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2023-05-14 06:17:05周霞君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史铁生篇文章课文

周霞君

语文是关于语言与文学艺术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在接受心灵的洗礼、文学的熏陶。语文学科虽然看起来庞杂,但大部分知识的内核是情感,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不妨用情感带动学生,并以情感的力量引导学生接受文学文本,使他们听从文本对自己情绪体验和联绵想象的触发,正视自己内心激情、向往等心理活动,完善自己的人格。教师必须将课堂教学看作是与学生的一次心灵共振,语文课才真正体现出自身的魅力,师生的联系才得以真正开始。

一、课始阶段,迸发激情

人们都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的确如此,成功的教学无不是开头精心琢磨的。虽然仅是短短的几句话,却能为整节课师生关系和谐埋下伏笔,也为学生学习文中内容做好铺垫。所以教学的开始阶段来不得半点马虎,教师要格外注重对学生情感的调动,引导他们不知不觉间进入课文中的情境,不由自主地接受教师的指引。那么教师要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呢?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的情感必须先于学生产生,而且还必须用具有感染力的语言外化这种情感,使学生感受到并获得激发。初中语文教材中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比比皆是,教师要将情感外化、情感激发作为课始阶段的核心任务,将教学导入看作是一次情感的召唤。

以《秋天的怀念》为例,这是一篇由作家史铁生创作的散文,作者用满含深情和悔恨的笔墨叙述了对已故母亲的回忆,回忆中的点点滴滴透露着一位病痛缠身的母亲对儿子的爱,读起来令人感动。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听惯了亲情故事,多少会排斥渲染亲情的文章,这种心理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追求个性独立的青春少年会对伟大的母爱感到不解。所以,在讲解《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之前,教师要借自己迸发的激情感染学生,这种感染本身就是一种教化,学生会产生阅读这篇文章的积极情感,并在阅读中尊重作者和文中的母亲,感受真挚情感对自己内心的触动。比如教师可以这样导入:“不管一个怎样的人,并不是绝对独立的,我们始终与世界建立着网格关系,而网格中距离我们最近的便是母亲。当我们长大,放眼更广阔的天地,母亲依然用她老花的眼睛遥望我们,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紧紧地和我们联系在一起。我们喜,她喜;我们悲,她也悲。可能有些学生对史铁生这位作家有一些了解,他命运坎坷,人生跌宕,那么遥望他的母亲内心一定也是极苦的。除了苦,还有一份坚韧和柔软包容其中,给予作者以力量。所以我们才说母爱是伟大的,为了给我们爱,她要比我们更坚强更勇敢,也比我们心里更苦。”教师这样导入,看似将文章的主旨一言以蔽之,实际上教师只是旁敲侧击,让学生做好了阅读文章的准备。而且教师通过导入,也能让学生介入自己的情感,进而改变学生对亲情类文章不屑的看法。

二、课中阶段,入思悟情

爱因斯坦说:“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蕴含情感且精心打磨的开头,将学生与课文连接起来,将课文与课堂连接起来,也将教师与学生连接起来。为了使这种连接越来越紧密,在课中阶段,教师仍然要将情感作为“具有说服力的演说家”,讲到感动处,神情柔软;讲到激动处,激情飞扬;讲到愤慨处,扼腕长叹。一步一步地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领悟文字的内涵,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为了使教学过程有条不紊地推进,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在明确教学目标后,学生能够获得解读文章的方法。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必须注入情感,用情感推移的方式将教学目标连接起来,使目标贴附于课文,课文贴附于课堂,学生贴附于课堂。例如,为了让学生理解文中感情,教师可以提出几个引人思考的问题,如“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学生回答:“作者通过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体现母亲对儿子的爱。”在这里,教师要让学生继续找出体现母亲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的语句,并说明其中流淌着母亲细腻的情感。如有学生回答:“‘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这里运用了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让‘我发泄,又对‘我不放心的心理。体现了母爱的深沉和细腻。”通过这一问一答,学生不仅学习了如何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也获得对人物感情的理解。为了激发学生情感,教师还要简单地联系自身:“我们的母亲不也如此吗?在我们伤心的时候偷偷地躲在一旁替我们担心,只不过,史铁生用真挚的笔尖刻画出来,而我们作为读者读到了。”这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会启发学生走进文本寻找自己的足迹,充分理解文中“我”的内心环境以及母亲的伟大、无私、坚强和慈爱。

三、课终阶段,有效延情

如果将教学比作一支曲子,它的弦外之音尤为动听。为什么呢?因为内容的留白之处才更发人深省,最耐人寻味。所以,教育专家窦桂梅才说:“课终谙情情未了。”教师要抓住课终机会,给予学生以情感的余韵,让他们向爱与美的方向进军。例如,教师可让学生结合作者的其他作品,感受作家创作倾向,深刻地理解文本蕴含的主题。教师还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思考如何正确看待人生。或是将自己作为文中的“我”,描绘曙光下的未来生活。不管怎样,教师要将“情”字贯穿始终,只有情感装点下的华美语言、动听腔调、现代教学手段才能有的放矢。

《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出自史铁生的笔下,史铁生的坎坷人生注定了他的创作倾向。我们在他的很多文章中都看到他母亲的身影,比如他在《合欢树》中写道:“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在这期间,母亲到处打听药方,后来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就到处给我借书,冒雨或冒雪推我去看电影,像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结合这篇文章,学生会了解更多作者双腿残废后那个无微不至陪伴,让作者重新燃起生命希望的母亲形象,也会更加立体地解读《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想起母亲对自己的鼓励。当然,课终阶段的教学设计只能用合理去评价,而非好坏,教师完全可根据教学实际选择能够有效延情的教学总结。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具体思考文章题目为什么叫“秋天的怀念”,并由此理解文章结构的用意以及菊花这一意象。文章的结构分为三层,母亲的去世时间是秋天,所以秋天的怀念也意味着对母亲的深切怀念。秋天看菊花,是母亲在世时对“我”的希望,母亲去世后,我和妹妹去看菊花,既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也表示对母亲承诺要好好生活。另外,菊花开放在秋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代表着母亲坚韧的形象,也代表母亲对“我”的期待。在这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让他们在自己的内心留下弦外之音。

文本是作者情感的呼出,教師便是情感的“搬运工”。有效的教学并不是由教师独自完成搬运,还需要学生的加入。使课堂和课文、教师及学生连接到一起的是情感,它是教学内容也是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时要与学生产生情感共振。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葛江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史铁生篇文章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白色的鸟 蓝色的湖——写给史铁生的信
关于史铁生
去找史铁生
如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能源(2018年4期)2018-05-19 01:53:55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史铁生:心魂之思
传记文学(2014年8期)2014-03-11 20: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