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月下一叶春

2023-05-04 14:02:28陶瑾
现代苏州 2023年7期
关键词:杨军碧螺春茶厂

记者 陶瑾

每年三四月的茶汛辰光,太湖之滨的东山,一簇簇茶树摇曳着纤美的身姿,桠梢上的春芽舒展开来,嫩茶尖慢慢见风飞长。碧螺春茶衔翠吐绿,是江南最有腔调的一杯茶。

采摘得趁早,和大自然抢时间,一般春分开始,不到谷雨也就结束了。采好的茶,回去后挑拣和炒制,一般一斤二两的鲜叶,最多炒出三两的碧螺春,一天得马不停蹄地炒好几锅。来东山茶厂采访这天,掌门人柳荣伟在自家的江南茶文化博物馆接待参观团,他亲自演示碧螺春茶的炒制技艺和功夫。

茶里是功夫,茶外可是人生。

东山,是洞庭山碧螺春茶的核心产区

东山“再起”,用心做茶

今年59岁的柳荣伟是浙江丽水人,从事碧螺春茶制作近40年,是苏州市级洞庭山碧螺春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1983年柳荣伟来苏州做木材生意,干了几年,生意亏本,父亲劝他赶紧换行,不如去东山“重头再来”。1985年他和妻子到东山供销社售卖义乌的百货。过了几年,还是赚不到钱,于是在当时东山镇电影院对面开了一家饮食店。后来他察觉到,外地人到东山玩,都会买一些洞庭山碧螺春。发现了这一商机,他和妻子就利用午休时间,跑到吴县茶厂去看老师傅做茶。他们在一旁用心学习碧螺春炒制技艺,慢慢地还帮厂里师傅打打零工,烧烧柴火,炒炒茶,很苦很累。有时师傅会送一些茶末、茶头给柳荣伟带回去吃吃。

后来,夫妻俩在镇上开了一家茶叶店,叫“茉莉茶庄”。每年3月到5月做茶叶生意,卖碧螺春,其余日子就做餐饮生意。1996年,柳荣伟进入国营企业吴县茶厂上班,并以承包形式开展经营。柳荣伟刚接管吴县茶厂那会,茶厂经营状况并不佳,旁人还劝他不要承包,而柳荣伟却非常坚持茶叶市场的发展空间大,可以将洞庭山碧螺春这一品牌做出名堂。1997年他开始专业做茶,专门建了灶头,将茶农的鲜叶收过来,由厂里加工炒制。当时父亲又对柳荣伟说:“你要把茶做好,一定要用心,把基地管理好,技艺上也要提升水平。”到了2000年,由地方国营吴县茶厂转制为民营企业的东山茶厂,柳荣伟成为新一代掌门人。新的发展战略、新的管理机制、新的企业文化,让东山茶厂开启了全新的发展篇章。2015年企业转型升级为苏州东山茶厂股份有限公司,如今东山茶厂已成为洞庭山碧螺春茶的振兴样本。

做茶这么多年,柳荣伟已深深体会到自己这一生都离不开茶。而他也致力于将碧螺春制作技艺传承给下一代以及更多年轻人,用心做好、做大、做强碧螺春茶产业,将苏州千年茶文化发扬光大。柳荣伟欣慰地说:“90后女儿柳倩楠能在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肯接力传承成为一名茶二代,只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加入,我们的茶文化才能弘扬发展下去。”

每年都有从全国各地远道而来向柳荣伟学习碧螺春制茶技艺的人。“在收徒前,我会认真观察他们是不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茶、热爱炒茶,让他们到厂里亲自感受、体验。等到确定要学习后,才开始传授炒茶技艺。”柳荣伟目前已培养了于国平、叶仁九、赖柳炎等10多个年轻的炒茶能手,他们多数在省级、市级竞赛中脱颖而出。

在柳荣伟看来,从采茶到炒茶,是与时间的较量

手不离茶,茶不离锅,一片叶到一杯茶的光阴

杨军脸上的汗水辛劳被这满框的嫩绿所驱赶

东山,是洞庭山碧螺春茶的核心产区。这里物产丰富,从春天开始,碧螺春茶、枇杷、杨梅、橘子、大闸蟹,依次登场。茶农早已习惯将花果茶间种,正是这种复合种植系统,使碧螺春自带天然花果香。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好茶要采得早、摘得嫩、选得净。在东山茶厂附近的一片茶园,记者偶遇刚采完茶的茶农杨军,脸上的汗水辛劳被这满框的嫩绿所驱赶,那爽朗的微笑,足见其内心的成就感。今年61岁的杨军,是东山西坳村人,父亲今年87岁,杨军听父亲说,从爷爷辈开始,家里就种茶了。杨军从16岁开始在生产队学做茶,他说:“天蒙蒙亮时,茶农们便背上茶篓,上山采茶。采茶的手法很考究,用手指掐下嫩芽,不能用手揉。采下的嫩芽也不能随便放在篮子里,要用湿巾盖好,防止嫩芽枯焦。为抢时间,很多茶农中午顾不上回去吃饭,拿出随身带的干粮垫垫饥。采茶是个辛苦活,一斤茶需要6万到7万颗茶芽,每颗都要弯腰采摘。”

茶农们将采下来的芽叶熟练地进行拣剔,第一时间送到东山茶厂。碧螺春之所以精贵,和它的制作工艺也密不可分,从采茶到炒茶,堪称是与时间的较量。

碧螺春传统炒制工艺有哪些讲究呢?柳荣伟介绍:“炒茶的方法,基本是延续老一辈人的手艺,只是在有限的环境下做了一点点改变。做茶的四步骤,即高温杀青、热揉整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在40至45分钟之间,要做到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连续炒制。高温杀青时,锅的温度要在250℃左右,如果温度低了,茶叶杀青后,不绿不翠。温度过于高了,茶叶会有焦边;热揉整形时,锅的温度在180℃左右,进行揉捻,讲究力度,要让茶叶汁水不流失,保证内香外香;之后是搓团显毫,将茶叶放在手心里,搓至卷曲成螺形,白毫渐显;最后一步,利用锅中的余温,烘干茶叶。要把茶做好,一定是精工细作。炒制的时间,要根据天气情况和茶叶品类,空气湿度大,或者是后期茶,炒制时间都会长一些。”炒茶整个过程像是涅槃一般,茶芽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一斤二两的鲜茶叶,炒制完成,仅得三两,碧螺春之珍贵,可想而知。碧螺春分特级一等、特级二等、一级、二级、三级共五个等级。上好的碧螺春,都是本地特有的群体小叶种,价格也比较高。茶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形,满身披毫,颜色银绿隐翠,带有花果香,滋味甘醇。

每年采茶季,杨军会请两个工人来家里帮忙采茶。他说,碧螺春不存在“大年小年”,辛苦是辛苦一点,但总体收入是比较稳定的。如今,炒青已采完,就要开始修剪茶树了。茶忙之余,他还要给自家的枇杷、杨梅树疏疏果。闲暇,他就随身带个杯子,泡点茶喝喝。杨军一般喝炒青,他说茶农们都不舍得喝上等的碧螺春,因为太贵了,炒青相对实惠一些。到了10月份以后,就喝碧螺红茶,比较养胃。他一般把做好的茶,用尼龙袋扎紧后放在单独的冰柜保存。

一片茶叶,绿了山坡,美了村庄,也富了百姓。碧螺又一春,一方水土育好茶。

江南茶文化博物馆,让参观者沉浸式体验碧螺春茶的文化

沉浸式的茶文化,智能化的“共享茶厂”

最早,柳荣伟在茶厂三楼做了一个小展厅,展示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历史根源等文化背景。2008年,他买下一块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土地,从原本只有一些老房子和果树的基础上,创办了今天的江南茶文化博物馆。茶博馆里陈列多种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实物,对碧螺春的历史、制作、品质等做了详细介绍。并通过碧螺老茶馆复原、现场制茶等互动场景让参观者沉浸式体验碧螺春茶的文化。

东山茶厂70年走过了风雨兼程的奋进之路。经过这么多年,茶叶源头基地相对稳定,质量有保证,品牌提升了,每年碧螺春的价格、产量也在稳步上升。企业的发展实现了由叫卖式到品牌化营销、从区域化到全球化视野发展、从只做产品到茶文化传播的华丽蜕变。企业做大的同时,柳荣伟也想着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他以东山茶厂为核心,以家庭农场和经营大户为基础,以农民合作社为纽带,在技术服务、品质保障、品牌塑造和销售渠道等方面,探索开展共建共享的发展路径。

今年,洞庭山碧螺春集中加工示范中心投运,东山茶农新添了一座“共享茶厂”,落座在柳荣伟的茶厂。据悉,这个集中加工示范中心,面积约1000平方米,在延续碧螺春传统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对茶叶加工制作过程中的温度、时间、投放量等参数进行调试,实现清洁化、自动化、标准化生产。中心日均加工青叶约4000斤,已有不少茶农来尝鲜了。

记者在智能化车间看到,工人轻点触摸显示屏,设备就开始运转,按照电脑设定的制作程序,通过萎凋、杀青、揉捻、做型等工序后,青叶就能制成干茶。原来碧螺春从低端炒青到特级一等,全都是手工制作,现在低端炒青和红茶可用机器来制作,减少人工,降低生产成本。老百姓特别喜欢这个“口粮茶”,感到价格很实惠。

碧螺春茶集中加工示范中心

传统茶品植入年轻基因

洞庭山碧螺春正在走近年轻一代,柳荣伟的女儿柳倩楠为碧螺春提供了新的方向。她认为,传统碧螺春茶产品单一,而市面上奶茶店推出的水果茶、花草茶等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由此获得启发,她运用苏式花茶窨制工艺,将水果、花草与茶叶拼配,让茶叶吸收花草、水果的香味,经反复研制,成功调配窨制出了桂花红茶、玫瑰红茶、蜜桃乌龙、橘皮普洱等20多种口味新颖、独特的花果茶。

柳倩楠始终想法和实践并行。她运用“互联网+”扩大碧螺春茶的销售渠道,通过“线上线下”“国内国外”共同发展的营销模式,东山茶厂的产品已经销售到国内32个省市自治区,出口到26个国家。柳倩楠一步步学习、磨砺,接过祖辈手中世代相传的茶技“接力棒”,成为新时代的“碧螺姑娘”。

近年来,吴中区加大实施洞庭山碧螺春茶原产地保护、品牌强化建设,茶文旅融合发展等举措,形成了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绿色、健康、持续发展之路。今年,吴中区还将继续给洞庭山碧螺春茶上“户口”,全区45家符合要求的企业预计将发放40万枚地理专用标志,消费者扫描标志中的二维码即可获知验证结果和相关茶叶生产企业情况,每一盒茶叶都能追根溯源。

猜你喜欢
杨军碧螺春茶厂
华侨茶厂换新颜
省植保站站长杨军赴吕梁调研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苏州碧螺春上市 产量同比增长超20%
食品与生活(2019年4期)2019-05-13 01:36:20
吴都碧螺春 一嫩三鲜回甘浓
也说碧螺春
华人时刊(2016年17期)2016-04-05 05:50:43
浅析国内茶厂的年底会计核算
福建茶叶(2016年5期)2016-03-30 08:20:02
鉴别碧螺春茶的真假
父亲的肩
变味的AA制
莲都区初制茶厂优化改造措施探讨
茶叶通讯(2011年3期)2011-03-31 1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