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茂浩 ,马 超 ,田玉戈 ,郭宗续 ,石振国
“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如此论断印证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的殷切期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是健康中国建设的筑基工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1]。而青少年体育作为衡量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样备受瞩目。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青少年健康发展,教育部和体育总局于2020年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等多方面要求。从宏观角度看是将体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从微观角度看,是集中教育和体育多部门的群策群力共同助推青少年健康发展。总之,体教融合概念的提出旨在打破体育和教育系统间多维度壁垒,畅通社会各主体多层次阻碍,构建体教多主体协同的现代化治理体系。
国内既有的研究对体教融合协同治理的困局与路径进行了多维审视,探讨了体教融合过程中体育和教育部门的二元对立关系[2]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的门槛[3],并从人才培养[4]、师资配备[5]、资源配置[6]、竞赛服务[7]等方面提出协同治理路径,为体教融合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但是,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的体教融合理论及实践研究较少,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基于此,本研究以既有研究为理论基础,借助SFIC协同治理理论模型,从协同治理参与体教融合的现代语境出发,深入剖析我国体教融合发展的样态与困囿,并提出推进路径,以期为体教融合协同治理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为体教融合健康发展提供路径支撑。
SFIC模型作为一种经典的协同治理模式,其分析框架受到不同领域的广泛关注,应用于协同资源、制度设计、协同动力和协同成果等协同治理的全过程考量。SFIC模型(如图1)是由美国学者Ansell和Gash在对137个国家或政策领域的协同治理案例进行分析后构建的一种协同治理分析框架,主要包括“启动条件”(Starting Conditions)、“催化领导”(Facilitative Leadership)、“制度设计”(Institutional Design)和“协同过程”(Collaborative Process)四大关键因素及其主体间的互动过程[8]。
图1 SFIC 模型图[8]
如图1所示,SFIC模型描述了协同治理的4个关键因素:(1)启动条件:分析协同主体间的对称及平等问题,明晰主体间的协同关系和信任水平,是达成合作的前提;(2)催化领导:以“引导”为主要模式、“授权”为表现形式的领导方式,是建立主体间信任并达成共赢的重要因素;(3)制度设计:主体间合作的基本协议和基本规则设计,是协同治理的过程合法性的关键;(4)协同过程:在“启动条件”“催化领导”和“制度设计”推动下形成的协同过程,是协同治理的核心环节。
体教融合是以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协同为主体,政府、社会和家庭等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动态过程。SFIC模型作为协同治理的理论模型已广泛应用于共享单车[9]、跨境经济合作区[10]、体医融合[11]等协同治理问题,以及智慧图书馆[12]、数字乡村[13]协同建设等实际的治理问题研究中,相关研究为SFIC模型运用于体教融合研究提供了事实注脚。
同时,SFIC模型四大因素为体教融合“痛点”“难点”的精准识别以及有效纾解提供范式,其适恰性具体表现在:(1)体育和教育部门间存在权利和资源不对称现象,体教融合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却仍处于相对较低的信任水平,SFIC模型中的启动条件因素可为正视和摸索这些问题提供研究方向和思路;(2)体教融合的目标导向建立在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维目标体系的基础之上,SFIC模型中的催化领导因素可为体教融合运行过程中青少年培养的价值引导和多元化授权提供理论指导;(3)体教融合打破了传统的学校体育空间,构建了新的多元主体协同配合的运行秩序,SFIC模型的制度设计因素可为探索体教融合多元主体运行的规则和制度空间指明方向;(4)SFIC模型协同过程从建立信任到开放互利,到共同价值观,再到战略规划的进程可为体教融合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提供研究范式。
协同治理是解释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的交叉学科,是通过强调各个组织行为主体之间的协作,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从而形成有效治理结构的过程[14]。体教融合的发展是体育和教育多主体协同治理的多元化探索。实现青少年的文体协调健康发展是体教多主体的共同目标,同时实现体教多主体的协同配合也是体教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故《意见》提出“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的工作原则。主体间的协同治理是一体化设计和推进的主要路径,探索体教多主体间的协同治理,研究以SFIC模型为理论依据,试图厘清协同治理融入体教融合的现代语境。
2.1.1 突破现有体制,夯实启动条件的需要
1985年起,关于“教体结合”“体教结合”的实践探索,我国经历了35年的摸索,但始终无法解决“学训矛盾”等根源问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已成空话,“体教结合”甚至扭曲成为体育行业单方面诉求[15]。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传统的体育管理体制无法适应新时代复杂多变的环境,碎片化的制度结构忽视了部门之间的协同与合作[16]。《意见》提出成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运用“一体化”思想推动部门间就青少年健康工作的协同治理,旨在夯实体教融合的启动条件。
2.1.2 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催化领导的需要
体教融合发展在于推动“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搭建以“青少年健康发展”为导向的社会服务体系,形成“政府搭台、社会唱戏”的治理新局面。这种社会服务体系包括围绕青少年体育运动搭建的公共服务和产业体系以及致力于青少年健康促进而形成的多元化、多层面的网络化社会组织体系[17]。无论是公共服务和产业体系还是社会组织体系,都需要政府和企业等不同层面以及体育、教育、健康和文化等不同领域间协同治理,以推动体教融合的催化领导。
2.1.3 构建体育空间,创新制度设计的需要
体教融合发展在于打破青少年体育的传统空间,突破学校体育限制,构建由政府主导、教育和体育多主体参与的教育体系和体育秩序,以此促进青少年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体教融合理念强调学校体育的开放性和体育部门的服务性,旨在促进社会环境中教育和体育主体间的协同和学校内部子系统间的协同配合。这需要主体间协同治理以重构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体育空间,从而创新体教融合的制度设计。
2.1.4 实现融合目标,推进协同过程的需要
关于体育和教育融合的问题,我国经历了大量的摸索实践,从“体教配合”到“体教融合”,诞生了体教交叉、相互渗透的各类举措和体制,但落到实践,只是体育与教育两系统多元主体之间的相互联合、相互协作,两者并未完全融为一体。新时代推进体教融合政策,体育与教育系统要在理念目标、组织基础、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4个方面实施一体化推进策略,且需要在政策导向、管理方式、职能分配、资源配置、绩效评价上有所突破。由于体教融合推进过程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较多,各系统、部门、组织及个体之间需进行有效的互动,所以必须加强各系统部门间的协同共治,以推进体教融合的协同过程。
2.2.1 夯实启动条件,推动体教融合发展的资源整合最优化
教育部门的文化教育、教师资源和体育部门的教练员资源、场地设施,以及社会的业余训练、教育培训等优势资源较为分散且偶有闲置,体育和教育两系统协同治理一方面在于实现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另一方面在于通过主体间的互动进而实现资源整合的最优化。体教融合思想为实现体教资源整合奠定了理念基础,以“破壁”为主旨的协同治理启动条件为体教资源整合提供了路径支持。
2.2.2 加强催化领导,强化体教融合发展的全域育人模式
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关于体教融合工作的协同配合与精准化治理,在厘正体育育人价值观念的基础上,通过社会体育赛事、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和居家健身等形式,构建全方位体育育人体系,以应对在校时间缩短的境况。学校、社会和家庭间的协同治理加强了体教融合发展的催化领导,强化了体教融合的全域育人模式。
2.2.3 革新制度设计,构筑体教融合发展的新生境
体教融合是体育与教育多元主体面对新环境应对“老问题”而更新的一种新的组织形态,是由多元主体协同合作产生的[18]。政府和社会系统的融入推动了传统体教组织更新,包括政府、社会、体育和教育等不同层面的多元异质主体构成了体教融合大系统。同时,主体间的多元协同关系、多元治理模式以及多元互动的制度空间革新了体教融合发展的制度设计,构成体教融合的新生境。
2.2.4 优化协同过程,提升体教融合发展的社会体育参与度
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等组成的青少年社会体育组织体系已成为满足青少年多层次、多元化体育需求的重要载体。青少年社会体育组织间的协同治理,提升了社会体育参与度,实现了对学校体育的有效补充,优化了体教融合发展的协同过程,形成了学校体育与青少年社会体育的互动融合。
从“教体结合”到“体教融合”我国虽经历长时间的摸索前进,但由于工作重心偏离、多元主体“各自为政”等因素羁绊,我国体教融合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距,这也是我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储备与体质健康落后的主要原因。步入新时代,随着体育强国等相关战略的推进,以及地方性体教融合工作的不断摸索,体教机制壁垒由外向内逐步打破,多元主体协同体系初步建立,我国体教融合工作向好发展。本研究试图从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4个层面探讨体教融合发展的现实样态。
3.1.1 以“破壁”为主旨的体教部门联办模式
“体教融合”工作经历多年探索,体教的体制机制壁垒一直是老生常谈。为了突破这种壁垒国家和政府进行了大量的摸索:对于体教融合和青少年健康等工作,体育局和教育局共同发文、成立体教融合的联席会议机制落实相关责任归属、体育局和教育局共同举办赛事、推动区县级甚至是地市级教育局和体育局的合并。以山东省为例,2019年初开始尝试体育与教育融合的实施路径,在组织管理上先行一步,对行政机构进行重大调整,德州和聊城两市体育局和教育局合并,137个县(市区)中有130个设立了教育和体育局[19]。随着体教融合工作的持续推进,基本形成体育教育部门由“一体化设计”向“一体化推进”的局面,逐步实现体育教育部门“达成共识”向“走向落实”的过渡,形成体育教育部门联办“体教融合”模式,为消除体制机制壁垒奠定基础,进而逐渐衍生出“体校+学校”“项目管理中心+学校”等形式的模式探索,丰富了区域体教融合发展的路径。
3.1.2 以学校为“主阵地”的精准化激励模式
学校是开展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也是进行各类体育活动普及、教学、组织和评价的重要场所。目前,我国学校层面的体教融合形式主要有3种:(1)举国体制下的体育运动学校模式。体育运动学校作为举国体制下三级训练模式中的中坚力量,承担着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发掘和输送的枢纽作用,以体育训练为重点的“体校模式”弱化了青少年文化课教学,这是我国运动员退役后择业和安置的主要羁绊;(2)学校体育模式。学校是现代教育的常规手段,也是绝大多数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阵地。近年来,为增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在学校体育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增加体育在中高考中的分值,增加体育课程,渲染学校体育文化,组织和参与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最终形成了以应试考核和赛事驱动为主体的学校体育激励模式;(3)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模式。为改革和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推进学校特色化办学进路,我国先后出现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两种模式,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是为扎实推进体教融合工作从而将两者进行的整合,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是由教育、体育部门联合评定,是学校体育体教融合发展的量化考评的探索,未来将是体教融合发展的主阵地。
3.1.3 以赛事服务为主体的多元主体协同模式
深化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推动体育事业发展,是体育改革的大势所趋,也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样,发动市场力量与利用社会实体优势,参与到体教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索,成为“社会力量办体育”的又一方向。2022年,教育部、体育总局、中国足球协会联合印发《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赛事组织工作方案(2022—2024年)》,并推动举办首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成为多元主体推动赛事融合的突破口。目前来看,社会力量参与体教融合的模式多以赛事服务为主体形成了“学校+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模式,形成了“政府部门购买,体育协会协办,体育俱乐部承办,学校学生参与”的比赛形式。政府部门通过购买赛事服务,缓解了教体部门办赛压力;体育协会通过裁判员和教练员的供应与认定,发挥了其社会体育主体地位;体育俱乐部通过承办赛事,体现了简政放权下市场的有效性。多元利益主体的协同参与,为青少年提供体育赛事供应的同时,厘清了政府、市场、社会“三个边界”,打破了体制、政策、区域“三大壁垒”,提升了跨区域治理能力与多元主体精准化管理水平。后续,将通过赛事多层级、多项目、多组别的全面铺开,为不断丰富和完善青少年赛事体系赋能聚力。
3.1.4 以“双减”为抓手的家校合作模式
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可谓根深蒂固,绝大多数青少年的升学、就业等都与分数有关,“重成绩轻体育”的传统教育理念逐步成为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该背景下,家庭教育试图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各类培训挤压了青少年运动和休息时间。加之家长工作繁重,缺乏体育健身的观念,家庭教育并未形成体育运动理念,遑论家庭教育理应实现的监督作用,致使青少年课余体育活动的监督机制匮乏。为切实深化教育改革,厘正学校教育主体地位,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开启了全国范围内大力度、系统性的减负工作(简称“双减”)[20]。“双减”政策增加了校内体育的延时服务,压缩了校外学科类培训,为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提供了良机[21]。
目前,如何转变学校和家庭教育观念,形成体教融合发展的家校互通,并建立长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社会各界正在不断摸索中。
随着体教融合发展顶层设计及政策布局的全面深化,各地政府通过政策工具、机构调整等种种措施做出回应,地方呈现出体教融合发展向好迹象。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体制机制等根源性问题的多方掣肘,制约教育与体育协同发展的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逐渐浮出水面。研究以SFIC模型为理论指导,结合现状探讨体教融合协同治理的制约因素。
3.2.1 启动条件:体教“两套班子”背景下目标殊途落实不到位
启动条件分析的是体教协同过程中权力、资源和信息的不平等问题,其根源在于体育和教育两部门目标不一致,落实中未统一领导。体教融合的顶层设计涉及青少年体育赛事、体校改革、传统项目特色校建设等众多环节,说明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就“青少年健康发展问题”已达成共识,但是国家层面的“共识”并非代表地方执行的“共识”,“共识”也并不代表执行过程中“落实”。体育部门长期以培养优秀竞技运动员、组织高水平竞技比赛为目标,而教育部门则更多以促进学校体育的有序发展为前提。虽然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都在国家的集中领导下,甚至在地级市以下实现了行政机构逐步整合,但起步阶段仍是“两套班子”。以济南市区县级教体局为例,体育局并入教体局组成新的政府机关单位,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多为其下设事业单位,原体育局局长担任教体局副局长主抓体育工作。“两套班子”背景下体育和教育两部门的工作重心不同势必造成目标导向的差异,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并未实现统一的领导,行动过程的信息及资源等要素的互通难免存在欠缺,这是体教协同发展过程中权力、资源和信息等不平等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3.2.2 催化领导:应试教育“指挥棒”背景下相关举措疏堵效果不明
催化领导在于探索体教融合协同治理过程中的领导力作用。在体教融合发展过程中,中国政府领导下的教育局和体育局领导力不可谓不足,但是仍然出现了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原因在于应试教育背景下青少年的课业压力居高不下,体育活动成为“奢侈品”。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开始实行“双减”,希望以此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压力,但无法料想出现了青少年乃至儿童休息日大规模涌向课外体育培训的现象,体育项目学什么成了新的“内卷点”,丝毫未减轻青少年的课业压力。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其一,应试教育 “指挥棒”作用的领导力大于政府,相关政策的施行并未从根源上解决应试教育和青少年发展的“内卷”问题;其二,政策及制度导向对于青少年教育乱象采取的“围堵”措施不会减压,只会造成压力的转换,缺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抓手。
3.2.3 制度设计:体教多元主体治理背景下传统规则体系疲于应对
制度设计强调的是体教融合发展过程中多元主体互动及治理的基本规则设计,为协同成果的呈现提供合法性依据。传统的体育和教育是在体制的基础上实现的相对独立的发展,这种体制和机制在保护两部门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壁垒”,限制了两者融合。体教融合政策的推进为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及市场力量参与体教融合提供政策依据,随着地方不断摸索,各种形式的体教融合模式逐渐兴起,体教的体制和机制“壁垒”逐步松动,以体育协会和俱乐部为代表的社会公益组织及市场力量进入传统教育系统,迸发出无限活力。多元利益主体在不断参与和探索体教融合中分得一杯羹,同时构成了新的多元主体治理格局。传统的体制机制壁垒及规则秩序,限制了多元主体参与模式的创新性发展,难以适应新发展格局下的社会及市场环境,亟需多元主体参与下的新制度空间。
3.2.4 协同过程:家校社协同育人背景下系统功能薄弱联动单一
协同过程是体教融合发展的集中呈现,是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成果的阶段性表达,也是家校社协同育人背景下的体育路径展示。随着体教融合的逐步推进,关于多元主体的协同过程逐渐浮现,但却受限于学校、社会和家庭系统的功能薄弱。学校体育的发展中,因学生体质和意外受伤造成体育课堂中体力活动的取消和运动项目难度的下降,体育课堂质量的下降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形成恶性循环;体质健康标准的过度量化,忽略了体育教育的过程发展性,弱化了体育教育的功能,片面的数据追求造成了体育教育价值的异化。社会组织参与体教融合的过程中,社会组织教育能力参差不齐,参与学校体育的准入制度尚不明确,参与动机的公益性较低,政府与市场的监管评价机制匮乏,社会组织的办赛能力和教育水平仍有待考察,使体教融合中的社会参与并不完善。家庭教育中关于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理念不足、时间不够、知识技能水平贫乏及空间受限,家庭教育中体育教育的功能几乎消失殆尽。综上,家校社关于体教融合的协同发展,受教育水平、监管评价机制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
以SFIC模型为理论基础,探讨体教融合协同治理过程中的启动条件、催化领导、制度设计和协同过程4方面的样态制约因素,为后续推进路径的精准把控找准靶向。进而结合相关案例分析,运用文献研究和逻辑分析方法,构建“体教融合”SFIC模型(见图2),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体教融合协同治理的推进路径。
图2 “体教融合”SFIC模型图
目标一致和统一领导是解决协同过程中权力、资源和信息的不平等问题,明确协同动机,构建信任水平的重要路径,也是多部门协同工作和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体育和教育工作的融合发展致力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目标已然明确,亟需推动集中统一的领导和部门间的协同发力两大关键要素落地生根。
4.1.1 “共识”:统一领导
在中共中央的集中领导下,教育部和体育总局应建立大部门管理机构,致力于体教融合发展。但若在尚未整合或无法整合的状态下,应基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两部门工作协同,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基层,在“体教融合”的发展规划、政策导向、资源调配、资金支持等方面构建起相互协同共进的组织管理体系,形成共同的发展目标和参与动机,共同摸索体教融合发展之路。
4.1.2 “落实”:部门协同
融合的顶层设计完备后,实践层面的路径支持才能顺风顺水。具体落实层面应打通体教各系统多部门间壁垒,充分发挥多部门整合聚力;打通“学生”和“运动员”转换的角色壁垒,以减少部门间权力、资源和信息不平等的限制,提升体教信任水平;厘清体教系统共同目标及协同动机,充分发挥学校学习和体校俱乐部训练的优势资源;配合相应的监管和评估以及完善的后勤保障,夯实体教融合启动条件。
SCIF模型中解释领导力对于协同治理中规则制定、建立信任、促进对话、探索共赢具有关键作用。在短期内应试教育的基本体制无法动摇的前提下,如何调整“指挥棒”,增加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增加相关政策“领导力”,丰富青少年 “成才”机制,成为体教融合工作领导力建设的重点。
4.2.1 以“青少年全面发展”为纲的“三点一线”纵向贯通
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是体教融合的本然要求,围绕“青少年全面发展”这一纲领和主线目标,实现“国家—政府—学校”的“三点一线”纵向贯通,旨在解决政令不畅、目标偏移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应在明晰“青少年全面发展”这一纲领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战略发展方向,政府的相关政策推行与学校的具体育人实践一脉相承。以政策推行为抓手实现学校执行和反馈的快速反应,在顶层设计完善的同时注重底层回应,实现“国家—政府—学校”间的快速沟通与反应;同时配合相关媒体提高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监控评估,提升政策的执行力度。
4.2.2 以赛事为抓手的“四位一体”横向融通
政府领导下的“家校社共育”是青少年发展的目标导向。实践中以政府政策为引领推进体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以体育为载体联结体教融合协同育人主体,以学校和社会为基础整合体教融合协同育人资源,最终以体育赛事为抓手,汇通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元利益主体,发挥多元主观能动性,完善青少年竞赛体系,实现 “四位一体”的青少年全面发展路径机制。形成政府主导主办,社会协办,学校、家庭培养参与的多层次、多项目、多样化赛事,如横向的校内赛事、校外赛事及校内外融合赛事,纵向的阶梯赛事等。进而在强调社会参与的基础上,以赛事为目标导向,建设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配合的赛训体系,充分发挥多元主体优势。
体教两系统由“达成共识”走向“协同发力”,体教融合的启动条件逐渐完备,“协同发力”也有了共同的目标体系,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要基本行为规范—制度设计。
4.3.1 推动体制改革,充分整合资源
体教融合由摸索进入深化阶段,首先应实现资源的深度整合,其根源在于实现各部门间资源的转移和资源主体变更,即打破体制壁垒。在完善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推动体制改革,打破行政部门间体制的壁垒,奠定学生和运动员角色转换以及教师与教练员汇通的制度基础,实现教师和教练员的充分融合和效果最大化;打破学校和社会的屏障,建立训练学习相互链接的制度保障。同时在新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配合下,逐步实现社会组织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效弥补学校在师资队伍短缺、场地不足等方面的短板,使学校与社区、学校与俱乐部融合有序健康发展。推动体制改革,意味着打破资源流动和互动链接的壁垒,促进政府、社会、市场的体育资源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形成培养体育人才最优化效果的制度体系。
4.3.2 推进简政放权,促进制度耦合
在打破体制壁垒、互动资源链接的基础上,学校、俱乐部等主体内部优化体育师资结构、充实教练员队伍,形成保障师资的制度耦合体系;由多元主体构成的体教融合系统内,优化和整合传统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俱乐部和学校教育体育资源,运用多种路径,形成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体育人才培养制度耦合体系;在响应放管服改革的基础上简政放权,鼓励市场机构、社会组织等“内行”通过兴办体育赛事,辅助学校体育教学等形式参与体育治理,为青少年体育活动搭建平台,形成激励多元主体参与的制度耦合体系。
4.3.3 构建制度空间,提升治理效能
随着体教部门间的体制逐渐松动,社会、市场和学校等主体形成制度耦合体系,体教多元主体逐渐形成新的社会生态系统。此时需要为多元主体的融合、共生制定新的规则和制度空间。应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统筹协调、管理监督等方面的功能,通过完善政策法规来加强社会体育组织、俱乐部进校园,建立与学校合理监管与治理机制,防止学校体育过度社会化,尤其是严防被资本垄断[22],构筑体教融合系统内业务分工明确、衔接顺畅的基本规则及保障体系,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制度空间与监管体系;同时,设立专业的管理机构如理事会、理事单位等对体教融合系统内具体工作进行管理和执行,以达到其现代化治理水平。从“资源整合”到“制度耦合”再到“联合治理”,旨在实现体教融合制度设计由资源向治理的过渡,为体教融合实现过程中的主体行为提出规范要求。
协同过程是SFIC模型的核心环节,也是体教融合发展的真实体现。体教融合发展的协同过程主要分为两部分:平台建设和“六方联动”。
4.4.1 打造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搭建协同平台
体教融合协同发展当务之急是要搭建协同发展的平台载体。近年来为推动体教融合发展,我国汲取国际经验开始初步尝试建设和认定传统项目特色学校,并取得了积极的经验。当前,应大力促进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建设、认定和发展,建设体教融合的样板项目和示范单位,尤其是持续推动将传统学校认定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进而通过财政和资源的倾斜吸引大部分学校大力发展体育,形成体教融合底层正面回应的蔚然之风。将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作为体教融合发展的“桥头堡”,把呈散点状分布的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作为体教融合发展的“星星之火”,只待呈现燎原之势。
4.4.2 协同“六方”主体,构建联动机制
体教融合的载体平台虽尤为关键,但体教如何联动和运转同样不可或缺。具体内容包括: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牵头建立“融合联教”制度,召开联席会议,加强顶层设计。教育局和体育局保证体育优秀生源的输送,保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体校和专业俱乐部派经验丰富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保证学校每天的训练。项目管理中心关注和鼓励学生运动员专业发展,并打通学校体育老师和职业教练员以及学生和运动员身份壁垒,从而形成基层体教融合工作“六方联动机制”。形成教育局、体育局、学校、项目管理中心、体校和专业俱乐部协同联动之局面,为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供给项目载体,为各项目后备人才的输送奠定基础,为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提供动力,为社会组织参与体育治理提供监管与评价。以“六方联动”为基础,进而还可为体育和教育体制和机制的“破壁”提供正向反馈和路径支撑。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建设和“六方联动”机制从载体到路径谋划了体教融合的协同过程,为体教融合的发展提供路径支持。
通过上述对体教融合过程中启动条件、催化领导、制度设计和协同过程各个环节的探究和探讨,借助SFIC模型为体教融合过程中各主体协同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和明确,同时提出了路径选择,形成“体教聚力”的局面,最终实现“制度融合、资源融合、学训融合、赛事融合”四方融合的协同成果。(1)制度融合:体育和教育相关部门在政策和制度制定时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和集中领导,实现单纯资源整合向制度融合过渡,最终实现多元主体现代化协同治理体系。(2)资源融合:打破体制壁垒,实现体制内教师、教练员和体制外教练员的大融合,以及场地、器材和服务等资源的深度融合,实现教师的体校授课和教练员的学校带队训练,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全体青少年的全员育人和全社会育人。(3)学训融合:打破学校和体校、专业队的壁垒,实现学生的体校训练和运动员的学校学习,实现学习和训练的融合。(4)赛事融合:减少各类专业及业余比赛的限制,举办体育和教育融合的比赛,实现赛事融合,为各项目后备人才储备奠定基础。在集中统一领导的顶层设计下,多元主体协同联动,形成“四方融合”局面,推动体教融合发展。
体教融合是以体育正本归原、教育融会贯通为出发点,以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为落脚点,以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为基本路径,旨在实现“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战略的阶段性谋划。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借助SFIC模型,探讨协同治理参与体教融合的全过程,旨在为丰富体教融合理论与实践添砖加瓦。体教融合协同治理的启动条件需厘清体教系统共同目标及协同动机,解决部门间权力、资源和信息不平等限制。体教融合协同治理的催化领导需实现“国家—政府—学校”的“三点一线”纵向贯通,以赛事为抓手,汇通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元利益主体,实现“四位一体”的青少年全面发展路径机制;体教融合协同治理的制度设计需实现完善新发展理念下关于体制的制度改革,在响应放管服改革的基础上简政放权,形成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的激励制度,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制度空间与监管体系的“三阶”制度设计。体教融合协同治理的协同过程需以“六方联动”为基础,为体育和教育体制和机制的“破壁”提供引导力和路径支撑。由此可有效突破体教融合过程中的桎梏,最终形成“四方融合”局面,实现体教融合聚力发展的协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