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鹏
他山之石固可攻玉,如果运用不当,也只能是邯郸学步;见贤思齐固可修身,然而借鉴有失,也只能是东施效颦。与其步步踩着别人的脚印盲目前行,不如勇往直前踏上创新的道路。
人性好逸恶劳,常有“模仿”之心思。施氏邻居的两个儿子,他们见施家发迹了,便完全模仿着出去谋职。学文的到了秦国,秦王卻因崇尚武力而将其处以严刑;学武的到了卫国,卫侯也因谋求安稳而对其施以酷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沉痛的教训。如果审时度势,分析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那么施氏之邻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了。
记得画家齐白石有一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说可以向他学习,但是不能一味模仿,一味地模仿借鉴不会有好结果。的确如此,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深受西方政治思想影响的孙中山借鉴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并在中华民国推行。虽然此法从短期看来确为良策,但历史证明,这并非长久之计。时代的发展需要独创,纵观古今,许多年轻人盲目遵从权威,习惯于循着前人的脚步而行,被常规思想束缚,明亮的眼神最终变得暗淡无光。
“学尽百禽语,终无自己声。”模仿与借鉴归根结底都不是万全之策,要想长远发展应当超越模仿,勇于独创。独创,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清代书画家郑板桥自幼爱好书法,长期临摹名家之作却进步甚微。一次,他用手指在妻子背上写写画画,说是在练字。妻子道:“人各有一体,你体是你体,人体是人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缠什么?”这番话让他幡然醒悟,此后他不再沉浸于名家字帖中,而是将画竹的技巧渗透在书法中,终于创造了独具一格的“板桥体”。
独创,会超越自我,甚至引领时代。古人言:“不日新者必日退。”当今世界,竞争愈加激烈,独创能力是个人、企业乃至国家出奇制胜的关键。就企业而言,据2022年网上的一个全球企业专利排行榜显示,排行前十的企业中有六家是中国企业,这说明中国企业的独创能力不断增强。而中国企业独创能力的增强,正是中国崛起的表现之一,反映了中国的国家竞争力在不断提升。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小到个人、企业,大到民族、国家,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永葆生机。奔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途上,吾辈应当高举独创之火炬,闪耀世界。
点评
这篇文章有两大特点:一是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文章开头运用对比提出中心论点,在本论部分先切入材料,论述一味模仿的危害性,然后用孙中山革命失败的事例指出模仿与借鉴的弊端,接着以独具一格的“板桥体”阐明独创的意义和价值,最后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文章各部分的过渡衔接非常自然而贴切,体现出清晰的思路和严谨的结构。二是材料丰富,阐述有力。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把感性论据和理性论据很好地结合起来,所运用的材料做到了古今结合。作为感性论据的素材有孙中山、郑板桥、全球企业专利排行榜等,作为理性论据的素材有齐白石名言、《大学》中的名句等,两者糅合,使得文章内容丰富的同时,强化了观点的表达。
致作者
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作者向我报投稿的作品一经采用,如无特别声明,即视为投稿者同意授权本报拥有其在报纸、网络的刊载权、出版权,以及稿件的编辑、复制、发行等权利;同时,本报支付的稿酬包括上述所有使用方式的费用。本报刊发的作品与图片,因未能联络到原作者,未能及时发放的,敬请作者与本报联系。
本报编辑部