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 徐梓航 刘秀叶 周长浩 郭琼梅 高巍巍
颅内动脉瘤是指大脑内部的动脉血管异常膨出后形成的动脉瘤(并不是肿瘤),多数患者是由于先天异常或后天损伤因素引起的局部血管壁损害,且在血流动力学负荷及其他因素作用下动脉血管逐渐异常膨出[1]。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属于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2]。但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颅内压力波动,会对跨壁压力产生影响,增加动脉瘤破裂风险。同时,患者全身麻醉期间严重的呛咳亦可引起高血压、心动过速等,造成术后出血的并发症[3]。右美托咪定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辅助药物,尤其是全身麻醉诱导期、苏醒期,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麻醉风险[4]。因此,本研究以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为对象,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插管中的麻醉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18~66岁,平均(45.69±6.61)岁;体重指数(BMI)16~28 kg/m2,平均(23.26±3.61)kg/m2;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SC)12~15分,平均(13.59±1.41)分;ASA分级:Ⅰ级31例,Ⅱ级17例;合并症:高血压3例,糖尿病2例,高脂血症4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19~65岁,平均(45.86±6.69)岁;BMI 17~28 kg/m2,平均(23.57±3.69)kg/m2;GSC 12~15分,平均(13.74±1.56)分;ASA分级:Ⅰ级29例,Ⅱ级19例;合并症:高血压2例,糖尿病3例,高脂血症3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符合颅内动脉瘤诊断标准[5];②均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且患者均可耐受;③均无右美托咪定等麻醉药物禁忌证及过敏史。
1.2.2 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凝血功能异常或其他器质性疾病者;②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血液系统疾病或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③长期服用激素、免疫调节药物和精神类药物。
1.3 方法 2组术前均禁食禁饮,进入手术室后帮助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动态监测患者无创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动态监测患者有创平均动脉压[6]。在麻醉诱导前,观察组10 min内微量泵泵入右美托咪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规格:2 ml:0.2 mg)1 μg/kg,随后以0.4 μg·kg-1·h-1的速率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而对照组泵入0.9%氯化钠溶液。在麻醉诱导时,2组均采用北京思路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TCI Ⅲ型靶控进行丙泊酚(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 ml∶100 mg)的输注,效应室靶的浓度为3 μg/ml。患者入睡后,2组均静脉注射3 μg/kg芬太尼[(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规格:2 ml∶0.1 mg(以芬太尼计)],随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 ml∶50 mg)0.6 mg/kg,在注射完毕后2 min,经口明视下气管插管。
1.4 观察指标
1.4.1 麻醉效果:记录2组麻醉苏醒、拔管时间、拔管质量评分(总分5分,分值越低,拔管质量越佳)[7]、Ramasay评分(分值越高,镇静效果越佳)[8]。
1.4.2 血液流变学:记录2组入手术室平静休息3 min(T1)、气管内插管前(T2)、插管后即刻(T3)、插管后3 min(T4)舒张压、收缩压、心率[9]。
1.4.3 应激反应:2组T1、T2、T3及T4时间点取桡动脉血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10,11]。
1.4.4 安全性:记录2组麻醉期间呼吸抑制、呛咳、恶心呕吐、喉痉挛及谵妄发生率。
2.1 2组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Ramasay评分长(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麻醉效果比较 n=48,
2.2 2组血液流变学比较 2组T1、T4时间点血液流变学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2组T2、T3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低于T1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血液流变学比较 n=48,
2.3 2组应激反应比较 2组T1、T4时间点应激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2组T2、T3时间点TNF-α、IL-6水平均高于T1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时间点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应激反应比较 n=48,
2.4 2组麻醉安全性比较 2组麻醉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麻醉安全性比较 n=48,例(%)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具有治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临床使用相对较多,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利于患者恢复[12]。但是,全麻拔管期间由于麻醉相对较浅,咽喉、气管内感受器受到刺激引起短暂、剧烈的血流动力学波动,临床多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13]。因此,加强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右美托咪定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插管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14]。本研究中,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Ramasay评分长(高)于对照组(P<0.05);拔管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右美托咪定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插管中可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利于患者恢复。现代药理结果表明:右美托咪定能发挥选择性的兴奋中枢孤束核突出后α2AR,能抑制脊髓前侧角交感神经细胞冲动,降低交感神经,从而引起心率变慢,可降低围术期刺激引起的高血压[15];此外,右美托咪定能激动脑、延髓突触后膜α2肾上腺素受体,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降低血液中儿茶酚胺水平[16]。本研究中,2组麻醉期间安全性无统计意义(P>0.05),从本研究结果看出,右美托咪定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插管中安全性较高,能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手术。
既往研究表明,应激反应发生时,患者除了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外,亦可表现为眼压升高[17,18]。本研究中,2组T2、T3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低于T1时间点(P<0.05);观察组T2、T3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右美托咪定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插管中能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应激反应较小。在全身麻醉的诱导和苏醒期,气管插管与拔管能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而右美托咪定能减少围术期气管插管、手术操作等引起的应激反应,可维持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19]。IL-6能激活嗜中性粒细胞,可促进炎性物质的释放,加重多发伤需机械通气患者症状;而TNF-α能刺激细胞产生大量炎性介质,其水平升高,能加重呼吸症状[20]。本研究中,2组T2、T3时间点TNF-α、IL-6水平均高于T1时间点(P<0.05);观察组T2、T3时间点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右美托咪定能降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插管中应激反应。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插管中能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对患者应激反应较小,可稳定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