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雅
(南京艺术学院 南京 210013)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思维体系上的差异性是很大的,前者宽松、包容,而后者准确、严谨且具有极高的逻辑性。艺术作为一种人文社会科学,其理论体系本身就具有明显的多重性。再加上艺术实践千差万别,每一门具体的艺术形式都有其特殊的研究传统,多元化是艺术概念存在的前提。可以说,艺术学科的自身发展本就具备交叉、融合的特性。
人类学科发展经历了古典时代综合——近代分化——最终又趋向综合的辩证过程。近代时期具体学科分化独立,各领域研究快速、准确的进步,古典时期那种混元的综合性知识体系被取代,但这种取向在长期运作的背景下逐步显示出缺失:对特殊性的钻研,使得对共性规律的掌握逐步单薄。以至于难以发觉各学科连接点或者交融部分的新内容。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进行艺术心理学研究时,对所处学科交叉位置纠缠不清的混沌特征有感,曾做过一个非常精妙的比喻,庞大的学科金字塔被人们建造,虽然越向顶端越显锋利,但其基础规则却越发含混,尤其是当更多交叉学科被提出后,金字塔的底部为了包含进更多的种类而不断向四处扩散,展现出混沌的特征。就像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对层峦叠嶂的描绘,山峰清晰可辨,但山脚、山与山的交叉部分往往被描绘在“不可触摸的轻纱似的空白之中”[1]。
人类也是逐步意识到这些问题,继而辩证地又回到综合式的研究方法,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来寻找本质、总结规律。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关于艺术的跨学科研究业已发生。学者们将目光投向艺术与其他科学的交叉领域,产生大量学科交叉研究,例如艺术社会学、艺术心理学、艺术人类学、艺术文化学等。这些艺术与其他学科交叉著作丰富了艺术学的研究范围,为把握艺术的本质提供了更多角度。例如,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发行的《20世纪艺术边缘学科译丛》向我国读者系统地介绍了多个跨学科的艺术理论,主编张首映在总序中写道,该译丛的选择研究的是“艺术与非艺术交合圆通”“横贯人文、社会、自然三大学科及其交叉学科”“将艺术与人类文化融汇而成新的”艺术边缘学科。
目前,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制造业和生物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出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科学研究的范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人们接受新技术,认识新理论发起挑战。而进行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是我们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之一。
“新文科”与“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建设并立,设有相应的建设领导小组。教育部办公厅2021年10月28日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教高厅【2021】31号)[2],全国共有1011个项目获批。文件强调“新文科项目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聚焦人才培养,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专业质量、课程质量、教材质量、技术水平,加强理论研究和规划总结,扎实推进项目实施,实现文科教育真改、实改、深改。”获批项目第16大类为“艺术学领域新文科建设实践”项目,全国共有64项上榜。作为首批项目,可以说能反映出教育部目前对艺术学作为新文科的一个重要部分所应该重点关注与研究的具体内容之导向。
笔者以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第16大类“艺术学领域新文科建设实践”项目为信息来源。需要说明的是,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项目以其他文科为研究主体,但亦有艺术学学科的参与,散落在剩余千余项目中(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共有22大类)。艺术学下设5个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和设计学。如果依照以上5个一级学科来分类,可得这64个项目中,基于设计学学科的最多,有近30项,占了全数的近一半。另有戏剧与影视学11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其中有近一半是数字艺术研究项目。美术学学科4项,音乐与舞蹈学学科7项。艺术学理论区别于其他4个以特殊艺术门类为研究对象的一级学科,所涉及约为14项,其中包含美育导向的内容。此处数据来源为《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31号)随文附件,以所涉及项目关键词为归纳标准。可作定性参考,具体数值未达精准。具体来看,设计学相关项目,关键词多集中在“艺工融合”“艺术与科学相融”“科艺融合”“跨界、交叉融合”,研究板块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
(1)以学科融合促进艺术学学科内涵的提升,多关联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社科普及工作、资源平台建设以及创新创业规划。
(2)以学科融合解决与艺术学学科有关的实践问题,落地于具体产业,例如工业设计、时尚产业、非遗创新、城市建设等。
“新文科”作为一项国家性战略决策,事关学科发展规划与政策的多项改革。要求以学科融合提升人文社科研究内涵,突出问题意识,推动研究范式转型,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艺术学作为人文社科的重要领域,探索“新文科”决策对自身建设、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一项与时俱进的重要工作。艺术学与其他科学交叉的边缘部分是绝不可忽视的重要研究领域,这里是可以诞生新思考的关键联结点,甚至是崭新学术领域开创与建设的新垦地。而艺科融合正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视域之一。
由此可见,我国“新文科”战略性决策的推行是跨学科合作机制运行的重要支撑之一,而艺科融合视域的建立与跨学科合作机制的日益普及关联密切。这从侧面反映出艺科融合视域的重要性。并且,伴随此类跨学科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的逐步成熟,利用该合作机制解决具体问题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艺科融合视域下的跨学科合作机制体系对内要求的是以融合其他学科来提升本体内涵,对外追求的则是推动研究范式转型,从纸上谈兵到真刀实枪地解决问题。笔者通过以上关于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分析结果为参照,64个首批上榜的具体项目既是研究热点,展现出当前形势下我们对“新文科”这一政策的理解;又是标准,可作为基本范围的框定,也给未来对“新文科”国家性战略决策的认知提供一定的突破可能。
根据“新文科”国家性战略决策构成的未来建设要求,其中心思想绝不是功能的分化,而必然是以强调问题导向来弱化对单一学科发展的偏好;通过机制整合、协同合作完成多元因素(来自多项学科研究成果)的联结,打破固有的学科壁垒,达到跨越学科的互动协作。我们可以看到“新文科”对艺科融合的创新发展已经呈现出的影响,它使艺术学的研究发展双向获利:一是站在多元学科协作的基础上,艺术学学科能取得更丰富、系统的研究材料,或是糅合其他学科特有研究方法去探索新的研究范式;二是作为人文社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有的观察方式与反馈系统参与到社科普及工作之中。
相较于艺术学,文史哲、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其他人文社科发展更为成熟,通过调研可得,这类学科与其他科学技术的合作研究开启得更早,已经具备丰富的建设成果。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的信息技术交叉应用平台建设(数字清史、数据法学、实验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大数据、国际传播大数据智能、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中国古代文化体验与实验中心等新文科主题实验室);清华大学以“战国竹简”“算表”为代表的学科交叉研究成果屡获重要奖项;华东师范大学设置“元化班”(国家拔尖计划2.0基地,以文史哲大类培养、多学科导师、新形态教学模式运用创新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科交叉,共植“人才之树”)“思勉班”(探索“历史+”TSM 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时间”“空间”和“人”塑造现代历史学科的本位认知)“新闻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双学士学位项目”;南京大学落实新时代“四个融通”人才培养理念推进的“熔炉工程”等。
这些跨学科合作机制已经成为我国社科普及工作的有效途径,在专业研究的基础上承担了向社会公众普及导向性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责任。202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他在讨论中强调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笔者认为当前时代所面对的全球性复杂问题需要我们采用多维视角的创新思维来解决。跨学科合作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人类推动教育实践不断发展的新背景。艺科融合视域下的跨学科合作机制为我们进行社科普及提供了新的资源整合方式。家庭、学校、社区三方教学单位可以借项目进行协同合作,提供更多的支持与机会给儿童与青年,不仅有助于学校完成其天职,也有助于家庭与社区的繁荣与发展。
科普及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载体的选择也很重要。艺科融合视域为更新社科普及载体提供探索方向。例如,2020年,中国美协实验艺术委员会召开年会,探讨了大量利用新科学技术完成的艺术作品。在艺科融合视域下有效地开启和推动了我们的想象力,并且有部分作品完成了对于例如传统文化承继、自然生态问题、文化旅游开发、美丽乡村建设等重大主题的探讨。这种创作方式同样可以用于社科普及资源的整合,以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观点与内容为基础,从社会文化建设角度出发,鼓励社科普及工作创新思路和途径的研究。
当下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社会、文化结构早已沉浸在新科学技术的飞速更迭之中,一对一的单一模式已经不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艺科融合为我们跟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带来新的探索视域,也为新时代社科普及资源整合工作的与时俱进提供参考。在该视域下发展而来的跨学科合作机制推动实质性学科交叉,促进协同创新的复合型研究发展,推动开创新学科领域,完善学术共同体。以此促进行业、产业发展,甚至是进入国家重大项目的研究、建设当中,并且用理论和方法上的突破坚定文化自信,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人文社科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国话语体系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