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峰
一、单项选择题
基础训练
1. 清政府曾规定,千文制钱合银1两,故银1两兑换钱超过1000钱即被称为“银贵钱贱”,反之则为“银贱钱贵”。据此判断,图中1790年之后银钱比价走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应是( )
A. 康乾时期推行的赋税变革
B. 鸦片输入引发的白银外流
C. 闭关锁国导致的贸易逆差
D. 中外条约规定的战争赔款
2.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中国的禁烟运动
B. 英国为了夺取在中国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C. 为了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 英国为了挽回在鸦片贸易中的损失
3. 下图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颁发于( )
A. 在广州虎门销烟期间
B. 鸦片战争期间
C.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 甲午战争期间
4. 《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一规定( )
A. 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
B. 缓和了列强在中国的矛盾
C.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D. 利于英国打开中国市场
5. 五口通商之后,列强对中国市场“不免过怀奢望,而尤以英人为甚”,在签约后16年间,英国对华棉布出口增加50%。尽管如此,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货值仍超过对中国的出口货值,英国不得不通过鸦片贸易来弥补对华贸易的逆差。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根深蒂固
B.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保持顺差
C. 列强对中国的市场过分奢望
D. 英国工业品在华不具竞争力
6. 有人说,鸦片战争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这种冲击进一步带到了中国的统治中枢,其历史依据是()
A. 英国军队攻占广州
B. 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C. 开放通商口岸增多
D. 关税主权受到破坏
7. 1845年,上海道台宫慕久因害怕华洋杂居滋事,自愿把上海县黄浦江河滩上的一块不毛之地划给英国人居住,这就是“租界”的前身。其后美、法两国竞相效法。上海租界的形成( )
A. 加剧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B. 使清廷丧失对地方的控制力
C. 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促成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8. 1843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 维新变法以救亡图存
进阶训练
9.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
A. 歪曲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B. 揭示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 点明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D. 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10. 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成为人们的历史常识。现代一些学者质疑这个传统观点,认为从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形看,第二次鸦片战争才是中国近代史的真正转折点。这是基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
A. 推动统治者的制度变革
B. 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C. 导致宗藩关系逐渐解体
D. 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11. 下表是不同时期中国学者对于“中国”的解释,反映出( )
A. 官方对世界局势认知逐渐清晰
B. 中国中心观念开始确立并完善
C. 士人阶层已抛弃华夷尊卑心理
D. 晚清时传统的中国观发生变化
12. 19世纪60年代,冯桂芬指出:“今海外诸夷,一春秋时之列国也。不特形势同,即风气亦相近焉。”后来,曾纪泽也称鸦片战争后的中外关系“直如战国之晋楚齐秦,鼎峙而相角”。以上言论表明近代中国先进士人( )
A. 迈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B. 仍然固守传统夷夏观念
C. 民族意识开始走向觉醒
D. 探寻应对世界变局策略
二、非选择题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货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量日减。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史上,茶叶贸易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如清同治六年(1867)福州口岸出口额为20759941元,其中茶叶出口额总计19080665元,包括红茶18974667元,绿茶105998元,占出口总额的91. 9%。鸦片战争实质上是一场鸦片与茶叶的战争,中国近代茶业的兴衰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代史。
——周晓景、黄为《中华茶事:茶与社会民生》
(1)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出口贸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中国进出口贸易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如何理解“鸦片战争实质上是一场鸦片与茶叶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