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治疗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评价

2023-05-11 01:59:44刘雪娇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膝关节程度关节

刘雪娇

(鞍山市汤岗子医院, 辽宁 鞍山 114048)

骨折是指受到外力撞击程度不同,发生骨组织中断、畸形,严重骨折会引发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膝关节会出现明显肿胀伴有疼痛、伸直屈伸受到限制,膝关节是下肢重要的负重部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临床上大多数患者需要采用手术治疗,及时的将关节进行平整,保证韧带完整是治疗的关键[2]。 综合康复治疗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本文即是围绕此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 年5 月-2020 年6 月收治的90例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45 例,男26 例,女19 例;年龄16 -68 岁,平均年龄为(42.0 ±3.2)岁;病程2 -18 个月,中位为(7.24 ±1.31)个月;左膝24 例,右膝21 例;对照组45 例,男25 例,女20例;年龄16 -69 岁,平均年龄为(42.5 ±3.4)岁;病程3 -20 个月,中位为(7.36 ±1.22)个月;左膝23例,右膝22 例。 2 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本次研究通过了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纳入标准:患者在骨折术后临床确诊为膝关节功能障碍,还具备关节活动受限以及疼痛等症状;患者知情并自愿配合参与研究;患者意识清醒且精神正常;术后1 -3 个月患者。 (2)排除标准:患者重要脏器患有严重疾病;患者存在精神类疾病;患者存在沟通障碍;患者在妊娠期或者哺乳期;患者存在特殊过敏体质;患者术后时间未超过1 个月,伤口未能完全愈合。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主要内容包含:(1)病情观察。 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确保异常情况发现与处理的及时性,还应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以及预防。 (2)基础训练。 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法。 (3)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实际症状,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等。 (4)环境护理。应确保病房温湿度适宜,注重日常通风以及消毒工作,减少不必要的噪音,确保患者睡眠充足,降低环境对治疗效果带来的不利影响。 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 具体内容如下:(1)心理疏导。 向患者及家属讲述术后康复治疗的重要性,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坚持康复训练。 由于诸多因素,患者会出现焦虑、烦躁、悲伤等消极情绪,不仅不利于患者恢复,还会增加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因而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心理状态展开专业评估,并根据患者个性、接受能力等,制定个性化的疏导方案,确保患者保持积极心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增强治疗信心。 (2)物理因子治疗。 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的治疗时间以及骨折、术后恢复情况,为其选择冷疗、蜡疗等针对性的治疗。(3)牵伸训练。 指导患者根据自身膝关节能够弯曲角度,采取坐卧位或者俯卧位,让患者一只手用力放在距离大腿最远的一端,另外一只手则握住小腿的远端,尝试缓慢弯曲膝关节,直至出现酸痛、胀痛感,反复进行同样动作锻炼,每天坚持20 -35 分钟。 患者采取平卧位姿势,然后将患膝慢慢伸直,再帮助患者采取侧位姿势,将患膝缓慢伸直,持续2 分钟,过程中让腿部肌肉保持紧绷状态,并使踝关节尽全力背伸。 还可以进行高抬腿训练,将腿伸直,然后慢慢向高抬起,保持动作6 秒。 再慢慢放下,每天重复此项动作。 (4)关节松动术。 患者采取仰卧位,将手术的膝关节微微弯曲,用其双手拇指支撑在髌骨旁边,不同角度滑动髌骨。 每次操作坚持30 分钟,每天1次。 (5)肌力训练。 自主对患膝进行自由伸直、弯曲、内伸、外展活动。 3 周后对患膝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自主进行适当的行走练习,试探性地进行站立、行走训练。 术后7 周以后,指导患者进行肌力训练,后期帮助患者在下肢绑上沙袋,然后进行压腿、下蹲、下肢左右旋转等,指导患者自主行走,待患者可以正常行走,适当指导患者进行爬楼梯上下训练。 (6)电针治疗。 选择患者患侧膝阳关、伏兔以及阴谷等穴位,通过疏密波进行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30 分钟。 (7)中医治疗法。 不仅包括内服法还含有外用法。 ①内服中药:选用萆蘚归膝汤,其配方为:赤芍、木瓜、千年健、牛膝以及五加皮各20 g,香附、甘草、当归以及萆蘚分别为15、10、25、30 g,通过400 mL 水进行煎煮,每天1 剂,分早晚2 次服用。 ②中药熏蒸:应用红花、透骨草、苏木以及独活等草药,将其放在熏蒸机内,添加适当清水,将熏蒸机开启,并将蒸汽温度控制在45 ℃,引导患者坐在设备旁,将患处对准蒸汽加以熏蒸,每天2 次,每次30 分钟。③中药烫疗:将丹皮、川芎、千年健等草药混合后打碎,并置于布袋中,将布袋口封紧,把药包置于加热器中进行加热,确保其温度在50 ℃-60 ℃范围内,对患处进行熨烫,将皮肤潮红视为度,若不热情况下,则应进行药包更换,每天进行2 次,每次时间在20 分钟左右。 (8)石蜡疗法:在患者伤口完全愈合后,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石蜡疗法进行应用。 在电脑恒温蜡疗仪中将液态蜡取出,并让在铝制容器内展开冷却处理。 在石蜡表面凝固之后,通过塑料布将石蜡进行包裹,并敷在患处,通过毛毯展开保温处理,每天2 次,每次50 分钟。 (9)红外线治疗:在患者术后24 小时-2 周时能够进行局部红外线治疗,从而缓解疼痛,减少伤口渗出以及红肿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2 组患者膝关节肿胀程度、膝关节功能评分、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依赖以及困难程度、疼痛水平与ROM 及并发症。 (1)对比2 组患者膝关节肿胀情况。 膝关节周径都正常为0 级;膝关节周径超过健侧1 cm 以内为1 级; >1 cm 为2 级; >3 cm 为3级。 (2)对比2 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 关节伸、屈度、关节负重程度、关节疼痛感、步行评分。 (3)观察并对比2 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 患者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肌力恢复正常,且不伴随疼痛感,肿胀消失为痊愈;关节活动度达到其生理范围70%以上,肌力恢复到2 级以上,部分肿胀、疼痛消失为显效;患者关节活动度得到改善,肌力恢复在3 级以下,部分肿胀、疼痛减轻为有效;经过治疗后无任何改善,或者病情加重为无效。 (4)对比2 组患者生活质量。 主要以生活质量量表为依据,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展开评估,各指标最低分为0 分,最高分为100分,各指标分值与患者生活质量成正比。 (5)分析2组患者的依赖与困难程度。 通过功能性行为能力表对患者依赖以及困难程度进行判断,对患者爬楼梯、行走以及下蹲困难和依赖程度加以分析,各指标分值越高意味着患者恢复情况越差。 (6)比较2 组患者疼痛水平和ROM。 疼痛水平是根据视觉模拟评估对关节疼痛加以评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疼痛情况越严重;膝关节活动度(ROM)越高表示患者膝关节灵活性越好。 (7)对比2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对患者发生感染、延迟愈合、创伤性关节炎以及下肢静脉血栓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并发症发生率为各项并发症发生率的总和。

1.4 统计学分析

将此次研究相关数据记录到SPSS 20.0 统计学软件中,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依赖以及困难程度、疼痛水平与ROM 评分属于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膝关节肿胀程度、临床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

观察组膝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 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 ±s,分,n=45)

表1 2 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 ±s,分,n=45)

膝关节功能评分 步行评分组别30 天 160 天 30 天 160 天观察组57.50±11.26 78.62±12.18 56.25±12.36 81.51±10.43对照组43.12±12.39 59.16±10.23 45.89±11.23 63.45±10.07 t 5.7617 8.2070 4.1616 8.3564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2 组膝关节肿胀程度对比

观察组膝关节肿胀程度比对照组轻(P<0.05)。见表2。

表2 2 组膝关节肿胀程度对比(n,%,n=45)

2.3 2 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77.78%,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3。

表3 2 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n,%,n=45)

2.4 2 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治疗前,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分值分别为(88.36 ±1.94)分、(90.34 ± 1.47) 分、(89.22 ± 3.67) 分、(89.44 ±2.68) 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评分(P<0.05)。 见表4。

表4 2 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s,分,n=45)

表4 2 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s,分,n=45)

组别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总体健康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9.24 ±2.31 88.36 ±1.94 65.22 ±1.84 90.34 ±1.47 70.18 ±3.94 89.22 ±3.67 67.28 ±3.69 89.44 ±2.68对照组 70.02 ±2.29 81.35 ±2.19 65.76 ±2.03 84.21 ±2.09 70.54 ±4.21 83.51 ±3.08 68.01 ±3.73 80.13 ±2.95 t 1.6086 16.0729 1.3222 16.0932 0.4188 7.9947 0.9333 5.6698 P 0.1113 0.0000 0.1895 0.0000 0.6764 0.0000 0.3532 0.0000

2.5 2 组患者依赖程度与困难程度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依赖以及困难程度分值分别为(3.74 ±1.16)分、(4.39 ±1.52)分,对照组分别为(6.58 ±1.05)分、(7.67 ±1.66)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5。

表5 2 组患者依赖与困难程度对比( ±s ,分,n=45)

表5 2 组患者依赖与困难程度对比( ±s ,分,n=45)

组别 依赖程度 困难程度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10.85 ±1.36 3.74 ±1.16 12.84 ±2.74 4.39 ±1.52对照组10.64 ±1.44 6.58 ±1.05 12.61 ±2.56 7.67 ±1.66 t 0.7112 12.1762 0.4115 9.7757 P 0.4788 0.0000 0.6817 0.0000

2.6 2 组患者疼痛水平与ROM 对比

治疗前,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水平为(3.14 ±1.03)分,对照组为(5.21 ±0.97)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OM 为93.11° ±4.31°,对照组为81.36° ±4.8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6。

表6 2 组患者疼痛水平与ROM 对比( ±s,n=45)

表6 2 组患者疼痛水平与ROM 对比( ±s,n=45)

组别 疼痛水平(分) RO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7.06 ±1.39 3.14 ±1.03 32.21 ±5.09 93.11 ±4.31对照组6.99 ±1.45 5.21 ±0.97 31.98 ±6.12 81.36 ±4.89 t 0.2338 9.8145 0.1938 12.0923 P 0.8157 0.0000 0.8468 0.0000

2.7 2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发生了1 例感染以及1 例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为4.4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 见表7。

表7 2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是指由于机体内淋巴回流受到阻滞,出现膝关节黏连并发症。 其病因主要包括:(1)软组织破损后由于自我修复导致的粘连或者是结瘢;(2)未能科学治疗关节,使得关节内部损伤以及肌肉撕裂变得更加严重,形成诸多纤维素性渗出物,使得关节粘连越发严重;(3)因滑囊损伤导致难以正常进行滑液分泌,肌腱间疏利滑液功能障碍等。

部分患者术后长期处在卧床阶段,关节不进行活动,导致其膝关节弯曲、伸直等动作受到限制,还有部分患者对术后康复治疗不够重视,缺少专业的康复治疗指导,进而出现膝关节活动度受限,最终导致骨折后膝关节功能障碍[3]。 由此可见,骨折术后的康复治疗极其重要,在医生指导下,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促进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是防止并发症发生和尽早恢复关节功能的重要保证[4]。综合康复治疗在患者术后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是通过主动与被动关节屈伸训练、牵伸训练、辅助行走、自主行走训练,慢慢促进膝关节活动范围与力度的改变,然后通过肌力训练,促进患肢周围关节的改变,使患者适应训练的幅度,使患者骨骼强度增大,关节稳定性逐渐恢复,再进行腿部关节训练,可促进患肢快速康复[5]。 基于综合康复治疗模式中,通过心理疏导,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与治疗的认知度,促进配合度的提高,还能够帮助患者保持积极心态,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 物理因子治疗的运用,能够将治疗的个性化与针对性提高,为治疗效果提供有力保障。 实施牵伸训练可以促进患者关节能力的增强,促进患者身体素质的提高。 而肌力训练通过反复锻炼患侧肌肉,可以将其收缩能力增强。 应用电针治疗,通过选取恰当的穴位,能够解痉止疼,也有利于风寒去除,提高经络血液的通畅性。 与此同时,还能够提升患者痛阈,为其恢复奠定坚实基础。 中医疗法通过恰当的药方,能够起到通络以及祛湿消肿的作用,促进关节功能迅速恢复。 并且通过中药外用,能够起到软筋散结以及解痉止痛的效果。 在治疗中应用石蜡疗法,有利于把热量传递到患者皮下2 -10 mm 位置,从而优化患膝血液循环,有利于血管扩张,从而改善肌肉痉挛情况。 并且石蜡也不会造成皮肤烫伤,其具有散热慢的特点,具有良好的消炎止痛的效果。 红外线治疗有利于伤口组织渗透液以及止痛物质的形成与代谢,有利于改善水肿,降低疼痛水平。 由此可见,综合康复治疗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本文中,观察组膝关节肿胀程度比对照组轻,说明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减少膝关节损伤,降低膝关节肿胀程度,帮助患者减少痛苦。 观察组膝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综合康复训练不仅以关节活动范围练习为主,更注重膝关节伸屈肌力练习,还严格要求踝关节功能练习,进一步促进膝关节稳定,强化训练,提高了治疗效率[6]。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占比高于对照组,同时说明术后介入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对膝关节进行平整,对韧带恢复起到积极作用,有效提高临床疗效[7]。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主要是由于综合康复治疗不仅仅注重生理方面治疗的优化,提高患者康复速度,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还重视心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提高治疗配合度,从而将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提高[8-9]。 观察组患者依赖与困难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综合康复治疗能够将患者爬楼梯、行走以及下蹲等能力有效增强,将患者恢复效果全面增强。 观察组患者疼痛水平和ROM 均优于对照组,主要由于综合康复治疗通过中药治疗、电针治疗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10-11]。 并且通过功能训练以及牵伸训练等,能够将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有效提高,提高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于观察组较高,意味着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主要是该治疗方法可以将治疗的整体性与有效性提高,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通过各种专项锻炼,能够将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患者免疫力与抵抗力,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肿胀程度,该治疗对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膝关节程度关节
膝关节置换要不要做,何时做比较好
中老年保健(2022年7期)2022-09-20 01:05:16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7:48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意林(2021年2期)2021-02-08 08:32:47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运动精品(2017年3期)2018-01-31 01:55:43
用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合并跟距关节及跟骰关节损伤的效果探讨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给手指“松关节”为何会发出声响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
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
断块油气田(2014年6期)2014-03-11 15:3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