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组织对于社会治理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对于解决我国当前的矛盾与挑战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社会组织将如何参与到社会治理当中将是本篇文章讨论的重点与关注的核心,社会组织对于社会治理的参与是希望能够为解决社会矛盾起到第一层的保障性作用。由于当前的社会组织对社会管理的参与程度还不高,存在着一定漏洞,因此必须借助各种渠道的创新进行管理和完善,以最终促进社会组织和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直接的协作共赢,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中的重要功能。
[关键词]社会组织;社会管理;路径发展;研究中
引言
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中国近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并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由于当前存在的社会问题,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催生出了社会组织的深刻改变,单纯依靠政府部门进行复杂的社会管理是无法适应当前我国的社会管理的实际需要的,因此必须由社会组织介入到社会管理之中,如此才可以给人民群众创造一种长治久安的生活氛围。而社会组织的管理也由于研究得不够深入,加之发展路径并不清晰,这就必须对渠道加以拓展和管理方式加以革新。
一、相关概念界定
如果要深入探讨社会组织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概念,就必须理解社会管理创新的意义所在。
(一)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是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有意识地组织出来的列入各种民政部门的团体,一般分为团体、民办非企业单元、基金会这三类。
(二)社会管理
革新社会管理是指通过运用已有的社会治理思想、技术、手段等,改造已有的社会治理理论和相应的治理方法,以形成全新的社会管理制度,从而达到社会治理创新效果的活动。其中,社会治理是指由政府部门组成的社会力量采取不同手段对经济社会范围内所有行为或事件实施策划、管理工作、协调与监控的全过程。
二、社会组织在政府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经济与社会管理工作虽然主要是由政府部门作为领导主体,但由于政府职能缺位现状的存在,社会组织在政府经济社会管理工作创新中担当了更加关键的角色。
(一)推动政府和公民有效交流与沟通
作为政府与公民的中间者,社会组织的情感与利益的纽带可以推动政府与公民间思想感情的交流与权益争端的调解;而社会团体的社会治理方式可以给补充政府部门行为的不足,还可以有效地利用与市民的交流来有效地进行服务。但是,政府不仅代表了公民权益,也代表了政府本身的权益,所以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过程当中成为第三者,可以较好地调和二者之间的冲突。
(二)社会供给的公共服务和物品
由于政府供给公共服务和物品的数量与质量效益不足等问题的存在,通过社会机构的加入,政府可以进一步提高服务与商品的供给水平。政府部门自身已经担负了很多行政责任,在服务供应等方面的精力也会减少,于是就必须依靠社会团体的力量,与之建立互补关系,来更好地提供政府服务与物品这一职责。
(三)监督政府部门职权的合理运用
政府部门作为国家机构,职权的实施必须监督,社会机构只有独立于政府部门存在才能发挥较强的行政监督功能。政府力量来自民众,而市民个人是不能有效地监督政府部门的,唯有结合了自己的社会公民才能够产生一种影响力。所以,社会团体就可以成为一种蓬勃发展的动力,有效地监督政府力量的使用。
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情况
随着中国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在社会管理创新领域,社会组织的积极介入成为促使政府部门的角色转换重要的一步。
(一)参与范围更广
作为主要供给方,政府首先供给的是普遍性的公共服务,也就是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不过由于民众规模的扩大,政府部门已经在许多地方都无法供给更具有针对性和专业化的服务。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以及政府提供实践的不断深入,社会组织也开始向更精细化和更多样化的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尝试起来。
(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改善
社会机构的公共服务供给的水平是持续和改善的,一方面,由于社会团体自我治理水平的持续改善而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参加社会治理研究实验的人数增加,并累积了相当程度的实践和提高。
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
(一)通过社会机构参与社会服务的项目
政府就必须不断地向服务型政府进行改革和建设,这也就要通过对社会服务的品质加以提升,才能真正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而得到实现,从而助力地方政府部门向更为专业化的社会服务领域迈进。但由于政府的投资量是很有限的,这就要求社会团体积极投入其中。首先,在这个进程中,部门和组织中间是互相协调的机构。其次,将组织投入到社会公共服务的工作中是为了更好地给人民创造更为舒适的服务条件,从而实现部门所无法给予的社会公共服务,并丰富了人民的日常生活。最后,在对组织投入到社会服务的工作当中,政府必须建立一系列的质量监测检查体系,以防止出现社会服务中不能改变人民的,变成质量无效的服务项目,造成人民群众对部门对社会企业的不信任,从而危害社会安全。
(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社会团体也成为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纽带,通过参加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可以更进一步地协助政府部门认识到民众的所思所想,也可以协助民众认识到政府社会公共策略的具体内容。政府部门在单独编制经济社会公共政策的进程当中,常常为了追求政策能更快地达到规定的目的而常常也会忽视百姓民众的实际需要,在对经济社会政策加以编制的进程当中,民众通常也会不能切实地认识到政策所要表达的含义。这样,社会组织投入到社会公益行动的制订和实施进程中就更加尤为重要,能够在行动的制订过程中充分倾听民众的建议、代表民众的想法,也能够在决定征求意见的同时向广泛的民众作出说明。政府部门在听取意见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政策所出现的困难,从而加以解决,使政策更加符合民众的需要和发展的需求。
五、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问题
(一)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
近年来,社会组织的数量迅速扩大,并且基本覆盖了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过在目前,针对社会组织开展的立法主要是部分政府条例和部门规章,真正落在立法层面的社会组织法还没建立,例如新出台的《社会管理办法》《民办非企业机构登记注册管理工作临时规定》等,也多是一些关于特殊社会形式的规定,但不能包括上述全部的法律要求,作不到最基本的有法可依[1]。
(二)缺乏管理创新型的专业人才
人才是社会管理发展的动力,不过从目前的社会机构中人员的情况来看,多数的兼职人员甚至是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从技术和资金方面都没有满足他们的要求;社会团体人员对于社会治理研究更是缺乏根本性的组织能力和较高的创造力。而社会组织的长足发展需要的是一个更加专业化的团队,也更需要在社会管理与创新实践方面的人才培养。
(三)没有完善的社会组织管理机制
在社会组织内部没有广大群众的支持这一表现背后,也存在着不完善社会组织内部管理机制这一因素。虽然政府部门对于社会组织合法性的认定是严格把关的,但对已形成的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却是非常松散的。另外,社会团体本身的法律制订与活动的实施又是缺少制度化的,也很少未按法律行动,组织与活动也是具有敷衍性质的[2]。
六、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问题的对策
无论是在企业发展,或是在个人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问题的过程中,社会组织都面临着许多问题。关于社会机构发展与社会管理方式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应当通过建设性地措施来化解。
(一)尽快制定与完善社会组织
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相关政策法规必须建成完备的法律体系,这就需要完善相关的社会组织法。首先,《社会组织法》的及时颁布实施,有更根本的社会法治基础。另外,健全的各种社会组织管理相关法规也将积极落地全国,让各类的社会组织在遇到不同问题时都能做到有法可依,也让社会组织更加有秩序地投身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当中。
(二)有意识培养社会管理创新的专业技术人才
所有机构都需要专业化人员的参与,但专业技术人员的建设重点在于吸纳与培育二个方面。在人才引进方面,可设立社会团体专业人才库,以吸纳素养高、创新能力强、有爱心、敬业精神强的各类社会人员,参与社会团体人才队伍。另外,为了有针对性地培训有关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专业人才,学校除了举办一般的专门培训会外,还可举办有关社会管理创新的专业人才交流会,有意识地培育专门的管理创新人员。
(三)健全和完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社会组织的建立由政府部门把关,而没有了政府部门的监管。对于推动社会组织更好地发展,地方政府部门或主动监管企业、或另行委派其他机构监管社会组织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在法制不完善的情形下,社会组织也应该建立更有利于自我发展的规章制度,同时更加严格约束自己;并在此基础上更加主动地投入到社会管理创新实践当中,在增强自我创新能力的同时,也更好地为社会企业发展另谋出路。当前,国企改革的方向已经逐渐偏离社会生活的深处,在经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以行政为主体的社会管理体制越来越不符合社会治理的需要;公众团体作为强心剂加入进来,引领社会治理革新的多元主导社会,才是进行社会治理革新的核心。
(四)机制创新,打破制度障碍
社会团体在参与社会管理的进程中最害怕发生的便是存在制度层面上的障碍,处理的方式,首先需要将政府行政的权力和社会组织的权力分开,避免政府通过限制行政部门对社会组织行为的干涉,以保证社会组织的资金来源属于公众的捐助,让社会组织拥有自身的独特性和自由选择权;其次,需要设立社会组织规范的立法流程,需要开展社会组织规范建立的试验项目,以寻找适合我国范围内最规范最全面的实现普及和覆盖,从而促进社会组织在管理运营的流程上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过搭建社会组织活动到社会管理的网络平台,利用政务网络实现数据的检索和展示,有效掌握政府部门的管理流程和工作信息,对社会组织的社会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促使社会组织的活动变得公平、透明,也可以助力使整个社会管理向着更为良好的方向推进[3]。
七、结语
社会管理在以往的组织管理上有着一些的不足,但通过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可以让社会组织对于社会管理的组织水平更加提高,有助于社会管理向着更为健康的目标推进,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在社会管理中让居民群体获得最佳的生活感受。
参考文献:
[1]丁惠平.中国社会组织研究中的国家—社会分析框架及其缺陷[J].学术研究,2018(10):45-49.
[2]康晓强.有效发挥社会组织在化解社会矛质方面的积极作用[J].教学与研究,2018(2):24-30.
[3]李迎生.探索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路径[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8(3):23-28.
基金项目:南通市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名称 :社会组织参与南通社会治理创新路径研究——以“江海廉友文化活动中心”为例(项目编号:34)
作者简介:陈菁(1988.12-),女,汉族,江苏南通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究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