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华
摘要: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农业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因此,在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形势下,必须重视农田灌溉渠道的建设,确保农田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转。在进行农田灌溉水利建设时,有关的施工人员必须清楚地了解其建设要求和当地的土壤状况,通过对现场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确定施工工艺。本文就该项目的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望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些许帮助,使该项目采用的施工工艺能够持续地进行创新和优化。
关键词:农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0 引言
农作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保证,而农业的发展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耕地的使用状况不仅关系到我国人民,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目前,为了确保全国农业生产,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水渠水利建设。灌区水利建设中实施的项目流程比较单一,但由于各地区的具體情况,采用的施工工艺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以确保水利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
1 农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施工概述
在实施灌溉渠道水利建设中,施工内容包括施工排水、土方开挖、混凝土浇筑等。尽管水利建设项目单一,但由于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不同,在进行实际建设时,必须结合具体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在完成了农田灌溉渠道水利建设后,地方政府还必须定期对其进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营。接下来,文章对农田灌溉渠道的维修和施工中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
2 农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概述
2.1 农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
在农田灌溉渠道工程施工中,既要考虑其结构特征,又要充分考虑地基设计的合理性,才能使其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在设计时,必须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实际地质情况,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合理利用天然条件,进行引水和灌溉。其次,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要建一条主要的水渠,而分水渠的位置可以适当地减少,以保证农田的灌溉需要,并提高了灌溉的效率。最后,为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与稳定,需要进行地基的保护。
2.2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特点
2.2.1 施工难度方面
为了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一般都会修建在湖泊和河流周围,这些区域的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土壤比较松软,水分含量高,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工程建设之前,要做好截流、导流等工作,同时要结合当地的枯水季特点,对施工时间进行科学的规划,保证工程的后续工作。
2.2.2 自然环境方面
由于农田区的水渠工程大多是在野外进行地质环境保护,在施工中容易受到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因而其地质环境与整个工程的简单程度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应从工程设计的合理性、物理、力学性能、结构特性等多个角度来确定。因此,在前期和后期,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大量的检测、调查,以便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相应的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
3 农田水利农田灌溉渠道工程设计原则
3.1 节水和充分灌溉原则
目前,国内农业灌溉技术主要采用漫灌,渠道直接从水源地开挖,灌溉水经渠道流向田间,若距离远、渠道为土质渠道,则会造成大面积水资源浪费。按照节流、充分灌溉的原则,渠道工程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1)按作物生长的方向和平坦度,设置1~2级的沟渠,在播种和出苗之前,要采取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在收获后及时进行填平;(2)按不同的作物需要,采用双排或单排的方式,避免串流、串排,以确保水资源的合理使用。所以,在设计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节约用水,提高用水量。
3.2 灌溉区地形地貌设计原则
在灌区河道工程设计中,要全面了解灌溉区的地质、土壤类型、年降雨量、自然灾害、社会、经济等基本信息,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在灌区的分析与评价中,必须参考《水资源评价导则》的有关规定,分析、评估灌区水资源的总量与质量,并根据灌溉区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例如,由于流域面积较大,地形地貌、水文状况差异较大,因此,必须对流域进行合理的流域划分;在灌溉体系的设计上,要考虑灌溉的代表性作物、种植比例、土壤计划湿润层厚度、地下水补给等因素,使灌溉系统更加科学。
3.3 自流灌溉设计原则
旱季是农业灌溉的重要阶段,在设计上实现自流式灌溉,既能节省水资源,又能充分利用渠道。自流灌溉渠道的设计要遵循如下几点:(1)将灌溉渠道设在高处,以加速径流,达到自流灌溉目的;(2)为了保证渠道的抗洪、抗洪能力,特别是夏季,渠道应该在地势较低的位置设置相应的排水渠道,因为渠道的自流与排水地形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在建设此类渠道时要分别进行,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局部高原小块灌水,局部低洼处采用小片提排;(3)在渠道的布局上,应尽量做到整、齐、直等要求,尽量避免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既节省了渠道建设的费用,又可以减少后期的维修,提高了渠道的综合利用率。
4 水渠施工管理现存问题
4.1 渠道管理不到位
在水利渠道项目建设中,国家将采取财政补贴的形式,直接投资于水利渠道,以保证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但是,由于我国水利建设投资少,对水利建设的管理与维护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造成了建设后的无人管理,不但造成了大量的资金、人力资源的浪费,也使工程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此外,由于部分水利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不能适应水利渠道的日常养护和管理,造成了渠道管理和维护不到位。
4.2 渠道渗漏
目前国内工程建设单位在实施渠道防渗技术时,主要还是把工作重点放在施工进度上,注重工程效益,而不注重防渗效果,从而降低了工程投资的投入。而且,不管是科研工作者,还是管理人员,他们对防渗技术的研究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一些技术方法也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极大地降低工程质量,而且还会增加投资,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造成负面的影响。另外,区域的分布也会对渠道的防渗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北方的气候,特别是秋季和冬天,这里的气候比较干燥,气温比较低,如果施工方在选择建筑材料的时候,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整个工程就会在冬天里无法正常进行,不仅会造成质量上的问题,还会影响到国内的农业发展。
4.3 施工隐患
一些农田水利项目是在山区进行的,路面坑洼不平,增加了灌溉的难度,一些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造成了一些安全隐患。比如,有些水渠的交接点深埋在地下,属于隐蔽工程,在检测中很难及时发现渗漏问题;一些水渠在修建时,由于没有进行清理,导致基础上的垃圾堵塞了排水孔,导致基础稳定性下降,容易坍塌,对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5 农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技术分析
5.1 地质勘测施工技术
在修建农田灌溉渠道前,有关的施工人员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状况进行测试,而最常见的就是土壤测量技术。在进行土壤调查时,技术人员要了解当地的农田灌溉渠道和水利设施建设的有关规定,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大规模的勘察。在进行土壤调查时,要对当地的土壤状况进行分析,并根据施工需要,对土壤进行质量优化。在施工时,必须确保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若地基条件不好,必须由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分析,并据此重新设计。通过对土壤进行测量,可以使施工人员对工程图纸的质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确保工程的安全。
5.2 沟槽土方开挖施工技术
5.2.1 基础处理
在进行土方开挖前,必须先确定场地土壤的承载力。若场地土壤状况不能满足工程要求,则应按土规规定的土质承载力,采取补强或换填的措施,将软弱的基础改为具有较高强度的紧实土,从而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5.2.2 沟槽开挖
在开挖过程中,要注意开挖深度和排水施工。首先,挖掘工程将分两个阶段进行。施工期间应注意预留的深度。在开挖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挖深,如果有超量的话,就必须重新填土。同时,在开挖时要清楚地了解 U形钢板的具体尺寸,以便进行相应的槽深设计。其次,在开挖时,必须在基坑两侧设置排水沟,并定期进行抽水,以避免在开挖时出现大面积渗漏。
5.2.3 基地夯实
在开挖完毕后,施工人员要在开挖完毕的基础上,将30厘米厚的虚土填满,然后使用夯实机,将地基上的虚土加固,确保地基的稳定和紧密。在完成了基础地基的夯实工作后,还需要在渠坡面上添加必要的土层,设计者在确定了扩宽的基础上,再根据设计资料进行“削坡成型”,然后使用专业的碾压设备来加固渠坡。
5.3 渠槽成型技术
在完成沟槽土方开挖后,施工人员要在沟槽内做好标定,并在沟槽内设置施工线,然后进行沟槽外平台的施工。沟渠两边的平台必须牢固,一般设置在0.5米或更高的位置,以便在导流能力增加时能抵御水流的冲击,维持沟槽的形状,保证沟渠的通畅。沟槽两旁的斜坡要进行整修,斜坡采用1∶1.5的斜坡靠尺进行测量,不得任意开挖对边坡结构的稳定造成损害。如发现有超挖现象,应采取回填法进行加固,以保证干容重达到设计要求。
5.4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在农田灌溉渠道水利建设中,在开挖完成后,要采用混凝土浇筑技术,对沟槽底部进行浇注,以增强沟槽的承载能力。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先确定水泥的配料,并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确定最佳的集料直径。在大多数的混凝土浇筑中,都会选用颗粒大小均一的原料来进行混合。其次,在确定了原材料的组成和比例后,建筑工程的采购人员就必须购买指定的材料。等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了,再进行搅拌和搬运。在搅拌期间,必须确保搅拌的时间和温度。在以后的运输中,要确定运输时间和温度,确保在运送前和运送后的混凝土物料的含水量差异达到规定的标准。最后,在混凝土物料到达工地后,必须进行浇灌。施工中必须确保施工进度。在每个水槽基础浇筑完毕后,施工人员要进行原浆收集,以确保沟槽底部的外形。在浇注完成后,还要进行混凝土的振捣,以确保在浇注期间的混凝土均匀。在确保基坑混凝土比较均匀后,必须进行喷水作业,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和保温,以降低后期混凝土干燥开裂。
5.5 水渠上层砌体施工技术
5.5.1 配制砂浆
在对渠道上部进行砌筑时,砂浆材料是整个砌体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黏结剂,其配制参数的设置将对砌体结构的稳定、强度产生重要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工地上所用的水泥灰浆材料应按设计规范要求进行,在搅拌前,由现场质检人员对原材料进行抽查,对不同等级、型号的水泥材料,搅拌过程中不能混合,若采用河砂等材料,则要严格控制其含泥量,并保证其含泥量不能大于5%。为了保证砂浆配制的质量,必须在工地上预先进行混凝土材料与集料混合的实验。
5.5.2 搅拌砂浆
施工人员在搅拌砂浆时要注意控制搅拌时间,搅拌时间不能超过2min,为防止灰浆变质,现场所用的灰浆必须现拌现用,搅拌好的灰浆必须在2h内使用完毕。
5.5.3 砌筑施工
整个砌体工程的施工难度相对比较小,但在技术人员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细节的控制。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在进行开挖放线时,必须保证参数的精确度。在砌筑前,条石两边必须保持平整,工人要采取坐浆法,现场灰缝的布置要均匀,所用的灰浆物料必须达到饱和度。砌筑完毕,工人应清理过多的灰泥,并保证砌块的宽度不变。为了保证后期砌筑砂浆的黏接强度达到要求,施工后的养护工作不可忽略。在浇筑完成后,应进行回填,在回填过程中,可以使用木棒进行碾压,在振捣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砌体结构发生碰撞,以免造成结构损伤和松动。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质量,防止出现裂缝。
5.5.4 勾缝处理
在进行砌体施工时,两个相邻的结构很容易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很容易引起裂缝,从而降低结构的强度,增加裂缝的发生概率,因此需要对裂缝进行有效的处理。勾缝一般都是用一定的水泥和砂石混合在一起,然后在黏合的地方填充,勾缝一般要在混凝土浇筑完毕一天后进行。
6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灌溉渠道水利建设中,技术人员必须按照施工要求,对其进行大量的土壤测定。在确定了场地的土壤状况后,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才能保证灌溉水渠的建设。由于农田灌溉渠道的建设环节较多,因此,要确保其顺利实施,必须严格控制各环节的质量,合理选用施工工艺,以确保其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于建国.农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6):78.
[2] 马楠.农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与关键技术分析[J].乡村科技,2018(2):115-116.
[3] 赵国俊.关于农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6,36(16):85.
[4] 郑琴.农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8):91-92,96.
[5] 趙亚锋.农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科学家,2017,5(7):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