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宇
吴易昺火了!不久之前,很多人还不知道“昺”字该如何念如何写,但自从吴易昺首夺ATP巡回赛单打冠军之后,这位24岁的杭州小伙即刻成为舆论关注焦点。随之而来的甚至还有一系列的法律争议。
有媒体发现,早在几年之前,已有多家企业分别申请以“吴易昺”为名的注册商标,现存状态包括“等待实质审查”、“商标无效”等多种情况,其中漳州某企业针对“服装鞋帽”分类申请的“吴易昺”商标已于2020年6月注册成功。考虑到这个名字的特点和读写生僻,毫无疑问,这些企业就是冲着网球选手吴易昺而来的。
也许有人会问,这些企业的出手时间为什么是在几年前?只能说,在用明星姓名抢注商标这个灰色地带中也出现了严重内卷,以往那种等到明星大红大紫之后才抢注的做法,非但容易遭到国家知识产权部门的拒绝,也可能被其它“同行”捷足先登。所以,抢注者们纷纷放起长线,在某些选手刚刚冒头时就抢注商标,豪赌商标价值会因为对方几年后成绩爆发而同步攀升。
回顾吴易昺的体育生涯,2017年9月10日,他首次夺得美网青少年赛的男双冠军,两天后,上述提及的那家企业随即在9月12日申请两项“吴易昺”的商标注册,其恶意抢注的目的昭然若揭,只是吴易昺当时的走红程度还不足以让人关注到这些抢注行为而已。
那些比吴易昺更早成名的体育明星,遭遇过更多也更为猖獗的恶意抢注。从姚明、易建联再到全红婵,其名字都曾作为商标面对来自无数企业的恶意抢注。为了最终拿回属于自己的商标名,或者至少是阻止对方利用自己的名字牟取不正当利益,这些体育明星及其背后的团队都曾花费不小的功夫。
好在此类现象已经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2021年3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门制定《打击商标恶意抢注行为专项行动方案》,其重点打击对象之一,就是恶意抢注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公众人物姓名、知名作品或者角色名称的行为。笔者在工作实践中也发现,近两年有些针对文体明星姓名的注册商标申请,会在初步审查阶段就被商标局驳回,直接打破这些抢注者的如意算盘。
那么,对于更早些时间已经得逞的抢注行为,法律是否就无能为力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即便是已经注册的商标,如果发现其存在违反《商标法》的情况,商标局有权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实践中,那些抢注者往往只是囤积这些商标,而非正式投入使用,所以,明星及其团队可以依据这一条申请撤销注册商标。
整体而言,在明星姓名遭遇恶意抢注这个问题上,还是呈现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趋势。无论在立法、执法还是司法的层面上,都正在朝着维护个体合法权益、严厉打击恶意抢注的方向发展。
当然,除了寄希望于外界保护之外,体育明星也需要不断加强法律意识,包括引进专业团队来参与维权。比如当年的“姚之队”,就曾在法律领域内跟各種“姚明一代”、“姚明世家”、“姚明正大”之类的品牌连番交战。漫长而艰辛的维权之路,也让越来越多的体育明星意识到,相比事后的积极维权,可能更需要在事前做好各类预防性措施。
比如考虑到各类抢注者下手的时间越来越早,运动员可能需要在取得一些被广为传播的佳绩之初,就开始保护性地注册与自己姓名相关的商标,避免留给抢注者们可乘之机。除此之外,商标注册申请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流程,在初步审查通过之后,就将在网上公示。与此相对应,运动员也可以定期在商标局官网查询自己的姓名,一旦发现遭遇抢注,就可以在公示期内及时提出异议,从而在商标获得注册之前提前阻击。正如运动员在赛场上追求“更快更强”一样,在维权战场上,同样需要他们拿出更快的反应速度和更强的反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