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白云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3-05-11 04:38王一伊林海波
耕作与栽培 2023年5期
关键词:白云区贵阳市食用菌

王一伊, 龙 芳, 罗 迷, 林海波

(1.贵阳市白云区农业产业服务中心, 贵阳 550001; 2.贵州省土壤肥料工作总站, 贵阳 550001)

贵阳市白云区食用菌种质资源丰富,自然条件独特,具有发展食用菌产业的良好条件。近年来,在白云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大力推进发展食用菌产业,并实现了食用菌产业阶段性发展。因此,在全面系统性的分析白云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展望,以期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贵阳市白云区产业发展情况

1.1 产业规模实现快速扩大

在一产方面,白云区按照“一园多点”产业布局,突出食用菌产业示范园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智能化、标准化、高效化示范样板,在牛场、沙文、麦架建设香菇、红托竹荪、羊肚菌等21个示范基地,培育食用菌经营主体38个。2021年生产规模约4 500万棒;在二产方面,白云区坚持“种植在全省、加工在贵阳、销售在全国、力争向全球”的发展思路,引进多家加工企业,建成3个加工基地,开展香菇干品出口加工,羊肚菌烘干、冻干、菌汤加工,灵芝孢子粉、孢子油、灵芝片加工,年加工量3 000 t左右。在三产方面,白云区将蓬莱仙界打造成以蘑菇为主题,深度融合种植加工、会议会展、科普教育、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老养生、商业服务为一体的“蘑力小镇”,引进加工企业开展标准化、智能化食用菌生产,建设中国-东盟青少年艺术交流活动中心,打造食用菌大数据平台及精深加工中心,创建综合旅游度假区,充分挖掘食用菌生产、生活、生态、民风民俗、乡土文化。

1.2 政策保障持续强化

白云区制定了《白云区“十四五”乡村振兴发展专项规划(2021—2025年)》《贵阳市白云区关于支持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的十条措施(试行)》《白云区“四子微园”产业发展财政资金补助指导意见》等扶持政策,从土地政策、设施建设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品牌创建政策等方面加大食用菌产业扶持力度,着力在产业链上扶弱项补短板。

1.3 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白云区采取外出招商、以会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招大商招优商,引进10余家食用菌行业龙头,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带动全区农业产业发展。同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做到“保姆式”安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1.4 产销衔接平稳有序

白云区发挥贵阳大市场优势,瞄准省内外市场,推动食用菌卖出去,卖好价。加强与超市合作,建立农超对接模式;推广“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冷链运转+惠民生鲜超市”等运营模式,积极发展田园直购、产品认筹等营销模式,拓宽销售渠道。依托龙头企业的销售网络,开展订单生产,签订销售合同,实行保底收购,拓展省内外市场。利用好大数据及电商平台, 加强产销动态监测,依托贵州农产品交易平台等各大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加快冷链物流建设,提高生鲜农产品预冷保鲜能力。加强品牌创建和宣传推介,培育本土食用菌品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效应,目前已注册云尚菇、蘑力三珍、孔小菌、银伞菇、六芝园、豆邦等多个食用菌、蔬菜品牌。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白云区委、区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尽管白云区食用菌产业实现了迅猛发展,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产业发展进程中存在一些较为突出问题。

2.1 产业发展空间有限

白云区地处贵阳市中心城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同时,加上地块破碎、不集中连片,导致规模化水平较低。

2.2 产业链条偏短

白云区农业产业发展整个链条上虽然布局并发展食用菌的种植示范、加工、部分品牌化销售及部分采摘体验、休闲观光等产业链条,但主要还是以一产为主,精深加工等二三产链条较短,品牌化打造、冷链物流配送、农文旅等三产份额不高,产业链条闭合与延伸待进一步提升。

2.3 龙头带动不强

虽然白云区近年来引进了20余家企业、扶持组建10多个专业合作社,但总体上发展活力不强,服务水平较差,辐射带动能力不足,参与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尚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经济共同体,难以带动产业提质增效。

2.4 品牌建设滞后

白云区生产主体总体品牌销售意识不强,多以统货销售、产地批发等形式销售,没有形成分拣包装、品牌销售的模式,目前农产品产品仅注册孔小菌、银伞菇、六芝园、蓬莱仙界等少量品牌,在全国大市场中知名度与影响力不足。

2.5 基础配套不足

白云区种植业以露地栽培为主,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与冷链、物流、储运、加工等设施配套不足,现代化的物质装备水平比较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3 产业发展建议

3.1 优化产业布局,突出优势产业

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立足区位优势,优化产业布局,抓住用好“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期,大力实施“强菌”工程,做精做特食用菌产业,推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3.2 强化招商引资,培育市场主体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瞄准引进食用菌初精深加工企业、工厂化生产企业及全产业链发展企业,同时做好营商环境优化,制定优化政策配套,推动企业落地投资、投产发展。

3.3 延长产业链条,实现融合发展

围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建链、补链、强链、延链,补齐补强短板。要重点抓好蘑力小镇建设运营,加快推进食用菌大数据中心及精深加工中心建设,打造一批集精品农业、观光旅游、休闲体验、民俗文化、科普教育为一体“农文旅”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基地。

3.4 强化品牌打造,促进产销对接

加强“云尚菇”“蓬莱仙界”等区域公共品牌打造和宣传推介,树立良好形象和效应,提高产品附加值。瞄准省内省外两个大市场,创新产销模式,拓展销售渠道。

3.5 强化科技支撑,抓好技术培训

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菌种等产业研发平台,研究和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引进高层次人才,注入科技力量,加大对技术干部、新型农民、市场主体的技术培训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6 完善基础配套,补齐产业短板

统筹整合人力、财力等资源要素,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改善食用菌产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

4 展 望

虽然白云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基础较弱,但政治优势、区域优势、交通优势等明显,笔者坚信在白云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强力推动下,白云区食用菌产业将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快速高质量发展,为贵阳市现代山地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白云区贵阳市食用菌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关于征收广州市白云区南方钢厂三期保障性住房项目国有土地上房屋的决定 云府〔2020〕14号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习作点评
关于贵阳市低碳交通发展路径的探讨
离贵阳市区最近的滑雪场 高坡滑雪场
贵阳白云区:“诚信森林”顶层设计见真功
贵阳市乌当区地下水问题及防治
白云区老年大学获“省级老年大学示范校”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