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鸣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由于很多患者无典型症状,初诊时就已存在空腹血糖(FBG)水平显著升高现象[1]。当前临床的治疗意见为确诊后尽早治疗维持患者血糖水平稳定,以尽量减少对胰岛β细胞、靶器官损伤,延缓疾病发展进程,逐渐恢复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2]。但在实际临床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期间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降低血糖是保持血糖水平平稳,而不是一味的降低,低血糖也会对老年患者产生严重的影响[3]。因此,选择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的治疗药物非常重要。本研究观察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24 h动态血糖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更好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福建省龙海市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55例。联合组患者男31例,女24例;平均年龄(68.8±2.3)岁;平均病程(11.7±2.5)年。二甲双胍组患者男30例,女25例;平均年龄(68.7±2.3)岁;平均病程(11.5±2.5)年。2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平均年龄、病程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并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诊断与2型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合;(2)年龄>65岁;(3)患者或家属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近期(1个月内)接受过相关治疗的患者;(2)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3)伴有精神障碍、意识障碍或不配合研究的患者;(4)1型糖尿病患者;(5)对本研究所用治疗药物存在过敏反应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二甲双胍组患者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5 g口服,每天3次,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药物剂量,连续治疗3个月。联合组患者在二甲双胍组的基础上联合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生产]40 U皮下注射,每天3次,连续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糖波动情况、糖耐量情况及氧化应激反应。
1.4.1 血糖波动:使用动态血糖仪监测患者24 h血糖波动水平,计算24 h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24 h血糖波动次数(NG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血糖标准差(SDBG)[4]。
1.4.2 糖耐量情况: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600)检测餐后2 h血糖(2 hPG),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5]。
1.4.3 氧化应激反应:使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使用比色法检测血清活性氧(ROS),试剂盒分别由北京伯乐生命科学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研拓生物科技公司提供,根据步骤严格进行操作[6]。
1.5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7]显效:患者失眠、乏力、口干口渴症状完全消失,HbA1c<7.0%,2 hPG<8.27 mmol/L,FBG<7.20 mmol/L;有效:患者失眠、乏力、口干口渴症状明显减轻,HbA1c<7.5%,2 hPG<10.0 mmol/L,FBG<8.30 mmol/L;无效:治疗后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1 治疗效果比较 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4%,高于二甲双胍组的83.6%(χ2=4.949,P=0.026),见表1。
表1 二甲双胍组与联合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血糖波动情况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MODD、NGE、MAGE及SDB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MODD、NGE、MAGE及SDBG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二甲双胍组(P均<0.01),见表2。
2.3 糖耐量情况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FINS、2 hPG、HbA1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FINS高于治疗前,2 hPG、HbA1c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变化幅度大于二甲双胍组(P<0.05或P<0.01),见表3。
表3 二甲双胍组与联合组患者治疗前后糖耐量情况比较
2.4 氧化应激反应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SOD、MDA、RO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SOD高于治疗前,MDA、ROS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变化幅度大于二甲双胍组(P均<0.01),见表4。
表2 二甲双胍组与联合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波动情况比较
表4 二甲双胍组与联合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比较
近几年,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结构等变化使2型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8]。当前临床治疗不仅要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而且还要调节血糖波动,临床治疗多集中在促胰岛素分泌等方面[9]。糖尿病发生的病理基础为胰岛素抵抗,随着对该病的不断认识,以往临床使用的常规降糖药物可刺激胰岛β细胞合成与胰岛素分泌,二甲双胍可提高胰岛素敏感度,是临床治疗糖尿病常用的降糖药物,但该药初期使用效果较好,随着长期使用临床效果不断降低[10]。因此,选择更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非常重要。
甘精胰岛素是一种长效胰岛素类似物,通过DNA重组技术合成,该药的作用时间较长,与人体分泌的胰岛素基本相同[11]。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二甲双胍组,表明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较好[12]。
临床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引发坏疽、肢端感染、心脑血管病变、肝肾功能异常及心脏病变等多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甚至会致残、致死,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13]。由于该病很难治愈,多终身服药治疗,临床多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控制血糖水平,延缓疾病发展[14]。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MODD、NGE、MAGE、SDBG低于二甲双胍组,表明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维持患者24 h动态血糖稳定。二甲双胍可通过抑制肝脏生产、输出葡萄糖达到降糖效果,同时提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进而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15]。研究显示,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较好地降血糖,但易引发不良反应,且持续治疗效果较差,预后不稳定[16]。甘精胰岛素的药物作用与人类自然分泌的胰岛素相似,有稳定、持续、长效效果[17]。这是因为该药在中性液体中溶解度较低,而在酸性环境中的溶解度显著提高,甚至在pH值为4的环境中可以彻底溶解[18]。因此,临床通过该特点为患者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与二甲双胍发挥协同功效,进而提高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19]。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FINS高于二甲双胍组,2 hPG、HbA1c低于二甲双胍组;SOD高于二甲双胍组,MDA、ROS低于治二甲双胍组,表明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糖耐量,减轻应激反应,联合治疗效果值得肯定[20]。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较好,可有效维持患者24 h动态血糖稳定,改善患者糖耐量,减轻应激反应,值得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