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中职专业课程融合的实践与探索

2023-05-08 23:34:00阚明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3年9期
关键词:教学融合信息技术

阚明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融合;创新考核

0 引言

在国家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等新技术正在逐步得到广泛应用,经济社会产业的信息化步伐正在加快,职业教育领域中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等职业学校要重点考虑新时期学生人才培养要求和标准,实现学校教学理念与企业经营理念的互相融合,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互相渗透,工作内容与学习内容互相渗透,职业素养与思想德育的互相渗透,实现全方位的、全体系的教学方式的改变[1]。因此,信息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1.1 信息技术

一般情况下,信息是指通过图形图像、影音动画、视频音频、语言文字等形式进行传递的内容,而信息技术通常是指为获取目标信息内容而采取的手段、工具、途径、方法。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是将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手段融入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来塑造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2]。由过去的教师“一言堂”“一张黑板”逐渐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专业技能知识模块化、仿真化、虚拟化,并引领学生在线学习、跨时空学习、跨地域学习,以达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目的,实现“精准授课”的目标。

基于高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引入传统的课堂教学,发挥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培养社会及企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1.2 融合

融合从字面意思上可以理解為几种不同的事物通过一定的“中间人”,进行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相互渗透,最终变为一体。从教学领域来说,“融合”是将信息技术和教学活动二者融为一体。要想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教学进行深度融合,需要创新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这条宽广的大道上“百花齐放”。即,融合不是简单的计算机互联网应用或者简单地制作PPT课件,而是将信息化的教学手段真正融入专业课程的案例教学、案例剖析、知识点展示、专业技能训练、人才培养与知识考核,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实训技能学习,改善传统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促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技能,进而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3]。

2 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现状

在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发展的新时期,运用新型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发新型的教学模式要考虑是否适合当代发展的人才培养要求和标准,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要积极构建创新类型的服务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的上层设计,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理念,将“互联网+”、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管理建设放在学校的首要建设目标,并成为学校一定时期的战略任务[4]。职业教育信息化重在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并大力利用该教学资源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建立符合学校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因材施教。因此,信息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家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校建设、标准化校园建设的大力推进以及政府专项经费投入的增加,中职学校在数字化教学校园的建设上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广大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已深入人心,在省、市、校的公开课、示范课中广泛运用信息技术,这对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教育教学的开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可以说,专业课程的教学已经从简单的PPT课件制作转变到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深度应用模式[5]。

3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教学设备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近年来,中职学校计算机配备数量逐年增加,配置逐渐更新,班班通平台广泛应用促使“互联网+”的硬件使用环境有了显著的改变,为推进学科整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仍存在一定问题:一是从电脑的分布情况看,有近95%集中在实训室统一管理,而班级配备计算机数仅占全部电脑数的5%左右,影响了硬件的充分使用。二是部分班级班班通电脑系统故障,不能使用通用的教学软件。三是部分班级班班通设备存在故障,投影不能正常工作,屏幕有部分损坏。四是互联网带宽需要进一步提升扩展,目前虽然实现千兆网速进校园,但从学校主控机房到教室、到终端设备还在百兆网速以下,没有完全实现网速自由。五是目前各校所建立的教学系统功能单一且各专业课程系统独立存在,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功能齐全的教学管理系统。

3.2 教师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年轻教师与中老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存在鲜明对比。青年教师在网络应用、图形处理、数据处理、软件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专业课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要优于文化基础课教师。单纯地从信息技术的运用角度来分析,以教师操作、学生观看大屏幕为主要形式,其强大的网络功能、超文本功能和交互式功能还远未开发;从教学过程看,在形成概念和巩固知识阶段,计算机信息技术使用较少。

4 实践与探索

信息技术与中职专业课程深度融合的教学过程中要以中职学校专业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切入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这一强有力的手段,从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网络学习平台的整合、教师自身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方面进行实践与探索。

4.1 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

信息技术运用到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必将带动

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改革,在核心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中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借助于网络开展模拟教学。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在网络上下载很多素材,例如在财经类专业课程中,许多真实的案例往往需要通过网络环境才能实现。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平台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有效途径,数字化教学平台中引入大量的信息技术,将枯燥无味的财经专业知识从书本教材上的文字转变具体案例,并引入人机对话功能模块,吸引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专业技能关键知识点。通过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学习,学生通过信息的查找与获取、知识的探究与攻克、技能的掌握与提升与社会接轨,进而提升整体综合素质。

通过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对于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运用知识拓展模块,扩展思维,引导他们向深层次的方向发展;对于接受能力比较弱的学生,通过基础知识模块,引导他们打牢基础,掌握重点、提升难点目标。

教师由“主演”的角色转变为“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调动班级整体的学习氛围,使全体学生充分学习。教师通过模块化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师生集思广益大讨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来。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效整合通过虚拟仿真实训系统,采用真实案例、分配岗位工作任务等教学方法,把课本上比较抽象的知识文字转变为现实的工作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在课程研讨、教研活动、课程实施、不同学生群体的适用性等方面,教师积累了大量的可以借鉴的教学方法、应用案例与心得,可以将这些宝贵的成果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转化为数字化教学资源,交流探讨,将会加快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步伐,在新时代的职业教育中也会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4.2 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

改革课程考核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引入多样化课程考核模式,例如采取“学习通”软件进行无纸化考试,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并融入过程评价考核体系、任务评价考核体系、效果评价考核体系等各评价考核标准与模式,充分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自己所掌握知识的程度,从而对所学专业有更深层次的认知。

4.3 网络学习平台的融合

计算机软件系统领域发展迅猛,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模式上不断创新,数字化教学手段已走进课堂,广泛应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课程信息、课件信息、动画信息、仿真实训等,这些资源如果不统一管理,“零散分布”必然带不来更大的价值。

在现有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专业模拟实训系统”“德育实训系统”“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等教学资源库,增加与社会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触的实训模块,达到“岗课赛证”融通融合的目标。因此可以建立一套融合为一体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该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兼容性,有效地扩大数据库的载重能力,满足业务增加的需求。

系统设计研发过程中应遵循开放性和标准化原则,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异构系统集成能力,系统的任何子模块更新不影响业务操作和服务。

在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数据挖掘[6],它是对存储在大型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的原始、混乱和嘈杂的现实数据的有针对性地处理操作,例如数据挖掘结果的后处理,最终会产生可供人们使用的有用信息。在数据挖掘算法中,分类[7]是广泛应用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目标是通过分析训练数据集的特征来构建准确的分类器,可用于对未知类别的样本进行分类,采用数据挖掘将不同教师上传的同一文件属性的教学资源及专业相近的课程聚集在一起。

同样,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对于师生访问教学资源的模式进行创新设计。用户浏览教学资源的行为表达了用户对已经查看过哪些页面的兴趣,为了能够实现个性化的实时推荐,满足不同用户的学习需求,用户在浏览下载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间的教学资源有一个互联互通的效果。

利用融合后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深入开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通过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方式,增加课堂利用率,教学效率将明显提高;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的融合,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实训方式,丰富了实训内容,使专业技能实训贴近企业生产现状,提高实训的效率。

4.4 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

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 信息技术手段的更替瞬息万变,授课教师应加强信息技术水平能力的提升,学校对于教师提升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要给予大力支持,鼓励教师“走出去”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数字化教学模式。在校内每学期应主动开设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并动态制定学期教师信息化水平考核方案,实现以考代培、以考促培、以考提技的目标。

5 结論

运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教学手段将课程内容、辅导资料、实训项目数字化融入中职专业课程的实际教学当中,使其教学效果更加具体化、详细化、人性化,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数据资料,同时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进而让数字化逐渐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新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教学融合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策略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探索
未来英才(2016年14期)2017-01-12 16:57:49
法制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
考试周刊(2016年95期)2016-12-21 00:48:25
浅论高职教育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
考试周刊(2016年53期)2016-07-15 09: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