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新的一年,各地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不断加强自主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和供应链整体提升。
机器轰鸣阵阵,主控室屏幕上数据闪烁,在位于四川德阳的东方电气集团自主重型燃机整机试验室里,30余名试验人员正有条不紊地操作着试验设备。去年11月,被誉为“争气机”的首台国产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G50燃机)在这里成功下线。“我们正以G50燃机为母型机,开发系列化产品,力争早日补齐我国中小型燃机族谱。”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G50发展中心副主任田晓晶说。
重型燃气轮机是发电和驱动领域的核心设备,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开展G50燃机自主研制,是“从0到1”的突破,东方电气集团需要探索攻克高温、高压、高转速等技术难题。
2019年底,G50燃机整机试验平台拖动系统的进口齿轮箱出现异常,重新制作需要至少一年,严重影响研发进度。“得益于‘链长’东方电气提前布局,我们一年前就合作开启了国产化替代的技术攻关。”南京高精齿轮集团有限公司业务总监马茂生表示。研制过程中,对一些关键部件,东方电气与上下游厂家提前进行技术准备,通过研发资源互补、研发成本分担等方式,布局国产化替代,抢占发展新优势。
基于前期研发成果,齿轮箱设计方案快速敲定,同时东方电气技术人员进驻现场,联合推进锻件生产并组织连班抢制。新的齿轮箱仅用4个月便实现完工投用,创造了该类型齿轮箱制造周期新纪录,避免关键零部件被“卡脖子”。“这次合作使我们的研发制造能力有了质的提升,进一步激发了潜力、建立了信心。”马茂生说。
“大国重器的诞生之路,也是产业链的锻强之路。”东方汽轮机副总工程师赵世全解释,“G50燃机的2万多个零部件,由上下游近300家企业联合攻坚完成。”东方电气作为“链长”,带领上下游厂家,建立了燃机研发、设计、制造、试验验证完整体系,搭建起自主重型燃机生产的供应链和产业链。
“我们给技术、送帮扶,合作企业也发挥自身所长,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赵世全介绍,此前,重型燃机国产化率虽已超过80%,但高温部件等核心技术仍未掌握。G50燃机的研制成功意味着燃机主机国产化率达到100%,并带动培养了一批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确保了燃机产业链自主可控。
2月6日,四川省出台政策措施,提出支持制造强省重大工程建设,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产业链强链补链工程,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支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推广应用。“政策支持力度大,我们有信心取得更多突破。”田晓晶介绍,目前东方电气已建成国内首个压气机叶片加工无人车间,今年还将增加3条智能化生产线;对燃机关键部件的优化改造也在进行中,将借助氢气燃料实现零碳排放。
空旷的车间内,一台台大型智能化生产设备次第排布,一个个装载着芯片的晶圆于其中安静“生长”。过道上,运输物料的智能小车沿特定路线行驶,近4万平方米的空间里,日常值守人数不过十几人。在江西南昌兆驰半导体生产基地,LED外延芯片实现了智慧化生产加工。“我们带动关联的数十家半导体企业落户南昌。”兆驰半导体首席技术官胡加辉说。
兆驰因何在南昌建厂?
“作为一家LED芯片研发制造企业,核心生产设备MOCVD(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必不可少。”胡加辉说,过去,公司一直使用进口设备,“订购周期长,且价格昂贵。”
2018年,拥有高端MOCVD装备制造技术的中微半导体落户南昌。关键环节补上了,产业链才能发展壮大。可以说,中微半导体的落地是兆驰选择在南昌建厂的关键因素。
兆驰最初主要生产中低端LED照明芯片。为了生产出技术含量、附加值更高的中高端照明芯片,胡加辉带领研发团队陆续攻克超高光效倒装LED芯片技术、汽车照明LED芯片技术等难题,并准备批量生产。“可是,去年上半年投入生产时,我们遇到了LED芯片发光波长散、集中度不够等问题,导致终端显示屏显示效果差和产品良率不足。要想量产,设备也必须升级。”
此时,产业链聚集协同创新的优势显现。这一次,中微和兆驰采取了联合攻关模式。“我们根据兆驰反馈的相关情况,重新优化设计,通过反复多次试验,最后获得重大突破,合作研发出新机型。”中微半导体MOCVD工艺技术总监陈耀说,该设备将产品良率提升到90%,满足LED终端显示屏显示效果的生产要求。
“新设备投入后,生产4英寸晶圆的产能由每月65万片提升至每月100万—110万片,其中新增的40万片将全面投入LED新型显示领域。”胡加辉介绍。产品具备了量产能力,就能更好地开拓市场,给予企业不断创新升级的内生动力。“目前我们正在和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考虑协同攻关氮化镓材料方面的芯片技术,更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兆驰和中微的产业链协同创新,是南昌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升级迭代的缩影。近年来,南昌市将电子信息作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全力发展移动智能终端、LED、虚拟现实3个优势产业。南昌高新区瞄准产业发展中的核心技术需求,全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进大院大所等新型研发项目团队70余个,认定省市级科研平台16个,开展横向合作项目110余个。
投用半年的晶能光电新封装器件生产厂房,产能正在持续加码。自位于南昌高新区的新厂房投用以来,晶能光电电子器件的封装产量又翻了一番。Micro—LED芯片的封装技术已成为这家芯片研发生产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为企业进一步走中高端差异化发展路线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Micro—LED是在一个芯片上集成高密度微小尺寸的LED阵列,具有更长寿命、更高分辨率、更好视觉效果等显著优点,可以实现显示屏向轻薄化、小型化、低功耗、高亮度方向发展。虽然目前Micro—LED芯片已在眼镜、电视等显示场景应用,但受制于技术瓶颈,大部分产品还未实现大规模市场推广。
芯片的封装技术就是其中一项技术难题。普通芯片封装技术可以满足常规显示屏的生产需求。可随着Micro—LED被应用于显示屏,还采用过去的芯片封装技术,容易导致显示屏亮度低、漏电、漏光。芯片越小,封装技术的难度越大,解决封装问题,才能更好地让下游的显示器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竞争力来自创新,而离开市场应用的技术创新则是空中楼阁。基于此,晶能光电开发出了新的Micro—LED封装技术,可满足显示屏更高亮度、更轻巧纤薄、更佳显示效果等要求。晶能光电战略业务部高级经理王琼说:“我们从客户需求出发,将技术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进而形成市场优势。目前基于这项技术的产品性能已达到业界领先水平,大量应用于国内外许多著名品牌的电视显示屏生产。”
在飞速发展的虚拟现实行业,小小的Micro—LED芯片也有大作用,它可以令智能穿戴设备更小、更轻,为互联网人机交互方式带来变革。“去年我们制备了高清硅衬底Micro—LED微显示屏样品,现在正在测试其显示视频画面的功能。”晶能光电公司副总经理付羿介绍,“新样品比此前的同类型样品清晰度提高了3倍,一旦研发成功,可大量应用于虚拟现实、智能穿戴等设备生产,带动万亿元级的市场应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影响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诸多因素中,创新的作用至关重要。”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夏瑞华建议,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以创新加快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必须坚持龙头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坚持以应用带创新、以创新促应用,着力攻克“卡脖子”技术和产品;要不断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把创新链建在产业链上,促使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