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华
摘要:高职院校诊改应达到自主性、全覆盖、校本化、常态化、智能化和上升性的状态。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建设”思维与“诊改”思维拉扯的认识困境、目标确认与传递弱化的起点困境、标准关联性与可测性偏离的标尺困境、质量改进螺旋形似神非的运行困境、激励机制与质量文化乏力的引擎困境、信息化平台建设进程与智能化水平滞后的支撑困境。为突破现实困境,高職院校需要加强系统学习培训,牢固树立诊改思维,建立目标标准确认和传导机制,科学打造两链体系,完善螺旋诊改运行机制,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诊改,培育需求导向的自主质量文化,建立关联性考核激励机制,系统推进信息化建设,增强平台的智能化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诊断与改进;目标;标准;质量改进螺旋;质量文化;激励机制;信息化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3)04-0053-08
2015年,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2017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高职院校诊改全面推进。诊改实施以来,相关研究成果剧增,但大多聚焦诊改政策解读和审视并据此探讨诊改策略,对高职院校诊改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关注不够,难以指导高职院校的诊改实践。本文从诊改的应然状态切入,基于实践剖析高职院校诊改各环节的现实困境并提出针对性的突破路径,以期高职院校诊改全面突围。
一、高职院校诊改的应然状态
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高职院校诊改的目标是促进高职院校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现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根据“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主体责任从以外部保障为主变为以内部保证为主,建立学校自主诊改、主管(办)部门协同改进的全社会质量共治机制和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层面的诊改机制,变阶段回顾总结为实时监控预警,变脉冲式激励为常态化改进。由此,要实现诊改理想愿景,高职院校诊改应达到自主性、全覆盖、校本化、常态化、智能化和上升性的状态。
(一)自主性
诊改与传统评估的根本差异在于,质量“主体”从他方转向自身,“目的”从证明变为改进[1]。高职院校通过构建“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通过目标链和标准链的打造、动静两个螺旋叠加构成的“8字质量改进螺旋”(见图1)的建立和运行,对照目标和标准,依托信息化平台,自主对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质量进行实时监测、预警、诊断和改进,学校、专业团队、课程团队、教师和学生成为各自层面的质量保证主体。因此,诊改的核心理念即质量归根到底要靠自身保证[2]。
(二)常态化
与评估相比,诊改体现了从一次性达标到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手段转换[3]。高职院校诊改不是阶段性项目建设和验收,而是以诊改思维持续推进建设和发展,是一种常态化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横向五层面、纵向五系统都遵循事前—事中—事后诊改流程,确立发展目标,制定对标标准,以“8字质量改进螺旋”为基本单元,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各责任主体对标找差,进行自我常态纠偏与阶段诊改,实现办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4],从而建立常态化自主诊改运行机制。
(三)全覆盖
高职院校诊改是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横向覆盖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五层面,纵向囊括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质量管理五系统涉及的所有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实现全要素、网络化、全员诊改;同时,通过“8字质量改进螺旋”进行小周期动态调整和大周期静态改进,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诊改。
(四)校本化
《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复核工作指引(试行)》提出了“尊重校本特色:坚持一校一策,尊重学校的历史文化和办学自主权”的基本原则。高职院校诊改的起点在于立足校情制定契合学校实际和发展需求的目标链和标准链,针对学校发展侧重点与短板,设计诊改的主要质量控制点,以求扬长补短。因此,立足校本应是诊改的出发点[5],全面覆盖、实时共享的校本化数据平台则是诊改的支撑[6]。在建立和运行“8字质量改进螺旋”的过程中,需要制定彰显学校特色的制度机制,在各诊改环节采取符合校情、具有校本特色的措施,跳出千篇一律的诊改模板,才能真正发挥诊改的作用。
(五)智能化
高职院校诊改依托信息化平台,能对发展目标和标准进行自动化分解,层层传导至专业、课程,形成教师和学生的可选任务清单,保证工作任务落实到人;同时,平台能进行数据源头实时采集、开放共享、深度挖掘和分析,形成各层面质量领域的数据画像,立体形象地呈现学校人才培养状态;通过设置指标阈值,信息化平台能对人才培养状态进行监测和预警,实时向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等有关方推送预警信息,保证常态化纠偏和及时性诊改。
(六)上升性
高职院校诊改依托学校诊改平台和质量诊断与分析系统,运行大小周期并行、动静双螺旋并进的“8字质量改进螺旋”。通过常态纠偏和周期诊改,形成诊改结论,对照目标和标准查找问题,分析成因,总结经验成果,采取改进措施,未达标事项纳入新一轮诊改周期,旨在实现目标和标准的不断优化和提高,并为新一轮诊改提质增效提供成果经验的积累,既保证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持续完善,更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螺旋式上升。
二、高职院校诊改的实然困境
笔者研读了抽样的教育部和省级诊改试点高职院校的诊改工作实施方案、发展规划、制度标准、诊改运行制度、自我诊改总结报告和校本诊改平台资料,并结合所在学校诊改实施现状及现场复核专家组意见,发现高职院校诊改存在以下困境。
(一)认识困境:“建设”思维与“诊改”思维的拉扯
高职院校的“项目”情结、“建设”思维、对诊改复核持有的观望态度,折射出诊改思维的缺乏,从根本上影响诊改系统的建设和运行。
一是“项目”情结严重。对诊改理念认识不到位,以“项目”思维推进诊改工作,即把诊改作为建设项目加以实施,没有树立诊改的常态化意识。不少职业院校忙于在管理部门之间“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将诊改变成了“迎评促建”,把诊改目的异化为“通过复核”[7]。
二是“建设”思维浓厚。一些高职院校自我诊改总结报告和现场汇报重点阐述学校的建设发展成效,对两链打造、体系运行、诊改过程、信息化平台建设与运行、引擎驱动等诊改要素和环节缺乏应有的重视。由此可见,以“示范校”“优质校”建设思维推进诊改工作的习惯根深蒂固。
三是对诊改内涵认识不足。对诊改政策的全面理解、准确把握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对诊改的认识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的不平衡现象,尤其是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层面的认识最为薄弱,二级学院、职能部门和教职工对常规工作和重点工作的重视远超过诊改工作。
(二)起点困境:目标确认与传递的弱化
目标是标准制定的主要依据,是“8字质量改进螺旋”的逻辑起点,是诊改动力产生的源头[8]。在诊改起点上,高职院校深陷发展目标确立与确认、传递与承接弱化的困境。
一是发展目标有确立没有确认。一些高职院校多次随意调整发展目标定位,造成发展目标的漂移,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和教师对学校发展目标、建设标准认识模糊,对发展目标的确立和变更的缘由、过程缺乏了解,对目标调整的关联性、逻辑性、适时性不甚清楚,导致学校上下难以就发展目标达成共识,更难认同和内化发展目标。因此,如何解决规划目标的确立、调整和确认之间的困境,是高职院校在快速发展时代面临的共性问题。
二是目标纵橫传递层层弱化。横向上,发展目标在学校、院系、教师、辅导员、学生各层面传递的有效性层层衰减,存在明显弱化现象;各层面目标与上级目标对接不精准,下层级目标未承接上层级规划分解的目标,上层级指标未能在下层级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致使五层面目标链不够完整;目标任务分解智能化程度偏低,未形成菜单式可选任务清单,导致教师和学生个体缺乏个性化、专业化、多样化发展指标。纵向上,学校规划目标传导至院系或职能部门不到位,子规划目标与学校总规划目标对接不够,导致“五纵”系统目标体系不够完整。目标链不完整最终导致诊改实施效果层层递减。因此,如何强化目标传导效果,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上下衔接、左右呼应、相互支撑的目标链是高职院校诊改面临的又一大困境。
三是目标分层分类体系不明晰。某些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建设未分层分类地建立目标体系,仅建立学校内部的分层目标,将专业和课程限定在狭小视域内,未对全校每个专业、每门课程进行发展目标定位,造成专业和课程建设目标的迷失、低阶和混乱。有的高职院校未制定学生工作专项规划,辅导员、班导师建设目标缺失,成为诊改的薄弱环节。
(三)标尺困境:标准关联性与可测性的偏离
标准是衡量目标的标尺,是目标的具象体现,也是目标本质特性的显现[9]。然而,高职院校各层面标准与其目标的关联性偏低,体系不完整,可检测性偏弱,影响了目标的达成与诊改运行效果。
一是标准与目标的关联度不高。对应五层面目标体系制定的标准体系存在缺失,尤其是专业和课程标准与目标未完全对应。某些标准与建设目标关联度较低,未能较好体现建设目标的内涵,各层级标准对应的质控点既未突出共性、又未彰显个性的发展目标,标准和质量控制点契合度不高,导致诊改监测预警不便捷。
二是标准体系不够完整。标准链中的制度标准、质量标准、工作标准不健全,某些具体层面的诊改运行制度严重缺失,制度化、标准化、流程化、清单化的质量控制机制不完善,标准分层分类不清晰。专业和课程层面,仅有专业、课程建设标准,专业运行标准和课程教学标准缺失,且未能对接并融入国家、省级标准。教师和学生层面,仅有个体发展标准,教师和学生整体标准、辅导员发展标准缺位。标准传导机制不健全,标准传递效果边际递减,标准链末端弱化严重,未形成左右呼应的分级承接标准体系。
三是标准可检测性偏弱。有些层面标准繁杂,指标过多,质量控制点不明确,难以传递和内化实施;有些层面标准维度偏少,难以体现建设内涵和质量要求。标准设置定性描述过多,缺乏具体、可测的量化指标。
(四)运行困境:质量改进螺旋的形似神非
五层面“8字质量改进螺旋”建设的科学性、覆盖面、可行性、实施情况及成效是职业院校诊改复核的关键内容[10]。相较于目标链和标准链打造以及信息化平台建设,螺旋的建立是诊改进一步深化的难点和重点[11]。高职院校各层面都提出了“8字质量改进螺旋”思路,但并未真正理解其精神和实质,未体现诊改的本质和要义,更没有真正落实到每项工作的诊改过程中。
一是诊改螺旋不明显,诊改内涵虚化。动态小螺旋的实时监测、预警和调整环节明显弱化,监测预警体系未充分发挥作用,静态大螺旋的激励、学习、创新、改进等环节缺乏实质性、校本化的内涵和措施,应付痕迹明显。诊改生成的结果和目标关联度不高,工作计划对诊改工作的核心要素聚焦不够。没有基于建设基础与发展目标间的差距确定诊改内容和重点,以科学设计质控点、设置预警值;诊断结论并不是依据信息系统数据分析而获得,而是人为地习惯性、定性找问题和阶段性总结工作,导致诊改螺旋建设和运行状态较差,后诊后改,对标性和及时性不足。
二是自我诊改制度和机制不健全。五层面诊改运行制度对诊改主体及其职责、诊改流程、诊改周期、诊改结果运用、激励与问责等并未明确,未建立目标修正机制。教师和学生层面的诊改运行机制尤其薄弱,学生管理队伍对学生诊改研究内化不够,对学生自我诊改指导不到位,学生个人诊改较为敷衍。某些院校1年小周期、3年大周期的课程和学生诊改周期违背了课程教学循环和学生成长周期规律。
三是诊改尚未实现全覆盖。横向上,课程、教师、学生层面的覆盖度和参与度都偏低;专业和课程层面,大多高职院校仅建立了专业和课程建设目标链、标准链和诊改螺旋,而专业建设运行诊改体系和课程教学诊改体系几乎未建立;教师和学生层面缺乏专项整体规划和诊改,仅有教师和学生个体诊改。纵向上,“五纵”系统的诊改基本尚未提及,导致各高职院校诊改普遍存在“重五横、轻五纵”的现象[12],严重影响了内部质量管理系统的构建和运行。
(五)引擎困境:激励机制与质量文化的乏力
考核激励机制和质量文化是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两大引擎,是凝聚质量共识、养成质量观念的长效内驱力,但二者对内部质量的驱动效应并不强劲。
一是考核激勵机制与诊改结合度不高。大多高职院校与诊改相关的目标绩效考核指标偏少、占比较低,与二级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匹配度较低;定性考核权重较高,难以客观体现质量差异。对诊改过程的考核关注不够,诊改结果未得到充分使用,与绩效分配、评先评优等事项关联度不大。
二是质量文化培育滞后。质量文化是诊改变被动为主动、常态化运行、形成质量保障内生动力的关键。然而,大多高职院校质量文化并未形成,在师生员工中未达成广泛共识并得以内化实施;质量意识淡薄,质量理念落后,特色不突出,对培育打造什么样的质量文化缺乏方向性认识。因此,高职院校要形成在竞争中生存、在拼搏中前行的现代质量文化,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六)支撑困境:信息化平台建设进程与智能化水平的滞后
信息化平台是支撑诊改实施的关键性技术手段,其建设进程和智能化水平直接影响诊改的运行过程和效果。总体而言,高职院校信息化平台存在以下共性问题。
一是顶层设计缺乏系统性。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和长远规划,建设理念落后,建设思路不清晰,功能和技术并未基于诊改进行科学设计;顶层设计停留在项目性层面,促进信息化水平整体提升的能力和持续推进的力度较弱;平台建设速度滞后于规划进度,难以紧跟信息技术升级的步伐。
二是智能化水平偏低。相关数据源头、实时采集较弱,静态数据呈现过多,实时预警、监测功能发挥不充分,不能有效支撑五层面的常态化诊改;信息孤岛未有效消除,数据共享、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功能不强,数据运用不充分;信息化平台效率不高,业务系统较多局限于网页版,移动端应用不足,便捷性不够;数据画像聚焦不够,仅是业务系统内部数据的罗列和汇总,未进行数据深度挖掘和综合分析。
三、高职院校诊改的使然路向
(一)加强系统学习培训,牢固树立诊改思维
一是克服“建设”思维,充分认识诊改重要性。诊改是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是一种科学有效、结果导向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方法,是新时代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质量、提升学校治理水平的有效手段。通过建立常态化的诊改机制,各层面不断重复“8字质量改进螺旋”,对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目标标准实施预警、诊断、改进,把不断提升质量变成一种习惯。高职院校领导要充分认识诊改的重要性,带领全校上下积极参与,树立诊改思维,坚定诊改决心,克服“项目化”建设思维惯性。
二是开展系统学习培训,深刻理解诊改内涵。对诊改文件精神、诊改方案和诊改制度以及职教新政,组织全员系统学习;开展诊改专题学习培训、针对性学习考察,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和做法;要提炼诊改相关制度和质量文件的要点,便于各层面学习、内化,提高学习培训效率;对五层面进行深入的分层分类诊改辅导,开展诊改政策、理念、方法等学习培训与交流,深刻把握诊改的本质和内涵,以凝聚诊改共识。
三是加强诊改统筹协调,完善诊改体系架构。诊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自上而下统筹协调推进和精准指导;理清诊改工作思路,优化诊改顶层设计,加强诊改工作方案、诊改体系和运行机制的系统设计,组织全员上下反复研讨和确认;将校本特色融入实施方案,将短板弱项融入发展目标,将发展目标融入标准建设,将诊改运行融入日常工作,将数据分析融入决策[13]。建立“五横”内部质量保证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各层面、各子系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各层面的质量生成;厘清各系统质量管理职能模块,确定各二级单位在内部质量管理系统中的定位和职责,梳理部门管控事项,制定部门岗位工作标准和质量管理制度,形成“五纵”质量管理系统,打造全要素、网络化和全覆盖的诊改工作体系(见图2)。
(二)建立目标标准确认和传导机制,科学打造两链体系
首先,科学确立规划目标。能否树立科学、先进、合理、有效、切合实际又众望所归的目标,取决于目标设置的过程[14]。高职院校诊改需要全员参与,只有基于相关人员协商的目标和标准才能脱离文本真正走向实践[15]。在目标确立过程中,应广泛、深入调研,获取大量数据支撑,引入SWOT分析和对标分析,找准自身主要质量指标与标杆院校的差距,结合区域发展需求和产业发展规划,准确定位各层面发展目标。对标院校的选择和确定要进行专家论证并形成科学的论证结论。规划目标的确立需要全员上下充分互动、反复论证,形成决议,避免目标的随意性。形成全校上下一致的基于理念而非经验的目标共识、基于内生性发展需求的渴望而非概念复制、标准套路和方法移植的先验假设。学校层面应制定专业、课程专项规划,对所有专业、课程进行国家级、省级、校级的发展目标定位,并形成正式文件,从而形成专业和课程建设的目标体系;教师应区分发展阶段和发展类型,学生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分层分类设定目标,形成教师、学生整体和个体的发展目标体系。
其次,建立目标调整和确认机制。在高职教育加速发展的当下,高职院校规划目标和诊改工作方案的优化调整十分必要,但必须通过上下一致、纵向贯通的程序进行协商,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研判审定,以正式文件予以确认,并重新设定目标和任务,合理吸纳、系统融合新的职教政策、发展需求和创新举措,确定为各个层面的目标和具体项目加以推动,方能与时俱进地贯彻既定发展目标。
再次,制定具体可检测的标准体系。根据目标体系,建立与之相契合的层次清晰、分类精简、重点突出的标准链,同时找准质量控制点[16],是诊改的关键环节。标准制定应聚焦目标的核心要素,分层分类制定体现目标内涵和主要质控点的数量指标;应遵循SMART原则,制定具体、可测、可达、相关、限时的标准体系,避免过多的定性描述;按照“下有底线,上不封顶”的原则设置标准阈值,即各层面的标准“向下要有不可逾越的底线,向上提升创新又不受限制”[17]。不同维度的标准在设置最低指标时可增添自选项和其他项,既突出共性,又彰显个性。完善各层面、各系统的诊改运行制度,补齐标准化、流程化、清单化的质量控制标准。
最后,建立有效的目标和标准传递机制。要建立上下一脉相承的目标确認决策程序、健全的目标传导机制、智能化的目标传导平台;借助信息化平台,把总目标分解到相关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传递到每个职能部门和每位师生员工;组织目标和标准的层层宣讲、学习、确认和内化,使师生员工准确把握目标和标准的内涵和实质要素,形成自上而下的目标链和标准链、自下而上的内化和执行链、左右协同的参与链;各层面再梳理再优化诊改工作实施方案,用系统思维精准对接上级指标。
(三)完善螺旋诊改运行机制,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诊改
一是建立完整的螺旋诊改运行机制。五层面及各职能部门要完善诊改运行制度,根据目标和标准,建立完整的“8字质量诊改螺旋”运行机制,明确诊改主体及其职责,规范诊改流程,合理设置诊改周期,明确诊改结果运用、激励与问责等事项,找准诊改主要质控点,把握各诊改环节的内涵,掌握诊改方法,采取校本特色的诊改措施,建立目标修正机制,使诊改运行形神兼备。
二是运行“8字质量诊改螺旋”。事前确定、掌握、内化发展目标、年度任务和发展标准。事中设计分解规划任务、统筹组织实施规划、具体实施操作执行,依托校本信息化平台,运行“数据实时监测—异常数据预警—实时改进提升”的动态螺旋,实时诊改,实现常态纠偏;运行“建设过程诊断—目标绩效考核激励—学习借鉴理论成果—改革创新发展模式—总结固化分享成果—修正目标调整标准”的静态螺旋,周期诊改。事后对照目标和标准,根据信息化平台数据分析诊改周期内任务达成情况,梳理总结未达标事项,纳入新一轮诊改周期;基于平台数据呈现的事实形成诊改结论,分析问题成因,查找不足并总结经验成果,并通过反思和创新找到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形成诊改报告,建立大小诊改周期叠加并行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常态化自主诊改运行机制。
三是推进全要素全覆盖诊改。在学校层面,根据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年度任务和发展标准,找准学校发展主要质控点,依托内部质量保证平台和目标管理系统,依照诊改运行制度运行“8字质量诊改螺旋”(见图3),对二级学院(职能部门)的任务质控点进行动态螺旋实时监测、预警和纠偏,同时开展静态螺旋的周期诊改,修正并提高目标和标准,形成《学校年度诊改报告》,开展一年小周期、三年大周期的学校内部质量常态化自主诊改。在专业层面,根据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标准和专业运行标准确定专业诊改指标和质控点,按照专业建设和专业运行两个维度,分别运行“8字质量诊改螺旋”,开展一年小周期、三年大周期的专业建设和专业运行常态化自主诊改。在课程层面,根据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建设标准和课程教学标准确定课程诊改指标和质控点,按照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两个维度,分别运行“8字质量诊改螺旋”,开展一学期小周期、一学年大周期的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常态化自主诊改。在教师层面,以学校师资队伍专项规划为目标,以关键指标为观测点,设置教师发展质量指标和质控点,按照教师整体和个体两个维度,开展一年小周期、三年大周期的教师整体和个体发展质量常态化自主诊改。在学生层面,依据学生专项规划、学生个体发展规划和学生发展学期计划设计学生发展指标和质控点,按照学生整体和个体两个维度,实施一学期小周期、三年大周期的学生整体和个体常态化自主诊改。同时,针对薄弱领域,完善辅导员和“五纵”系统中职能部门的发展目标和质量标准,建立诊改运行机制,开展常态化自主诊改。
(四)培育需求导向的自主质量文化,建立关联性考核激励机制
一是完善与诊改高度关联的考核激励机制。首先,增强激励的关联度。分层分类制定考核奖惩机制,提高考核指标与二级单位任务指标、专业和课程团队、教师、学生诊改指标的匹配度,有效发挥激励的驱动力。其次,增强激励制度的操作性。考核激励标准应遵循SMART原则、聚焦诊改关键因素和标志性成果,设置量化指标,减少定性考核比重,创新考核方式和激励方式。最后,强化诊改结果的使用。诊改结果应作为学校优化资源配置、年度考核、聘期考核、职称评聘、评先评优、奖助学金评比、学分替代转换、学业预警等奖惩激励机制的重要依据,调动全体师生自主诊改的积极性。
二是建立需求导向的自主质量文化及其传导机制。首先,树立需求导向的先进质量观。高职院校不应满足于“提供了什么”,而应基于高职教育的利益相关方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政府、社会的需要,按照标准和规格提供令服务对象满意的教育和服务。其次,锻造人人尽责的自主质量文化。从依赖少数人居高临下管控的质量控制到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再到“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共”(共创、共治、共享)的质量治理[18]的质量保证发展历程表明,质量保证的重心在逐步下沉。零缺陷理论“每一个员工都是主角”的观念,传递的也是全员主体的质量文化和以人为本的先进管理理念。高职院校应通过目标标准的打造和质量制度的设计运行,让每一位教职工和学生成为质量保证的主体,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受他人支配的管理,激发师生员工人人尽责的内生动力。再次,培育职教类型质量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根植学校区域文化,融入职教文化,以现代质量观为指导,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职能之首,以“人人出彩”为使命,形成“以生为本”和“需求导向、自我保证”的质量意识,从而形成既彰显类型特征、又凸显校本特色的质量文化。最后,建立质量文化传递与内化机制。编制质量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开展分层分类的质量文化论证和学习培训,全方位推进质量文化传递,贯穿五层面的质量主体,融入部门、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将需求导向的自主质量文化有机融入目标和标准以及“8字质量诊改螺旋”的每个环节,内化为质量意识,外化为质量行为,激发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动力。
(五)系統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平台智能化水平
一是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平台框架。结合学校发展规划,理清建设思路,优化顶层设计,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框架体系(见图4),加快建设进程,保证数据采集的及时性、自动化、过程化和真实性,提升数据源头实时采集、线上实时动态预警和数据挖掘分析能力,提高信息化平台的智能化水平。建立校本大数据中心,打通各自独立的业务系统,实现数据汇聚和双向互通,进一步消除信息孤岛;统一各业务领域的数据标准,保证数据的有效采集和开放共享;搭建由目标任务管理、专业发展、课程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5个子系统以及诊改展示组成的诊改平台,融入各层面的质量控制点与核心指标;根据“8字质量改进螺旋”工作流程,通过数据采集、整理、分析、挖掘,对各层面发展情况进行画像并展示,使学校能够全面、实时掌握人才培养过程信息,发现问题及时预警,为诊改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19]。
二是贯穿大数据理念,强化数据治理。信息化建设要贯穿大数据理念,聚焦学校内部治理环节,关注数据质量层面的核心要素,针对数据质量配套建立合理的制度、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保障数据质量的稳定,强化数据治理;重视数据资产,增加与诊改相关数据的采集量,充分发挥信息化管控与大数据中心、内部质量管理与诊改分析平台及其他业务系统的作用,强化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功能建设,树立大数据思维,建立大数据决策机制;在信息化平台中增强各层面质控点与标准的对应性,提高诊改工作的针对性和便捷性,增强各层面质量要素在数据分析中的聚焦度。
参考文献:
[1-2][7-9][14][17-18]杨应崧.打造“两链”,找准诊改的起点[N].中国教育报,2017-09-26(11).
[3][10][15]郑琼鸽.赋权增能视角下高职院校诊改政策审思[J].职业技术教育,2020(1):13-18.
[4][11][13]胡新岗.职业院校“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架构解析与运行[J].江苏教育研究,2021(18):57-61.
[5]李萍.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5):76-78.
[6]王秋夜.内涵式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诊改”运行机制探究[J].教育与职业,2020(14):40-44.
[12]李宏昌,刘向红.“五纵”系统“诊改”探索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8(14):46-49.
[16][19]徐洁.“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81-87.
(责任编辑:杨在良)
Abstract: The diagnosis and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achieve the state of autonomy, full coverage, school-based, normalizationand ascent.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there are still the cognitive dilemma of entanglement between construction thinking and diagnosis reform thinking, the starting point dilemma of target recognition and transmission weakening, the scale dilemma of standard relevance and measurability deviation, the operation dilemma of quality improvement spiral is just in the form but not in the substance, the engine dilemma of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quality culture weakness, and the support dilemma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intelligent level lagging. In order to break through the realistic dilemma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eed to strengthen systematic learning and training, firmly establish the thinking of diagnosis and reform, establish the target standard confirmation a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scientifically build a two chain system, improve the spiral diagnosis and reform operation mechanism, carry out all-staff, whole-process and all-round diagnosis and reform, cultivate demand-oriented independent quality culture, establish relevant assessment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systematically promot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nd enhance intelligent level of the platform.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iagnosis and reform; objectives; standards; quality improvement spiral; quality culture; incentive mechanism; information plat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