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第十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多维思考

2023-04-30 06:14:03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3年5期
关键词:全球化世界经济

李 海

(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

【背景材料】

2023 年6 月27 日,第十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拉开帷幕。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企业家精神:世界经济驱动力”。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和巴巴多斯总理莫特利、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新西兰总理希普金斯、越南总理范明政、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以及来自9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 500 名各界代表出席。李强在致辞中表示,过去几年,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我们身处的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经历过有形无形的阻隔,我们应当更加珍视沟通与交流,推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加深对彼此的了解,进一步加强对话、弥合分歧、增进共识。李强指出,当今世界,缺的是交流、而不是隔阂,缺的是合作、而不是对抗,缺的是开放、而不是封闭,缺的是和平、而不是冲突。我们要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更好地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努力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李强表示,过去十年里,中国一直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源,为促进国际自由贸易、稳定世界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压舱石”的作用。未来更长时间里,中国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提供强大动能,也为各国投资者提供互利共赢的合作机遇。李强强调,这次年会以“企业家精神:世界经济驱动力”为主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我们愿与各国企业家一道,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坚定维护市场经济,坚定支持自由贸易,引领世界经济迈向更加普惠、更有韧性、更可持续的未来。

【考点链接】

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角度分析

1.坚持改革开放。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退步没有出路。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正如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所说: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开放是促进改革和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进步的重要动力,中国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2.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下,中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循环重点是扩大内需,完善产业体系,形成以消费拉动为主的增长模式,推动经济实现再平衡。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受到能源和粮食危机、通胀高企、供应链受阻、逆全球化抬头等严重威胁,增长放缓成为世界经济巨大挑战。为此,中国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实现国家发展和稳定,同时与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

二、从《经济与社会》的角度分析

1.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坚持公平开放透明的原则。良好的市场运行需要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要实行行统一的市场监管,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不断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

2.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不足。面对新形势,刘鹤强调,政府应该在重大问题上发挥作用,面对暂时出现的阻力和倒退,我们应当勇于坚持真理,尊重规律,用务实朴素的办法解决复杂的问题。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刘鹤表示,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提出的重要社会发展目标,随着中国发展,全体人民富裕程度将不断提高。

4.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中国必须做。中国人多地少、初级产品供应需要国际交换,又有大量庞大制造业,且工业化、城镇化在推进过程中,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全面改变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绿色的发展模式。

三、从《哲学与文化》的角度分析

1.坚持从实际出发。2023 年达沃斯论坛的主题是“在分裂的世界中加强合作”。有“世界经济风向标”之称的达沃斯论坛,在主题设置上都很讲究针对性,既点出当前世界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也给出解决方向,结合浓缩了国际社会最普遍的担忧以及心愿。

2.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坚持依法治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经过努力,今年中国经济将实现整体性好转,增速达到正常水平是大概率事件。

3.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新冠疫情发生以后,我们认识到气候变化和公共卫生危机存在着某种关联,在这个问题上需要开展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诸多严峻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当前,中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循环重点是扩大内需,完善产业体系,形成以消费拉动为主的增长模式,推动经济实现再平衡。

5.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实现共同富裕,避免两极分化,最终要靠共同发展,靠每个人的艰苦奋斗和勤劳致富,绝不是搞平均主义和福利主义。随着中国发展,全体人民富裕程度将不断提高,但任何情况下人们的收入水平、富裕程度都将存在一定差异。

四、从《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角度分析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各国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经济上的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意愿不断增强。刘鹤表示,在分裂的世界中加强合作,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应当坦诚面对分裂现状,深入分析其原因,提倡正和博弈,找到有可能扩大合作的共同点,探求扩大合作的有效机制,坚定维护世界和平。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各国人民应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刘鹤强调,我们将坚守对国际社会做出的承诺,积极推动气候变化领域国际合作,共同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诸多严峻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和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规则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规则办事,通过协商为应对共同的挑战找到共赢的解决方案。刘鹤强调,希望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

4.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新时代,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刘鹤强调,开放是促进改革和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进步的重要动力,中国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跟踪试题】

李强总理说,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虽然也遭遇过逆风和回头浪,但其发展大势从未改变。特别是当前,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加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世界不应该、也不可能退回到彼此封闭孤立的状态。据此回答1,2 题

1.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启示我们必须( )

①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

②消除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威胁

③进一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④扩大对外开放,完全放开国内各类市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世界不应该、也不可能退回到彼此封闭孤立的状态,告诉我们 ( )

①我国应该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②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当前所有工作的中心

③我国对外开放必须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④我国在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加快发展同时,坚持独立自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3.国务院总理李强强调,人类命运休戚与共,我们要倍加珍惜既有的合作成果,进一步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这告诉我们 ( )

①统筹全局,树立整体意识

②整体功能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有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

④关键部分功能可能会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李强总理说,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已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我们在全球化中发展了自己,也成为了维护全球化最坚定的力量。保持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需要我国 ( )

①保障国家经济安全,防范世界性金融风险

②积极贡献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市场体系建设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对外竞争新优势

④加快走出去步伐,以合理方式规避世贸规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李强总理说,回顾过去几年,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我们身处的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反复延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蔓延,全球性问题加剧,局部冲突频发,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成为常态;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滞,大部分国家谋求合作共赢的愿望变得更为强烈。这一观点表明 ( )

①要求同存异,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②事物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主要的,斗争性是次要的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6.李强总理说,在与各国联动发展过程中,中国严格履行入世承诺,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已经成为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不仅用自己的发展改善了本国人民的生活,也为各国人民提供了大批物美价廉的产品,为促进国际自由贸易、稳定世界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压舱石”和动力源的作用。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 )

①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②中国坚定维护多边主义,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③我国与世界各国形成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格局

④彰显了中国充分立足国内,发挥自身优势的中国智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务院总理李强指出,我们应当更加珍视和平与稳定。没有和平,一切都无从谈起,这是人类从历史中得到的深刻教训。一百多年来,人类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40 余年的冷战,好不容易有了一段稳定发展的时期。但这些年,一些煽动意识形态对立、煽动仇恨和偏见的言论不绝于耳,由此产生的种种围堵、打压,甚至局部战争、地区冲突时有发生,不仅给相关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对世界发展造成了巨大破坏。和平弥足珍贵,发展来之不易,维护和平与发展任重道远。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李强指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虽然也遭遇过逆风和回头浪,但其发展大势从未改变。特别是当前,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加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世界不应该、也不可能退回到彼此封闭孤立的状态。我们应当顺应历史潮流,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坚定不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坚决反对人为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使经济全球化发展成果更加公平惠及不同国家、不同人群。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中国如何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努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如何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参考答案及解题分析】

1.B【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要求我们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①③符合题意。②④表述过于绝对,错误。

2.B【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外开放。世界不应该、也不可能退回到彼此封闭孤立的状态,告诉我们应该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并在对外开放中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①③符合题意。当前,我国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②错误。材料没有强调独立自主,④排除。

3.A【解题分析】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人类命运休戚与共,我们要倍加珍惜既有的合作成果,进一步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这告诉我们统筹全局,树立整体意识,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以便发挥整体功能,①③符合题意。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合理、有序、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排除。材料着重强调整体,④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

4.A【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国际经济贸易。保持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需要我国保障国家经济安全,防范世界性金融风险,积极贡献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市场体系建设,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培育对外竞争新优势,③排除。加快走出去步伐,要遵循世贸规则,④错误。

5.D【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一方面,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成为常态;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这表明事物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要求我们求同存异,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①②符合题意。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既对立又统一,不能说谁更重要,③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矛盾双方转化问题,④排除。

6.A【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贸。中国严格履行入世承诺,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已经成为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表明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体现了中国坚定维护多边主义,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①②符合题意。共商共建共享属于开放型经济的原则,而不是发展格局,③排除。材料没有强调立足国内,④排除。

7.【参考答案】(1)①以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倡导合作共赢理念,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在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促进世界发展与繁荣。③积极与各国加强政治互信、扩大务实合作、坚持交流互鉴,扩大利益交汇点,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与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④坚持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努力为推动世界和平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2)①适应经济全球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②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拓展发展空间;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③完善全球治理,有效解决国际问题,各国共同协商、加强合作。

【解题分析】本题以第十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为背景,以维护世界和平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素材,从《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角度切入,主要考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经济全球化、完善全球治理等。其中,第(1)问主要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等,属于措施类政治主观题。解答时,应着重从以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倡导合作共赢理念、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努力为推动世界和平贡献中国智慧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完善全球治理等,属于措施类经济主观题。解答时,应着重从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各国协商合作等角度进行分析。

猜你喜欢
全球化世界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新旧全球化
英语文摘(2019年6期)2019-09-18 01:49:16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英语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24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全球化陷阱
商周刊(2017年8期)2017-08-22 12:10:06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1:39:47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