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雪
人力资源作为一个管理概念在中国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从事务性工作(办理入离职、考勤、权限管理、交社保、签劳动合同、薪资核算等),到指导性工作(定制度、做大项目设计等),再到合作性工作(下沉到业务单元,基于政策导向和方法论,与业务单元直线经理协同作战,提供本地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其中,最耗时间、附加价值最低的就是事务性工作。在许多企业中,人力资源工作者深陷事务性工作中,没有太多精力思考人力资源战略、制度设计等工作,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难以体现,人力资源部往往成为员工满意度最低的部门。在互联网、物联网、AI 及大数据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断受到冲击,面临的各方面挑战也越来越大。人力资源想要提升自身竞争力,就要推动企业向信息化转型,同时个人也要提升信息化技能与水平。
招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窗口模块,既关键又复杂。当企业有用人需求时,往往对人才的需求又高又急。此时,人力资源部门首先要统计招聘渠道数据、简历来源数据以及招聘流程中产生的数据,但传统的招聘无法精准统计到这些流程的数据,就导致人力资源部无法分析和复盘招聘情况。如果是集团性企业,传统的招聘系统更是无法覆盖多个子公司或多部门的招聘需求。为了解决高端人才的需求问题,招聘预算充足的企业会选择与猎头公司合作,事实也证明,猎头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招聘高端人才的难题,然而企业在选用、管理猎头上投入的时间成本较高,而猎头在推荐候选人时,会同时推荐给多个企业,由于各企业或各部门之间没有可以统一的协同工具,企业之间无法得知该候选人是否正在供职于另一个企业中,这就会造成企业与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竞争的局面,以及猎头推荐费重复支付的情况。
如果企业实现信息化招聘,利用以社交为核心的招聘平台工作,招聘效率和沟通效率能大幅度提升,解决企业用人病急乱投医的问题。企业可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按实际需求设计岗位页面,展示具体的岗位需求,打造一对多的按需招聘流程,提高招聘效率。招聘端可以对人才和岗位进行智能匹配,信息实时通知、提醒,招聘服务多样式地展现,人才简历实时更新。求职者可以随时查看任务和岗位板块,接收各种招聘信息,实时在线通知用人单位信息,求职者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反馈,在企业招聘平台中,所有信息全面展示,共享岗位信息。对于多个猎头重复推荐同一候选人的情况,信息化系统会通过招聘管理系统设置保护期,保护期内属于某个猎头推荐的人才,过了保护期,猎头就不再拥有该候选人简历的所有权;对于重复推荐,系统也会自动查重,减少企业不必要的开支,对于推荐人选流程,也能通过系统记住候选人归哪位猎头推荐,从而解放HR 的双手,节约手工记录的工作时间。
A 企业是一家连锁快销商店,在全国有20多家分店,在招聘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企业决定盘活现有人力资源,搭建信息化培训平台,提升员工的技能。通过引进培训管理系统、开放学习资源、搭建岗位胜任力体系,A 企业迈出了企业学习与培训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A 企业一直比较重视员工的培训,然而传统的培训模式导致员工培训无法集中统一时间进行,培训不到位,参与度不高,导致效果不佳;加上知识迭代加速,导致各部门学习满意度不高。通过实现信息化培训,员工可以合理安排学习计划,随时学习,降低培训管理成本,缩短培训周期,提升学习效率,解放HR 双手,快速赋能员工。企业还可实现学习场景全覆盖,让员工培训有趣、有料、有用,提升培训满意度。
数字化和在线培训已成为企业培训的重要手段。通过数字化技术,企业可以将培训内容传达给员工,员工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培训学习,大大提高了培训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同时,数字化和在线培训的成本相对较低,企业也能够节省更多的培训成本。要想实现这样的流程,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是数字化企业培训的重要支撑。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学员的学习情况和行为,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和建议,更好地满足学员的需求。大数据技术则可以收集和分析学员的学习数据,帮助企业了解学员的培训需求和瓶颈,调整培训方案,提升培训效果和质量。信息化培训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培训资源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提高培训效果和评估标准,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尽管人工智能、大数据浪潮来势汹涌,然而仍然有相当比重的企业还在使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例如,用Excel 表格计算工资。以200 人规模的企业来说,在计算薪酬时往往涉及多个部分,如基本固定工资、全勤奖、季度奖、交通补贴,还包括缴税规则、五险一金等等,每个部分都需要单独统计,一旦某一环节出错,便会影响整体的算薪流程。数据多了难免出错,更让人力资源感到心累的是,员工的工资条还是原始的手工裁剪、当面确认模式。这些基础性事务已经占据了所有工作时间,根本没有时间再提升自己。
如果可以引入人力资源信息化软件,既能自定义薪酬结构,快速生成企业月工资表,又能一键给员工发送工资条,员工在微信小程序上即可查看及确认。算薪服务可通过信息化变得高效,利用数字化系统实现便捷算薪,从而让员工实现一键工资查询、消费和涨工资等全面薪酬福利管理,打造一个企业和员工之间的良性循环,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全面促进企业和员工共荣共成长。
信息技术使绩效管理的操作变得简洁易行,但归根结底,无论是何种绩效管理的手段都依赖于绩效管理体系本身,信息化只是实现绩效管理的技术手段。在绩效管理系统从无到有的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门、信息部门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需要根据组织绩效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的设计。绩效考评体系构建完成之后,就可以利用系统来实施绩效考评。员工一方面可以通过系统平台看到自己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明确自身工作任务,为实现绩效目标而努力;另一方面则可以看到自己所要评价的对象和指标。对考评者的各个评价指标进行打分后,考评者就可以将结果发送到系统的数据库中,系统在收到所有的考评结果后,将进入处理程序进行数据整理。在计算机得到绩效评价结果后,应当及时将考评结果反馈给员工。员工可以得到考评相关信息:各类人员对自己的评分和考核表上各个项目的评分,以及这些评分经过加权后的总分。
在一些类似于能力、态度等有全体可比性的项目上,系统还具有向员工提供查询自己在这一单项指标上的排名情况的功能。另外,员工还可以查看自己的历史数据并进行纵向比较,看自己各个方面的进步情况和改进效果。当然,如果员工认为自己的绩效结果存在问题,还可以通过系统向绩效管理部门进行申诉,以保证绩效结果的准确性。对于管理者而言,在查看自己绩效结果的同时,还可以对下属员工的绩效进行比较,具体包括不同员工总体绩效的比较、不同员工单项指标的比较、个体员工绩效数据的历史比较等等,在对绩效结果进行分析之后就可以与员工共同制定绩效改进计划。
正如前文所讲,信息化只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手段,它可以是员工数据库,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保存员工的信息,安全地存储员工信息,以便企业在进行岗位调整时可以随时调用员工信息;也可以是薪资发放员,整个薪资流程实现自动化;还可以是福利检测员、人才追踪员、绩效考核员等等。总之,想要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并不是与第三方合作或开发一个系统这么简单,还需要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管理手段,实现企业管理体系的集成化,从服务的角度保证系统之间实现互相协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