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翔,赵宗良,赵新雨,赵蕊,邵文婷,李靖
(1.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针灸科,北京 100020;2.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骨科,北京 100020)
研究显示,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能够改善腰部功能障碍,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引起的疼痛等症状[1-2],但部分患者术后可出现根性疼痛过敏、感觉障碍等并发症。梅花针通过刺激经脉之气循行,感传到脏腑、筋肉、关节,发挥调整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治疗作用,治疗感觉障碍性疾病具有独特效果[3]。本研究观察了梅花针循经扣刺对LDH患者经椎间孔镜手术后下肢感觉障碍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8年1月~2020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LDH经椎间孔镜手术后下肢感觉障碍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34~65岁,平均(51.08±8.14)岁;体质量指数16.9~29.1 kg/m2,平均(23.18±3.45)kg/m2;突出位置:L3-48例,L4-518例,L5-S117例;突出位置类型:中央型8例,旁中央型22例,极外型13例;突出类型:突出型9例,脱出或游离型34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31~64岁,平均(50.67±7.14)岁;体质量指数17.1~28.7 kg/m2,平均(23.05±3.18)kg/m2;突出节段:L3-45例,L4-520例,L5-S118例;突出位置类型:中央型6例,旁中央型23例,极外型14例;突出类型:突出型11例,脱出或游离型3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椎间孔镜术后,腿部感觉异常无改善或进行性加重,时间超过7 d;患者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可能影响感觉的疾病,如糖尿病、脑卒中、腰部以上脊髓损伤等疾病者;术后LDH复发者;腰部治疗区或下肢存在皮肤损伤或皮肤疾病者;不可抗拒因素或患者死亡等导致病例脱落者。
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连用3 d;地塞米松10 mg静滴,连用3 d;甲钴胺胶囊0.5 mg/次,3次/d,连续应用4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梅花针循经治疗。常规消毒所取部位皮肤,右手握针柄,用无名指和小指将针柄末端固定于手掌小鱼际外侧,针柄尾端露出手掌1~1.5 cm,再以中指和拇指挟持针柄。采用腕力弹刺手法,由腕关节发出的冲力,在针尖接触皮肤的瞬间散发到的部位或穴位上,不要再用力向下压,而应随着皮肤产生的反作用力,顺势扬腕抬针。叩打时针尖要平齐,与皮肤垂直接触,叩打频率70~90次/min。采用中等刺激,叩打时腕力稍大,冲力亦稍大,以患者有轻度疼痛感为宜,局部皮肤有潮红、丘疹,但不出血,具有平补平泻性质。每周治疗2次,共治4周8次。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腓浅神经、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干预前后采用VAS评分评估下肢疼痛和麻木程度,VAS分值均为0~10分,0分表示无感觉异常,10分表示感觉异常不可忍受;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感觉功能量表[4]评估下肢感觉功能障碍,取Fugl-Meyer感觉功能量表的下肢部分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说明感觉功能越好。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轻触觉评分、本体感觉评分、Fugl-Meyer量表总分、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ugl-Meyer功能量表评分比较(分,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和麻木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感觉感觉传导速度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和麻木VAS评分比较(分,
LDH患者椎间孔镜术后残留神经症状的发生率约为7%~25%[4],包括术后残留腰腿疼痛、下肢麻木及其他感觉异常,部分患者甚至残余神经症状较术前更为严重。导致椎间孔镜术后下肢感觉障碍的因素较多,椎间盘压迫导致的不可逆神经损伤、术中器械刺激神经根、术后充血水肿纤维增生组织压迫等均可能导致术后残余症状,炎症、水肿、缺血缺氧等是导致椎间孔镜后残余症状的重要因素,临床常给予脱水、消炎、营养神经等药物,以减轻神经根压迫和促进神经恢复,实现治疗目的[5]。
中医认为,LDH属“腰痛”、“痹痛”、“顽痹”等范畴,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肾虚腰痿,风、寒、湿邪乘虚侵袭,结于筋脉、腰络瘀阻,瘀则不通,不通则痛[6]。手术为有形创伤,术中损伤椎骨及周围附属组织,血溢于脉外,离经之血,阻滞气机,经气不利,久瘀必虚,气血虚耗,不能濡养下肢筋脉肌肉,是导致下觉功能障碍的重要机制,治以益气活血为主。梅花针是传统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古九针中镵针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一种针法,通过应用多支短针浅刺人体的一定部位或腧穴,只叩击皮肤,不深入肌肉,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7]。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Fugl-Meyer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麻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在常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给予梅花针循经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下肢感觉障碍症状。
梅花针治病主要以经络学说之皮部理论为依据,皮部是十二经脉在皮肤表面的分区,是十二经脉反应于体表的部位,也是十二经脉之气的散发所在,采用梅花针叩打皮肤一定部位、穴位或阳性反应区,便可通过皮部—孙脉—络脉或经脉,起到调整脏腑虚实、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平衡阴阳的治疗作用[8]。现代研究认为,通过梅花针叩刺给予局部皮肤和穴位进行刺激,可通过扩张局部血管、刺激神经末梢和感应器产生效应,通过神经反射将刺激信号传入中枢系统,整合后对身体各部位产生协调治疗作用[8]。研究显示,梅花针辅助治疗神经麻痹[9]、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0]等均有良好效果。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提示,梅花针在LDH术后下肢感觉障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观察组治疗后的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为梅花针改善LDH术后下肢感觉障碍提供了客观的定量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