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海西州第一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路径

2023-05-12 06:40:56牛本威丁亚男丁生喜
河北农业科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海西州使用量耦合

牛本威,丁亚男,丁生喜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辅相成。党的十九大在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时要求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等文明新农村;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的目标。然而在发展过程中,许多地区高举发展乡村产业的旗帜而盲目开发、建设产业项目,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环;与此同时,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机制还不够完善,环境体系脆弱的情况下极其容易被人们生产活动伤害[1]。由此可见,减少环境污染,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有序建设经济,合理构建生态与经济的整体协调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国外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较早,一个重点是从经济层面出发研究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侧重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2~4],目的是为了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另一个重点是研究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性[5~7],国内关于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研究较多,胡文友等[8]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田土壤环境质量急剧退化,产业的发展应该遵从与环境质量的协同并进;毛小明等[9]以中部地区为例,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模型、相对发展模型及Tobit 模型,探究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协调发展。海西州地处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西部,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落实与实施,各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第一产业逐步形成了以农牧业为主的特色产业,截至2019 年,农业增加值达到了379 938 万元,其中农业和牧业的贡献率达到了95%以上,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资源浪费、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10~12]。因此,基于2010~2019 年面源数据,采用综合评价模型与权重指标,建立耦合协调模型,评价海西州第一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发展状况及其协调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采用2010~2019 年《海西统计年鉴》 《青海统计年鉴》以及海西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相关数据,涉及的指标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支出、第一产业产值、人均GDP、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碳水排放总量、农业化肥施用量、地膜使用量、农药使用量、农村电力使用情况等。

1.2 研究方法

1.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文献以及研究内容,构建海西州经济发展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指标体系,包括连2 个Ⅰ级指标、6 个Ⅱ指标、15 个Ⅲ指标;Ⅰ级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Ⅱ级指标包括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生活质量、环境污染、能源使用、环境规制;Ⅲ级指标包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支出、第一产业产值、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GDP、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碳水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农业化肥施用量、地膜使用量、农药使用量、农村电力使用情况、农业能源消费量、第一产业增加值能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3~19](表 1)。

表1 经济发展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Table 1 Index system and index weigh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ystem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ystem

1.2.2 指标权重确定与综合评价指数 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综合评价指数。对汇总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为:

式中,yij为极值标准化处理后第i 个年份第j 项指标的标准化数值,yij∈[0,1];xij为第 i 个年份第 j项指标的数值;min{xij}为第i 个年份第j 项xij的最小值;max{xij}为第i 个年份第j 项xij的最大值。

计算各个指标值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式中,pij为第i 个年份第j 项指标标准化后的比重,pij∈[0,1];m 为评价年数,m=10。

计算各指标的信息熵,计算公式为:

式中,ej为第j 项指标的信息熵值,ej>0,熵值越小,表示该指标对样本的影响程度越大;k 为常数项。

计算指标的信息冗余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gj为第j 项指标的信息冗余度,而后可以得出第j 项指标的权重。

将各个指标标准化值与权重相乘再加总,得到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值:

式中,E 为海西州第一产业经济系统综合评价值,u 为经济发展系统中指标个数(u=6)。

式中,F 为海西州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值,s为生态环境系统中指标个数(s=9)。

1.2.3 耦合分析模型 通过耦合调度模型对第一产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联影响程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q 为耦合度,q∈[0,1]。q 越趋近于 0,表明两系统间的影响程度越小;q 越趋近于1,表明两系统间影响程度越大。引入耦合协调模型来反映两系统间的协调关系,更利于准确的分析海西州第一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内在关系。相关的公式如下:

式中,d 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α为经济发展的贡献系数,β生态环境的贡献系数,因为考虑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同等重要性,α和β取值均为0.5。

式中,t 为耦合协调度,分为 10 个等级[20,21](表2)。

表2 耦合协调等级划分Table 2 Classification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levels

2 结果与分析

2.1 海西州第一产业发展与生态现状

2.1.1 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经过长期的发展,海西州已经形成了包括资源优势、气候特点、特色品种等在内的多种特色农牧业体系。在种植业领域中,海西州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枸杞产业、退牧还草、设施农业等手段,形成了以枸杞、藜麦、果蔬为特色的优势产业;在畜牧业领域中,大力发展草畜平衡体系,不断优化草畜养殖结构,形成了以肉羊、肉牛、柴达木草山羊等为主的特色畜牧业产业体系[22~24]。2010~2019 年海西州第一产业产值逐年稳步提升,年增长率为26.47%;第一产业占GDP 比重2010~2013 年呈下降趋势,且2013 年达到最低值(1.5%),2014~2019年呈上升趋势,说明2014 年开始海西州的农业发展得到了政府以及农牧民的重视;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2010 的42.1%下降至2019 年的29.3%,说明海西州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在逐步稳定提高(表3)。

表3 海西州第一产业的发展情况Table 3 Development of the first industry in Haixi Prefecture

2.1.2 海西州生态环境现状 海西州地处青海省西部地区,与甘肃、新疆、西藏相邻,是四省重要的交通地带,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四周环山。就生态环境来看,草原资源和水源资源匮乏,不利于第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5,26]。2010~2016 年海西州的碳水排放总量持续增长,2016 年达到峰值 (10 756.12 万 t),2017~2019 年逐渐开始下降,且稳定在8 200 万~8 800 万t,说明碳水排放量总体稳定;2010~2019 年SO2排放量持续上升,2010 年、2011 年排放量持续上升,2015年达到峰值后,逐步稳定;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先增长后降低,其中化肥使用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3.48%,农药的年均增长率为9.1%;2010~2014 年农膜使用量持续增长,年增长率为8.68%,2015 年开始明显降低,2019 年趋于稳定(表4)。

表4 海西州生态环境的发展状况Table 4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in Haixi Prefecture

2.2 经济综合指数与环境综合指数分析

计算海西州2010~2019 年经济综合指数和环境综合指数结果(图1)显示,经济综合指数呈持续稳定增长趋势,从 2010 年的 0.021 增长至 2019 年的0.318;环境综合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10~2015 年持续快速下降峰谷(0.138)后,2016~2019 年波动增长至0.368。经济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于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属于经济滞后型的发展类型。

图1 2010~2019 年海西州经济综合指数与环境综合指数Fig.1 Economic composite index and environmental composite index in Haixi Prefectural from 2010 to 2019

2.3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性分析

计算海西州2010~2019 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图2),耦合度的平均值为0.878,说明第一产业经济和环境两大系统具有高度关联性,相互影响程度较大;耦合协调度为0.335~0.585,处在失调衰退和过度类型阶段。2010~2019 年海西州的经济增长速度与环境治理协同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说明在海西州环境状况需要改善的情况下,第一产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间仍然存在很大的协调发展空间。

图2 2010~2019 年海西州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Fig.2 Coupling degree and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in Haixi Prefecture from 2010 to 2019

3 发展路径

3.1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经济

科学调整第一产业结构,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科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优化农业土地资源配置,集中土地区位优势,提升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合理协调种植业和牧业平衡发展,引导当地农民多种植饲料型作物;牧民采用将现代化设施以及饲养手段相结合,科学性、规模性、集中性生产,在保证牲畜质量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

3.2 继续加大环保力度,健全基础设施

继续加大环保力度,严格把控农用污染工具的使用量,定时检测土地有害物质含量,科学制定有害物排放量阈值。通过媒体、报纸等手段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研发推广高效率低能耗的电器,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补齐田间道路建设的短板,构建现代化农村交通网络[27]。

3.3 加快科技创新,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提供优良的科技创新环境,优化人才引进政策,放宽人才引进的门槛,结合实际鼓励“三支一扶”“三下乡”等计划,实现知识和生产力的相互结合;培养当地的高层次人才,实现多渠道的人才引进。完善环保政策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在现有的基础上建立严格的监督和奖惩机制。

猜你喜欢
海西州使用量耦合
减少#1炉再热器减温水使用量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以虫吃虫”这家大棚农药使用量减少30%
今日农业(2021年6期)2021-11-27 08:05:59
В Китае снизился объем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пластиковых пакетов 中国塑料袋使用量减少
中亚信息(2016年2期)2016-05-24 07:11:07
未来汽车的塑料使用量将呈倍数增长
基于“壳-固”耦合方法模拟焊接装配
大型铸锻件(2015年5期)2015-12-16 11:43:20
求解奇异摄动Volterra积分微分方程的LDG-CFEM耦合方法
非线性耦合KdV方程组的精确解
通过物流一体化促进海西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