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实践及探索

2023-05-14 10:16周凌芸黄华爱
中国防汛抗旱 2023年11期
关键词:普查洪水灾害

周凌芸 黄华爱 刘 瑞

(1.广西水利厅,南宁 530023;2.珠江水利委员会西江局,南宁 530023)

0 引 言

广西水旱灾害频发,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各类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左右,是当前影响最突出、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与此同时,水旱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掌握不清晰、风险管理能力不足,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其成果为提升水旱灾害防治能力、防范化解重大水旱灾害风险等提供决策依据。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文献调研及现场调研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具体实践,分析总结普查成果应用工作经验及存在的难点,探索解决思路,为进一步推进各地普查成果应用见实效提供参考。

1 广西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实践

1.1 普查工作推进和成果

2020—2022年,广西通过成立水旱灾害风险普查项目组,落实技术支撑单位,编制实施方案、技术指南,严格把控时间节点,每个月开展进度通报,多次召开审核会,严格把控普查成果质量。调查阶段完成了水库(水电站)安全隐患调查4 478 座、水闸工程安全隐患调查1 544 座、堤防工程安全隐患调查998 段、总长2 344.75 km、特征断面防洪特征值调查618个、干旱灾害致灾调查表444份、调查与评估报告111份、洪水灾害调查报告125份等成果;风险普查评估与区划阶段完成了1 364 条集水面积50 km2以上河流洪水淹没图,中小河流洪水淹没图报告125份,广西洪水灾害风险度R值分布图、洪水灾害风险区划图、防治区划图,干旱灾害综合风险等各类区划图、防治区划图等,以及相关报告成果。

1.2 普查成果应用的方向和任务

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形成了丰富的现场调查和分析评价成果,将成为开展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编制、服务于国家重大规划战略、推动洪涝干旱救灾保险业务领域应用的依据。做好广西风险普查成果应用是普查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广西全面筑牢防灾减灾基础、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的迫切要求。为此,广西制定了“一年见成效、两年见水平、‘十四五’成果应用常态化”的目标,主要在5个方面强化成果应用:①建立普查成果动态管理机制、建立普查成果数据库,实现普查成果可视、可查、可管、可用。②应用洪水淹没图和风险评估区划成果,修订细化各类预案方案,在“四预”一体化平台建设中应用,支撑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提升。③整合整合相关行业风险普查数据,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和智慧水利建设。④推进与其他行业灾害防治深度融合,形成“水旱+”数据应用,扩展水旱灾害成果应用领域。⑤推动在社会服务中应用,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与能力。

1.3 成果应用成效

在“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总体要求下,加强顶层设计,编制了成果应用实施方案、技术指南;开展了成果应用试点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以点带面作用。同时,下发指导意见对各地加强技术指导督查,推动形成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行业特点的应用成果。

1.3.1 自治区级成果应用成效

①普查成果动态管理。建立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成果数据库,实现风险普查成果数据分类整理、存储,形成统一的标准化数据。②水旱灾害风险分析。将普查数据纳入山洪灾害防治项目数据中台,为山洪灾害风险的与隐患排查应用提供支撑;基于县域干旱灾害普查成果及干旱灾害风险预测分析方法,为广西后汛期及汛后防汛抗旱形势会商会提供技术及数据支撑。③风险预警。依托广西水旱灾害防御业务系统,补充调查城镇易进水隐患点并关联上下游水文站,开展城镇进水淹没预警工作,在2022年6月17—23日西江流域性较大洪水及台风“暹芭”降雨过程中,对桂林兴安县、平乐县河段进行预警预报;基于普查的水库水电站位置、大坝位置、坝顶高程等调查成果,结合水库流域地形、气象预警信息,依托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开发了“水库预警”模块,对小型水库漫坝风险进行评估并发送预警预报信息给责任人。④“四预”一体化平台建设应用。包括山洪灾害风险调查成果管理、流域洪水调度数据资源库建设、水库安全预演及会商调度、旱情基础信息管理等。

1.3.2 市、县级成果应用成效

桂林市基于普查成果拟建立易涝、易淹风险点台账,建立防洪工程隐患台账,加强巡查检查,建立50 km2以上河流洪水淹没范围数据库,为数字孪生漓江模型提供接口。玉林市基于普查成果拟定主要江河水库、饮用水源地、农村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工程干旱预警指标,堤防预警水位,绘制主要江河预警图。梧州市基于普查成果编制动态洪水淹没图。从县级来看,桂林临桂区、全州县、灵川县等基于普查成果编制完善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中小河流避洪转移安置方案、防漫溢抢险措施,在洪水敏感区建设警示牌,并推进洪痕标识建设。钦州浦北县基于普查成果开展江河和水工程洪水预报调度演练。百色田东县基于普查成果绘制各乡(镇)水旱灾害预报、调度、预警图等。

1.4 经验做法

1.4.1 加强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

制定全面的工作计划,充分设计好普查成果的对接和应用。自治区、市、县3 级分别编制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实施方案,优化各级应用方向。加强自治区级应用,依靠较强的技术支撑团队、更广的应用领域、较优的资金保障,将自治区级应用打造成试点主要阵地;简化市、县级应用,以点带面,促进成果应用快速见成效,如利用普查成果完善相关预案、强化演练、成果图件上墙等,应用门槛低、容易在全区推广。

1.4.2 优化组织实施,分类有序推进

通过有序组织、积极保障来推进普查成果应用工作顺利开展,强化自治区级统筹领导、各级水利部门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定期组织督导,将普查成果应用情况作为防汛抗旱工作督导的重要内容,组织经验交流、专项总结,尽快将项目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同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循序渐进,分类推动:“一年见成效”项目主要是利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管理平台提档升级时机增加相应水旱灾害普查成果管理系统(模块建设)、洪水灾害风险普查—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应用数据共享模块建设,在试点市、县制作洪水隐患手册;“两年见水平”项目主要是普查成果动态更新机制建设、主要江河避洪转移方案编制、与其他行业灾害防治的深度融合建设等;“‘十四五’成果应用常态化”项目主要是山丘区中小河流避洪转移方案,洪水预报、调度及预警一体化建设和社会公众化应用等,优先安排实施难度相对较小、在指导防御中效果明显的项目。

1.4.3 加强系统化构思,以应用促更新,以更新助应用

普查工作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数据必然存在一些缺陷,需要通过加强应用,动态更新,让数据活起来、准起来。将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于水旱灾害防御实际工作,使之与变化的致灾因子、隐患点相关联,在致灾因子产生变化后能及时反馈形成普查成果更新,才能真正实现以应用促更新,以更新助应用。①补充调查及整合水利行业的成果,如水源点补充调查、整合灌区及农村供水工程水源等调查成果,细化普查数据颗粒度,下沉村镇。②建立成果动态管理机制,建立清单明确常态化更新数据范围、频率、方式,如对隐患调查成果、河流洪水风险图成果进行更新。③建设数据中台,构建与已建、在建的各业务系统数据等互通互联,发挥各业务系统整体效用。

1.4.4 强化数据融合利用

加强与住建、自然资源、应急、农业农村、林业、气象、海洋等部门数据共享。一方面水利部门结合人口、房屋、重点设施分布调查成果,气象、地震、林业、海洋风险普查等数据,形成“水旱+”数据利用,细化洪水、干旱风险与防治区划内容,丰富洪水防御预报方案预案,服务水旱灾害精准预报、预警,夯实防汛抗旱第一道防线;另一方面,促进其他行业与水旱灾害风险源和灾害隐患等重点行业领域风险源的融合,把水旱灾害风险普查部分成果共享给应急、住建、国土、气象、林业、海洋、交通、地震等部门开展数据融合与应用,最大程度挖掘利用和发挥普查成果价值。

2 总结与展望

广西水利部门把推进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应用落地见效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的重要举措、更好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实现了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在自治区、市、县3 级的初步应用,在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广西在推进普查成果应用工作仍存在一些难点:①由于普查成果数据复杂、专业性较强,基层推动普查成果;②试点县成果应用深度、广度不足;③普查成果质量制约应用效果;④成果应用仍不满足公众对水安全保障的迫切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常态化开展风险普查将成为今后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国家层面出台相关制度和保障措施,推进风险普查成果的持续完善和动态管理,进一步完善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技术体系,应用新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提高风险普查水平,加快推进多风险源和灾害隐患等多行业、多领域的风险源的融合,以构建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新格局,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地方政府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水安全问题,强化重点领域区域应用,加强组织管理,将普查成果动态更新列入水旱灾害防御常规工作,提高将普查成果转化为水旱灾害风险信息分析产品的能力,把防洪、避洪、抗旱、风险和减灾意识传播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提升全社会防洪抗旱和防灾减灾意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猜你喜欢
普查洪水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洪水时遇到电线低垂或折断该怎么办
又见洪水(外二首)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
洪水来了
论设计洪水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