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意涵

2023-05-13 06:14李鹏飞武威利
喀什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李鹏飞,武威利

(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工作中占据系统性地位,这既是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十年民族工作取得显著成就的历史必然要求。实践再一次表明,要在任何时候都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为指导。作为一种贯穿于民族工作全过程且极具智慧的科学论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自在自然地出场,为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价值遵循和精神家园依托。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坚持用辩证思维方法去综合审视和探析其创生逻辑、发展逻辑以及未来逻辑,阐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三重逻辑所折射出的历史趋势和人民群众自觉认同的意愿,在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上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生逻辑——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针对他所处时代所开创的研究方法,对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做了正反合的规律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兼有历史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创生逻辑——历史唯物主义,其在时空上所具有的继起性决定了思想、意识在现实中的创生与超越。从历史性上看,在历史更迭中演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现实的具有必然性的经验生活中自觉内生,这种内生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基因,又具有马克思共同体本体论的理论依据,更具有对世界其他民族工作的经验性反思。在现实性上,其紧贴时代脉搏,在研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场域中,把握历史主动,开拓创新,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民族工作理论化时代化的独特彰显。

(一)历史更迭中的“大同”思想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作为共同体思想最直接、最深刻的体现,“大同”思想蕴含着“天下观”的理论视野和世界观基础,蕴含着多元和合共生的心理文化特征,是中华民族最真挚最深刻的价值理想和精神追求。在历史的不断更迭中,以“大同理想”为标示的价值追求,深刻地影响了历代的政治思想家,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对于“大同”社会的希冀有所不同。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王夫之以“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批驳了封建专制制度,论证了“公天下”的合理性,主张通过分配民众以土地的“均天下”的方式实现各阶级各司其职、天下大治的理想诉求;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立足于现实历史状况,从政治经济的视角阐释了大同社会理想的基本要素,具体升华和概括为“三民主义”思想;俄国革命胜利,马克思学说引入中国,为追求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而努力,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与终极关怀问题和中国古代社会所欲求的“大同”社会所见略同,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在中华大地上的传播,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凝聚了价值共识。中华文化中的“大同”理想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中仍然发挥着参考系的作用,为踔厉奋发迈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历史文化养料。

(二)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理论

马克思是最关注“人”的,而且最关注现实的“人”,他摒弃了以往思想家对于“人”的形而上学、受动的定义,将人的历史从观念拉回了现实,基于人的此在的生活样态,重新发现了人的能动的“类本质”。对于人的内在规定性而言,在马克思看来,人并非西方理性主义传统所认为的是一个彼此孤立的、受本能约束的理性的原子个体,而是处在多重社会关系叠加中的原子个体,每一个原子个体都或多或少的处于某种社会关系之中。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由于某种根本性的关系构成为一个共同体,这样的共同体凭借携带自由的、相互联系着的、能动的基因的原子个体而赖以构成,作为一个有机能动、充满活力、具有共同目标的整体,这个整体自由发展必须以能动个体自由发展为基础前提[1],而且这种个体(原子)自由发展并非是由于某种神秘性或者先天存在的规律而沿着类似于德谟克利特所说的既定轨道运行,而是在类似于伊壁鸠鲁所说的相互碰撞中运行。碰撞之所以能够成为现实,就在于原子(个体)本身携带的自由的基因,而且只有在这种“自由”的碰撞中,才能够赖以形成人类社会及其所决定的各种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可以被看做为一个整体(共同体),只有在这样的整体(共同体)中,原子(个体)才能实现自身目标,对于人来说,才能过一种属人的生活。在对人类社会历史不断更替之内在原因作了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与分析的基础上,对于这个整体(共同体)作了理性的假设、合乎逻辑与历史的推理以及结合现实的分析,三种“共同体”理论必然性出现。其中,每个个体的生命的本能得到强化是在“真正的共同体”中发生和实现的,而且这种生命本能的强化是以个体的彻底解放与自由为先决条件的,不仅仅在于物质的充裕,更在于道德和精神的充盈。只有个体能够真正地处于存在的样态的时候,由于它所构成的社会是一个真正的共同体,个人的发展得到了保证,个体自身素质的提升又进一步凝聚了共同体的核心价值,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无论从情势逻辑还是从理论逻辑上,都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真正共同体”理论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它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解决民族问题时对后者的一种实践反映,是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在新的时代里的升华和发展,而且随着实践的发展,其已经在中华民族这一真正共同体中被加深了。

(三)来自于世界其他民族工作的经验性反思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创生并非凭空猜想,并非是马克思所批判的唯心主义的颠倒的世界观,而是以历史和现实的统一作为其存在的现实本体论依据、以国外民族工作作为经验为反思和总结。

1.对苏联民族工作的批判性经验反思

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民族关系相对比较复杂。列宁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客观分析了俄国各民族和其他国家民族关系的差异性,主张历史地、具体地看待民族关系问题,民族平等思想符合国家发展需要。列宁之后的继承者没有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和民族矛盾,没有对对抗性矛盾作出客观公正的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列宁所主张的民族政策相背离,其结果就是苏联的解体。[2]回顾苏联民族工作的历史结局,值得借鉴的是:首先,民族问题事关国家(共同体)发展大局,在任何历史发展阶段都不能忽略;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问题必然会出现新特点,要与时俱进、勇于分析新情况、新问题。

2.西方国家民族工作的批判性反思

西方国家民族工作主要以美国为代表,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的民族矛盾无论就其范围、发生源以及焦点来看,始终围绕民族利益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方面显现出实质性的不平等,“我们应该承认美国政府在处理和解决民族及族裔问题方面,美国‘大熔炉’的强制同化与同化政策意在冶炼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认同方面的成功”[3]。但是,这种成功还没有直指根本,其背后隐藏的不确定性隐患随时会发生,这种核心价值认同并非是原子(个体)处于自发的行为,只是一种所谓强制性同化,并未顾及到每个民族(个体)的隐性认同。因此,我们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批判性的实质,深刻认识到其民族政策中普遍存在的种族歧视现象依然存在,这也是制约西方国家发展的桎梏因素。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在场逻辑——辩证唯物主义

物质或现实世界(世界观)的首先在场是辩证唯物主义一贯主张,其次突出物质或现实世界状态如何存在的问题(即辩证法),亦即发展性和联系性。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在场逻辑蕴含的现实性问题而言,如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如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已经是一个首先在场的问题,也是新时代抛入我们经验生活的现实性问题。如何回应第一在场的问题及其所关涉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无论是实践层面还是理论层面都必须涉及的核心议题。面对这一议题,共产党人给出的药方是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把握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所面临的客观现实性问题。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言,就是要以增强“五个认同”为核心要义,以唯物辩证法作为化解建设现代化强国面临复杂矛盾的方法论依据,这正是对历史发展的迫切要求、人民群众的必然选择这一现实性问题的回应。

(一)“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旨要义

“五个认同”究其实质而言是一种“爱”的认同,这种认同是自由的原子(个体)自发的爱的表现。浸润于这种“爱”的认同中的核心维度有文化维度、民族维度以及政治维度。由此,一种由“爱”——“三重维度”——“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得以徐徐展开,具体体现为:

1.“五个认同”之文化维度

“五个认同”之文化维度表现为热爱中华文化。作为经验的产物、作为中华文明大园子里的珍品,各个民族的文化给我们的中华民族带来了更加深刻而长久的精神食粮和思想智慧,时刻牵绊着人们的精神体验与追求,不断影响着人们看待世界的视野格局。对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内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实践逻辑,内蕴着既要尊重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差异,又要看到各民族文化凝聚着中华文化的共同精神气质,在同异中求得和合,相互借鉴,在交流交往交融中不断加持中华文化蓬勃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并且凭借这种感染力来建设一个凝聚力更大、包容性更强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4]

2.“五个认同”之民族维度

中华民族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赖的多元一体的民族利益共同体。[5]“五个认同”之民族维度恰恰表现为热爱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利益共同体,本质要求为爱这个共同体中的每一个骨肉同胞。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文明大国和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实际,必须以这个显著特征和最大实际为依托,在热爱中华民族的基础上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6]同时必须抛弃狭隘的少数民族主义和大汉族主义,相应地需要构建一种和谐互助、平等和睦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

3.“五个认同”之政治维度

政治涉及众人之事,涉及公共的“善”,民族工作是关涉各族人民利益的大事,是处理好民族关系的最大的“善”。作为实现“善”的具体路径必然要有一个集中体现“善”的意志的核心,这个核心是实现“善”的最大的保证。做好民族工作、实现中国梦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走正确的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6]要不断巩固和强化政治认同、核心认同,强化政治认同已经内在规定了制度认同的迫切要求,牢牢把握和利用好制度之“善”这把钥匙,这为民族工作的开展和民族关系的处理奠定了制度保障。

(二)辩证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论依据

“一切皆变,无物常住”,辩证法突出万事万物“变”的特征,“变”就其表象而言就是发展,就其根据而言就是已经变化了的万事万物,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就是对已经变化了的万事万物作一种来源于实践的理论性的表达,其在统筹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瞬息万变的复杂情境中,敏锐地看到了不变的情势,这种不变的情势作为最深层次的依据,针对这种最深层次的依据进行“变”的改革,闪烁着辩证法的智慧光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现实,这个最大现实就是“一体”的不变性以及“多元”并存性。因此,要从辨证角度处理好“一体”和“多元”的辩证关系,处理好民族之间的关系。

1.在发展中看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为指导民族工作的科学真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工作的巨大历史演进和错综复杂的现实矛盾被不断暴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它是对一定发展阶段时代问题的回应。经过数十年的接续奋斗,中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各民族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变,物质基础大大丰富。但是,物质富裕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无形的问题,如由经济的市场化所带来的利益多元化、社会思潮多样化等所引发的可能的精神领域的危机日益突出。无形的问题对人的影响远远超过有形的东西,社会思潮属于无形的社会意识,其相对独立性容易造成人们思想意识的差异性,而思想意识的差异与多元会带来相应的民族问题,这有碍于构建和谐融洽的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持续性强调,有助于解决人们思想意识的差异与混乱,正本清源,统一意志,是党立足于新时代发展要求对民族工作作出的历史性回应,是对做好民族工作的过程性阐明。同时,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启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各族人民在追求、揭示和笃信这种制度的长期实践过程中,最终形成了一种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真理性的认知,这也是各族人民在实践和历史发展中的自觉选择。

2.用辩证思维审视“一体”与“多元”的关系问题

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窥探,需要树立辩证思维视角,正确看待“一体”与“多元”的关系问题,也即“一”与“多”的关系。“一”是根本性的、本真性的存在,“多”是附属性的、现象性的存在,没有作为本体性的中华民族“一体”的存在,就没有作为附属性的各民族“多元”的存在。反之,脱离了“多元”的“一体”也是不复存在的,两者是相互辩证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整体为基础,将其理解为个性的多元,要追求“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对立统一,自觉抵触因片面夸大任何一方而陷入形而上学境地当中的错误思想,在对立统一的基础上求发展,在发展中凝聚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

3.运用矛盾分析法认识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是在“一体”与“多元”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相互交织的矛盾运动中形成的。随着各民族之间交流不断深化,不可避免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矛盾,当然,这属于我国主要矛盾所涵摄的非对抗性的矛盾,只要正确认识,处理得当,这些矛盾即可迎刃而解。此外,在理解和处理民族关系时,要坚持各族人民平等的原则,而平等原则最刚性的体现就是法治,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来化解民族矛盾,同时不可忽视潜移默化的道德教化等柔性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背景下解决民族矛盾指明了道路。同时,大力发展经济,在发展中学思践悟“三个离不开”思想,凝聚核心共识。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未来逻辑——科学社会主义

实现未来的发展,必须沿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前行,践行这一原则的根本路径就在于实践。在实践中萌芽、体系化及理论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最终指向在于终极关怀,这种终极关怀的本质内容包含人类的彻底解放以及人的自由且全面的发展。可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未来理路逻辑在于为人类寻找真正的安身立命之所,这并非虚想,而是立足于历史和现实、历史和逻辑、潜能和现实的实践理路和逻辑理路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未来要怎么走、如何走的前提条件就是对已经走过的路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性的反思。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作为经验总结的同时,对未来可能社会作了合乎逻辑与历史的科学谋划,这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同时又代表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内在要求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成败兴衰的晴雨表,人类未来社会的走向与发展必须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在我国发展的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都强烈而浓郁地表现出了追求共同体意识的诚恳愿望,各个民族都渴望“多元一体”的发展向路,这种追求“多元一体”的向路也是历史指向未来的经验启示,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对这一发展向路的系统性统筹,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必由之路。然而,从历史走向未来,必然囊括现在的逻辑路径,而现在的逻辑路径具体体现在我国当前的发展,这种发展首先表现在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提高,带动了各民族之间彼此交流,但也在受教育水平、思想观念等隐性方面存在分歧。加之,一些西方国家妄图通过一些子虚乌有的事件制造民族分裂的紧张舆论。新时代十年以来,随着我国的发展,一系列民族政策的出台为我国民族地区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西方国家的阴谋才不会得逞。波谲诡异的时代背景要求我们要更加注重民族团结,加快民族地区一律平等的发展。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的迫切愿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孕育着以幸福的、发展的为基本特征的中国梦的质性,也标示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这种共同理想也集中体现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之中。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各方面的多元与差异,致使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关系究其本质而言是最基本的关系,其决定着其他关系的形成,或者说其他关系得以顺利形成,必须以经济关系为基础。实现幸福的且发展着的梦想道理亦如此,首先需要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而走向富裕最迫切的首要任务就是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前提就是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这种环境的稳定首先表现在观念或意识方面的稳定,这是内在的稳定性因素,这种因素集中体现在观念或意识之中。因此,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这一根本目的的基础性保障就是要不断增强内在性因素(观念或意识)的稳定,但内在性因素本身较为抽象,需要以外在的因素(有形有感)不断加以体现与铸牢,这种外在的因素包括文化的因素、交往的因素等,这是一个必要途径,也是各族人民的迫切愿望。

科学社会主义在指向未来的同时也揭示了人类社会的走向和规律,就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影响,合乎历史规律的合目的性展开,这种合目的性的展开并非任意选择的结果,而是在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遵循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结果,是主体性选择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之间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性的结果正体现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伟大实践的过程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对未来美好社会无限憧憬的迫切愿望的强烈表达,是最终走向“真正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四、结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旨在建立一个有机能动、充满活力、具有共同目标的价值共同体。这样的共同体首先是作为最基本的利益共同体,既有利于中华民族这一整体,又利于各个民族个体;其次是一种责任共同体,各族人民作为共同体的一分子,必须自觉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世界局势波诡云谲,党领导各族人民披荆斩棘,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新的出路,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同时,要清楚地看到,经济全球化使得全人类越来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是对世界形势和人类社会发展最深刻的把握,也是对处理世界问题原创性贡献。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