理问题形成的脉络线索,深挖问题出现的层次和根源,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为后续深入研究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在深度解析问题根源脉络的基础上,学界还应把握不同行业的相关特点,重点加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层面的中微观研究,结合不断发展的实践要求提出具有实操性、针对性的举措,杜绝研究成果同质性高、综合性弱的现象,进而真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