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勇,闫 颖,王耐红,李 贺,金晓蕾,关怡卉,孙 逊
(1.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河北唐山 063000;2.唐山园林科学研究所 河北唐山 063000;3.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呼和浩特 010000)
黄瓜(Cucumis sativusL.)是世界十大蔬菜栽培作物之一[1],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2],年均播种面积1 22.97 万hm2、产量6 623.08 万t,种植面积和产量占据世界第一[3]。河北省设施瓜菜常年种植面积66.7 万hm2,是河北省农业支柱产业之一[4]。近年来品种退化、连作和过量施肥等导致地力下降,致使病虫害种类增多,发生率提高,制约了瓜菜产业的发展[5]。黄瓜白粉病以其较强流行性、侵染性,损害植株叶片,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产量和品质[6]。在我国北方由于受气候、纬度等因子影响设施中栽培黄瓜在生长中后期白粉病发病率较高,对产量影响大[7]。黄瓜灰霉病近年在唐山市多地暴发,且难以与其他病害区分[8],因此培育抗病性强的黄瓜新品种成为重要的育种方向[9],同时由于黄瓜雌性系具有早熟、丰产等优势,雌性系的研究和利用也成为育种重要方向[10]。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自2003 年开始以早熟、高产、抗病、优质为育种目标,通过回交、自交、杂交等手段,最终以全雌性母本H3、强雌性父本B25 杂交育成黄瓜新品种唐秋杂3 号。
母本H3 是2003 年笔者课题组以选育的全雌性系黄瓜D34 为母本、唐山秋瓜白刺高代自交系黄瓜为回交轮回父本,经6 代饱和回交,将D34 携带雌性基因转育到唐山秋瓜白刺黄瓜中,至2006 年育成的自交系。该自交系田间表现为长势中庸,全雌性,单株可结瓜20~26 个,侧蔓生长较弱,主侧蔓均可结瓜,以主蔓结瓜为主。瓜短棒形,长10~12 cm,横径4.0~4.5 cm,瓜肉厚度1.5 cm 以上,单瓜质量90 g 左右。刺瘤小、稀疏,皮色翠绿,肉脆清香,全生育期90 d 左右。田间表现较抗白粉病和灰霉病。
父本B25 为2003 年笔者课题组以选育的全雌性自交系E35 为母本、唐山秋瓜岩3 为父本杂交,再经6 代回交,6 代自交,于2007 年最终选出的自交系。该自交系田间表现为植株蔓生,长势旺,主蔓2~3 节着生第1 朵雌花,强雌性,单株可结瓜15~20 个,侧蔓生长中等,主侧蔓均可结瓜。瓜短棒形,长16~18 cm,横径3.5~4.0 cm,瓜肉厚度1.0 cm以上,单瓜质量100 g 左右。刺瘤小、稀疏,皮色翠绿,肉脆清香,全生育期100 d 左右。田间表现较抗白粉病和灰霉病。
2008 年秋季在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瓜类育种试验基地进行组合选配,选用H3 等母本15 份、B25 等父本10 份,配制杂交组合80 份。2008 年12月至2009 年2 月进行杂交组合筛选,筛选出的H3×B25 组合产量高、抗病性强、商品率高。2009年春秋两季在露地和大棚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7年在滦南县、乐亭县、玉田县等地进行区域试验;2018—2020 年进行生产试验。通过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该品种表现为刺瘤小、稀疏,皮色翠绿,肉脆清香,早熟,抗病性强、品质好等特点,定名为唐秋杂3 号,2020 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GPD 黄瓜(2020)130110。
2009 年春秋两季在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当地传统品种兔子腿为对照。株行距0.35 m×0.50 m,每小区60 m2,3 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常规管理。从表1 可以看出,唐秋杂3号株高2.54 m,显著低于对照;茎粗、叶面积、瓜纵径、瓜横径、瓜肉厚度与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单瓜质量104.56 g,显著高于对照;商品瓜率93.12%,显著高于对照。
表1 唐秋杂3 号在品种比较试验中的农艺性状及商品性表现
唐秋杂3 号春大棚和春露地前期667 m2产量分别为1 501.8、1 298.2 kg,较对照极显著增产20.0%、30.2%。秋大棚和秋露地前期667 m2产量分别为1 058.5、1 145.9 kg 均显著高于对照,较对照分别增产18.1%、17.3%(表2)。4 个茬口前期平均667 m2产量1 251.1 kg,较对照显著增产21.4%。春大棚667 m2总产量为5 176.1 kg,显著高于对照,较对照增产13.0%。春露地、秋大棚、秋露地667 m2总产量分别为4 575.1、3 766.2、4 154.8 kg,均极显著高于对照,较对照分别增产23.4%、25.7%、19.1%。4 个茬口平均667 m2总产量4 418.1 kg,较对照极显著增产19.6%。唐秋杂3 号平均始花期31.5 d,较对照提前6.3 d(表2)。
表2 唐秋杂3 号在品种比较试验中的产量结果
2010—2013 年在唐山市进行区域试验,对照品种为兔子腿,株行距0.35 m×0.50 m,小区面积60 m2,3 次重复,随机排列,常规管理。区域试验结果(表3)表明:唐秋杂3 号667 m2产量4 438.3~11 828.6 kg,较对照增产12.7%~40.4%,平均667 m2产量5 382.4 kg,较对照极显著增产21.0%。
表3 唐秋杂3 号在区域试验中的产量结果
2015—2017 年在唐山市、张家口市、廊坊市、秦皇岛市等地,连续3 年进行生产试验,667 m2种植2500~3500 株,小区面积300 m2,随机排列,3 次重复,以兔子腿为对照。试验结果(表4)表明,经过多年多点的不同茬口生产试验,唐秋杂3 号667 m2产量4 073.2~4 488.2 kg,较对照增产11.2%~23.1%,3年平均产量为4 286.1 kg,较对照显著增产18.1%。
表4 唐秋杂3 号在生产试验中的产量结果
2020 年在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国家蔬菜育种重点实验室进行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盆栽育苗,瓜苗2 叶1 心时进行人工接种,灰霉病接种方法及抗病性分级标准参照《黄瓜种质资源抗灰霉病的鉴定与评价》[11];白粉病接种方法、病情分级标准、抗病性分级依据NY/T 1857.2—2010《黄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试验设置3 次重复,每个重复30 株,灰霉病、白粉病分别于接种后3、10 d 调查各品种所有植株全部叶片的病斑面积,统计发病率、病情指数。由表5 可知,唐秋杂3 号高抗白粉病,抗灰霉病;唐秋杂3 号和对照灰霉病病斑面积分别为10.7、15.9 mm2,存在显著差异,白粉病病情指数分别为11.3、19.3,存在极显著差异。
表5 唐秋杂3 号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结果
2020 年委托谱尼测试(北京)进行品质检测,唐秋杂3 号维生素C 含量0.1 mg·g-1,可溶性总糖5.2%,优于对照兔子腿(维生素C 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为0.08 mg·g-1、4.3%)。
唐秋杂3 号特征特性:植株蔓长,株高2.54 m,茎粗11.55 mm,长势旺,始花期31.5 d,主蔓2~3 节着生第1 朵雌花,以后节节着生雌花,单株可结瓜15~20 个,侧蔓生长较弱,主侧蔓均可结瓜,以主蔓结瓜为主。瓜短棒形,瓜纵径13.73 cm,瓜横径3.9 cm,瓜肉厚10.97 mm,单瓜质量104.56 g,商品瓜率93.12%,667 m2产量5 382.4 kg。刺瘤小而稀疏,皮色翠绿,肉脆清香,高抗白粉病,抗灰霉病(见彩插2)。
按照茬口适时播种、定植,667 m2种植2500~3500 株。春温室12 月中旬播种;春大棚1 月中旬播种;春露地4 月中上旬播种;秋露地7 月中旬播种;秋大棚8 月上旬播种;4~5 片叶定植为宜,基肥667 m2施生物菌肥5~8 kg+化肥50 kg+有机肥800~1000 kg。适时疏花疏果,平衡施肥,根据田间生长情况调节追肥量,结瓜盛期按照比例(N、P2O5、K2O质量比1.00∶0.58∶0.69)施肥,结瓜期保障供水。注意通风控温时间,病虫害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该品种适宜在河北春、秋露地或早春、秋延后大棚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