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挖掘课程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这体现了立足教育实践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中国视野和中国话语。新闻传播史论课程是新闻传播学科的基础核心课程,蕴含历史观、新闻观及传播观等价值范畴的教育内容,是指导学生从事新闻传播实践的关键因素。因此,新闻传播史论课程必须强调思政育人。通过探究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与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价值传递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文章通过阐述中国新闻传播史论课程教学的内涵与价值,分析在新的媒介形势下,新闻传播史论课程滞后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需求的时代困境与现实挑战,并从思政育人的视角进行较为系统的探索和实践,探讨中国新闻传播史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并提出中国新闻传播史论课程重在彰显思政,需要在理论指导、教学重点、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四个维度协同并进,旨在实现中国新闻传播史思政课程显性教育与课程思政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对人类信息传播的贡献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文化自信,培养爱国情怀,使学生时刻牢记“历史来路”,承担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关键词:新闻传播史;媒介生态;课程思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4-0075-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访问研修项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阈下‘圈层舆论的空间治理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xgnfx2022066;2020年度安徽省課程思政示范课程“中国新闻传播史”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szsfkc0853;2021年度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化‘疫情危机为‘思政契机——抗疫精神嵌入深度报道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路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1jyxm1571
新闻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新闻传播作为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产生影响。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是培养新闻舆论工作人才的主阵地之一,其教学特色决定了新闻传播人才的专业底色[1]。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以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现实要求,不断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卓越“新闻人”,推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新闻史论课程作为专业的基础型、先导型课程,是基于鲜明的中国道路和中国国情构建起来的课程体系[2],在大学低年级设置,并影响学生对专业的初步感知和理解,担负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新闻观的任务,也是培养新闻人才的重要突破口和创新点。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媒介生态环境发生深刻变革,新闻传播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更高层次的要求。
1918年秋,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大新闻学研究会”[3]成立,公开并系统讲授新闻学知识,开启了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篇章。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报学系开设新闻学历史与原理课程[4],其他高校也相继设立中国报学史或中国新闻发达史等课程,迄今为止新闻史教学在新闻学教育中已走过百年历程。百年间无论媒介环境如何变化,新闻传播史都是新闻传播学科的基础和重要分支,长期以来都与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实务并称新闻传播学研究和教育的“三大支柱”。新闻传播史教学所蕴含和传递的人文精神、探讨和传达的思辨意识都是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最核心的能力价值所在,也是防止新闻业务和新闻伦理失范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在高校新闻传播学教学中,新闻传播史是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从目前主流的史学课程教学来看,教学绝大多数是按中外划界,以历时性为参考,讲求历史性和当代性的对比、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
“史学便是史料学”“史料学便是比较方法之应用”[5]。首先,学习、研究新闻传播史离不开整理和积累史料。方汉奇先生说,新闻史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学习和研究新闻史,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即从事实第一性的唯物史观出发,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由表及里地进行事实分析[6]。因此,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必须以新闻传播为本体,以史料为本源,挖掘新闻史论的史学理论知识及价值。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带领学生梳理和总结烦冗的新闻史实内容,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新闻传播事业演进的过程和重要节点,并掌握各时代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特点和内在规律,让学生具备新闻传播学专业必备的理论素养。
其次,一部新闻传播史是由传播与环境的互动实现的,无法脱离社会这个整体而存在和发展。社会整体的历史决定了新闻传播史演化的空间。必须用“全景式”和“全幅式”的眼光学习、研究新闻传播史,全面揭示新闻传播发展的景观。在关注新闻本体的同时,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应强化对中国新闻传播史时空背景的认知,关注新闻传播业发展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的变化,了解新闻传播的发展与制度、技术、市场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对中国新闻传播学实践及理论体系的认同、对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合理的扬弃,而非就媒体谈媒体、就事件谈事件、就人物谈人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闻传播史课程学习可为专业其他理论、业务类课程的学习研究打下良好基础,也有利于学生坚守专业理念,形成正确向上的价值观和职业观,以此作为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教育的范式和标杆。
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新闻传播理论教学服务于实践教学似乎是学界和业界约定俗成的诉求。长期以来,各类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都在强调新闻实务教育,重实践而轻理论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一些人认为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新闻实践的能力,而懂不懂新闻传播理论则无关紧要。在不断修订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很多高校新闻传播学科都强调学生参与新闻传播实践,加大新闻传播实践课的比重、学分比重。尤其是作为专业基础课的新闻传播史理论课程,需要背诵记忆繁杂的历史资料,没有明显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建设意义,对提升就业竞争力似乎也没有任何帮助。因此这类课程被贴上“无趣”和“无用”的标签,渐渐被边缘化,成为冷门课程。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摒弃“新闻传播史无用论”[7]的偏见,如何通过课程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成了新闻传播史论课程面临的首要挑战。
当前,媒介生态飞速变化,整个新闻传播业务领域和新闻传播课程教育正在经历一场融合与转型的变革[8]。新媒体时代,式微的传统媒体虽承受着传播媒介技术革新与传播理念革新带来的双重压力,但传统的新闻传播史教学似乎出现了结构性沉默,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并未根据新兴媒体的发展特征作出相应调整。在很多高校的具体课程教学中,新闻传播史按照固有的课程模式“照本宣科”地培养学生,未激发课程本身的魅力,对学生实践技能起到的指导作用非常有限。另外,新闻传播史教材内容设置不合理,不利于作为“新媒体原住民”的大學生对课程产生认同感、获得感和实用感。很多教材都以革命史为分期,以报刊史为重点,聚焦以纸媒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时期,而鲜有以媒介发展变革历程作为书写逻辑语境的教材,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媒介变革发展的原因和规律。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在整体把握课程的前提下,围绕新闻传播史中口头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等演化与转型的内容进行有效梳理、归纳并讲解。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9]。2018年10月印发的《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10]。这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基于政治、经济、文化形势和媒介发展形势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所提出的重要规划和关键要求。
作为人类史学的一部分,新闻传播史彰显并记录了蕴含在人类新闻实践活动中的历史智慧。但只有史料的新闻传播史教学是立不起来的,新闻传播史教育永远无法回避历史观、新闻观及传播观等价值范畴的内容。因此,课程教学的价值导向应是在史料基础上建立的价值观、方法论和思想性,力求实现传授知识和传授价值相结合的目标。换言之,它的精神特质和核心向度是“思政”。具体来说,新闻传播史课程的优势是史实与史论并重,在讲授史实时,要补充史观,强调内容的启发性和学生的思考研究能力,这是课程最“硬核”的价值。同时也要探寻新闻传播史论与思政教学内容的共同点,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丰富思政教学的理论与形式,彰显课程的育德功能,升华新闻传播史的教学层次,践行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立德树人”的旨归。
(一)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课程教学理论指导
对新闻传播学科来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已成为当下中国新闻传播场域的主流话语[11]。这一概念包含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和我国无产阶级领导者对新闻现象、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观点与看法的思想体系,具有深刻的思想理论性、历史性和发展性。在中国长期的新闻传播事业理论研究与业务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价值观念、理想追求和内容生产、实务操作等方面都发挥着关键性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根据新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变化,有效地回答了新闻传播学教育该“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如何立德树人”等问题。新闻传播史课程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课程理论指导,围绕我国新闻传播史发展主线,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实践体系建设中,铸魂育人,把好思想关,引导学生增长知识见识,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品德修养。
课程思政从来不是填鸭式地给学生灌输思政内容,而是要结合课程目标、专业特色及思政目标二次匹配课程教学资源,注重课程内容的政治意识和导向层面。以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教学为例,从宏观层面来看,一方面,实现传授知识和传授价值相结合的目标,挖掘新闻传播史学的理论价值与道德功能;另一方面,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的认同感,以为现代人活动提供借鉴为目的,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中国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已走过百年历史的中国新闻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12]及对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扬弃等问题。从微观层面来看,很多课程章节内容都能与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课程思政产生联动。“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中,讲述了中华文明对人类信息传播的贡献,有利于学生深刻了解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警惕“西方中心论”[13]。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阐释了中国共产党进步的、革命的红色报刊史,有利于学生深刻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及其中国化的内在道理,学习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党报思想、中国新闻宣传思想。
(二)以提升职业素养教育为课程教学重点
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和新闻理想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而优秀的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高超的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新闻价值观、职业理想和职业精神。在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中,新闻传播工作不仅是一项工作任务,更是一种社会责任。职业素养是新闻传播从业人员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并不以媒介的发展变化而改变。从本质上来说,新闻传播职业素养教育是思政教育,也是价值教育,并且是贯穿整个新闻学科相关专业教育的一根主线。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培养专业新闻传播人才职业素养的方法就是继承并弘扬先人的优秀传统[14],要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强化职业责任感、使命感与荣誉感,引导学生在接受高校新闻实践教育、提升专业能力的过程中持续强化职业担当和责任精神,力求新闻真实、注重社会效益、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新闻传播惊心动魄的史实中,记录了太多有高尚职业信仰的新闻人物以及他们为信仰不屈不挠奋斗的故事。例如“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邵飘萍、“艰苦创业,再接再厉,锲而不舍”的于右任、 “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邹韬奋、“顽强不屈、勇于吃苦、爱党爱民”的邓拓等。教师通过讲授他们独特的民族气质和民族气节,自然析出了坚持初心、追求价值的伦理素养和职业要求,既可以荡涤新闻学子的心灵,让大家接受新闻职业理想的精准教育,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些新闻工作者每一步的艰难与突破,都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彰显了“理想的意义与信仰的力量”,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新闻传播史学科的生命力,也是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根基所在。
(三)打造“思政+史论+时政”的课程教学设计
历史始终是为现实服务的。关于新闻史的学习与研究,有学者提出了“新新闻史”的概念,即面向历史,立足当下,结合叙事学与社会史的方法与范式,综合考察并书写新闻传播的历史衍变与现实关联[15]。与旧的新闻史研究观点相比较,“新新闻史”更注重当代性、思想性和叙事性,要求新闻传播史学重视历史智慧的当代性,平衡“历史”与“当下”,强调“背景”和“前景”,坚守主流并跟进变化,形成正确的新闻传播观、历史观。这与新闻传播史课程思政的观点不谋而合。因此,新聞传播史教学要不断构建“思政+时政”的课程教学设计,在提炼、思考历史智慧的特征和规律的基础上,尤其是立足人类传播史观,观照当代新媒体、融媒体、智能传播等媒介发展形态,融合时事热点,有机选取新闻传播史的史料关键点进行讲述,培养学生在史实与现实的对比中进行辩证思考和分析,使他们具有关注历史、社会、人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形成系统的价值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史实和当下的时政元素,经由历史到达现实,又通过现实倒溯历史,贯通古今,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能力。这既能让学生深入学习课程内容,又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政治修养。比如在讲述梁启超的新闻思想时,他提出报纸功能是“监督政府,向导国民”,这与现在的媒体舆论监督和引导是相通的,尤其是可以在课堂上围绕时下网络问政、政务新媒体、网络反腐等时政热点新闻话题与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当前媒体的性质与功能。在讲到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中确立“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的内涵时,可以与现代传媒的舆论导向相结合,强调“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自觉认知和责任担当,并启发学生思考“新闻本位”“宣传本位”与党性人民性的关系,以及在新闻工作中如何做到两者的统一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构建“思政+史论+实践”的课程教学模式
长久以来,各高校的新闻传播史教学以教材为纲,教师讲授的线性、灌输性模式为主,这种传统又略显呆板的知识传授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记忆新闻传播史知识点,而且还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使得新闻传播史课堂常常陷入教师自说自话,学生鸦雀无声的尴尬境地。对高校的教学课堂来说,全面优质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缺一不可,特别是在教育技术不断发展,教学资源愈发丰富的现代教育环境中,教学模式不应局限于线下传统的室内课堂教学。因此,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教学也应打开思路,不断改革创新。课程应根据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专业的实践属性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打造“思政+史论+实践”的育人模式,构建课堂、课外配合,线上、线下结合,不同资源整合的全方位培育新闻传播人才的生动课堂,这也符合当下部分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
首先,利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围绕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每节课安排一个学生用五分钟时间讲述一个国内外的时政新闻(新闻发生时间不作要求),并总结该新闻与新闻传播史内容的关系。其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相关报刊、新闻人物或者新闻事件,参观学校当地或学生家乡的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等,要求学生独立查找资料、翻看记录,并做好笔记,形成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直观深刻地感受报刊排版、语言文字等特点的同时,又能仔细阅读报刊内容,做到论从史出。最后,创建课程实践工作坊,根据不同学生的专业特长,要求他们围绕新闻传播史相关内容策划选题,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渠道,运用文字、图片、视频、动漫、动画等形式,制作一款媒介产品作为课程实践作品并进行评选,提高学生综合新闻传播专业实践素养。
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媒介生态以及媒体环境,高校新闻传播史论教学必须谋求融合与转型,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思政育人为基点,围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指导,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强调新闻传播史的当代性和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性,体现课程的价值和内涵,担当起培养中国新闻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张昆,陈薇.关于新闻传播史论课程群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育,2020(9):32-37.
[2] 阳美燕.基于马新观的新闻史论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以“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为例[J].青年记者,2020(11):58-59.
[3] 肖东发.蔡元培与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12):72-74.
[4] 聂志腾.基于空间教学的“中国新闻史”课程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2019(35):96-97.
[5] 傅斯年.老北大讲义:史学方法导论[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9:3.
[6] 方汉奇.方汉奇文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3-8.
[7] 李松蕾.卓南生教授再谈“新闻传播史研究的‘诱惑与‘陷阱”[J].国际新闻界,2017(11):173-176.
[8] 郑茗心.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新闻传播的发展脉络[J].新闻研究导刊,2016(2):65.
[9] 冯玉军,伍聪.高等教育要始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2022(10):6-8.
[10]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R].教育部,2020-05-28.
[11] 张涛甫.基于意识形态视角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2(8):5-19.
[12] 刘涛,冯梦瑶.百年中国新闻学的话语体系:理论内涵与演进逻辑[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54-63.
[13] 陈新宇.“西方中心论”在网络空间的传播态势及应对策略[J].理论建设,2022(5):94-104.
[14] 张吉珍.以史为纲:新闻史教学策略的构建[J].新闻世界,2021(4):78-82.
[15] 李彬.“新新闻史”:关于新闻史研究的一点设想[J].新闻大学,2007(1):39-43.
作者简介 祁晨,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