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夺先,白云腾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安徽合肥 230601;安徽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安徽合肥 230601)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的大历史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明确的历史逻辑性,这是由中华民族历史主体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决定的,也是由中华民族当今面临的复杂时代环境的急迫性所限定的。[1]面临错综复杂的内外局势,我国民族工作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如何进一步促进中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凝聚家国共识,推动我国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与实践价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政治话语,它是在中国各民族长期交融发展历史积淀下的产物,更是一种包含历史学、民族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的时代学术议题。中国学术界从概念内涵的界定、理论依据、建构路径、历史考证等方面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学界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热题。现有的研究成果重点在理论内涵和内容逻辑、价值意蕴、路径研究等方面,但相关研究成果在研究内容、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仍具有不足和局限性,[2]部分研究成果与现实影响因素联系较薄弱,研究动态更新性与连贯性较弱,较少以纵向时间轴通过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和未来维度进行整体性、动态性与全景式阐释。本论文尝试从历史与现实维度全景式呈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实影响因素进行深刻分析,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行实践路径,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和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一种立足于传统的政治和学术话语,也是中国各民族长期融合发展的历史积淀产物。从文化历史、政治发展和思想学理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有着清晰且明确的历史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属性是中华民族本身所固有的文化属性。[1]各民族在几千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历程中形成的强烈人文皈依感是中华民族有机实体形成的重要基石,而这种文化层面上的历史积淀会积聚成一种带有鲜明历史性和民族性的文化认同。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中华民族本体发展史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升华史三者盐梅相成。[3]中华民族文化在各民族交融聚汇实践中被创造,文化上兼收并蓄也为中华民族本体的形成提供了精神向心力。
上古时期中华各民族把黄帝、炎帝视为本部族祖先,例如北方匈奴自认为“夏侯氏之苗裔”。[4]以炎帝与黄帝为华夏始祖所衍生出的各种神话传说则是各民族共有的文化历史记忆,这种“同源共祖”的历史记忆在民族融合进程中转变为跨越民族心理边界的精神桥梁和凝聚力。在“同源共祖”思想的作用下,夏商周时期逐渐形成了华夷共体的观念,[5]进一步强化了中华各民族具有相同祖先的文化认知,为中华民族实体的生成奠定了基础。秦始皇于公元前221 年完成统一,终结了长达二百五十余年的战国乱世,建立了中华民族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封建政权。与此同时秦朝全境范围内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以政治统一促成文化统一进而形成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国家观,这种一统的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秦王朝灭亡后依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后世历朝历代的政治文化制度,构建起中华民族内在的“超稳定结构”[6],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夯实了基础。秦汉以后各族人民一直秉持“大一统”的民族观,通过竞争和互鉴,不断融汇各民族文化,强化整体性文化认同,共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转向自觉民族实体。不光是汉族,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也仍然会坚持“大一统”观念,寻求政权的正统传承地位,执行原有礼法体系,融汇各民族文化风俗,维护中华民族的一体性。
例如,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北魏就在尊重鲜卑族原有风俗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汉化改革,调整原有的国家祭祀礼仪、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分明姓族,吸纳汉俗,史称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7]唐朝时期施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以拨乱为治和宽猛并济为手段双管齐下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性,以文化交流借鉴的方式强化各民族的文化联系。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文化心态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交融,进一步巩固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基础。
具有整体性和延续性的文化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的根与灵魂,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4]各民族群众在历史实践中创造出独具民族特色的本民族文化,并经由长时间的互动交流融合糅合起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和谐统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文明延绵不断、持续发展的基石。
适应时代发展诉求的政治特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属性。[8]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仅仅是一种立足于历史传统下中国民族整体性的文化诉求,更是在特定时期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政治发展结果。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种政治话语始于中国近代反抗外族侵略、反抗封建压迫、追求民主自由的斗争,并始终贯穿于整个中国近现代救亡图存运动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进发展与整个国家民族的政治变革存在紧密联系。“中华民族”一词首先出现在梁启超先生于1902 年所著《论我国学术思想演变之大势》中[3],而后以章太炎为首的众多学者对中华民族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究阐释。1921 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帝制,促进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至此现代民族观念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正伴随着清末政治变革运动逐渐觉醒。此外,孙中山积极探索民族国家建构路径,提出“五族共和、五族一家”的民族共和观念并纳入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自觉实体孕育产生的标志。[9]
中国共产党自1921 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立足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并在政权建设、民族工作实践中丰富与发展相关民族理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升到国家政治行为层面。[10]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先驱李大钊在《新中华民族主义》首次提出中华民族民族团结、命运一体时代的倡议。[11]发动各民族群众力量进行民主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思想,土地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紧密联系少数民族群众,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民族组成的工农红军队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宣传工作中延续采用“中华民族”概念,大力普及中华民族整体性与统一性,同时在根据地施行少数民族自治策略,保护并尊重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制度性框架内通过宪法、自治纲领和行政法规的制定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地位平等。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完善我国民族理论,对中华民族时代特征和发展方向有了更为系统性、立体性、全局性的认知。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共中央深刻总结中华民族结构特点,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核心思想和工作重心,进一步提出与发展了“石榴籽”“大家庭”“交心论”等一系列民族团结理论,[12]为我国民族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是没有学理基础的空中楼阁,其本身存在着特定的学理支撑。以历史合力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传统儒学大一统理念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可以看作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大学理基石。[8]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工作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传统智慧、现代民族理论有机结合形成的重要论述。在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论述为中国民族工作的开展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内外包容,兼收并蓄的行动方案。
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强调社会的发展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相互制约,同时个体能动性的发挥对于整体的重要作用。[13]历史合力论以唯物主义的视角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的重要学术思想来源,在处理民族事务过程中只有团结少数民族群众,形成合力才能真正意义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国一体”“大一统理论”生成于中华各民族在历史上交流融合实践,“统一”成为国家政权建构中的核心要义。此种理念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联系作用,即使面对资源竞争、外族侵略、政治变动的影响,中华民族内在的统一性与整体性从未发生改变。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费孝通对各民族内在关系的准确概述,强调各民族之间的特性与中华民族的共性是统一并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群众在长期民族融合实践中形成的多元统一体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结构性基石。该理论肯定各民族在差异性基础上形成的同一性和整体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和整体结构,[14]科学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规律,丰富和充实了对于“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和内涵的认知,是中国民族研究进入新时代的标志。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民族问题都不是抽象、孤立地存在着,而是在国家具体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发展并在一系列具体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规定性下被认识和解决的。[15]不同历史阶段和社会发展时期涉民族问题都具有阶段性和特殊性,应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现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因素。此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涉民族议题,其与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类影响因素存在着紧密且繁杂的联系。当今世界形势正处于快速变革时期,中国社会也正在经历着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及互联网时代讯息传递的跨时空性和不确定性使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迎来全新的机遇与调整,亟需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纳入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考量范畴之中。
改革开放后在维持现有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以科学且积极的方式调整并改革国内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协调的关节,从而使中国社会迅速崛起,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扛起了社会主义的旗帜。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从未停止过遏制中国和平发展的图谋。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层次,武力威胁、武力颠覆、经济制裁的手段逐渐失效,故而敌对势力利用其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主导权采取和平演变的方式,加大对于中华民族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入侵,以期达到遏制中国崛起和分裂中华民族的目的。利用民族问题进行意识形态斗争一直是西方敌对势力的邪恶伎俩。以“新疆棉”事件为例,美国等西方敌对国家披着人权的外衣通过控制舆论造谣企图破坏中华民族团结,恶意抹黑中国民族政策,同时肆意捏造谣言妄图把消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煽动民族情绪,分化中华民族作为其打压中国发展势头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把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纳入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实践之中,要以积极主动姿态应对反华势力对我国民族问题进行的舆论攻击。
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思想残余是破坏民族关系,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消极因素。[16]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是在封建制度中生成的一种影响我国民族团结的消极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国家制度层面摧毁了地方民族主义和大汉族主义存在的空间,但是在微观层面很难得到根除。当前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转型的关键时期,网络空间的快速发展为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留有潜在的残存空间。网络赋予个体相对自由且隐蔽的语言与互动交往空间,网络空间的不确定性是没有问题的,某些民族极端思想于网络空间中的隐匿性也是确定的,网络空间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匿名性以及外部约束相对不够,恰恰刺激了某些极端狭隘思想的出现,某些极端民族主义在网络上有活跃苗头,现实社会中出现的个体间矛盾问题容易被夸大、误解和异化为民族整体间的矛盾,会破坏民族团结。
此外,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生活条件、教育水平等诸多方面还落后于东部地区,从政策、经济、教育等方面给予少数民族一定的帮扶无可厚非。然而,过度的倾斜往往会导致被帮扶一方可能会过度突出民族的特殊性而忽视中华民族的整体性,未被帮扶的一方可能只关注国家政策帮扶的差异性却忽视不同民族发展条件的差异性。这种脱离现实情况的思维差异在敌对势力的蛊惑下极易产生隐匿性的民族对立思想。在网络空间迅速扩张的社会转型时期,正确认识隐匿性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生成条件及其解决途径,进而以主动姿态培育科学正确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点之一。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重要对象,做好这方面工作对民族地区必然能产生积极的影响。[17]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跨地域的流动性赋予更多的族际交流机遇,从原有生产生活实践空间迁移到城市空间谋求更大发展空间的少数民族群众其自身更为开放,更能接纳、吸收和包容他民族文化,因此,可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实践对象。
但是,应当明确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只有在处理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问题,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群体拥有中华民族认同感、国家认同感的前提下,才能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真正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参与主体。不是全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都能在城市融入过程中能够进行良性的社会互动,并获得个体对中华民族、国家、社会的认同感。仍然会有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融入过程中因自身或外部原因,无法真正适应城市文化并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此种情况可能影响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只有解决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问题,维护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各项发展权益,形成良性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机制,才能促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成为巩固城市民族团结关系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助力。
当前我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社会思想观念和社会阶层多样化使得统战工作面临新挑战、新任务。新时代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所处的历史节点和面对的实际问题提出的重要工作论述。新时代统一战线总体目标可以归纳为:发展和巩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汇聚更强大的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我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二者之间辅车相依、紧密相关。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涵丰富的统战思想,同时也是新时期统战工作的中心任务;另一方面,做好统战工作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统战的本质就是要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在国家发展、民族统一、民族富强过程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统一战线的宗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相吻合,两者目标相同、内容贴合,就是要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尊重差异性并强调对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认同。
此外,2019 年以来,为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满足统战任务需要,统战系统内部机构设置也相应变化。省政府侨务办公室并入省级统战部;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或称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市政府侨务办公室并入市级统战部,各地县级统战部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也进行了相应的统战机构调整。
新时代我国统战工作目标与机构设置的发生调整变化与港澳台问题有一定关联,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也是立足于国家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形式,包括应对各种分裂势力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新时代我国统战工作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方向是一致的,因此结合新时代统一战线的目标以及统战机构设置的变化情况,不断拓宽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只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巩固与发展新时代统一战线相结合,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中华民族的统一复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兼具理论属性与实践属性的统一有机体,尤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更具有实践导向性。立足于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实际需要,深刻分析我国民族工作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以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重要思想为指导,来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共同富裕”。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少数民族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深化国家认同以及中华民族认同的内在动力。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在制度、文化、思想等方面为民族地区群众打开枷锁,同时予以必要的政策倾斜推动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幸福感不断提升。但由于地理位置、历史传统等一系列原因,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东部地区相比还具有一定差距。在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继续加大民族地区二次分配和产业转移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各民族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携手并进。
中华民族是中国的国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国族建构的主旨、内容与功能相契合,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中华民族建构的一种手段。[18]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港澳台同胞和国外定居的但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在实现中华民族统一复兴以及国族建构过程中,将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统战工作纳入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范畴之内具有重要意义。港澳台问题是事关中华民族命运的重大问题,港澳台统战工作必定要以国家凝聚力建设为目标导向,加强政策宣传,凝聚家国共识,谨守底线,包容差异,发挥统战工作凝聚人心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19]因此,在港澳台统战工作中尤其要注重做好港澳台青年群体的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由于成长环境和学习环境的不同,部分港澳台青年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存在缺失,在看待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方面存在着不小的认知偏差。近些年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出现的“反高铁运动”“反国教运动”“占中事件”“旺角暴乱”“太阳花学运”“反课纲运动”皆从侧面暴露了部分港澳台青年在国家统一和民族认同问题上发生严重偏差,成为敌对势力破坏国家统一的操纵对象。[20]因此,对港澳台青年群体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势在必行,应采取多方面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加以补“钙”。例如,引导港澳台青年群体对中华文明古迹和各实验区、开发区和经济特区进行实地研学,让历史遗迹和社会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的先进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优越性以及“一国两制”的制度合理性,强化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对祖国的归属感。青年群体可塑性较强,在港澳台统战工作中做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深厚的民族认同感,在下一代青年中不断坚实爱国统一战线的基础,最大限度凝聚港澳台青年人心、青年认知、青年力量,从长远的方向上看利于“一国两制”国策稳定,也将从根本上加快中华民族完成统一的历史进程。
港澳台统战工作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工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统战的方式、对象、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如何建构顺应时代潮流的统战教育工作体系,汇集更多港澳台年轻力量,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者都必须长期思考、耐心谋划的重要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而多主体协同共治则是提升我国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的有效手段。所谓协同治理是指在治理主体多元化,通过网格化运作连接多主体间的协同机制,进行达成高效治理目标。[21]而民族事务协同治理就是指在合适的阶段,吸纳社会组织、企业或个人与公共权力部门进行协同解决民族事务问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背景下,民族事务协同治理治理模式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形成社会合力,解决政府单一主体单向度治理模式的弊端。
民族事务协同治理并不代表着民族事务治理权力中心的转移,民族事务本身极具敏感性,无论是社会组织、企业或个人单一地参与到民族事务治理之中都会产生一定弊端,民族事务协同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势必会带来民族事务治理权力的分化。公共权力部门需培养能够接受政府控制的社会组织,而在功能上替代不可控的自治社会组织进而阻止社会组织对于公共权力部门的挑战,其实质是要在民族事务协同治理模式下建立起公共权力部门对社会组织的“分类控制”。[22]换言之,就是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挥多元主体参与民族事务治理的功能互补性和资源整合性等优势。
在完善民族事务协同治理模式需重视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坚持党和政府的领导。民族事务管理关系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败,在协同治理中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论述,始终围绕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要求开展相关工作。第二,构建多元主体之间的沟通渠道,各民族事务治理主体进行民主对话协商,逐步良好信任关系,做好国家民族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有效衔接。第三,设立社会组织及个体参与民主事务协同治理末位淘汰制。除政府和相关民族事务部门外,参与到民主事务协同治理之中的社会组织或个人不应是一成不变的。需根据对国家民族政策的执行情况以及民族事务治理参与情况设定相应的指标体系,定期对社会组织或个体进行考核并对替换处在末位的民族事务协同治理主体。一方面能够激励参与民族事务治理的积极性,提高协同治理的效率。另一方面根据对党和政府民族政策的理解执行情况进行选择协同治理主体,有利于维护党和国家对民族事务协同治理的领导地位。概而言之,完善民族事务协同治理模式,能够促使民族事务治理更为协同有效,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在发展诉求的驱动下脱离原有的生活空间,大规模地向城市进行流动。在城市融入过程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并不完全是一种被动的融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主体性的激发和调动是一个内生与外部双向拉动渐近的过程,需流入主体与流入地社会共同维护与发展。
要在遵循城市管理对象平等性和少数民族事务特殊性基础上,塑造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城市人文环境,培育文化主体性。塑造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城市人文环境能够推动文化的交流交融,有利于传播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文化自信,还可以在城市各主体实现对多样性文化的深入了解与理解,形成文化间的互嵌、共享与交融。建设“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居民”利益共同体,要形成公平合理的城市发展利益分配机制,激发其参与城市发展建设的经济主体性和社会主体性,增强其在城市空间中的获得感和认同感,达到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互利共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作为城市社会的一份子,其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做出贡献,也应当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确保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对等的市民待遇,消除以往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就业、创业、信贷、就学、居住等方面的制度性阻碍,切实保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2022 年7 月22 日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宣布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抓好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基”工程。[23]青少年群体是民族和国家发展的新生力量,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至关重要的实践对象,落实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基计划,能够加强各民族青少年群体的交往交流交融。
在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建设一批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实践基地,并设立一批充分体现中华民族整体性与统一性的文化交流活动,广泛动员各族青少年参与其中。同时,利用少数民族事务协同治理的资源整合优势,鼓励社会多元主体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资源保障、资金支持和活动设计等方式推动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的实施,形成“政府领导,全社会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此外,要建立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评估与宣传机制,把落实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成效纳入到地方年度考评之中。同时,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选取典型各族青少年交流案例与活动,以一点调动全局,利用大众传媒信息传播的开放性、生动性和及时性等特点突出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动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具有多元性、历史性、动态性的认知、学理和实践体系。[24]应清晰地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仅仅是单一的民族议题,其本身既关系到各民族的发展稳定,又涉及整个国家的安定团结和发展大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促进我国民族关系和谐、民族地区发展、社会稳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传统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整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纵向坐标能够连接“历史与现今,个体与社会”,在横向坐标上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理念、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有机整合体。本质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横纵两个层面内科学准确地把握了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部处理民族关系的最优策略,在某种意义上具有融合性、动态性和可借鉴性。因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中,要注意整体与部分、微观与宏观、个体与社会、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连接,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广泛的时空范围内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度和解释效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各民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实践中实现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具有时间属性,它生成于历史,注重于现时,指向于未来。现实中出现的各种复杂因素嵌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在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空间内不断拓展深化,应充分考虑现实影响因素,从整体和动态视角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