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桂林 刘兰
所谓“变通”,就是指事物因变化而通达,即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传统文化中,这种朴素思想被视为处理事务、解决问题的一种积极策略。但在一些所谓的官场亚文化浸润下,“变通”一词逐渐发生了变异,尤其是在基层治理中,“变通”沦为一些人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决策部署后,更重要的是落实、是执行。基层政府在执行过程中搞无原则的变通,其实是一种追求本位利益的计算。一方面,为了追求晋升的自我实现需求,即通过大搞变通来交给上级一张“漂亮的成绩单”,从而赢得晋升资本;另一方面,出于避免被问责的安全需求,即通过变通之术来转嫁责任,从而实现安稳过渡。
不管出于何种缘由,基层治理中变异的变通会让上级政策大打折扣,甚至走样变形,损害政府的权威;浪费了资源,增加社会治理成本;形成了不良风气,影响当地政治生态。如何让政策执行都成为真执行,铲除各种披着“马甲”的變通之术,是一项需要通过系统变革、长期努力才能解决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