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需求视角下的自驾旅游本体构建
——以陕西黄河旅游带为例

2023-05-08 04:44王晓峰

薛 瑾,王晓峰

(1.陕西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2.陕西省旅游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119)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休假制度逐渐完善,以及全国性路网的基本建成,代表个性化、品质化、体验化的自驾游逐渐发展为国内出游的重要方式。最新公布的“十四五”规划提到将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的政策,顺应了近年来一直强调的“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而就黄河流经的陕西省来说,沿黄公路的建成通车,为黄河旅游带的建设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交通设施条件,也为陕西省境内沿黄自驾旅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然而,连通具有地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黄河旅游带,却因旅游发展滞后、信息不健全,未能得到自驾游客的充分重视,且学界对陕西黄河旅游带沿线自驾游信息服务建设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1-3]。

智慧旅游发展背景下,自驾游客倾向于在互联网上获取出游信息[4],规划行程。然而,传统信息的获取以及组织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如“信息迷航”、缺少“语义”、“信息过载”等[5],使自驾游客无法获得满意的信息服务。在此背景下,自驾旅游本体的构建有助于解决旅游信息服务针对性弱、质量低、有效信息量少等问题,是信息需求视角下旅游本体研究的有益探索。

本文以陕西黄河旅游带为研究区域,通过大数据文本挖掘,分析自驾游客的实际信息需求,并运用Protégé软件构建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旅游本体,深化了本体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而构建的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旅游本体可对陕西黄河旅游带乃至正在大力建设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旅游信息公共服务、电子商务、营销网站等系统和平台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应用借鉴。

1 文献回顾

1.1 旅游本体

旅游本体属于本体分类中的领域本体,通过建立旅游领域中概念和定义之间的逻辑关系,实现旅游信息的系统性整合以及领域的多元化发展,有利于使用者对旅游相关信息进行方便快捷的检索与查询。国外有许多研究机构开发了专门的旅游本体,比如OTA Specification、Onto Tour、The Hi-touch Ontology、TAGA Ontology、Harmonize Ontology等一些广泛应用的旅游本体[6-8],进一步可用来开发旅游信息服务平台[9-10]、构建智能信息搜索系统等[11]。

旅游本体构建的核心是对旅游或相关领域中的重要概念或术语进行定义,以保证语义的通用及标准化。早期研究者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定义了不同的本体类目层次,如the Harmonize 项目研究人员开发的协调本体,将本体的主要类目划分为旅游项目活动、住宿、餐饮、旅游吸引物[6]。而旅游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有了很多新的变化,目前一些研究者对旅游本体所包含的信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和补充。如Mili等人在参考旅游休闲词库概念体系的基础上,对涉及旅游目的地的术语做了一定的补充,包含旅游项目、旅游吸引物、旅游目的地、旅游服务、交通、旅游景点[12]。奚凡在其研究中,考虑了地理位置这一重要属性,但有关旅游目的地覆盖的概念太少,所包含信息不完整[13]。李庆赛则考虑到了游客的需求,依据大众分类下的用户标签定义了旅游领域的11个核心类目[14]。而张子姝所确定的核心概念和李庆赛的基本相似,但多了旅游商品这一概念,且关于旅游子概念属性的设置更为细致[15]。另外,部分研究者提出旅游本体的信息还应包括民俗风情、地理位置、天气等对游客来说比较重要的信息[16]。

总之,通用领域旅游本体的构建研究趋于完善,然而这种整体的概括无法涵盖特定类型旅游活动的一些独有信息,比如自驾游中处于中心地位的交通,以及车辆的相关信息很少被重视,特定领域的旅游本体构建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另外,较少关注游客这一旅游主体,尤其是更加依赖信息服务的自驾游客对于信息的需求。而现有研究对此并无深入探讨,自驾旅游本体的构建亟待进一步研究以填补理论空白。

1.2 自驾旅游信息需求

自驾游的迅速发展源于现代汽车工业的技术革新。早在20世纪50年代,自驾游就得到了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17],研究领域涉及自驾游的各个方面,如自驾游的理论基础、影响因素、游客行为、目的地的选择等[18-21]。其中,最主要的研究内容是有关自驾游客的研究[22-24]。我国自驾游的发展相对较晚,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伴随信息革命逐步兴起。目前,研究集中于互联网信息背景下的市场研究,如自驾游客行为特征、自驾游动机以及自驾游服务体系的构建等[25-29]。

随着互联网的全面覆盖,国内外开始重视自驾游的信息服务建设。国外如日本以及欧洲部分国家建立了智能化、信息化的自驾游信息服务系统,包括道路实时信息、停车场车位信息、路线里程规划、道路及救援等全方位信息服务,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30]。国内则涌现了许多信息服务类的旅游网站或应用程序,比如“携程”“高德地图”“去哪儿”等可以用来规划行程、酒店订购以及道路导航的平台,为自驾游客的出行提供了便利。然而,目前国内对互联网背景下自驾游信息服务的建设缺乏深化研究,远没有满足自驾游客的信息需求。比如设有自驾游频道的途牛,只是在“酒店+景点”的一级分类右上角标注了“自驾”二字,并未给自驾游客提供出行必备的详细、完整的信息,如自驾游营地、加油站、停车场等基础信息。旅游信息更新不及时、自驾游信息体系不健全、道路交通信息不完善等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未来的自驾游研究领域应进一步深化,并结合旅游者自身行为特点、现实的信息需求以及时代新的发展趋势对信息系统进行完善。

综上,本研究聚焦自驾游客现实的信息需求,结合领域知识,基于陕西黄河旅游带,拟构建自驾旅游本体,以期丰富旅游本体研究内容,为提高陕西黄河旅游带旅游信息服务建设提供参考。

2 理论与方法

2.1 理论支撑

2.1.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Maslow把人的心理需求作为研究的基础和主线,从人类动机角度出发,提出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分为5个层次,分别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实现需求,之后对其进行了补充,将求知和审美需求列于尊重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31]。任何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求的基础上被充分激发起来的,与人的需求层次演进相似,自驾游客对于旅游信息的需求也遵循着由低到高的层级递进。因此,本文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以便更好地分析和理解自驾游客的信息需求。

王晓峰等人根据需求层次理论将旅游信息归类为游览线路、服务、旅游感知和反馈、安全预警和基础设施、食宿、交通及消费信息[32]。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蓝本,借鉴王晓峰等人的信息分类,结合目前旅游业发展以及自驾旅游特点分析自驾游客的信息需求,如图1所示。在理论层面得出自驾游客信息需求金字塔,从低到高分为安全信息需求、交通基础设施信息需求、消费信息需求、自我信息需求4层。

图1 自驾游客信息需求金字塔

2.1.2 知识图谱理论

知识图谱以语义网络图的形式进行表达,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概念、人、事物及其关系构成的知识库[33],其通过数据挖掘、信息处理和图形绘制的方式,使用本体模型实现复杂领域知识的结构化和体系化表达。知识图谱能够优化现有的信息检索性能,整理互联网中庞杂的信息为可被利用的知识,以天然可解释的图形方式呈现分类组织的结构化知识,从而使人们从“信息迷航”“信息过载”中解脱出来,实现精准、有效的智能检索服务[34]。

知识图谱不仅包含了具体的实例数据,更包含了对领域知识数据和信息的规范化描述,这部分对数据信息进行描述和定义的“元”数据被称为本体,为知识图谱的核心。通过本体对知识信息的数据层进行规范化表达,其形成的知识库层次清晰且结构精简[35]。由此看来,将本体应用到自驾旅游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2 本体构建方法

1)本体构成。本体作为知识图谱的模式层和概念模型,是领域信息以及知识组织的一种形式,通过对某一领域概念(concept)、术语(terminology)及其相互关系(relation & property)的规范化(conceptualization)描述,勾画出该领域的基本知识体系[36]。如表1所示,本体基本组成要素包含类、关系、函数、公理和实例[37]。

表1 本体基本组成要素Tab.1 The basic elements of ontology

2)七步法。研究者根据特定领域以及具体的项目目标提出了不同的本体开发方法如Skeletal Methodology、TOVE、IDEF5、循环获取以及七步法等[38]。目前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开发的七步法是最成熟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领域本体的构建。简单来说,该方法是把领域内相关的主要术语抽象成类,通过定义类的属性并创建实例完成本体构建[39]。因此,鉴于七步法的综合优势,确定其为本文自驾旅游本体的构建方法。

3)Protégé本体构建工具。本体开发工具随着本体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地完善,目前主流的构建工具有OntoSaurus、Web ODE、Oil Ed、Protégé等[40]。本文根据领域特点,结合以往研究,选取简单易用的Protégé作为自驾旅游本体构建工具。Protégé是由Stanford Medical Informatics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本体构建工具,用于基于知识库的应用系统开发,主要功能是为编辑本体所涉及的类、属性、实例提供一种可扩展的结构框架。它可以免费获取,支持输出多种格式文件,且因屏蔽了具体的本体描述语言,研究者可在不了解本体描述语言的情况下,进行领域本体模型的构建,并通过可视化了解领域知识图谱全貌。

2.3 自驾旅游本体构建框架

本文在构建基于信息需求的自驾旅游本体时(见图2),在网络文本分析方法以及七步法的基础上将本体构建框架归纳为两个方面。

1)自驾旅游本体概念提取。建立领域知识概念体系是本体构建的核心主题,在以往旅游本体的研究中,大都基于领域知识对本体中的重要概念以及层次结构进行定义,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领域知识,且很难做到完整覆盖。本文在基于信息需求进行自驾旅游本体构建时,首先,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结合领域知识,获得自驾游客信息需求金字塔,在理论层面自上而下整体了解自驾旅游本体的类目框架和层次结构;其次,从现有文本数据出发,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方法及语义分析工具,对非结构化文本数据进行自然语言处理,并通过聚类社区的可视化呈现,自下而上获得具体旅游地自驾游客的现实信息需求;最后,两者结合获取更完整的系统概念和关系。

2)本体构建与呈现。本体构建步骤:① 明确类及其层次结构。在构建自驾旅游本体的类目结构时,以旅游地自驾游客信息需求分类为导向,辅以自驾游客信息需求金字塔组织本体层级结构。② 定义类的属性。搭建好本体类目框架后,需要对概念的数据属性和关系进行定义,以便规范化和标准化描述自驾旅游信息。③ 基于自驾旅游信息层次框架及自驾旅游信息资源的语义描述,创建自驾旅游信息资源实例库。

本体呈现主要是利用语义网知识本体编辑软件Protégé构建一个完整的自驾旅游本体,对领域知识结构进行可视化,直观地呈现,主要包括类目呈现、属性呈现、实例呈现、本体呈现。

图2 自驾旅游本体构建框架

3 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旅游本体构建

3.1 研究区域

陕西沿黄公路北起墙头乡,经榆林、延安、渭南、韩城4市13县,南至渭南市华山脚下,全长约8 285 km,与数十条高速、国省干线相连接,路网四通八达。而作为陕西省重点建设的“四大旅游高地”之一的黄河旅游带,不仅是黄河沿岸沿黄公路全线贯通的一段,且串联起黄河西岸50余处旅游景点:“五岳之一”——华山、“世界民居瑰宝”——党家村、“天下黄河第一湾”——乾坤湾、“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壶口瀑布、“道教圣地”——白云山等,形成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黄河文化旅游长廊,自沿黄公路通车起便成为自驾游客的旅游打卡路线(见图3)。沿途设有大荔赵渡服务区、合阳洽川服务区、吴堡毛泽东东渡纪念碑停车观景区、佳县白云山服务区、府谷黄河龙湾观光服务区等11处服务区。但根据历史自驾游客的体验,多数自驾游驿站、停车服务区以及观景区仍处于建设状态,且延安段100余公里沿线尚无加油站和服务区,基础配套设施亟待完善。另外,沿黄公路沿线旅游景区针对自驾游客的信息建设存在着较大程度的欠缺,陕西黄河旅游带的自驾旅游尚处于发展阶段。

3.2 核心概念提取

3.2.1 数据准备

本研究采集的数据来源于携程攻略社区网以及汽车之家论坛网。首先,携程网的用户数量大、知名度高、样本量丰富,能够获取最大限度的数据;其次,汽车之家网是自驾游爱好者的聚集地,用户定位准确、数据有效性强。采集这两个网站的攻略以及游记样本进行需求分析可以保证数据的丰富性和准确性。数据的获取于2021年3月1日开展,通过“后羿采集器”软件,以“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游”为关键词:对游记进行爬取,所获得的游记时间跨度为2017年9月16日至2020年10月2日。根据实际研究需要,将不符合要求的游记内容进行过滤,过滤掉内容简单、纯图片、出游时间不明确、重复性大、其他网站复制和粘贴的景区介绍、非自驾游类型游客发布的攻略或游记等。通过整理最终得到278篇有效游记和攻略,将其合并为一个文档,共计150 000余字。

图3 陕西黄河旅游带示意图

3.2.2 关键词:抽取

首先,在Python中安装“Jieba分词”库,调用“Jieba分词”,导入百度停用词表、HIT停用词表、CN停用词表以及SCU停用词表,运用正则表达式去除文本中的数字和特殊符号,删除每条文本中可能会影响关键词:抽取准确性的干扰信息,以增强研究的精确性和科学性;其次,添加用户自定义词典,提取有关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游游记中的高频词汇和专属词汇(主要涉及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游过程中相关的景点、地点等专有名称,比如丰图义仓、乾坤湾等),在默认词典的基础上,将其加载为自定义词典,统一名称;最后,利用“Jieba分词”的精确模式对已预处理后的文本进行关键词:抽取,并统计词频,以获取高频词表。

3.2.3 聚类社区呈现

通过共现矩阵得到高频词汇之间的关系及其权重,将其写入CSV文件并导入Gephi;其次,通过度范围对低度值的关键词:、孤立节点和低相关节点连线进行有效过滤,保证结果呈现的可读性;使用“Fruchterman Reingold”模型优化节点布局,经过可视化处理,得到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游客信息需求的网络关系图(见图4)。本研究在构建网络关系图时,对“壶口瀑布”和“沿黄公路”这两个关键词:进行了过滤,因为每条数据都涉及到了沿黄公路与壶口瀑布,若直接构建网络关系图,其他节点几乎都和这两个节点形成共现关系,不利于共词网络社区的呈现。

图4 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游客信息需求共现网络

如图4所示,自驾游客信息需求共词网络图呈现出短路径长度、高模块度、高图密度的特征,是一个由252个节点,3 251条边构成的无向聚类图,包含6个聚类社区。图中节点及标签的大小根据节点中心度的数值大小而变化,渲染方式为Modularity Class,位于同一共词网络社区的节点及连线用同一颜色。具体来看,共现网络图的可读性与解释性良好,关键词:与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游密切相关,节点所代表的关键词:能够很好地反映自驾游客的信息需求。

3.2.4 自驾游客信息需求分类

按照关键词:聚类所划分共词网络社区的主题构成为旅游活动、旅游消费、景区景点、沿线交通、出行主体、出行路线、规划建议、自驾游基础设施、天气气候9类信息需求。其中,景区景点、沿线交通、旅游活动、旅游消费这4类信息需求占比位居前列,具体划分如表2所示。

表2 共词网络社区划分Tab.2 The community division of common word network

从历史自驾游客的游记中感知的信息可以最大程度地反映其最真实的信息需求,对社区分布情况及其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游客的信息需求按重要程度排列,可分为以下6类。

1)旅游消费信息。“食宿”“购物”“灯会”“风俗”等词反映了自驾游客的消费需求,主要包含景点、食宿、民风民俗、节日活动等。其中伴随出现的“羊血饸饹”“窑洞”“特色”等高频词汇体现了自驾游客对其消费活动代表性、独特性的关注和要求。另外,“油费”“门票”“过路费”“住宿费”等关键词:也反映了自驾游客对于旅游途中具体费用的关注。

2)景区景点信息。“壶口瀑布”“乾坤湾”“洽川湿地”“丰图义仓”“华山”等词反映了自驾游客对于黄河旅游带沿线景点的信息需求。自驾游客出游一般围绕景点展开活动,因此,对景点的关注度较高,有关景区景点的信息不仅占据一整个社区,且出现的频率最高,达到了27.44%。

3)沿线交通信息。 “导航”“路段”“时速”“电子地图”等词反映了自驾游客对于黄河旅游带沿线交通情况的信息需求。 自驾游以自驾车为主要交通手段, 这一特性决定了自驾游客旅行前需要提前了解沿线路况, 途中则需要导航指引并知晓道路实时情况。 而对于目前仍处于发展状态的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游而言, 这一部分的信息显得尤为重要, 因而自驾游客对交通信息需求量较大, 在信息需求中单独占据一整个社区, 位居第2。

4)出行安排信息。“路线”“父母”“全程”“建议”以及沿线地点名称等词体现了自驾游客的出行信息,包含出行主体、出行路线、规划建议的具体信息。出行路线是任何一种自助游方式都要面对的问题,对于自驾游尤为重要。不同的出行路线反映了不同类型自驾游客的旅游偏好,且这一部分内容与规划建议位于同一聚类社区中,说明历史自驾游客在分享自己出行路线的同时,也会根据自己的旅游体验给予潜在旅游者一些出行建议,从侧面也反映出自驾游客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重视。

5)自驾游基础设施信息。“加油站”“停车场”“指示牌”“休息区”等词体现了自驾游客对自驾游基础设施的信息需求。对于自驾游客而言,完善的车辆配套设施是出行不可缺少的一环,对出行的安全保障以及自驾体验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关键词:的内容,与自驾游相关的这部分信息应该包含停车场、加气加油站、自驾游驿站、车辆租赁与维修等。

6)天气气候信息。“天气预报”“下雨”“衣服”等词反映了自驾游客对实时天气气候信息的需求。天气对旅游体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41],而且掌握旅游地的实时天气信息有助于自驾游客携带合适的出行衣物、准备相关的必需用品、合理安排旅游行程。

3.3 明确类及其层次结构

以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游客实际信息需求分类为基础,结合自驾游客信息需求金字塔对自驾旅游本体层级结构进行补充完善,得到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旅游本体4层结构(见图5):顶层为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游;第2层由6个二级类构成;第3层为子类层,共21个子类;第4层为子类层的具体内容。

图5 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旅游本体类目及其层级结构

图5中6个核心类中,旅游吸引物是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游的核心,是吸引自驾游客前去旅游的动机,主要包括旅游景点和民俗风情;出游路线是根据旅游资源的类型或旅游线路的类型等划分标准,将目的地某些旅游景点串联组合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旅游线路,包括主题游、长线游、短线游等,还可由自驾游客根据其偏好自定义路线;旅游服务指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行程中需要的住宿、餐饮、购物及其相关旅游要素的设施设备;自驾游服务指为旅游者进行自驾旅游活动所提供的基本性保障、支撑服务等的物质工程设施,主要包括公共厕所、停车场、加气加油站、露营地、车辆维修与租赁、自驾游驿站、应急救援等;实时信息是指在自驾游途中为游客提供的便利、即时的信息,包括导航、天气、周边服务等;自驾游社区指为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游历史以及潜在游客提供的用于经验分享、线路交流、旅游问答等服务的信息板块,包括攻略、游记、问答等。

3.4 定义类的属性

属性是对象具有的特征或者参数, 分为数据属性和对象属性[38]。 数据属性用来表述概念的内在属性, 即本身具备的特征, 且父类具有的数据属性可由子类继承。 对象属性又称“关系”, 用于将不同类目之间联系起来, 是本体中类的外在属性。

本文确定的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旅游本体类的数据属性如表3所示, 由于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旅游本体的数据属性较多, 这里只罗列了一部分。

本体中类的关系多种多样,本文根据所定义的类目及其特点,除了最基本的4种关系part-of、kind-of、instance-of、attribute-of,还定义了其他一些语义关系,具体如下。

1)Include关系。这里定义include作为part-of的互逆关系,比如“旅游服务”包括(include)住宿,住宿是旅游经营场所的组成部分(part-of)。

2)Nearby关系。主要表明不同类之间相近的位置关系,比如“旅游景点”附近(nearby)的住宿、餐饮、购物场所等。

3)Is-located-in关系。表示类的地理位置,即“位于”的关系,比如“公共厕所”位于(is-located-in)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

4)Provide关系。表明类之间拥有或提供的关系,比如“旅游景点”提供(provide)住宿、餐饮、购物等。

3.5 可视化呈现

在上文核心类目、层次结构、属性的基础上,运用 Protégé软件,展示了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旅游本体的可视化构建过程,并通过检索呈现展示本体功能。

1)类目呈现。6个核心类:旅游吸引物、出游路线、旅游服务、自驾游服务、实时信息、自驾游社区。在Protégé中的可视化呈现如图6左边所示,基本包含了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游客的所有信息需求。

2)属性呈现。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旅游本体数据属性以6个核心类为中心展开,如图6中间所示,用于描述各类目的内在特征。而对象属性(关系)如图6右边所示,attribute-of、provide、is-located-in、include、instance-of、kind-of、include、part-of为主要的关系属性,对不同类目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

表3 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旅游本体类的数据属性Tab.3 The data properties of the Shaanxi Yellow River tourism belt self-driving tourism ontology

图6 类目、属性的可视化呈现

3)实例呈现。创建实例是构建本体的最后一个阶段,即对本体中所划分的类进行实例填充,如此实现实例之间的语义网络。本文以壶口瀑布为例,实现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旅游本体中自然景观的一个实例填充(见图7)。

4)本体呈现。 基于以上类目、 数据属性以及关系属性的确定, 建立起各类层级结构关系模型(见图8),以可视化界面的形式将其展现,构成了完整的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旅游本体图谱,为后续搜索引擎、智能旅游信息服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检索呈现。在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旅游本体模型的检索窗口,以“壶口瀑布”为搜索词,如图9所示,可得到与壶口瀑布所有的相关信息。显示了利用Protégé 构建本体的优势之一,即其自带的检索工具相对于传统搜索引擎来说,可检索出与搜索词相关的所有信息,能够更完整精确地提供用户所需的信息,方便用户使用。

图8 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旅游本体图谱呈现

图9 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旅游“壶口瀑布”检索呈现

4 结论与启示

4.1 结论与讨论

文章在借鉴和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陕西黄河旅游带为研究对象,从游客实际需求出发,构建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旅游本体,得出以下结论。

1)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在理论层面构建自驾游客信息需求金字塔,自下而上依次为安全信息需求、交通基础设施服务信息需求、消费信息需求、个性信息需求。这一信息需求重点关注了自驾游客对于安全系数的更高要求以及为其出行提供保障的交通基础设施信息需求[42],弥补了以往旅游本体研究中对于自驾游客信息需求研究的不足。

2)通过网络文本分析,发现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游客的信息需求包括旅游消费信息、景区景点信息、沿线交通信息、出行安排信息、自驾游基础设施信息、天气气候信息6类。通过挖掘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游客现实的信息需求,有助于为其自驾游信息服务体系和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提供参考。

3)以Protégé为工具构建的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旅游本体,分为4个层级,确定了旅游吸引物、出游路线、旅游服务、自驾游服务、实时信息、自驾游社区6个二级类,旅游景点、民俗风情、长线游、住宿、自驾游驿站、应急救援、天气等21个三级类,名称、地理位置、人均消费、联系方式等42条属性,instance-of、include、provide等7种关系。不同于以往旅游本体研究大都自上而下构建,本研究基于自驾游客的信息需求,自下而上确定自驾旅游本体的类目及层次,是对既往研究的补充与完善[6,15]。与前人构建的旅游本体的类目层级和属性设置相比,本研究重点考虑了自驾游客更为关注的自驾游服务这个二级类,包含车辆维修与租赁、自驾游驿站、露营地、应急救援等7个三级类。构建的自驾旅游本体能有效反映详细、完整的信息,进一步满足游客的信息检索需求。此外,本文在理论层面结合旅游领域知识构建了自驾游客信息需求金字塔,对自驾旅游本体层次结构进行了补充和印证,基本涵盖了自驾游客的实际信息需求,保证了自驾游本体的完整性,对自驾游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4.2 管理启示

基于研究结论,为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游服务体系的完善提出4点建议。

1)完善陕西黄河旅游带沿线观光旅游功能和自驾游驿站配套设施的建设。自驾游驿站应为自驾游客提供观景、休息、加油、加气、充电、维修、停车、应急救援、游客集散等服务,进一步提高道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2)提升沿线景区信息服务水平。景区或当地政府应为自驾游客编制集交通线路、旅游景区、食宿设施于一体的行车路线图,图上各类标记应清晰、准确,并附上应急救援中心等必要的电话号码,还应及时发布各旅游景区的客流量、天气状况、住宿情况等实时信息,方便自驾游客做好出行安排。

3)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各类景区以及沿线服务体系建设的管理者应注重环境问题,制定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努力保护好沿线以及景区的自然生态;同时,加强对旅游者的素质教育,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促使游客文明出行。

4)尽快实现由沿黄公路向沿黄旅游风景道的转型升级。针对自驾游客的信息需求,依托陕西黄河流域独特的历史古建、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红色革命等旅游资源,实现从单纯满足出行功能的交通道路向拥有交通、自驾旅游标识、文化传播、生态、休闲、旅游服务和消费等复合功能的旅游风景道转化,为其提供多元化的深度体验。

总之,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游信息服务的建设应以游客现实的信息需求为导向,在深入分析自驾游客行为特征和需求体验的基础上,最终实现旅游信息及时、有效地传达。

4.3 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体包含的信息十分复杂,其构建工作在实践中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①陕西黄河旅游带自驾旅游本体构建的信息主要来源于携程和汽车之家论坛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无法涵盖到所有人群。在后期研究中,可通过问卷、访谈等途径针对此方面进行补充。②本体的构建比较复杂,在构建完成之后,由于技术的进步以及旅游信息日新月异的变化,仍需要不断地对自驾旅游本体的概念层级进行更新完善,增添新的内涵和属性关系,确保本体的完整性。③本文只初步构建了自驾旅游本体模型,而本体作为知识图谱的基础,能够进行知识领域的可视化表达,在信息服务领域大有裨益。以本体为基础,可以对更加准确快捷的智能信息搜索引擎、个性化推荐系统等应用进行开发研究,提供更加智能的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