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重症脑出血在急性脑出血疾病中较常见,会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关资料表示,重症脑出血患者有较高的病死率,比例可达52.8%,是当前临床备受关注的重点病症[1]。临床既往的治疗常选择手术,但其危险系数较高,同时手术治疗有较小的适应范围,因此临床多采用内科综合治疗,包括控制血压、治疗和预防感染,改善体内水电解质平衡,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也有资料表示,大剂量使用脱水剂可明显减轻水肿,但也会引发诸多不良反应,包括急性心、肾功能不全及电解质异常,从而对治疗效果造成不利影响[2]。近年来,有学者主张采用中西医治疗,效果较显著。鉴于此,本研究观察活血醒神汤治疗重症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重症脑出血患者78例,根据随机抽签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9例。研究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79~33(58.14±6.97)岁;临床症状:昏迷12例,呕吐13例,头痛10例,抽搐4例。参照组男28例,女11例;年龄79~32(58.52±6.73)岁;临床症状:昏迷13例,呕吐13例,头痛10例,抽搐3例。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1)中医:与《脑卒中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3]结合。①主症:神志不清、偏瘫、口舌歪斜;②次症:头痛、眩晕和饮水发呛;③起病速度急;病因较多,常表现先兆症状;具备上述症状,并与起病诱因和先兆症状结合进行确诊。(2)中医证候诊断依据:痰热腑实证:①烦躁、恍惚、偏身感觉异常和不语;②头痛、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苔黄燥或厚腻。(3)西医:与《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4]结合进行诊断。①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体力劳动或情绪波动较大较易诱发此病;伴有不同程度的呕吐、头痛和血压升高;多数患者伴有高血压病史;行CT检查出血量超过30 ml。②出血量及出血部位:出血部位为幕上出血,还包括原发性脑室出血、壳核外囊出血和脑叶出血。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与脑出血诊断标准相符者;(2)血肿量<30 ml,幕上出血者;(3)脑室出血>3个并伴有梗阻性脑积水者;(4)发病时间为7 d内者。排除标准:(1)外伤性颅内出血者;(2)发病时间>7 d且血肿量>30 ml者;(3)小脑或脑干血肿者;(4)伴有凝血异常者。
1.4 治疗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西医综合治疗,给予吸氧和吸痰,维持体内环境,确保水电解质处于稳定状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止血剂并有效控制血压。若患者伴有感染可在医嘱条件下使用抗生素。减轻患者脑水肿,交替使用呋塞米片(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0 mg口服和甘露醇注射液(上海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250 ml静脉滴注,每隔12 h用药1次。患者完成手术6 d后将甘露醇替换成甘油果糖,并结合患者具体状况对呋塞米的使用剂量适当酌减,或停止使用,从而保护患者的肾功能。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予活血醒神汤治疗:大黄、桃仁、生地黄、红花、当归、三七粉、远志和胆南星各10 g,土鳖虫、怀牛膝和石菖蒲各15 g,益母草25 g,将上述药物水煎,利用微电脑包装机每袋200 ml。每天1袋,分2次服用,若患者神志不清可鼻饲,使用剂量为100 ml,每天1次。2组均治疗2周。
1.5 观察指标与方法 (1)临床疗效;(2)中医疗效;(3)出血量及意识恢复时间;(4)中医症状积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5)生活能力状态:利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生活能力进行评估,良:>60分表示可基本自理,稍依赖:41~60分表示中度功能障碍,依赖明显:21~40分表示重度功能障碍,完全残疾:<20分,生活不能自理,>40分表示患者康复效果较好,好转率=(良+稍依赖+依赖明显)/总例数×100%;(6)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7)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及便秘等;(8)不良反应。
1.6 疗效评定标准 (1)临床疗效:显效: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显著≥90%,无病残;有效: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明显,减少程度为45%~89%,病残程度达到1~3级;无效: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5%,病残程度在3级以上。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中医疗效:显效: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证候积分减少30%~7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和体未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1 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参照组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3,P=0.012),见表1。
2.2 中医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中医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参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1,P=0.007),见表2。
表1 参照组与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2 参照组与研究组患者中医疗效比较 [例(%)]
2.3 出血量及意识恢复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见表3。
表3 参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出血量及意识恢复时间比较
2.4 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见表4。
表4 参照组与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分)
2.5 生活能力状态比较 研究组生活能力状态好转率为97.44%,高于参照组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3,P=0.003),见表5。
2.6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 治疗前,2组患者红细胞比容、全血高切黏度及全血高切还原黏度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患者红细胞比容、全血高切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见表6。
表5 参照组与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能力状态比较 [例(%)]
表6 参照组与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2.7 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6%,低于参照组的2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1,P=0.007),见表7。
表7 参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例(%)]
2.8 不良反应比较 用药后发生胃脘部不适2例,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重症脑出血在脑出血病症中较严重,诱因与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有关,在脑卒中病症中占比约为1/3,多数患者患病后表现为认知、运动和言语障碍,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此,对重症脑出血患者行科学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5]。
从中医角度来看,出血性脑卒中的诱发因素与脏腑失调、阴阳失衡及气血异常有关,也就是说血管内外有大量瘀血,一旦出血量增多会加重瘀血程度。脑出血患者多数会伴有不同程度的高凝血症和高黏血症,属“瘀血”范围内,不仅会阻碍脑窍,同时还会干扰神明,阻塞静脉致使肢体失和[6]。因此,脑出血的病机与瘀血和新血不生有直接关系。另外,瘀血、痰浊、邪热在体内无法外泻会引发毒邪,最终致使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功能异常,不能及时排出而在体内生成蕴积。该毒邪与其他病因共同作用,对形体和脑络造成损伤,致使脏腑功能异常,神志出现变化,增加病死率[7]。
本研究患者多数为痰热腑实型,治疗需遵循活血利水和祛除瘀血的原则,不仅可对津液输送和新血生成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可加快血肿吸收速度,明显减轻血肿释放的生物毒性物质的损伤,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同时解除脑血管痉挛。活血化瘀药物可改善微循环和脑细胞缺氧状态,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同时明显增强吞噬细胞功能,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和纤维蛋白的溶解,颅内血肿吸收加快,颅内压明显下降,从而使脑出血急性期神经损伤明显减轻,加快大脑和肢体功能恢复速度。有学者指出,血肿吸收情况与血肿周围组织的微循环状况有直接关系,脑出血急性期可给予大量活血化瘀药物,给药途径可多样化,时间为2周,不仅可促进血肿吸收,同时可显著提升治愈好转率,明显减少并发症[8]。
本研究结果表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总有效率、临床疗效和日常生活能力状态均高于参照组,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参照组,中医症状积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低于参照组,表明活血醒神汤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加快康复速度。与此同时,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即红细胞比容、全血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改善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表明活血醒神汤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并发症,与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比较更具有优势[9]。
值得注意的是,影响重症脑出血预后的主要因素为再出血和继续出血,据有关资料显示超早期再出血发生率、早期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41%、4.29%。认为再出血和血肿扩大与血压控制情况、凝血功能、出血部位和血肿形态有关,与此同时,患者烦躁和大便不同也会增加再出血发生率。因此临床需对以下几点严加关注:(1)配合活血醒神合剂给予灌肠,醒脑开窍,降低颅内压,减轻烦躁;(2)血压控制在180/110 mmHg,平均动脉压控制在100~130 mmHg[10]。
综上所述,活血醒神汤治疗重症脑出血的效果显著,不仅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同时可显著降低颅内压和血液黏稠度,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