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宪龙
摘要:现阶段,我国农业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迅速发展,供给侧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日趋完善,市场对畜禽产品的需求促进了畜禽养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化发展,随着产业的发展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本文重点分析家禽养殖产业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并以果园养鸡为例提出生态化养殖新模式解决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方法,探讨在生态化养殖的具体管理措施,进而可以实现家禽养殖产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平衡发展。
关键词:家禽养殖;生态化;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随着家禽养殖产业发展得更加集约化、规模化,极大程度地改善了生活水平和食物结构。但是在养殖生产过程中,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压力,环境污染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地引起社会的重视,需要采取有效的养殖方法以及管理措施,解决养殖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促进家禽养殖产业发展的同时,能够保护环境质量不被破坏。
1 家禽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 污染土壤
家禽养殖场排出的污水会导致土壤质量降低,影响土壤的透气、透水能力,危害周围农作物的生长,会出现农作物倒伏、晚熟、徒长、不熟等情况,甚至会出现对农作物毒害造成较大面积腐烂现象。
1.2 污染水体
家禽养殖场排出的污水会导致水体污染指标升高,浓度过高的污水排放到地表水中,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渗透到地下水中,会使地下水中的氧气溶解度的速率降低,有毒有害物质在水体中积累,致使地下水变黑、变臭。此外,有一部分养殖场(户)单纯地追求家禽生长速度,对生态环境保护考虑得不周全,甚至在饲料中添加过量的铜、汞、硒、砷等重金属元素,严重影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1.3 污染空气
家禽养殖场排出的气体会导致周边空气质量下降,产生甲烷、氨气以及硫化物等有毒恶臭气体,严重污染周边环境空气,其中排放较大量的甲烷是引发温室效应比较重要的因素之一。
1.4 危害健康
家禽养殖场产生的粪便会导致人、畜禽传染病蔓延,粪便中产生寄生虫卵、病原体等大量微生物,可以增加周边环境中病原种类以及数量,甚至导致人畜(禽)共患病的发色,产生疫情,影响更加严重。
2 家禽养殖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的原因
2.1 养殖场地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禽类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进而促进了家禽养殖产业不断向规模化发展,一些养殖户将养殖场所建在城市边缘地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同时,由于养殖可以使用的土地越来越少,一些养殖户只能采取缩减养殖面积的方法,导致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以及污水等处理起来难度更大,效果不佳,影响周边生态环境。
2.2 饲养方式的影响
随着家禽养殖产业的不断壮大发展,在养殖过程中喂养大量的饲料,这种喂养方式在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养殖效率的同时,直接威胁生态环境的安全,在喂养过程中一些养殖户会选择相对经济价格较低的产品,这类饲料中含有大量的化学成分,影响家禽产品质量的同时其粪便排泄物中还大量残留污染环境,要是污水直接流入水体中会污染水源。
2.3 管理方法的影响
在家禽养殖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会出现病死现象,在管理的过程中会因为对病死家禽的处理不妥善,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一些养殖从业人员对处理病死家禽的认识不够深刻,管理方法和处理方式不够科学合理,没有按照要求对病死家禽及其粪便等相关产物进行隔离或者直接处理,对生态环境造成再次破坏。甚至还有一些养殖户更为严重的现象就是将病死的家禽产品销售流入到市场中,严重影响家禽类产品质量的同时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3 家禽生态化养殖模式
3.1 家禽生态化养殖提出的背景
我国的家禽养殖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家禽产品满足我国消费市场的需求,尤其是养殖成本偏低且具有较高养殖效率的家禽养殖发展得更加迅速,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这两个问题是家禽养殖产业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家禽生态化伴随着养殖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不断发展出现的,重点是解决传统家禽养殖产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家禽粪便等排泄物、废弃物、污水等对环境造成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生态养殖模式。
3.2 家禽生态化养殖的优势
生态化养殖方式能够较为充分地将养殖业的优势发挥出来的同时很好地保护好生态环境,这种养殖模式逐渐地被越来越多的家禽养殖从业人员所认可,这种养殖模式的应用推广可以有效地促进家禽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生态化养殖采取的主要原理是遵循生态学发展,通过较为系统的养殖方式,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规划养殖项目,组织、设计、管理养殖生产的一系列过程。在养殖生产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保证不破坏生态环境,使养殖生产与生态保护之间协调统一发展,在能够取得养殖经济价值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使整个生态环境得到平衡发展。
3.3 家禽生态化養殖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家禽生态化的调查资料分析,现阶段这种养殖模式的发展还停留在一个比较落后的阶段,主要问题表现在养殖模式单一、环境管理不到位、技术更新不及时等等,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家禽养殖产业的发展。
4 家禽生态化养殖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为了有效解决养殖家禽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需要在养殖过程中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意识,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家禽生态化养殖生产过程中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4.1 提高家禽安全
在开展生态化养殖生产过程中,大力推广健康的饲喂养殖方式,将一定空间的圈舍笼栏的养殖方式向空间较大的森林、草地转移,这种养殖模式,可以有效地增强家禽自身抵抗能力,有效地阻止禽类疫病的流行传播,保障家禽自身安全,保障养殖家禽的经济效益。
4.2 保护环境安全
在开展生态化养殖生产过程中,加强注重对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在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的同时,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为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恶化生态环境的现象发生,进而能够实现家禽养殖产业良性健康循环发展。
5 家禽生态化养殖环境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家禽生态化养殖方式可以充分发挥现地的资源优势,在生产过程中重点强调“生态平衡发展”,根据现地环境实际承载量情况,规划实施有效的家禽养殖。从大方向上来看,这种养殖模式尽可能地不占用农田,主要是以废弃的土地、荒山荒岭、森林草原等开展生态化养殖,在养殖生态过程中严格管理生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关于家禽养殖污染物排放的标准,同时,结合地方时发展实际需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具体的养殖方式,应用先进的技术,围绕生态化养殖进行大范围推广。
本文重点以“果园养鸡”这种生态化养殖模式为例,探讨家禽生态化养殖环境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平衡发展家禽养殖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果园生态化养鸡与传统的养殖方式笼养相比,主要区别就是生态化养殖采取的方式是回归自然、野外放养的模式;果园生态化养鸡与传统的养殖方式笼养相比,最大优势就是生态化养殖可以将自然地理优势应用得更加充分合理,可以有效促進禽果共同获得较大收益。果园生态化养鸡结合具体的环境实际,选择具体的养殖方式散养或者圈养。散养方式主要就是让鸡在白天在果园里进行自由活动采食、饮水,天黑之后将鸡圈进鸡舍中,适当地补充一些食物;圈养方式主要就是在果园里选择划定适宜的养殖的一定可活动的空间范围,将鸡圈在这个空间范围中,通过用丝网将区域进行划分,一段时间内更换区域进行轮放。
5.1 选择鸡的品种
生态养殖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对鸡品种的选择,通常选择养殖本地鸡的品种,主要就是因为本地鸡的品种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疫病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可以有效地避免在养殖过程中因为环境变化等应激反应发生病情导致养殖效率降低。在对鸡的品种选择过程中,要充分了解鸡的品种的具体生长情况,严把质量关,确保鸡苗整体健康,切忌选择抗病性较差的外地鸡的品种,否则会有疫病发生传播的危险,使整个养殖环境被破坏,严重影响整个果园的生态环境。因此,在进行生态化养殖过程中,首先要选择具有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强、健康良好的家禽品种,这样可以提高养殖成功的几率。
5.2 建设养殖场所
生态化养殖也是需要建设养殖场所的,养殖场所可以保证鸡群在恶劣的天气环境时候遮风挡雨以及提供夜晚休息的空间。养殖场所的建设要结合果园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建设地势较高且相对平坦,避风朝阳的区域,这样可以充分地利用自然条件。在棚舍之间搭建较为简易的鸡舍,扩大有效的活动范围空间,可以控制鸡群在圈舍的空间范围内。搭建养殖场所选择的材料要坚持以节省节约为原则,可以就地取材使用竹子、木料、塑料薄膜等,在场所内铺垫草铺、锯末子等。选择使用的材料不污染生态环境,也不会破坏危害果园。养殖场所的建设还可以有效地对一定空间内的鸡群排泄物进行收集管理,可以避免其影响周边的环境。
5.3 饲喂养殖方式
生态化养殖生产过程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控制养殖密度,二是要掌握饲喂规律。在果园进行生态化养鸡的过程中,鸡群不同放养密度也不相同,通常情况下,参照30~50羽/667m2。对于养殖幼小的鸡群要进行脱温处理,使它们逐渐地适应环境,放养时要注意时间。控制养殖密度在一定的范围内(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可以有效避免养殖量过大影响破坏环境承载能力,致使生态环境失去平衡。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鸡群的生长规律进行饲喂,要保证合理的饲喂次数、适中的饲喂数量,保持一定的营养水平。在鸡群幼龄阶段,坚持做到“少放勤添”,每次投喂饲料的量不适宜过多,否则会浪费饲料。可以在饲料中适当地添加一些微生物制剂,有效地提高鸡群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减少鸡病的发生。可以让鸡群在果园的空间里自由采食,增加活动量,提高自身免疫素质及抗病能力。在饲料选择营养角度考虑,小鸡喂养先喂养饲料,适应后过度饲喂杂粮谷物等,同时在果园自由觅食嫩草、昆虫、草籽等,有效提高养殖质量,保持养殖环境不被破坏,减少病毒流行发生。
5.4 预防治疗疾病
家禽养殖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疾病的预防,同时,也是对环境管理的关键因素。要保证在每一批鸡出栏后都要进行彻底的卫生杀菌消毒,清理干净果园内的粪便,消毒时通常采用泼洒生石灰或者石灰乳,可以有效避免粪便中携带的病毒等传播流行导致家禽疫病的发生。要适当地对鸡群进行免疫接种,增加其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及时采用驱蛔灵,左旋咪唑或丙硫苯咪唑等药物对寄生虫病进行防治。在对果园果树喷洒农药期间要注意鸡群误食有毒药剂。果园内要放置固定的饮水装置,并且要保证饮水安全清洁卫生。通过对鸡群疾病的预防,可以有效地避免鸡群发生疫病破坏环境。
6 结论
为了保证家禽健康生长,对于疫病的防治要坚持“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具体的管理措施为:一是养殖场所选择在具有地势高且干燥、背风且向阳,通风良好,易于排水,水质好且充足等区域,建设处理禽类粪便以及病死禽类的隔离区和无害化处理区;二是饲养过程要做到科学合理,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养殖密度、环境条件等情况,合理饲喂确保营养的充足,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流通等尽可能地建设应激反应;三是要严格执行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并做好免疫工作,对禽类进行免疫,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 金鑫.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措施研究[J].北京农业,2012,21(6):355-356.
[2] 马祖威.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养殖技术顾问,2014,25(5):422-425.
[3]张昌莲,彭祥伟,王阳铭.种养结合的家禽生态养殖技术[J].中国家禽,2010(4):57-59.
[4] 陈苏春.磐安县发展生态养殖业的优势与建议[J].浙江畜牧兽医,2009(3):20-21.
[5] 郑银潮,陈晓青,傅学新.家禽生态养殖的模式与效益[J].浙江畜牧兽医,2006(2):24-25.
[6] 万云波.家禽生态化饲养及禽病防治措施研究[J].兽医导刊,2021(20):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