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林学专业《森林病理学》教学改革探讨
——以黄山学院为例

2023-05-13 07:46苏胜荣万志兵
黄山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病理学病害森林

苏胜荣,郑 磊,潘 健,万志兵

(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森林病理学作为从植物病理学中发展出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应用植物病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林木病害现象、发病原因与发生机理、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从而保护林木及其产品,防止病害发生和危害的一门重要学科。森林病理学是以各种乔灌木树种在生长发育各阶段中所发生的病害以及林产品的腐朽和变色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掌握森林病害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从而找到防止和减少病原物危害的途径,以期达到增加林产品产量、保护绿化成果、保证林木丰产、保护森林、改善人民生活与生态环境的目的。

1 森林病理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森林病理学》一直是森林保护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也是我校林学专业的重要方向课。

黄山学院林学专业起源于安徽省黄山林业学校,至今具有60 多年的办学历史,培养了一大批林业行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1],为安徽省林业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人才支撑作用。该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安徽省首批卓越农艺师试点专业、教育部首批实用技能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也是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点专业。我校林学专业历经多年教学改革和实践,市场调研并吸收用人单位建议,把专业设置为森林资源培育与经营管理和城市林业2个培养方向。

黄山学院经过多年办学实践,于2014年被安徽省批准为“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2019年又被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地方性、应用型”的定位和发展实绩得到社会各界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基于我校的专业设置形式和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林业综合性人才培养水平,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根据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要求,结合林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林业事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森林病理学的知识体系及内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2,3],必须对林学专业《森林病理学》进行课程改革。

2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

林学专业的《森林病理学》移植了森林保护专业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教学内容系统性完整、理论性强,但存在与林学专业知识体系结合不紧密以及与人才需求不太适应的内容。

2.2 教学方法方面问题

林木病害的病原多数较微小,真菌分类系统尤其复杂,对于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真菌孢子,种类概念的理解和划分存在很大的困难,仅仅依靠课堂上讲授的知识难以真正地理解,学生一时也很难掌握。课堂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引入电子课件后,增大了信息量。现代教学技术虽然形象生动,信息量大,但也同时存在着一些不易克服的缺点,如教学内容繁杂,课堂内容难以消化等问题。

2.3 学生学习态度问题

现在有部分学生平时上课应付、不听课、作业拷贝,甚至出现替人上课、作业抄袭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

2.4 实践教学问题

过去森林病理学实验强调实验的完整性,严格按照“预习实验指导→明确实验目的→复习实验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实验的方法、步骤及重难点→认真、客观地观察和记录实验内容并绘制显微图片→整理、归纳、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的规范程序进行,总结成功的经验及找出不足的原因。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各专业班级过大,人数较多,采用小组形式开展实验教学时,在分组活动开展中,有部分学生未全面参与实验活动。

2.5 考核方式方面的问题

过去以期末考试为主,有时增加期中测验,或增加平时考勤,或增加作业的评价,都不能激发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出现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有的不惜作弊。考过60分,则万事大吉,走出校门,遇到问题,无所适从。

3 《森林病理学》教学改革的实践

根据黄山学院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总体建设方案,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从2009年起,对森林病理学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3.1 以知识点为中心,以知识群为主线,调整教学内容

(1)修订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和实习大纲。对原有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和实习大纲进行修订,使之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应用特征不明显的部分让学生自学;

(3)以知识点为中心,按知识点模块化组合,把过去的章节内容进行全面整合,把森林病理学的理论讲授内容归结6 个模块来讲解,第一模块是森林病害的基本概念;第二模块是病原学;第三模块是病害病理学;第四模块是病害流行学;第五模块是病害防治学;第六模块是森林病害个论。

(4)及时补充学科发展前沿知识。森林病理学的理论与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更注重知识的更新与内容的丰富。

3.2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学相长,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教学方式多样化。实行理论教学多样化,采取讲授和自学等方式相结合,如个论部分知识的教学由集中讲授改由学生自学,让学生自行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小组讨论,提交小论文或调查报告,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让学生参加教学过程: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病害,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收集病害的分布危害、病原、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方法等5个方面相关资料,做成PPT 在课堂演示和讲解,讨论时其他学生可以交流,教师根据交流中的问题进行答疑并展开知识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4],同时锻炼了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还可以依据学生在课堂讨论上的总体表现进行评价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

(2)实施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理论课多采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在教学课件内容的选取上,紧密联系实习教学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一些病害,搜集典型的图片、影音等影像资料。同时结合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病害作为案例,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早接触、早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针对性。适当的板书教学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的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把每节课的提纲和重要知识点写在黑板上,有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实行现场教学。森林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根据黄山地区病害发生特点,在病害出现明显病征和病状时期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林地、走进城郊的湿地和公园,采用现场教学法,让学生从身边的植物病害学起,培养学习兴趣,进而认识更多植物病害,均有较好教学效果。

(4)实现网络化教学。将所有学习资料传至网络,分享给学生课后学习并强化了网络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这可将课程教学延伸至课堂之外,促使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养成。也促进了教学相长,同时增进了师生感情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3.3 以综合性实验为主导,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课程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对森林病理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适应现代林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专业人才提供重要保障[5]。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许多验证性实验以学生自主完成,每个教学班级安排多于教学计划的验证性的实验方案,每个同学或实验小组可自由选择地进行实验,按规定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教学时重点放在综合性实验方面,辅之以设计性实验,对那些感兴趣的和准备考病理方向研究生的同学,引导他们参加森林病害方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或老师科研项目,培养大学生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每个同学都必须至少完成两项综合性实验或一项综合性实验和一项设计性实验。在进行实验教学的同时还要加强与科研项目的结合,让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工作,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兴趣。同时积极探索改进实验教学的考核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4 以专题调研为重心,改进专业实习

森林病理学是林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需要在继续强化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努力加大实践课程的学习,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践,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去进行专业实习时,通常让同学们采集病害标本,识别一些常见的病害,学习一些防治方法,写实习报告总结,虽然也有较好的效果,但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现在分一些专题,让同学自由组合分组,如专门探讨杉木林的病害、马尾松林的病害。结合当前生产中的热点,如专门研究薄壳山核桃的病害、油茶林的病害;为适应当地茶叶发展,研究茶叶的综合防治措施等。在专题实习中不仅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也得以提升。

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研究某一种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或研究某个季节当地发生病害;或研究某个种群的变化,促进同学们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努力把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向把握科学研究能力上转变。5年来,同学们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教研活动,科学研究能力有明显提升,发表5篇相关论文。

3.5 以过程考核为主体,改进学业评价方法

过去课程考核以期末考试为主体,加上考勤,或平时的作业,有的结合期中考试,忽视了平时学生学习状态的考核。

现在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考核。以平时作业、实习报告、实验报告、课程论文和闭卷考试多种方式并举的考核模式。课程考核具体方式为“PSF”。课程考核成绩由“F(final examination)”(40%)、“S(serial process evaluation)”(50%)和“P(participation)”(10%)组成。

其中“F(final examination)”代表期末考核,考试由学校统一安排。命题遵循“小题目,大题量”的原则,因为题小才有可能量大,量大才有可能覆盖面广,多出费时少的快题,少出需要写字比较多的慢题,以使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做完。试卷题目应该覆盖教材全部章节内容和所有重点,既要考学生对基础知识、常规技能的掌握程度,也要考学生以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分析、判断、解决的能力。题型多样化,每套试卷试题类型一般以(4-6)种为宜,杜绝单一试题类型现象。“P(participation)”代表学生课程参与度评价,主要根据学生课程考勤情况、回答提问情况等综合评定。

“S(serial process evaluation)”代表系列的过程评价,主要根据学生实验报告成绩,包含操作成绩、课堂测验和调查报告等过程评价形式。

4 《森林病理学》教学改革的初步实效

经过病理学团队多年的探索实践,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增加,满意度提高。在校期间,学生通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安徽省大学生生物标本大赛、西藏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黄山市松材线虫调查与防治等活动,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森林病害的基础理论以及防治森林病害的基本技术,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林业生产实践中出现的林木病害防治问题[6-8]。大多数同学通过综合实践,具备了从事森林病害工作或科研能力。学生毕业后在各市、县林业局、边检站、林检站、自然保护区、林场等单位从事森林资源调查与资产评估、森林保护、园林绿化植物的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受到所在单位好评。各届毕业生中有的同学考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的森林保护(植物保护)专业病理方向的研究生。近3 年录取的人数分别为2019 年5 名,2020年6名,2021年3名。

近5 年,该门课程教学评价学生满意度均为优秀等级,分值都在90 分以上,负责课改的教师多次获得教学优秀奖。

猜你喜欢
病理学病害森林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