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研究

2023-05-11 03:50:51郑立元
辽宁高职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抗疫志愿志愿者

郑立元

辽宁职业学院,辽宁 铁岭 112099

一、疫情防控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现状分析

在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中,大学生志愿服务情况整体良好,能积极参与抗疫志愿服务,而且在面对突发问题时,新一代大学生群体体现出了良好的反应力,整体的行动力较强,抗压能力较好。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时长平均在35 小时左右,且有20%的志愿服务者服务时间达到了100 小时以上[1]。新一代大学生群体参与抗疫实践,既体现了青年群体的责任意识,也全面体现了在全新的教育体系下,大学生群体有良好的家国担当。

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有不同的形式,主要有进出排查、线上家教等内容。大部分青年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时,以线上家教辅导为基础,一部分学生参与了疫情防控盘查工作,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参与了科普宣讲、心理疏导等工作。这些均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的积极号召,发挥了青年学生群体志愿服务的实效[2]。与此同时,从整体角度上看,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志愿服务获得的好评居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志愿服务能力,也有效推进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实现制度化落实。通过走访、访谈,学生表示参与大学生抗疫志愿服务既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也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并且,通过服务对象的正向反馈,起到了激励的作用。在引导与教育工作落实中,学校的有效宣传为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成长。

二、疫情防控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影响因素

(一)健康风险大

常规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安全系数相对较高,主要是在住宿、交通、财务、饮食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疫情防控疾病的传染性导致风险增加。除了兼具常规志愿服务的风险外,健康风险极易威胁青年群体志愿者的生命安全。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中,如果自我防护意识不强,防控措施不到位,会进一步加大志愿者的健康风险。此外,在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中,志愿者不管是在防控保障的后方,还是在防控救治的前方,都要全程参与[3]。因此,在服务过程中,志愿者被感染的风险较大。

(二)专业要求高

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使得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时需要强调疫情防控的特殊性。在参与志愿服务时,需要确保青年学生群体具备良好的医务认知以及健康防御相关知识,还要对医学防护相关技能与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志愿者在参与疫情防控下的志愿服务时,需要对心理咨询服务、社会治理以及医疗卫生管理等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还要具备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相关专业基础,这样才能在参与志愿服务的同时,既保护自身的安全,又能确保志愿服务落实的科学性[4]。在参与疫情防控时,志愿者需要全面了解疫情的相关知识。比如,疫情带来的危害、疫情的传播途径、发病症等,这样才能在前期掌握专业知识,以保证在参与志愿服务时以科学防控为基础,按照国家以及地方的要求,确保大学生志愿者在落实志愿服务时,既能保护好自己,又能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做好保障,真正成为落实政府防控措施的模范公民,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5]。

(三)实现困难多

在组织大学生开展疫情防控下的志愿服务时,必然会面临诸多的困难。高校的招生是面向全国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在返乡期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学生分散在全国各地,开展动员工作难度较大。虽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动员,但没有面对面的深度交流,无法保证动员的精准性和动员的深度。与此同时,在组织过程中很难完成统一的团队组建。毕竟,在实际动员工作的落实上,受诸多因素带来的影响,学生之间的配合度不高,团队的成熟性不足,很难通过集体的力量以及短期的培训攻破艰巨的任务。在培训工作开展中,存有培训难度大、培训任务重的特性[6]。由于志愿者在到达指定场地后需要分散在不同的团队中,很难进行集中的培训。同时,各个岗位的要求和任务并不相同,在培训过程中组织必要的专业培训难度较大。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防控视域下,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需要按照地方要求先防护好自己再参与服务,但部分地区存在物资短缺的问题。此外,学校无法有效完成督导服务。学校团队无法在疫情下有效完成跟踪监督,致使服务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且活动随意性强的问题比较明显。

三、疫情防控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机制探索

(一)完善疫情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工作

作为体验性的活动,抗疫志愿服务的开展要以立德树人为基础,培育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只有构建完整的制度,对疫情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工作进行优化,才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只有不断完善抗疫志愿服务培训的基础内容,保证培训工作开展的全面性,这样在抗疫志愿服务工作开展中,才能呼吁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由学院带头开展抗疫志愿服务相关知识的讲座,可以使大学生明确参与抗疫志愿服务,能对自身的成长以及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更能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大学生勇于参与抗疫志愿服务[7]。与此同时,通过抗疫服务技巧的培育,如应急处理技巧、服务技巧以及沟通技巧等,可以提升学生参与抗疫志愿服务的效果,更能强化学生遇到突发事件的解决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抗疫志愿服务具备一定的专业性,而且要求较为严苛,这类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必然会有学生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8]。对此,只有从专业化的角度落实开展大学生志愿者培训工作,才能实现提升育人的效果。

(二)提升家校社的协同效果

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服务思想,才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抗疫志愿服务。抗疫志愿活动是一项自主性活动,是学生融入服务社会以及参与社会治理的关键性活动。该活动的开展可以发挥立德树人的育人作用,强化学生认知的同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更能让学生明确实践是发展自身的硬道理,也能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整合家校社形成协同体系,可以使大学生参与抗疫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提高,也能保证活动组织更加完善。家校社的结合可以使大学生对具体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有明确的认知[9]。协作制度的有效构建,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区抗疫志愿服务活动中,这既能保证抗疫志愿活动的构建与实施具备了良好的可行性,又能强化外部环境和内部支持,在落实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形成教育合力,有效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升大学生抗疫志愿服务实践教育的成效。

(三)构建特色品牌项目

想要通过实践育人的方式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要构建合理的措施以确保大学生在参与抗疫志愿服务活动时,有着良好的外部保障和内部支持。构建大学生抗疫志愿服务活动平台,既能完成文化的传递与运用,也能以持续化培育为基础,通过持续输送的方式使大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中,进而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特色品牌的构建无法通过短期实现,但通过形成合力后,多方的共同努力则可为品牌建立提供良好的基础。但是,只有大学生自身有着良好的责任意识,这样在抗疫志愿服务活动的构建上,才能通过实践育人,发展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0]。在校园教育工作开展中,仍然要着力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这样才能通过教育实践提高学生志愿服务的效果,提升学生的品质。除此以外,健全大学生抗疫志愿服务评价制度,并融入大学生抗疫志愿服务平台中,在特色项目的构建上,能用评价提升大学生抗疫志愿者的服务能力。通过特色化评价,学校既能从群众的评价中了解学生参与抗疫志愿的实际情况,也能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落实信息评价中得到反馈,使学生通过评价了解自身发展中的不足。学校可以通过评价给予学生一定的精神支持和物质奖励,促使学生有持续参与的动力。

在疫情防控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开展要结合当前状况,保证在实践中培育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深入社会,进而在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支持下,以实践达成育人的目的,促使学生勇于承担时代使命。

猜你喜欢
抗疫志愿志愿者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02
志愿者
环球时报(2022-10-14)2022-10-14 10:50:25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我志愿……
团结抗疫
环球时报(2022-03-24)2022-03-24 19:22:16
我是志愿者
少先队活动(2021年1期)2021-12-02 16:45:06
为志愿者加油
商周刊(2018年15期)2018-07-27 01:41:28
我是小小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