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文秀 黎润红 周程
在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背景下,科技社团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尤为重要。本文遴选具有代表性的学会和科学家,分别与杨玉良院士、崔向群院士进行一对一访谈,搜集学会建设与国际化发展的一手资料,并以典型案例研究的形式展开讨论,展现不同学会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道路选择与阶段性成果。通过访谈,科技工作者讲述亲历的学会历史,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一流学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建言献策。
作为科技工作者自发组成的科技社团,其主要职能是促进学术领域的交流合作,发现、培养人才,推动学科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210多个全国学会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效,这与其国际化发展历程密不可分。
本文所述“国际化”,主要是指学会通过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主动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寻求提高国际学术影响力的过程。在全球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特色一流学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至关重要。为考察科学家对中国科技社团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影响,以及科技社团国际化发展对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的作用,本文重点关注中国化学会与杨玉良院士、中国天文学会与崔向群院士的案例,梳理、归纳科学家对学会国际化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
在学会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学会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方式至关重要,并且影响深远。作为青年化学奖最早一批的获奖人之一,杨玉良院士与中国化学会的交集,恰好充分揭示了科学家与学会的相互作用。
学会对科学家的影响:设立学术奖励 勉励青年人才成长
杨玉良和中国化学会的交集,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1983年,为培养青年化学科技人才,鼓励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祖国的化学事业,中国化学会首次设立青年化学奖。杨玉良当时正在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陆续发表过多篇高质量论文,1984年还在高分子领域顶级期刊《大分子化学快讯》(Die Makromolekulare Chemie, Rapid Communications)①上发表英文论文。1985年,他获得中国化学会颁发的这项荣誉。
“青年化学奖是我拿到的第一个比较重要的奖项,这个奖对我影响深远。”杨玉良自述。
一方面,青年化学奖不仅是一项荣誉奖励,获奖者还可以被推荐到国外深造,这是该奖从设立以来一直延续至今的传统。推荐出国深造,对于科技人才培养,尤其是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十分重要。回忆起30多年前申请出国做博士后的经历,杨玉良表示,从这个奖项的设立,就可以看出中国化学会对专业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视,以及中国化学会在促进国际交流方面做出的努力。
另一方面,中国化学会设立的这个奖项,让彼时还是青年学者的杨玉良对中国化学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此,他开始关注中国化学会及其主导的各种活动,并阅读科技社团相关的研究型书籍。访谈过程中,杨玉良向我们推荐了他年轻时阅读的书籍,比如苏联作家赫尔岑的《科学中华而不实的作风》。
在他看来,早期和学会的接触、探索性的阅读,使得自己能更好地了解“学会”这种组织形式,并开始思考其中一些问题。因青年化学奖引发的对学会相关的阅读积累与独立思考,让他对人才培养有了更多独到的见解,也为他以后在中国化学会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科學家对学会的贡献:促进学术交流 拓宽青年人才视野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科学研究的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要想紧跟国际研究潮流,甚至跻身为国际前沿研究领域的领头羊,还需要具备更高的国际化学术研究视野和人才培养体系。在学会中,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不仅主持学会的日常工作,还会通过推动设立学术奖励、组织专业会议等方式,引导青年学者接触国际前沿的科学研究,助力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
时光荏苒,杨玉良从一名青年学者成长为国际知名的高分子科学家,在中国化学会中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2011—2015年,他担任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八届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副主任。据介绍,他在学会的工作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作为学科代表,评选各种奖项。评奖评优是勉励科技工作者的常见方式,也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为扶持科技人才成长,助力我国化学事业发展,中国化学会近年来在青年化学奖之外又设立了众多不同类型的奖项,比如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法化学讲座奖等。作为我国高分子科学领域的首席专家,杨玉良经常参与各种相关奖项的评选活动。通过各种学术会议活动、科学研究报告等,对青年化学家们的表现作综合考察,老一辈科学家对青年人才的学术水平和未来潜力了然于心,对中国化学界未来的发展也有了更清晰的图景。回忆起早年获得青年化学奖对自己的影响,再谈及如今身为评奖专家的工作,杨玉良感慨,学术奖励也是科学传承的重要体现。
二是作为活动主要组织者,筹备学术年会。与许多全国学会一样,中国化学会也是定期举办学术年会。筹备过程中,杨玉良等学会里的老一辈科学家会深入讨论年会组织、实施上的一些问题。他举例道:“比如,某个领域成为全球热点,国内也有不少人在做相关研究,今年的年会上是否要设立一个专场?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要让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多了解最新科研进展,老一辈科学家不仅要掌握国际前沿的学术动向和国内主要研究情况,还需精心谋划学术年会这类大型会议,为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未来的学术研究指明方向。
三是作为推动者或发起人,组织召开小型的专业会议。杨玉良直言:“这是比组织大型会议更重要的工作。”小型专业会议不同于学术年会,往往只针对某一特定的重要研究领域或问题展开讨论,出席者通常较少,可能只有几十个人,但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或青年学者,常常会有更加激烈而深入的交流。其次,虽然这类专业会议规模较小,但一般也会邀请权威学者出席作报告,会议主题通常是比较精细化的国际前沿问题,青年学者有更多机会参与互动讨论,因而对学会成员尤其是青年学者而言,参加小型专业会议往往能收获更多。
人才培养是一个学科长期发展必然要面临的重大考验。学会的主要职能之一是发掘青年科技人才资源,助力人才培养,为我国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方式,对于青年科技工作者尤为重要,也是学会国际化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科技体系中的综合影响力,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学会需要跟上国际化发展改革脚步,对青年人才的培养也应当始终坚持与国际接轨。
作为学术上的纽带,中国化学会将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者通过学术奖励、专业会议等形式紧密联系起来,在促进学术交流的同时,拓宽青年学者的视野,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坚持“老带新”的优良传统,可以扶持、激励一代代青年学者健康成长、快速成才。
慈乌反哺,中国特色一流学会的建设发展,离不开许许多多像杨玉良这样,早年受学会影响、后来又投身学会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只有始终抓好人才培养,做好科学传承,才能更好地推动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崔向群
曾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的崔向群院士从承办国际会议、推动英文期刊建设等方面入手,稳步推进学会的国际化建设,在提升学会影响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承办IAU大会展示中国综合实力
1978年,崔向群考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成为中国科学院招收的首批研究生。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她就被发展成中国天文学会的会员。1985年,她被公派到英国访学,后来到德国工作了几年。1994年,因国家天文学发展建设需要,她回到祖国,投身LAMOST-郭守敬望远镜的研究工作。
彼时的崔向群,已经是国际知名的天文光学望远镜专家。回国不久,恰逢中国天文学会1995年换届选举,她当选为学会第八届理事(1995—1998年),兼任天文技术与方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后来,她陆续担任学会第九届理事(1998—2022年)、第十一届副理事长(2006—2010年)和第十二届理事长(2010—2014年)。
任学会理事长期间,崔向群带领中国天文学会首次承办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简称IAU)大会。IAU大会是国际天文界最重要的学术和工作会议,每三年举办一次,被誉为天文界的“奥林匹克”。2012年8月,中国天文学会在北京成功承办第二十八届IAU大会,全球3000多名天文学家相聚北京,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前沿热点问题和天文学发展趋势,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这是我国1935年加入IAU 至今唯一一次承办该会议,是中国天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件大事。
谈及这次大会的筹备工作,崔向群记忆犹新:“这是我们第一次承办,前面几任理事长都是在申请和准备,等到我当理事长的时候就要来具体办了,所以我压力也很大。当时中国科协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包括经费支持。当然,我们也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基金委等多方支持,此外还有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的支持。最后我们在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了这次大会,而且反响很好。”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科学技术问题越来越具有全球性,因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以共同推进人类科技创新、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造福于全人类”②。深化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促进全球科技共同發展,成为IAU大会与会人员的共识。
按照惯例,IAU举办国际大会期间每天都会通过报纸报道会议相关情况,在中国举办的这届IAU大会也不例外。崔向群讲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致辞,我们当天晚上就翻译成英文,在报纸上全文登载。参加会议的代表才3000多位,这个报纸我们印了4000份,结果都被拿光了。怎么就拿光了呢?原来很多国家的人不只拿一份回去,还有人说‘我们要拿回去给我们的国家领导人看,你们看看中国的国家领导人多重视科学!”这份致辞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天文界,也让来自全球各地的天文学家看到了中国国家领导人对天文事业和科技发展的高度重视。
中国天文学会成功承办IAU大会,不仅彰显了我国天文学发展的大好形势,更预示着中国天文学会国际化发展的美好未来,对于不断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创办英文科技期刊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
学术期刊作为科技交流的主要载体,对于科学家与学会而言十分重要。建设高质量的科技期刊,是学会内在的学术使命;立足本土创办英文期刊,则是中国天文学会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重要表现。
中国天文学会目前共主办4种期刊。其中,英文期刊《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简称RAA)被SCI收录;中文刊物3种,《天文学报》《天文学进展》为核心期刊,《天文爱好者》则是面向国际发行的天文科普期刊,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据崔向群介绍,RAA的前身是创办于1981年的中文期刊《天体物理学报》,2001年改版为英文期刊《中国天文和天体物理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9年更名为《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
将中文期刊改版为英文期刊,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崔向群说:“目前中文期刊的困境之一在于国际影响力不够,国外同行看的较少或者根本不看,也因此容易流失一些高水平文章,不利于本土期刊建设和国际学术交流。”
为了深入推进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战略,RAA的编委会特意聘请了一些外国专家,完全按照国际化的标准和流程来建设这本英文学术期刊。RAA主要发表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领域高水平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虽然是中国本土创办的期刊,但RAA的读者遍布全球,也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原创论文投稿。RAA最新的影响因子为1.889,对于历史并不算长的自办英文期刊而言,是很不错的成绩。
“中国人扎根本土创办英文期刊并非易事,幸运的是,中国科协十分支持国内的英文期刊,在经费、政策等方面给了很多支持。”谈到学会国际化发展中的学术期刊建设问题时,崔向群多次提到中国科协的帮助。她很感谢中国科协在学会国际化发展建设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希望中国科协能够继续加大对中国本土英文期刊建设的支持力度。她认为,国内的学术期刊,尤其是英文期刊做得好了,才更容易引导好的文章在中国本土发表。因而她说:“我们要办国际上的知名期刊,更要越办越好!”
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创办高水平英文期刊,中国天文学会的国际化发展目标明确、脚踏实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天文学的发展成果,加深了国际同行对中国的了解,促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对于提高中国天文学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促进中国天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此可见,中国科技社团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可以把承办国际学术会议、提升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等作为主要落脚点,不断促进中国和国际组织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创造有利条件。
①该期刊1994年更名为《大分子快报》(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2022年影响因子5.006,JCR分区为Q1。
②习近平. 携手探索浩瀚宇宙 共创人类美好未来[N]. 人民日报,2012-08-22(002).
(作者单位:戚文秀,北京大学哲学系;黎润红,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周程,北京大学哲学系,通讯作者)
科学家是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中国化学会通过设立学术奖项、组织专业会议等方式,拓宽了青年人才的国际视野;学成后的青年人才又反哺学会,引入更多资源与机会,助力学会发展。中国天文学会通过举办国际大会、创办英文期刊等方式,在世界科技体系中奋力发出中国声音、亮出中国实力,对于提高我国天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选拔、培养更多的青年科技人才,促进国内外学者深入交流、合作,让中国拥有更强的学术影响力,是学会国际化发展要努力达成的目标。学会中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是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的推动者、见证者,也是学会国际化发展的受益者。从科学家与学会的视角看,在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中,无论是个体层面的人才培养,还是整体层面的科技发展,学会的國际化发展战略都至关重要。因此,学会在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多元化的视角,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为主要抓手,充分发挥我国科技社团的优势,充分调动广大会员的积极性,将中国的科学家与学会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