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用能力发展贯穿群文阅读教学

2023-05-08 14:34:28王芳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群文古诗文本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以往的主导者逐步向组织者的角色过渡,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更为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了解阅读规律,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和感悟。群文阅读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积累,还需注重产出性的学习,通过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升华学生的情感,使其产生个性化与多元化的感悟。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广泛收集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并以此作为教学设计调整的依据,从而使语文群文阅读得到长期发展。

一、围绕联想去启发阅读思考

在教材中,单元文本的主题近似,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整合与重构文本内容的能力,将学生引入到群文阅读的教学活动中来。教材主要依据单元主题去编排文本,教师可围绕单元主题建立有效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并紧密围绕联想有效启发学生的阅读思维,促使学生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

例如,《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画杨桃》和《小马过河》等寓言类课文,主要围绕“办法”的主题进行编排,单元文本包括童话故事、现代学生生活故事、古代寓言故事,并蕴含了深厚的道理,能够引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根据文本谈谈简单的看法”是这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重构文本内容,推动学生产生更多独到的见解,由此深入推进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阅读。在学生对文本产生初步的印象后,引导学生说出对主人公的行为有怎样的感受。再让学生发挥想象,对比分析文本的异同之处,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空间。

学生的思维尚处于浅显、零散的状态,往往难以准确把握文本的中心主旨与思想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代入或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式,指导学生深入感知寓言故事的劝诫、讽刺等特点。在师生的互动中,学生能够学到如何运用拟人的手法去阐述道理的方式与技巧,可以发现用比喻性的故事更利于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启示,也利于帮助学生轻松攻克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

联想不仅包括学生的独立思考,也包括小组合作讨论。集思广益与思维碰撞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发现其他同学指出而自己并未发现的文本细节,更利于提高群文阅读理解的指向性与启发性,在讨论中更可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二、设计利于发展语用的主题

主题的设定离不开自主构建与发展学生语用能力等现代化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支撑,而且要突出主题的运用性。教师不仅需要将主题分类,还需立足文本的结构形式与学生的理解能力等要素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掌握不同结构特征的文本内容,积极发现其中的特点和文本规律,实现对文本内容和语言特点、写作手法等多方面的深入理解。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摘抄好词好句,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入手展开深入思考与探究,掌握其中的规律,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语言表达能力。文本类型不同,设置的主题内容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教师需要分类整理各类型的文本,并设置有针对性的主题内容,让学生理解不同文本的差异,深入体会各文本形式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等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围绕“文本讲述了哪些场景?”“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等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阅读,并设定“学习伟人精神”的阅读主题,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伟人心系百姓的高贵品质。围绕主题展开讨论,能够增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化素养,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与积极进取的品质。

三、加强阅读方法与技巧的指导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传授与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群文阅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学生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在阅读中积累经验。教师可通过设置问题串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让学生在群文的比较、概括和归纳中,总结出自己的答案,促使学生知识结构体系更加完善。在学生掌握了有效的群文阅读方法后,即可迁移运用到与课外文本的对比分析中。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阅读,从文本的题眼和关键语句入手,能够快速提取有效信息,实现跳读、精读等有效阅读技巧的高效利用。

例如,在学习《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时,教师传授有效的对比分析方法,让学生学会鉴赏《题西林壁》与《登飞来峰》这两首古诗的异同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相互分享有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如从立意、炼句、写作背景、表达优势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在思维碰撞中,让学生对两首古诗的对比分析更加透彻。一是两首古诗在炼句、立意、谋篇上近似。二是在诗题方面,前者用了动词“题”,后者用了动词“登”,都用地名做宾语,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三是两首古诗都是写景七绝。四是在全篇的立意构思上来看,前者借助写景畅言事理,字字入微,但都寓情理于诗境中;后者借助写景抒发壮怀,句句入扣。五是在转句上,前者运用了“不识”承上启下做过渡,关照相对稳妥,后者运用了“不畏”承上启下做过渡。六是在章法上,两首古诗都是前联写景、后联过渡。学生在阅读鉴赏中会发现两首古诗写作技巧的相似之处,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利用读写结合去发展语用

教师在群文阅读中引入读写结合的方式,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去深入解读文本,再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更利于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收内化。

例如,在学习与游记相关的文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写作形式进行仿写,明确仿写的要求,包括明确游记的写作特点、写作顺序、中心思想等,促使仿写训练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教师也可指导学生将故事的结尾作为新故事的开端,引导他们进行续写,并结合自身的理解和生活经验,实现对文章中心思想的延伸。

通过对文本的改写,再对比改写后的文本,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阅读学习感受。学生可以对文本中的省略句或留白部分的内容进行扩写,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文字的表象看到其内涵,由此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将阅读内容转化为写作内容,让学生结合文本,并通过导游词、扮演小小解说员等形式进行写作训练。让每位学生挑选一个景点进行写作,再让学生扮演“小导游”这一角色带领其他同学参观景点。写作训练能够实现对群文阅读的反哺,更利于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和习作能力等,促使三维教学目标得以尽快落地。

综上所述,语用视角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學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就近发展区和学习内容入手,采取读写结合、情境创设、设置主题、传授有效阅读方法等方式,切实将语用能力发展贯穿群文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王芳(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振兴花园学校)

猜你喜欢
群文古诗文本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2
“拟古诗”之我见
中华诗词(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2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品读古诗
金桥(2018年2期)2018-12-06 09:30:42
品读古诗
金桥(2018年3期)2018-12-06 09:05:56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群文活动
大众文艺(2018年19期)2018-10-19 09:27:44
品读古诗
金桥(2018年1期)2018-09-28 02: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