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不教,是个问题

2023-04-29 22:03王彦博
关键词:伽利略师徒传授

王彦博

从古至今,师徒之间大概总会横亘着这样一个问题:师父要不要倾其所有教好徒弟?如果毫无保留地传授,那么这徒弟出师之后会不会挤兑得师父无饭可吃?但是,如果师父们授业时都留一手,会不会就此一代不如一代,各行技艺日渐萎缩?

从社会发展的状况来看,采取前一种态度的师父应占绝对优势,否则也不会有今天的各行各业兴旺发展、日渐昌隆。毕竟,绝大多数师父有着高尚的职业道德,都不希望自己的弟子没有出息以致日后玷污了自己的名声;加之师徒之义,有如父子,不倾情奉献,师父自己也会觉得说不过去。所以,“江湖”上总会有“名师出高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佳话流传。

当然话说回来,师徒传承也不是师父一方的单边行为,“名师出高徒”“青胜于蓝”还得有弟子一方的尽心配合。弟子的浅尝辄止、敷衍了事乃是治学之大忌。

《列子》中记载了一则“薛谭学讴”的故事:“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故事中的薛谭就有点浅尝辄止的意味,多亏秦青老师关键时刻露一手,方使得薛谭留下来继续“深造”。而《史记·孔子世家》中的孔子就大不一样了,孔子随师襄子学琴,先“习其曲”,再“习其数”,后“习其志”。身为老师的师襄子认为孔子已学得相当优秀,孔子却不满足,非要“得其为人”,最终弄懂了乐曲精髓,更提升了演奏技艺。

有师襄子这样的名师精心传授,再有孔仲尼这样的门生尽心感悟,何愁门生学业不精、不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所以,师父的教,需要教得得法,授人以渔;弟子的学,需要深刻感悟,触类旁通。有这样的师徒,才是学术之幸、发展之幸,也才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壮景的出现。至于心存“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父”之碎碎念而在教学中“留一手”的师父,这样的胸襟原本就不适合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学习时浅尝辄止,只求混到几招“花拳绣腿”或心存欺师灭祖之念的徒儿,自然也不值得对其倾心传授。师徒之“义”,包含着道德良心、职业操守、感恩之心,少了其一,便无师徒之缘、师生之义。

不过,有一种“打师父”倒是值得我们推崇。譬如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所做的那场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由此推翻了学界泰斗亚里士多德所判定的重的物体会先到达地面、落体的速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的观点。这并非伽利略个人的胜利,而是真理的胜利。坚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之信念的亚里士多德如果地下有知,对于这位更正了其谬误的后学一定也会赏识有加。伽利略有此建树,或许正是得益于亚里士多德老师的那句经典名言。

师父教什么,如何去教;弟子学些什么,怎样去学——对每个人来说,这都是一道必须面对的课题,值得你我思量。

【点评】

文章侃侃而谈,从师徒之间“如何教”“怎样学”谈起,结合中外教育史上的经典案例,辩证思考,条分缕析,得出自己富有新意和深度的观点,给人以启发。教与学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更关乎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故而值得我们好好思量。作者紧扣命题材料,并做适度拓展,对师徒关系、教法学法等教育问题的分析很有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伽利略师徒传授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唐僧师徒再就业
可爱的师徒
儿时与空姐合影 15年后两人成师徒
传授技艺
什么是伽利略惯性定律
伽利略质疑权威
干花手作达人亲自传授
明星传授“颜控女”选车宝典
论伽利略的科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