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业资源保护及管理措施探析

2023-05-12 15:30黄斌
新农业 2023年7期
关键词:林业资源生态环境发展对策

黄斌

摘要:林业资源是推动社会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由于受到改革开放初期林业资源保护意识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在大力发展社会经济时,出现过度开发利用林业资源的现象,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影响。为了推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有序开展,相关部门在深入分析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学合理且针对性较强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议和措施,借助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构建出了完善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确保了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效开展。本文主要就林业资源保护与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林业资源;生态环境;发展对策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地区出现的乱砍滥伐林业资源现象不仅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提高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林业资源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代表着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文明程度。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而森林资源的迅速减少,则成为了长期困扰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为了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平衡发展的目标,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完善的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措施,既要根据生产要求做好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同时还应制定完善的森林资源保护措施,促进我国森林资源保护质量和效率的稳步提升。

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护全球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森林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工业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然,释放出氧气,提高空气质量。充分利用森林具有的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功能,可以延缓温室效应的发生。森林覆盖率的提高不仅能够应对恶劣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而且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绿色发展理念在全社会的迅速普及,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随之越来越高,随着人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性的不断提高,我国各地区的林业资源存量也呈现出迅速增长的发展趋势。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在积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时,制定完善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宣传策略,通过对人们保护森林、亲近自然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帮助人们树立良好的生态环保价值观,理顺林业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关系,加快我国林业资源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速度。

2.1 提高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社会各界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为林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在开展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时,应该通过定期举办讲座、张贴宣传标语、电视、报纸等方式,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宣传活动。借助自媒体平台向人民群众播放环保公益宣传片,提高社会公众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和实施多层次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策略,提高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2.2 构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林业资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虽然我国林业资源丰富,但是因为受到改革开放初期,林业资源保护工作不到位以及林业资源乱砍乱伐问题的影响,导致我国林业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所以,相关部门必须根据当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建立完善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做好林业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的保护工作,促进林业生态环境与林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比如,相关部门可以采取封山育林与植树造林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周边居民积极参加植树造林以及退耕还林活动,扩大本地区的森林覆盖面积,从而达到积累森林资源的目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林业生态保护体系,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人力、资金、技术等资源投入力度,通过开展绿色单位、园林机关创建活动的方式,调动社会力量参加林业保护活动的积极性,促进林业资源向多样化方向的全面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针对我国南北地区差异大且不同地区林业资源呈现出的地域与气候特征各不相同的特点,相关部门应该严格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和要求,选择适合本地区生态环境发展需求的树木品种,营造能够体现出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拓展林业资源发展的渠道,为各地区林业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2.3 严格林业资源开采审批

我国的林业资源主要分布于偏远山区或林区,长期生活在林区的居民则主要依靠砍伐树木维持生活,再加上大多数居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在砍伐林业资源时,并未完全按照林业资源开发审批程序进行,不仅引发了严重的乱砍滥伐问题,而且对各地区林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破坏。针对这一情况,相关部门必须制定规范的林区树木砍伐程序,禁止任何个人或企业私自砍伐树木,严格按照先审批后砍伐的程序和制度,将林业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另外,林业管理还应加强与公安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林木采伐监管工作,全方位监督管理林业资源采伐审批的程序,通过对林业资源的全面保护,促进林业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4 完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完善林业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支持。管理部门在开展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必须深刻认识到践行青山绿水绿色环保发展理念的重要性,进一步完善现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时发现并解决我国林业生态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当前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发展和保护工作的现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加大林业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的投入力度。此外,为了保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相关部门还应加快高素质林业生态环境执法管理团队建设的速度,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学习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在牢牢掌握林业生态环境知识的前提下,为多层次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2.5 健全林业生态环境生态补偿机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部门针对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颁布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各地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依據。由于广大农民群众在退耕还林过程中难免会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各地区必须根据本地区农民推广还林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林区生态补偿的标准,保证农民的根本利益不受侵害。对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民、林区所有者以及经营者等相关部门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支持,激发人们参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相关部门还应根据本地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现状,制定统一的生态补偿资金使用、监督和管理机制,统一调配和使用生态补偿资金,构建科学规范、严密、合理且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补偿与监督机制,为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总而言之,为了促进我国林业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必须根据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林业资源保护制度和机制,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投入的力度,为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林业资源生态环境发展对策
关于林业造林技术的研究
对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的探索与研究
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讨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